當前位置:首頁 » 同學友情 » 如何管教愛打同學的小朋友
擴展閱讀
同學聚會現場怎麼敬酒 2025-02-05 10:55:09
兒童哭家長怎麼辦 2025-02-05 10:55:05
降妖除魔動漫有哪些 2025-02-05 10:54:24

如何管教愛打同學的小朋友

發布時間: 2023-08-23 23:35:04

『壹』 孩子在幼兒園經常打別的小朋友,怎麼教孩子

1、不管什麼情況,首先請保持你的冷靜,如果有孩子受傷了,先處理孩子的傷,給予受傷的孩子安撫,千萬不要羞辱他,比如「你看吧,我叫你別跟誰誰誰玩了,不聽我的話吧就被打成這樣了,真是活該!」。經常地這樣地羞辱孩子,會嚴重地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特別是在其他小朋友也在場的時候,從而導致孩子形成心理陰影,甚至害怕跟人交往,導致孩子孤僻,嚴重時甚至可能患上社交恐懼症或其他心理障礙。

2、其次,要先重點關注孩子的情緒感受,而不是事件本身。也許真實發生的事情很小,但你的孩子哭著跑來找你。此時,你首先要關注孩子覺得被欺負的委屈和痛苦的情緒感受,而不是呵斥孩子讓孩子馬上停止哭泣和追問孩子到底怎麼了,被誰欺負了或者被打了哪裡或者被搶了什麼東西等問題,更不要看到孩子哭了就二話不說跑去打罵另一個孩子。因為這樣做,很容易讓孩子形成「我的感受不重要」的印象,這樣會讓孩子跟你溝通的大門漸漸關緊,在沒搞清楚真正發生了什麼之前,輕易去教訓另一個孩子,不僅會傷害被你教訓的那個孩子,還很可能讓哭著找你求援的孩子形成依賴的心理,養成膽小怕事的性格。

3、不僅要關注來找你求援的孩子的情緒感受,還要關注沒主動找你的孩子的情緒感受。要記得一個巴掌拍不響,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們之間的沖突是雙方造成的,不要偏袒其中一方,即使是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起沖突,也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就認為是別人家孩子的問題。孩子沖突時不需要大人來進行評判對錯,孩子們的打鬧其實也是他們溝通的方式,只要沒受傷,作為父母不需要過分介入,只要關注孩子的情緒感受,並引導他們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進行溝通。如果是特殊情況,比如某個孩子確實是專門欺負另一個孩子的,那就需要你去跟那個孩子的父母談談,同時教會自己的孩子自我保護,盡量迴避那個總是打人的孩子。

4、最後,如果孩子們都沒有受嚴重的傷,不需要進行特別的處理,作為家長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保持冷靜,關注孩子們的情緒感受。記得保持冷靜,關注孩子們的情緒感受。如果是自己家的孩子們打架了,要記得你越插手介入就可能讓事情變得更糟,因為他們都是你的孩子,你幫誰說話批評誰都會讓另一個孩子不滿意。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你保持冷靜,關注孩子們的情緒感受,不僅關注找你求援的,還要關注沒主動找你的孩子的感受。你會發現,當你不介入你的孩子們之間的戰爭時,漸漸地他們也會平息戰爭,學會和諧地溝通和相處,反而你的介入

『貳』 小孩愛打架怎麼教育

怎麼教育愛打架的孩子

孩子總喜歡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怎麼教育愛打架的孩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與孩子表達共情。

共情是心理學上的一個名詞,用來表示同伴、師生與親子之間情感上的相互溝通與理解。在孩子打人現象中,當成人制止孩子打人行為後,通常的做法都會向孩子進行批評教育和說理教育,讓孩子理解「打人是不對的」,其實這樣往往不會有好的效果。成人更恰當的做法是要先將打人事件分為打人事件本身與打人情緒兩個方面。處理打人孩子的情緒是第一步,孩子打人往往是生氣情緒的表現,孩子生氣時認為自己有充分打人的理由,因此家長在對孩子進行說理教育前,首先表達對孩子情緒的理解。這時的成人應溫柔地與孩子溝通,如「xx,你是不是不高興了?媽媽也看出來了」等,尋求孩子情感上的共情。

2:引導孩子充分表達。

成人在與孩子表達共情後,需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盡量充分、完整地表達自己為什麼要打人和當時的情緒,在此過程中成人要表現出對孩子表達時的專注和耐心,傾聽孩子對整個事件的表述,並用眼神、表情和點頭給予孩子積極的回應。當孩子用語言的方式表述完整個事件與情緒感受之後,成人會發現孩子已經不再像打人時那樣生氣了,原因是孩子在表述的過程中負面的情緒得到了有效宣洩。

3:與孩子共同協商辦法。

讓孩子學習今後如何處理同類矛盾與不良情緒的方法,這才是克服孩子打人現象的重要目標。比如,這時成人可以與孩子一同分析「如果今後再遇到剛才搶玩具的事情,你應該怎麼辦」「如果再與小朋友發生矛盾,大家可不可以一起商量或者找家長、老師解決問題」……這樣孩子就可以在分析此次事件中探索解決問題的方式,並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

4:有效監管、落實行動。

成人與孩子對事件達成共識後,需要在今後的實踐中來落實。因此成人要與孩子共同監督,經常用達成的共識來分析與處理問題,長期堅持,孩子打人的現象自然消失,代之的是用合理的語言與行為表達自己的述求。

『叄』 孩子喜歡動手打人,家長需要怎麼做呢應該如何教育孩子與小朋友相處

孩子發脾氣打人的話,家長一定要正確引導,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心態平和。千萬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孩子,更不要上去就打孩子,這種以暴制暴的方法是最不可取的。

其實,孩子發脾氣打人的話,大多是因為他們的自我意識比較強。家長與其頭疼,不如培養孩子如何在沖突、糾紛當中提高適應能力。如果孩子能夠正確與人交往,適應社會的能力也比較強的話,同時,意志也比較堅強,那麼就不會出現發脾氣、動手打人這種霸道而又任性的行為了。

如果孩子發脾氣、動手打人的話,家長的態度和處理的方法真的特別重要。最後提醒家長,作為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樣,避免以暴制暴。

『肆』 作為小學班主任,遇到學生故意打另一個學生,該如何教育

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發展都不是特別成熟,特別是一些小男生活潑好動,平時總喜歡爭強好勝,不願意受一點委屈,因此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常常會遇到一名學生故意打另一名學生的情況,我通常都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教育的。

『伍』 怎麼整治班級里愛打架的學生

1、作為老師處理任何事情自己都不能先發怒,要心平氣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認識到學生打架是很正常的事情,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總認為打架能解決問題,老師認識到打架是避免不了的事情,才能處理好事情。

2、處理事情之前要本著公平的態度,不能先入為主看不起學習不好的學生,心理上還沒有處理事情,就認為是差學生的錯,包庇學習好的學生,這樣的心理是無法處理好事情的,反而會令事情留下更大的隱患和矛盾,讓學生看不起自己。

3、要採用科學的處理方法,不能圖自己省事,什麼都不問,簡單粗暴的批評指責一下雙方就了事了,根本沒有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杜絕今後的事情再次發生,學生沒有多大的感受和影響。

4、處理打架事情要給學生充分的表達自己的理由,不管對和錯,都要讓學生說話,不要還沒有聽完,就盲目的下結論,學生在說理由的同時,老師要好好的聽,聽後再做判斷。

5、要知道打架肯定是雙方的錯,應該讓學生自己在說完自己的理由後,再說說自己有沒有錯,處理的方法對不對,打架能解決問題不能,學生在老師的提醒下認識到錯誤,能夠說出自己不對的地方,下次應該怎麼做,比自己批評教育效果會好很多。

6、在學生已經認識到自己做錯的基礎上,教師再教育一下,告訴學生不要犯同樣的錯誤,遇到矛盾不要沖動,打架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問題擴大,犯錯了就要改正,勇於承認錯誤,才是一個敢做敢當的好學生,更重要的是讓打架的雙方握手言和,成為朋友。

7、如果是學生打架出現了受傷的情況,老師就不要先處理誰對誰錯的問題了,先趕緊帶受傷的學生救治,通知學生雙方家長,共同處理打架事情,做出處理決定,事情比較嚴重的話要按照學校規章制度進行教育。

溫馨提示:通過以上關於班級學生打架老師怎麼教育 班級學生打架老師的教育方法內容介紹後,相信大家會對班級學生打架老師怎麼教育 班級學生打架老師的教育方法有個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陸』 自家孩子打了別人孩子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打人怎麼教育

我們也要做到以下幾點。
1、堅決制止,對孩子打人等欺負人的行為一經發現應該立即制止,嚴厲批評,讓孩子明白他的這種行為是沒有任何人支持的。
2、教育和培養孩子的同情心,讓孩子學會關心他人,關心小朋友。
3、及時鼓勵,當孩子做了些關心他人的事後,要大加表揚。
在這種情況下,「打」與其說是「管教工具」,不如說是「情緒發泄工具」。因此我們的第一個解決方案就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 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
平視孩子的眼睛,告訴他:
爸爸/媽媽心情不好,現在不能和你玩兒。我需要一個人安靜一會兒。
有負面情緒不是壞事情,沒必要憋著自己的情緒,裝作沒事繼續和孩子玩,這樣會把自己憋出內傷,一旦爆發,更難收場。還記得我們說過,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所以對你情緒的處理方式,Ta也是有樣學樣。
■ 避開孩子,釋放壓力
盡量避免和孩子單獨相處,可以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靜靜待會兒!
有的家長會用在卧室里自言自語解壓,把讓自己不痛快的事情都說出來。還可以給好友打電話吐槽、洗個熱水澡等,讓自己盡快冷靜下來。
■ 給孩子新的選擇
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把孩子交給另一半看會兒,或者給孩子看看動畫片等,讓孩子專注其他的事情,不要來纏著你。
總而言之,就是「相見爭如不見」,盡量避免在氣頭上和孩子共處,否則情緒很容易失控。能做到及時離開現場,也許至少能減少一半打孩子的次數 。
孩子愛打人,首先你就要了解,為什麼孩子愛打人?
1、表達情緒
3~6歲的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之後,對事物的佔有欲就會增強,但是由於年齡的限制不會表達,所以就只能通過肢體動作來表示拒絕。
2、模仿行為
一些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是從動畫片、電視劇等影視作品中或是成人的日常表現中學來的,他們並不知道打人的實際意義。
3、過度溺愛
孩子在家都是有求必應,一有小脾氣就哭鬧打人,家長就會覺得孩子還小,都是正常的,就沒有及時糾正,所以便會導致這種習慣愈演愈烈。
4、引起關注
一些缺少關愛的孩子可能會通過打人來引起成人的關注,或是來彰顯自己的力量,來表示自己「有本事了」。
那麼孩子愛打人應該怎麼教育呢?
1、及時制止
發現孩子有打人的傾向時,應及時抓住他的手,蹲下來,平靜而堅決的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是不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方式。
2、擺正態度
發現孩子打人時,家長一定要擺出堅定嚴肅的態度,讓孩子知道這件事的錯誤是毋庸置疑的,千萬不要處於逗孩子玩的心理,做出興奮或是誇張的回應,讓孩子產生誤解。
3、正面引導
不要特意向孩子提醒一些錯誤的事情,這樣會容易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同時,家長要盡量避免給孩子看有暴力鏡頭的影視作品和有暴力劇情的故事,可以和孩子一起讀讀繪本,或是給孩子講一些該如何跟其他小朋友相處的小典故。
希望家長們還是可以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畢竟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只是一張白紙。

『柒』 怎樣就可以讓孩子改掉喜歡打人這件事該如何教育

引言:家長如果想讓孩子改掉打人的行為,就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家長要告訴孩子這么做是不正確的,別人會很討厭你,不願意和你做朋友。如果家長不正確的教育孩子,一直縱容孩子,孩子就會表現得非常叛逆。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怎麼樣就可以讓孩子改掉喜歡打人的這件事情,該如何教育。

『捌』 孩子在學校欺負同學喜歡動手打人,媽媽怎麼教

孩子在學校欺負同學喜歡動手打人,媽媽可以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別的同學也欺負一下孩子。孩子就能體會到這種痛苦,在動手打人時,媽媽一定要進行懲罰。比如說讓孩子抄作業或是打掃衛生等等,不要動手去打孩子,以暴制暴的行為不可取。可以讓同齡人去教訓一下孩子,千萬不可讓孩子養成欺負同學的壞習慣。到了初高中之後就很喜歡搞小團體,也很容易被集體討厭,那麼讓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吧!

總之,孩子在學校欺負同學,這樣是不正確的。有些媽媽故意喜歡教孩子學壞,認為孩子欺負同學是很強勢的表現。其實這種孩子長大之後情商也會非常低,也會給別人童年帶來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