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咳嗽還發燒怎麼辦
孩子發燒是每個父母最著急最心疼的一件事,但我想說,若病情不嚴重則可不用去醫院,也能給孩子退燒,這樣既免除了道路上的顛簸,也節省了時間金錢,家長們可以試一試!
【應對發燒】
(1):碰到這種發燒的情況,很簡單,打個雞蛋,把雞蛋清弄出來,然後找塊餐巾紙或是紗布,把雞蛋清塗在上面或浸透紗布,然後貼到孩子額頭上,過一會兒換一下。
(2):弄一個小小的酒杯或是器具之類的,就是杯口小點,把雞蛋清倒在裡面,用紗布把酒杯包起來,然後用杯口對著幼兒的額頭慢慢打圈塗抹,基本上一個蛋清差不多塗抹完了時,燒也就退下來了。一般情況下半小時內就能退燒,效果很靈,也不受罪,去試試吧。大人也可以。
【巧治咳嗽】
咳嗽要分為有痰的`咳嗽和無痰的咳嗽(就是乾咳)這個方法對於乾咳沒什麼作用,對於有痰的咳嗽非常靈光。
【步驟一】:
去買一個白蘿卜,一定要白蘿卜,買回來後切一段,切多少自己定,切成丁,生的,然後把蘿卜丁放碗里或杯里都可以,倒上幾勺蜂蜜,最好是紫雲英蜂蜜,根據你蘿卜丁的量來定,大概二三勺,靜放。
【步驟二】:
放上四小時之後,蘿卜汁水就出來了,這時用勺子去攪一攪,把蜂蜜和蘿卜汁水攪勻了,然後把這種攪勻了的蜂蜜蘿卜汁水倒入溫開水中,把這個水喝了,一天喝上三四次,一般很厲害的咳嗽當晚就會改善,尤其是晚上咳嗽得很厲害的孩子能明顯感覺到。
最多喝上三四天就好了,咳的厲害的話一天中的次數喝多點,汁水濃點。幾個月的寶寶都可以喝,放在奶瓶中喝,比吃中葯西葯好多了,有痰的咳嗽效果最好。
寶寶鼻塞小葯方
把生薑剁碎,燒熱鍋,隨後把薑末倒進去炒,炒熱之後,拿兩條柔軟的布把薑末包在寶寶的腳底,如果寶寶不配合的話,可以在寶寶睡著的時候包上去,再拿個襪子穿上就更穩妥了,不會擔心包得不夠緊或者薑末跑出來,很實用又沒副作用。
【發燒寶寶食譜】
1.米湯:將大米煮爛去渣,加入少許白糖。
2.綠豆湯:將綠豆煮爛,取其綠豆湯,加入適量冰糖。
3.雞蛋羹:取1-2個雞蛋打勻,加適量溫水蒸熟。
4.西瓜汁:可促進毒素的排泄。
5.鮮梨汁:適於發熱伴有咳嗽。
6.鮮蘋果汁:含有維生素C,可中和體內毒素。
【九個止咳小妙招】
①傷風咳嗽:紅塘姜棗湯。
②風寒咳嗽:蘿卜蔥白、白蘿卜蜂蜜。
③咳嗽肺癰:鮮梨貝母。
④肺虛久咳:冰糖燕窩粥。
⑤久咳咽干:蒸白梨蜂蜜。
⑥止咳祛痰涎:蘿卜胡椒。
⑦止咳化痰平喘:豆腐糖。
⑧補虛止咳:糖水沖雞蛋。
⑨夜咳:芝麻冰糖水。
注意: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有過敏體質的寶寶更要小心!方法僅供參考,病情嚴重請盡快就醫!
2. 如果有同學生病了,我們應該怎麼做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全世界都在和疫情抗爭,從2019年12月以來每天都有人感染新冠病毒,防控局勢依然嚴峻,在我們前面有很多的英雄在抗疫的前線奮斗,我們應該積極配合,一開始的疫情是通過咳嗽的飛沫和噴嚏來傳播的,如果和病人直接近距離接觸也會感染,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應該積極配合配合國家的防疫防控,不近距離接觸,戴好口罩,和別人接觸時要保持一米或一米八以上的距離,要勤洗手,洗完手記得用酒精消毒,食堂就餐時不混用餐具,盡量自備餐具,口罩能為我們的嘴巴擋住病毒,不聚集,不聚會,少去人群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
3. 在你上課時如果出現發熱的學生該如何處置
1、及時聯系當地防疫部門,報告相關情況,請求相關防疫人員前來支援。
2、通知學生家屬,及時做好善後工作
3、及時隔離相關發熱學生,排查其在校內密切接觸者,學校應該實行停課,或者繼續延遲開學時間,以待情況解除。
4、盡可能協調安排對相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
5、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毒作業,尤其是電梯、教室等人員高頻接觸的地方。
6、做好宣傳引導,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戴口罩。
(3)同學或家人發熱咳嗽我們該怎麼辦擴展閱讀:
疫情階段學校開學後進行重點區域防控:
1、教室
師生上課應該佩戴口罩,距離保持1米以上,班級要進行措時教學,盡量多進行戶外活動。教室每天要進行至少3次通風,每次不少於30分鍾。
2、食堂
食堂工作人員要嚴格佩戴口罩、工作服,並進行疫情工作培訓,每天分次進行體溫檢測,發現異常及時上報就診,並觀察隔離。
食堂每天要進行勤消毒,特別是桌椅餐筷等餐具要嚴格消毒,並對食堂每天多次通風,保證空氣清潔;就餐人員要佩戴口罩進入食堂,就餐時錯位並保持1米以上距離,用餐完畢迅速離開。
3、辦公室
辦公室由於多人辦公,要時刻佩戴口罩,人與人之間要間隔開來,盡量不傳遞紙質文件,多喝水勤洗手,通風保持空氣清新,每天至少3次,並對電腦,桌椅等辦公設施進行多次擦拭消毒。
4. 發燒咳嗽 怎麼辦
發燒咳嗽都是常見症狀,常見症狀不典型,能引起這些症狀的疾病太多,上呼吸道感染會有這些症狀,下呼吸道感染也會有這些症狀。痰是黃色帶一點綠色並不能說明是什麼感染,能導致生病的病原體很多,比如說病毒,細菌,真菌等都有可能,發燒的話如果不舒服可以服用退燒葯,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都可以,這兩種退燒葯都是按體重給葯,對乙醯氨基酚的用法是10-15毫克每公斤,每天不超過5次,用葯時間間隔4-6小時可以再次使用。布洛芬是5-10毫克每公每天不超過4次 用葯時間間隔6-8小時可以再次使用。退燒葯的目的是提高舒適度,還是要找到背後發燒的原因。咳嗽也是常見症狀,有痰會引起咳嗽,盲目止咳也是不可取,可以多喝點水,或服用蜂蜜等對咳嗽都會有所幫助。如果病程沒有往好的方向發展建議還是就診。
5. 孩子感冒發燒咳嗽怎麼辦
發燒可以說是寶寶最常見的體征了。據統計,一般情況下因發燒去醫院的孩子佔到兒童門診量的10%~15%。也難怪,看到寶寶小臉蛋燒得紅彤彤的,渾身滾燙,再鎮定的家長也難免慌了手腳。 孩子發燒了該怎麼辦?退燒是最好的辦法嗎?父母到底該怎麼辦呢? 孩子發燒,別急於降溫 首先別忙著退燒,而是要先搞清楚孩子發燒的原因。發燒不是一種疾病,它就像是身體的一個警鍾,提醒你身體內部出現異常情況。同時,發燒也是我們身體對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種防禦措施,從某種程度來講,適當的發燒有利於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有利於病原體的清除,因此,發燒不完全是壞事。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燒,就不要急於馬上退燒,否則會掩藏真正的病因。引起孩子發燒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傳染病都有可能出現發燒的症狀。另外,一歲以內的小寶寶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腸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現發燒的情形。許多情況必須經由醫師判斷,才能知道發燒的真正原因。 細菌或病毒,兩類感染用葯完全不同 一般來說,細菌與病毒是造成寶寶受到感染的最常見致病源,這兩種情況導致的發燒,處理辦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細菌感染,只要選准抗生素,治療效果就會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還沒有特效葯,可以服用病毒靈、板藍根沖劑、金銀花等。病毒感染的發熱到一定時間就會自行下降,切不可因為發燒就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葯都一股腦用上。 是否該吃退燒葯 是否給孩子吃退燒葯,需要權衡一番利弊。葯物當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讓寶寶舒服點兒;但也很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個月以內的嬰兒禁止使用任何退熱葯品。在一般情況下,葯物退熱治療應該只用於高燒的孩子,或者盡管你採取了很多措施,孩子的體溫仍舊沒有降下來,就需要給寶寶吃一點退燒的葯物了。但服用的方法和劑量一定要按醫生的要求去做。建議:在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再給孩子吃退燒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熱驚厥史,不妨在38攝氏度時就給孩子吃退燒葯。 尤其應該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長給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種類的退燒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葯半小時沒退燒,又加栓劑,然而各種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葯效重疊。結果燒退得太猛太急,使得體溫速降至36攝氏度以下。又產生新的問題。家長可以選定一種退燒葯,熟悉它的使用劑量和間隔時間,使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如何正確使用退燒葯? 退燒葯的種類很多,一般都在體溫達攝氏38.5℃以上時才開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葯中間一定要間隔4~6小時。退燒葯包含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 1.水劑:較溫和而安全,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撲熱息痛的糖漿,如小兒美林糖漿、美林滴劑、小兒百服寧滴劑等。 2.錠劑:阿司匹林錠劑退燒效果也很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發「雷氏癥候群」,因此目前幾乎不再使用。普拿疼這類退燒葯錠劑,多吃也可能引起肝功能問題,一般安全劑量是每公斤體重每日不可超過150毫克。 3.栓劑:用來塞肛門,由直腸吸收,效果快速,當小孩拒絕吃葯時也能退燒,非常方便,但使用次數要少,因密集使用容易退燒過度,使體溫降太快,或是反復刺激肛門,造成腹瀉,過度使用栓劑也有引發胃潰瘍的案例。(註:6個月以下小寶寶不宜使用退燒塞劑,且1歲以下建議少用,由於塞劑退燒效果十分快速,因此,要避免過量,以免小朋友體溫急速下降。若用塞劑,一日不宜超過三次以上,否則容易過度刺激肛門內的腸粘膜而造成拉肚子。如果小朋友已經有腹瀉症狀也不宜再選用塞劑退燒。) 4.針劑:打退燒針是最不安全的,有的孩子甚至會過敏休克。然而目前並沒有針對退燒針所作的過敏試驗,因此除非無法使用口服退燒葯(如嚴重嘔吐或禁食中)且無法使用肛門塞劑(如嚴重腹瀉),用盡方法仍無法退燒,最後一步才會考慮打退燒針。 注意: 1、不同退燒葯最好不要並用,如果劑量控制不好,會有隱患。更不可為了加強退燒效果,為寶寶多服幾次退燒葯或將劑量增加。要知道退燒葯的毒性反應之一,就是使體溫重新升高。 2、6個月以下小寶寶不建議服用成葯。 發燒初期的食療法 1、多數寶寶發燒是因為受涼感冒引起,如果寶寶發燒時手腳冷,舌苔白,面色蒼白,小便顏色清淡,父母可用生薑紅糖水為之祛寒,在水裡再加兩三段一寸長的蔥白,更有利寶寶發汗。 2、如果寶寶發燒咽喉腫痛,舌苔黃,小便黃而氣味重,說明孩子內熱較重,這時不能喝薑糖水,而應喝大量溫開水,也可在水中加少量的鹽,或夏桑菊等清熱解毒類。 物理降溫的最佳方法 除了葯物退燒,運用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幫助發燒的孩子降溫。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冰枕降溫或溫水擦浴、頭部冷敷幾種辦法,那麼,哪種方法最適合寶寶呢? 1、酒精擦浴 直接用酒精擦浴是以前人們常用的退燒方法,但是現在不提倡給寶寶用這種方法,用酒精擦拭寶寶的身體,會造成孩子皮膚快速舒張及收縮,對寶寶刺激大,另外還有可能造成小寶寶酒精中毒,且直接用酒精擦拭,會讓小朋友覺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 各媽媽們不防試試用溫酒精拭浴:要注意一定要用「溫水」加上70%的酒精,以1:1的比例稀釋,稀釋後的水溫約為37~40℃,用紗布或毛巾浸蘸酒精後,有規律地擦拭。通常是先從患兒的頸部開始,自上而下地沿上臂外側擦至手背。然後經腋窩沿上臂內側擦至手心。上肢擦完後,自頸部向下擦試後背,擦浴的同時用另一隻手輕輕按摩拍打後背,以促進血液循環。最後自髂部開始擦拭下肢,方法與擦拭上肢相同。每個部位擦拭3分鍾左右。擦拭腋下、肘部、掌心、腹股溝、足心等部位時停留時間應稍長些,以提高散熱效果。擦拭後可用浴巾蓋一下身體,等5~10分鍾,酒精蒸發得差不多的時候,體內的血液循環到了身體表面,又使皮膚變熱時,就可以再重復第二次,如此重復三次左右,體內外的溫度可迅速下降。由於退燒速度較快,此方法適合1歲以上之幼童,且超過40℃以上不易退之高燒使用。注意:寶寶皮膚嬌嫩,擦浴時動作要輕,不可過度用力,以免損傷皮膚。酒精擦浴過程中應注意為寶寶保暖,身體暴露部位不要多,擦拭過的部位及時蓋好衣被。擦浴時如發現寶寶寒戰、面色蒼白等異常情況,應停止擦浴,蓋好衣被保溫,並及時請醫生診治。對嬰兒和體質虛弱的小兒不宜使用酒精擦浴。 2、冰枕 用冰枕或冰敷額頭方式退燒,是許多家長經常採用的。肛溫38℃以上可使用冷水枕,乃利用較低的溫度作局部散熱。現在市面上的軟冷水枕甚為方便,冷度也不會太冷,較大幼兒及兒童可用。 但是不建議用於6個月以下的嬰兒,因為嬰兒不易轉動身體,會造成局部過冷而凍傷或導致體溫過低。且小寶寶易受外在溫度影響,使用冰枕會導致溫度下降太快,讓寶寶難以適應。另外,寶寶發燒時全身的溫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溫作用。 3、溫水擦浴 全身溫水拭浴或泡澡:將寶寶衣物解開,用溫水(37℃左右)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後背3~5分鍾。使皮膚的高溫(約39℃)逐漸降低,讓寶寶覺得比較舒服。這時還可以再用稍涼的毛巾(約25℃)擦拭額頭臉部。讓寶寶舒適平卧,並多給寶寶喝些溫開水。 或泡澡,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每次泡澡約10~15分鍾,約4~6小時一次。(泡澡能降低0.5~ 1.0℃,而且能使因為發燒而顯得煩躁的寶寶安靜下來,安穩入睡,不赤,洗澡水的溫度應比寶寶的體溫低2℃,洗完後應迅速用大毛巾幫寶寶擦拭乾凈,穿好衣服,以免著涼。)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這些降溫處理時,如果孩子有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