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呂同學微博說了吳亦凡哪些事
7月19日,曾去過吳亦凡酒局,閨蜜差點與吳亦凡發生關系的小呂同學,曬出和吳亦凡的聊天記錄,說吳亦凡從19年到現在一點改進也沒有,反而變本加厲。之前吳亦凡也給小呂同學發過公關費,總共十幾w 。小呂同學稱吳亦凡的公關套路從19年就沒變過,給錢刪帖,俗稱公關費。全文如下:
想當初那麼多人罵我,不信我,說我造謠,截圖造假…私信也是不堪入目,我現在覺得我當年的每一句話都沒錯…圖四是所謂的公關費,微信轉了三萬剩下的支付寶轉的,十幾萬吧總共(兩年前那個支付寶不用了找不到截圖)。
這是讓我刪掉當時那條微博的錢,並且要我說自己的發言都是錯的,現在不還是一樣的路子嗎?真的一模一樣 … 也許有人會說,這都是你情我願,但是作為頂流私生活這么不檢點不怕曝光終究會被反噬。
從一九年到現在,一點改進都沒有反而變本加厲,你要是改了我也就閉麥了,性別一換估計早就很多人說女生是公交車了吧…怎麼到他這就都是你情我願了,如果他沒錯,不至於被大眾罵成這樣,關於牆倒眾人推,你倒是別給別人能推的理由。
涉事女生控訴吳亦凡涉嫌誘騙至少兩名未成年女孩
7月18日,都美竹在接受網易娛樂采訪時表示,吳亦凡以選演員等為借口,物色、誘騙年輕女性。包括自己在內共有8名受害人,其中有兩個女孩至今未成年。都美竹稱收到50萬封口費,正在分批退回。她已經做好走法律程序的准備,用法律「堂堂正正地戰斗」。
都美竹控訴吳亦凡「搭訕女性」方式有三種:一是對外說選演員,讓女生深夜去面試。二是由各地的粉頭在後援會中選年輕漂亮的女生,把女生帶去稱是小型見面會,告訴女孩還有幾個人,但到酒店才發現屋子裡只有吳亦凡一個人。三是通過他已經睡過的女孩相互介紹,成功後給介紹者回饋品牌方給的名牌產品,或者是一萬塊錢。
都美竹表示,自己當時因「面試」去吳亦凡家。後被一直灌酒,吳的經紀人不讓她離開,還告知她要是玩得不盡興,吳會生氣。忌憚於吳在娛樂圈的地位,都美竹沒有反抗,後不省人事,最後發現自己在吳的床上。
包括都美竹在內,受害者共有8人,其中兩名女孩至今未成年。都美竹稱,已經做好走法律程序的准備。
② 呂楨亞事跡
「玻璃少年」的自學傳奇
——呂楨亞主要事跡介紹
打個噴嚏,提次重物,甚至一個擁抱,都可能導致骨折——高郵一位17歲患脆骨病的「玻璃少年」,17年經歷10次大的骨折6次手術,沒進一天校門,但在母親的耐心輔導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已自學到高中課程。不僅如此,這個叫呂楨亞的少年還酷愛編寫程序,在專業軟體媒體上頻頻發表作品。去年一次手術後,他在病床上打著石膏參加全國中學生個性化閱讀大賽,榮獲二等獎。
正常人骨密度1000,他卻測不出
1993年11月,一個可愛的男孩出生在高郵一個普通家庭。古代築牆時豎在兩端的木柱叫「楨」,懂建築的父親希望兒子長大後成為社會的棟梁,給他取名呂楨亞。然而,小楨亞8個月大時,「一不小心」竟股骨骨折。從此,孩子莫名地頻繁骨折,好像天生就比別的孩子脆弱似的。爸爸媽媽領著呂楨亞去揚州、上海等地的醫院檢查、治療,每次都失望而歸。3歲那年,呂楨亞被上海一位教授診斷為「成骨不全症」。醫生告訴呂楨亞父母,這種病極為罕見,沒有特效葯治療。無情的診斷書彷彿晴天霹靂,重重地砸向這對年輕父母。兒子得了這樣的病,以後怎麼辦呢?
專家介紹,呂楨亞患的怪病叫脆骨病,醫學上稱為「成骨不全症」。正常人的骨密度為1000左右,而呂楨亞竟然測不出骨密度。由於先天骨質薄脆,打個噴嚏,提次重物,甚至一次擁抱,都可能導致骨折。絕大部分成骨不全症患者都屬於殘疾人,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獨立行走,有29%的人基本不外出,少數人連吃飯都不能自理。萬般無奈之下,家裡只能找專人細心看護呂楨亞。可是,由於孩子的活潑天性和脆弱的骨骼,一次小小的絆倒,一聲鞭炮的驚嚇,都可能帶來一次骨折。而頻繁骨折,使呂楨亞的雙股骨長成了畸形。從呂楨亞3歲起,父母就帶著他不斷地到上海做矯形手術。每一次骨折或手術時,呂楨亞都會疼得撕心裂肺。痛在孩子身上,更在父母心裡,雖然不停奔波,勞累辛苦,但在父母心裡,呂楨亞是他們永遠的寶貝,他們對孩子的未來仍充滿美好期待。
偉大母親「陪讀」,「玻璃兒子」學會堅韌
很快,呂楨亞到了去學校讀書的年齡。看著同齡小朋友邁著輕快的步伐走進校園,呂楨亞媽媽心裡有說不出的滋味:難道兒子就只能與病床為伴了嗎?要強的母親暗暗下決心:沒能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定要給孩子扎實的知識。
就這樣,呂楨亞在媽媽的輔導下開始了艱難的自學之路。跟校園里的小朋友一樣,呂楨亞學拼音,學寫字,學算術,學英語,沒有落下半步。每天晚上,媽媽回家後給兒子批改作業,輔導功課。呂楨亞媽媽還會請朋友從學校找來試卷,讓呂楨亞在家完成,然後再拿到學校請老師批改,或自己批改,以此了解呂楨亞的學習情況。
呂楨亞是一個自覺性很強的孩子,有很強的求知慾,即使在打石膏治療期間,學習也不間斷。一次手術後,呂楨亞胸部以下全打上了石膏,人不能坐起來,他就趴在床上寫作業。每次病痛卧床期間,呂楨亞減輕疼痛和排遣無聊的最佳方法就是聽英語磁帶。
「兒子好奇心特別強,什麼事情都喜歡刨根問底。」呂楨亞媽媽說,在學習初中物理和化學時,除了常規學習外,她還特地買來做實驗用的酒精燈、燒杯、量杯等,或利用家裡現成的物件,自製簡易的實驗器材,母子倆一起探究課本上實驗的結果。「自己做實驗,他才會真正明白。」為了孩子的學習,這個偉大的媽媽費盡了心思。
「小學時我是呂楨亞的老師,初中時我是他的學習夥伴,現在學到高中課程了,我已經無能為力,網路成了他的老師。」呂楨亞媽媽自豪地說,現在兒子在網上加入了高中數學、物理群,學習上遇到問題就請群里的高手幫忙。
功夫不負有心人,呂楨亞已自學完小學、初中的全部課程,目前在自學高中課程。他的英語、語文和數理化成績相當出色,由於愛好電腦,在編程方面也頗有天分。呂楨亞經常跟媽媽說,他覺得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各門功課知識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自己喜歡電腦編程,編程能使自己把英語學得更好。編程要求自己學好數學、物理,而數學、物理又能在編程上給自己很多幫助。可喜的是,呂楨亞自編的多篇電腦程序,如《關機不要忘了斷開網路連接》、《坦克大戰》、《用OpenGL編寫3D檯球游戲》等已被《軟體報》等專業媒體採用。而去年一次手術後,呂楨亞打著石膏,在病床上參加了由《中華活頁文選》舉辦的「全國中學生個性化閱讀大賽」,榮獲二等獎。
雖然沒有去學校上過一天學,但一張張報紙、證書都無聲地告訴大家,「玻璃少年」呂楨亞創造了奇跡!
③ 在初中生孩子面前因為教育方面吵架怎麼辦
小呂同學這個星期突然變得煩躁不安,這對於一向安靜內向的他來說幾乎是從沒有發生過的,至少在我這個班主任看來是這樣。這幾天他不僅參與了寢室里的卧談,被扣了分,還午休教師不在的情況下不斷騷擾他人(班幹部記錄)。另外,社會老師也說,這次他考得特別糟糕,不及格。不僅不及格,而且在講解答案的時候,他魂不守舍,就連選擇題的答案都未曾糾正。
我覺得問題比較大,把他叫出來談話:孩子,你最近是不是發生什麼事情了?能和老師說說嗎?他低頭說:這個星期回家,爸爸媽媽吵架了。吵得很兇。我繼續問:以前也吵架嗎?他說:也吵的,但是這次特別凶。
我表揚了他:你是個懂事的孩子。說明你很關心父母親的現狀,但是你能左右嗎?不能,你沒有辦法,你要理解他們,他們文化層次不高,沒有人告訴他們吵架的時候要迴避孩子,避免傷害孩子的心靈。他們沒有控制好情緒。但是你必須明白,他們無論怎麼吵架,雙方都是愛你的,你做好你自己吧。需要老師幫忙嗎?
他不停地搖頭。我知道,每個孩子都不希望老師和家長說這些帶著隱私的話,這樣會讓本來就不自信的他更加自卑。但是,我還是和家長通話了,提醒他們吵架的時候請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同時不要讓孩子知道老師來過電話。
剩下的幾分鍾里,我不停滴提醒孩子每個家庭都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希望他不要影響學習,同時無論如何要學會自信,老師會替他保密。
家長們啊,也許你白天受了老闆的氣,沒有地方發泄;也許你今天生意非常不好,進的貨都賣出去;也許你這幾天工作實在太累了,沒有人安慰你;也許你上有老下有小壓力特別大,沒有人願意分擔;也許你們夫妻關系本來就不和諧,磨合多年還是運轉不暢……甚至也許你們其中的一方有了外遇,你氣憤難當……但是這些都不能成為你們在孩子面前吵架的理由。
當著孩子的面吵架起碼有兩大害處,第一,他會反復琢磨,甚至懷疑父母親要離婚了,他們之間肯定有一個人不要我了?或者他會像電視劇里那些孩子一樣想,如果父母離婚了,會不會都不要我,如果要,我將選擇誰,後果會怎麼樣?我要不要做點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讓他們停止吵架,都安心下來愛我……你想想,一個孩子,反復琢磨這些,特別是初中生,開始進入青春期,想法特別多,也特別怪,很容易做出出格的事情來。即使不做什麼出格的事情,單單成天就想這些去了,能安心讀好書嗎?
第二,孩子會變得更加孤僻,更加自卑。他會覺得同學們一個個都幸福和諧,而我父母卻天天吵架,無心顧及我,他是個特別悲哀的孩子,我的命運特別悲慘,看著周圍同學們一張張燦爛的笑靨,他對比自己能不變得自卑嗎?何況,小呂同學本來就很內向,本來就不太自信,這樣一來,打擊就更大了。
哎,說易行難。一旦情緒上來,又有多少家長能顧及孩子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