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同學錄的序言
永恆的記憶
歲月如梭,青春如歌。x年擦肩而過,我們不知不覺已從懵懂少年踏入了不惑,回眸凝想,我們曾奮發向上,曾鍥而不舍,演繹了一幕幕風采人生,譜寫了一曲曲丹青華章。「再過20年我們再相會」,歌聲彷彿就在昨天,而今,我們終於實現了夢寐以求的願望---又一次相聚了!!
時光可以帶走青春韶華,卻帶不走深厚的同窗情誼。x年的牽掛,促成了本次的相約相聚。總也忘不了教師里,我們苦學的背影,頑劣的身姿;更忘不了老師們不倦的教誨,同學們無私的幫助。歲月的長河沖刷去的只是零星的記憶,但濃濃的同學情、師生誼像陳年老酒越釀越香!真誠的友誼是永恆的,濃濃的祝福和思念將陪伴我們走過永遠的春夏秋冬。
人生豈能盡如人意?逆境中,同學是一把火,點燃你的激情,教你屢敗屢戰,永不言棄;順境里,同學是一塊冰,勸你頭腦清醒別熱,寵辱不驚;風雨中,同學是相攜相扶的臂膀,是遮風擋雨的那把傘;陽光里,同學是藍天上飄盪的白雲,是雨後的那一道絢麗彩虹。
通過這次具有歷史意義的盛會,老師同學有了更多的溝通,進一步加強了聯系,加深了同學情意;重敘舊情、互述衷腸之餘,更能互相扶持,互相激勵,我們的人生之路必將更加輝煌,更加美好。
一日同學,一世朋友,那是割不斷的情,那是分不開的緣。「千年修得共枕眠,百年修得同船渡」,我們是「三世修得同窗讀」。讓我們,都珍惜這同學情吧!這是除愛情、親情、友情、戰友情外,人生又一種美好的、不可或缺的、值得終生回味的、永不褪色的真感情。
一冊同學錄,真情牽掛在此打結。願我們常聚常思念,願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
Ⅱ 三十周年同學聚會紀念冊序言 青蔥歲月永不老88
公元1981年9月(農歷辛酉雞年八月),當時是否是雨後初霽,是否有萬道霞光,生於平常的一幫學子們不會記得這些排場。但是,有一點必須是清晰的:梧桐樹遮天蔽日,空氣清新地夾帶著草香,陽光一整天都很耀眼,滿月的夜裡用不著鑿壁偷光!就在這樣的好時光里,在鄭州市中原路與大學路交叉口東北角的那座剛剛竣工的七層樓里,來了一群懵懂的少男和青澀的少女。這485位有志青年,就像485個跳動的音符,從四面八方匯聚在了一起,上演了一場激揚向上的交響音樂會。三十年過去,這曲悠揚動情的交響樂,到現在依然響亮悅耳,那些華彩的樂章一浪接著一浪,永不停歇地向外擴張。下面就請您慢慢展開她,感受一下她的大氣磅礴,領略一下她的友誼地久天長。
記憶與懷念
35年前,在金桂飄香的那個9月,來自全省18個地市,100多個市縣的485位優秀青年,操著不同的口音、帶著不同的習慣、懷揣著同一個夢想來到金水河畔這所河南省最大、全國知名的醫學殿堂。從那一天起,他們因此成為了同學、同窗、同桌、上下鋪的兄弟,成為了同學加閨蜜的姐妹。他們也因此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河醫八一級」。
時光流轉,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經歷了太多,但依然清晰地記得那個連排桌椅的階梯課堂。夏天吊扇吹還熱,冬天煤爐烤也涼,但是燈火通明的教室,如飢似渴學習的莘莘學子們,不強制關燈他就不知道幾點休息;我空首們清晰地記得文藝匯演上的你的琴聲悠揚,也記得你哼唱過的紅河谷和小二郎;我模糊地記得和你一起看過的人生第一場話劇,雖然劇情我已經遺忘;我第一次的郊遊是和你在一起,雖然只是去了碧沙崗,讓我了解了你學習之外的模樣;您還記得「五講四美三熱愛」嗎?我們的大學時光,那五年的青春就這樣留在了教室、留在了圖書館、留在了操場。哪些留在金水河提上的腳印早已被風雨消蝕的了無蹤跡,而留在我們心底的記憶永遠也不會消亡。
感恩與友誼
五年的學醫生涯,當時覺得實在是漫長!在學校的時候,我們想著離開,世界那麼大,我們想去闖盪。離開母校的這些年,我們總是在夢里回到課堂。今天回到這校園,只是一瞥眼,離開你的腳步匆匆的已走過了30年。
多想再回到自己曾經的書桌前。曾經這個教室的主角,已是鬢角花白的中年,物仍是人已非從前。當年我們曾經膜拜過、喜歡過、害怕過的老師,現在回憶時全部都是那樣的溫馨和慈祥。老師,您就彷彿還在黑板前的講台上,我今天要大聲喊出當年鼓足勇氣也沒敢說出口的那句話:親愛的老師,您辛苦了!老師,就是因為您的誨人不倦,才把我們領進醫學的聖殿;老師,是您的言傳身教和答疑解惑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成為我們做人的標桿。
多想再回到那個寢室和那間教室。同學,我現在可能記不準你的名字,認不出你現在的模樣,但我會想起你青春的容顏和聲音。當年的歡聲笑語依然在耳旁,當年的磕磕絆絆現在都變成了談源敬資。我們一起渡過的5載寒暑,成就了我們的友誼地久天長。
那五年,青蔥歲月歲不老;
那五年,寒窗苦讀苦不言;
那五年,杏林春暖春增色;
那五年,一門同窗友情添。
同學是一份濃濃的親情,從成為同學的那一天起,同學的長輩就成為我們共同的長輩。一聲聲的「孩子要常來」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我們關心著父母們的健康,有時候根本不需要你自己出面。同學的孩子是我們共同的後代,我們共同關心著他們的成長,談論著他們的未來,一聲聲的叔叔阿姨,足以讓你我甜滿心間; 同學是一張信用卡,約好了見面,就會一直在那裡等待,只要你願意來;
同學是一張通行證, 在首都、在邊陲、在城市、在鄉村、在沿海、在國外,在世界的每個角落,大門始終為你敞開,約不約,你就只管來;
同學是一份期待,想你的理由就是因為想你了,想見個面的原因就是想和你一起見個面;
同學是一份自豪,一個人的成績牽動整個年級的神經,一個人的成就很快就會傳遍整個同學圈;
同學是永恆的友誼,從認識的那一天開始,在課間的欄桿旁,在飯後的河堤上,在熄燈後的寢室里,面紅耳赤的談學說,高聲低吼的辨理想,我們可以為思想爭執終生,卻永遠也不會為利益翻臉,爭論過後也只會剩下歡暢……
成長與成就
就像那幾年發行的第一輪猴年生肖郵票一樣,當時誰也不知道,81級斗裂數的學生能夠創造怎樣的輝煌!但是他們註定不同尋常。在紀念冊製作的資料收集過程中,我們才知道,河醫八一級同學成立基金會扶貧濟困,使脊柱側彎的患者站直了做人;八一級同學是聞名鄉里的名醫,懸壺濟世的榜樣;他們是愛崗敬業的醫生,人民健康的脊樑;他們是醫學界的翹楚,學術場上大咖。
「河醫八一級同學」的名字在哪裡? 他們的名字在患者的感謝信上、在醫學院學生的心裡、在國際會議的邀請函上、在醫學院校領導班子名單里、在表彰勞模的喜報上、在優秀教師和優秀醫師的榜單上。
八一級同學在其他領域也屢有建樹。他們涉足醫葯相關產業,開辦公司,從事實業,也有同學改修文科、棄醫從政。他們也都在各自的行業里播種著希望收獲了成功。
祝福與展望
在寫這篇同學聚會紀念冊序言的時候,谷建芬大師的作品似乎一直縈繞於耳:「我們和心願再一次約會,讓光陰見證, 讓歲月體會,我們是否無怨無悔,再過三十年我們來相會,那時的山噢那時的水,那時祖國一定很美,但願到那時我們再相會,那時的春噢那時的秋,那時碩果令人心醉。」
我們不能等二十年才見上一面,要創造機會多聚聚。聚會時我們不談理想,就回憶人生的那些美好;我們不談工作,就嘮嘮家長里短。同學是一份牽掛,人過半百的你,不能再拼身體、拼精力、拼時間,你的健康不只是你的,也是你的家人的,也是你的一幫同學的。
等我們都老了,啥都忘了,你一定要留下一個能力叫"忘記"。請您忘記煩惱,留下愉快;請您忘記勞頓,享受清閑;請您忘記工作,捧起天倫;請您忘記周遭不相乾的人,留下八一級的姐妹兄弟!也請您記住:您永遠都不是孤單的,無論遇到任何困難,等你無計可施時,請用第三十七計:找同學。
同學會紀念冊:http://www.sszjnc.com/tongxue/
相冊製作,相冊設計,紀念冊設計,紀念冊製作 http://www.sszjnc.com/news/Info-171.html 紀念冊,同學紀念冊,同學聚會紀念冊,畢業紀念冊,聚會紀念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