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同學友情 » 同學沒有完成作業怎麼辦
擴展閱讀
構成文章的基礎是什麼 2025-02-09 08:02:37

同學沒有完成作業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3-07-15 01:56:39

❶ 學生作業不做怎麼辦

1小組積分,正向鼓勵。每個小組4人,每天有100分,有一個人不交作業,就扣20分,以此類推。並且給當日沒完成作業孩子的家長群發消息。每星期一次的統計,積分前三組的成員可以得到獎勵/獎品。另外每月還會統計四周的積分,第一名小組期末測試+2分,第二三名小組期末測試+1分。一個學期過去你會發現作業完成率明顯提高。
2一定要奪命連環催催催!學生剛開學的第一個月,是老師催作業的黃金時期。開學之初,一定要重點關注那些不交作業的學生,讓學生建立起交作業的意識,養成習慣。
3教師可以在優秀作業上蓋章,蓋章數量越多的同學,獎勵就越多(就是根據平時表現減免不同量的寒暑假作業)間接保證作業的完成質量。
4.教師一定要嚴厲!不要心軟讓他們知道不交作業的後果,不完成作業一定要懲罰,要對學生有約束,同時要讓孩子嘗到認真寫作業的甜頭,他才會有動力去做。如果家長完全放棄狀態,那麼兩個辦法,一是你直接佛系,反正自己父母都不在乎;二是直接開小灶,再不交作業,自習課上老師辦公室寫。另外信息收集和成績發布都可以用易查分來完成,又快還不要錢

❷ 對於不認真完成作業的學生應該怎麼辦

1、教給學生好的作業方法。進行正面教育提高小學生對認真做作業的重要性的認識。使之感到做作業的重要,從而培養獨立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批評學生作業的一百個不是,還不如教給學生一個好的作業的方法,學生的自尊心都很強,一點都不批評學生是不可能的,但要注意有度,批評的同時也要教給學生正確的作業方法,這樣才是解問題的最好的辦法。
2、開展小組評比活動。學生的好勝心都很強,教師要注意加強對學生好勝心的調控,如利用學生的作業進行小組評比活動,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定,以小組為單位,看他們每次作業的「優」有多少,進行量化,然後對突出的小組加分,差的小組扣分。通過小組評比來加強學生的細心的作業能力的培養。
3、找到學生作業馬虎的根源。一般的學生作業的馬虎是習慣不好,只要教師加強對其養成習慣的培養,便很快就能夠解決。對成績差無能力完成作業的學生,要加強個別輔導,教育學生專心聽課。只要自己會做了,就會從成功中感到愉快,產生興趣,也就不會再去抄襲別人的作業了。
擺道理
對作業拖拉,不專心寫作業,應付了事的孩子可用平等的語氣跟他商量擺道理。你可以建議他說:「一個人一天中要做的事情,比較重要的只有20%,但如果我們先做完這20%重要的事情,在心理上就會感覺已經輕鬆了80%,再去做別的事時,就覺得有更多的自由時間,玩得更痛快,明天不妨試一試。」切記不可以用責備或訓斥的語氣跟孩子講道理。
教方法
對於做作業不專心的孩子,教師除要運用具體事列說明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外,還要告訴他們做作業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意到,才能把作業做好,否則既拖延了時間,又會把作業做得丟三落四,亂七八糟。
針對學生不做作業的情況,主要採取以下對策:
一、建立家校聯系
教育不完成作業的學生,單靠學校一方面的力量不免有點勢單力薄了。我們非常需要得到家長的配合,大家只有"協同作戰",才會形成合力,讓不做作業的學生"無處藏身"。 學校與家庭應經常聯系,不妨准備一個家校聯系簿,每天記錄學生所布置的作業,對於有的學生,老師可以在記錄本上簽字,以防止學生故意漏抄,有時也可以寫上一些建議等。家校聯系簿使雙方對學生的一舉一動皆能了如指掌,及時扼制不做作業現象的抬頭,不留壞習慣滋生的時間和空間。只有家校合作,才能幫助學生慢慢去掉"懶勁"。
二、成立督查小組
對班級經常不寫作業的學生,可以指派在班級各方面表現優秀的學生,讓他們每天負責檢查不寫作業的學生,如果他們作業沒有寫完,就不允許他們下課出去玩,直到補寫完為止。寫完的學生照樣可以戴上班級刻的小紅花。
三、學會溝通交流
對經常不寫作業的學生,老師肯定是恨之入骨,想不管吧!感覺不能盡到教育的責任。有的學生的確讓老師頭疼,但我們不能帶著怨情,教育好學生是我們神聖的職責。不寫作業的學生也許有自己的苦衷,我們不妨和學生談談心,問問原因,走進學生的心靈,看看他們內心究竟在想些什麼,或許就能找到打開大門的金鑰匙。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學生充分信任老師,才會與老師進行推心置腹地交流,他們的煩惱和困難才會向老師訴說,老師才能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老師要積極地和學生交朋友,對他們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點燃學生心中學習的熱情,激起學習的慾望。有位老師面對不寫作業的學生,不是粗暴地訓斥,而是與其促膝談心,採用暗喻式點撥他。說他以前在老師眼裡,是一隻香噴噴的紅蘋果,現在所犯的錯誤就像是紅蘋果里鑽進了一條毛毛蟲。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紅蘋果就會慢慢變成爛蘋果。該生深受觸動,覺得自己對不起老師的關愛和信任。於是,就改正自己不寫作業的壞習慣。溝通架起師生之間情感的橋梁。
四、學會賞識教育
如果對學生整天只知道批評、抱怨,學生就會與教師產生對抗情緒,認為自己在老師的眼裡是壞學生,他們甚至會變本加厲地學壞。對這樣的學生,我們不妨可以給他們戴高帽子,讓他們在班級里擔任一些小角色,為班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老師不時對他們進行表揚,讓他們心中充滿自信,這樣或許能改變他們不良狀況。因為他們知道,老師同學們信任他,自己不能讓老師們失望。所以,賞識教育改變了學生不寫作業的現狀。
五、作業減量與變樣
中小學作業偏多是普遍現象,很多老師不向課堂40分鍾要質量,而向課外作業要成績。大量的作業壓得學生沒有一點自由時間,使學生身心受到傷害。美國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學家阿爾菲.科恩。他經過對中小學作業多年的調查分析認為:過多的家庭作業只會挫傷小孩的學習興趣,甚至可能對他們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因此,他建議全美中小學要減少或取消中小學生家庭作業,這觀點得到大部分學校的支持和響應。食物過多固然會引起厭食,花樣單調也會影響食慾。很多老師布置作業不經過深思熟慮,要麼背誦,要麼抄寫,形式單一。學生沒有寫作業的興趣,我們應結合教學內容,靈活設計作業形式,少做題,多增加一些開放性的作業。這樣的作業既符合中小學生天性好動的特點,又可開發智力,增強「探究、合作、實踐」能力,老師改革布置作業的方式,讓學生有自主選擇作業的權利,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最重要的是能激發興趣,增進學生的「食慾」。這樣,我們的老師就不會為學生不寫作業而煩惱。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我們是真心為學生的發展負責,總有一天,學生會明白老師的一片苦心。撥開雲霧,我們的上空還會是一片艷陽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