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發現自己的孩子偷別人的東西,該如何處理
孩子在小的時候難免會犯錯誤,有的時候一個腦筋不清楚,可能就會犯原則上的錯誤。有的孩子在與其他孩子相處的時候,發現別的孩子有自己沒有的東西,或者自己非常要的東西,家長沒有滿足的時候就會非常羨慕,甚至會想著去偷別人的東西。家長如果發現自己孩子有偷別人東西的行為,一定要進行恰當的處理,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所有權觀念。
三、家長要維護孩子的自尊心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記住維護孩子的自尊心,不要總是去打擊孩子。如果家長總是把孩子就是小偷的話,孩子的自尊心也會有非常嚴重的傷害,所以不要輕易的給孩子安上小偷的罪名,但這件事情過去之後,家長也不要再和其他人提起,也不要總是去嘲笑孩子,讓孩子抬不起頭,要盡量去維護孩子的自尊心,這樣孩子才能夠盡快的改正這種行為。
『貳』 孩子偷拿同學東西怎麼辦
才一年級的孩子就出現了幾次拿同學牛奶喝的不良行為,家長是需要重視起來,並且需要馬上去處理和解決好孩子的這個不良行為了。同樣作為家長,我認為需要從下面3個方面去解決孩子的這個問題。
第一:要認識到孩子出現該行為的原因
只有知道了孩子出現該行為的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去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孩子才一年級,年齡還是比較小的,所以孩子的思想還沒有完善,還沒有完善的意識到不問即拿就是偷的道理。所以,家長比較發愁。但是「偷」拿其他同學的牛奶肯定是不對的。
第二:用恰當的語言引導孩子承認錯誤的行為
注意「偷」這個詞。我曾經也做過教師,孩子對一些不好的詞還是非常敏感的,比如「壞」首「偷」「亂」等詞語。所以,家長不要輕易給孩子戴上「偷」的罪名。否則,孩子會覺得父母對他不好,同學對他不好,老師也對他不好。可以這么跟孩子說:你是不是拿了其他同學的牛奶喝了,人家沒有喝多著急呀。如果是你的牛奶被同學喝了,你沒有喝你也會很著急的呀?父母應該用一些溫和或者反問的語氣來詢問孩子,這樣是比較容易讓孩子接受和承認自己錯誤的行為的。
第三,引導孩子勇敢的、真誠的道歉,改正錯誤
在家長的詢問和開導下,孩子慢慢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個時候家長要趁熱打鐵,繼續開到孩子勇敢地去承認自己的錯誤,因為是一年級,孩子可能不好意思自己去跟同學承認錯誤,所以,父母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去,當然我們可以鼓勵孩子自己獨立去。在同學的面前教導孩子誠心誠意的道歉,可以說:對不起,我不應該拿你的牛奶喝,我知道錯了,請你原諒我,我以後不會再拿你的牛奶喝了。因為都是小學生,相信他們都不會記仇,反而可能會增進彼此的友誼。
總而言之,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記住:需要讓孩子親自去承認錯誤,而不是家長代替承認錯誤。因為孩子不懂得承擔責任,他們是永遠不會改正自己的錯誤的,只有讓他們真正內心知道自己做錯事了,他們才會慢慢改正過來。
『叄』 一年級的孩子在學校偷拿別人的東西,老師反應,家長應該怎麼做
家長第一時間要核實情況,了解清楚後,必須要求孩子還回去,然後再告訴孩子需要用錢,必須要告訴家長,從家長手裡拿錢才可以,絕對不能拿同學的錢
『肆』 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怎麼辦 如何教育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
1、告訴孩子,這東西是別人的,孩子小的時候,會拿別人的東西。因為,孩子分不清,也不知道哪些東西是自己的,哪些東西是別人的。這時就需要我們家長明確告訴孩子這是別人的東西,不能亂拿。 2、想要別人的東西,要經過別人的同意,平時就要告訴孩子,拿東西,就通過大人的同意,這樣當孩子想要拿別人的東西,及時不知道這東西是不是自己的,也會先征詢大人的意見,這樣就不會發生孩子老師亂拿別人東西的事了。 3、當孩子已經拿了別人的東西,不要對孩子發火,如果孩子已經拿了別人的東西,家長不要對孩子上綱上線,不要對孩子發火。讓孩子手足無措。 4、孩子控制能力差,孩子知道拿別人東西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是還是會拿別人的東西。這就是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差。這時就需要孩子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錯誤。 5、當孩子拿別人東西後,不再拿別人東西,要及時表揚,這樣讓孩子的這一行為得到肯定,並讓孩子的行為得到進一步鞏固。讓孩子徹底改掉這個毛病。『伍』 孩子拿了同學的東西怎麼教育 孩子拿了同學的東西如何教育
1、隨意貼標簽,幫助孩子認識錯誤。對於出現偷拿行為的孩子,語言隨意,輕易給孩子下定論用「偷」的字眼,只為維護自己的顏面,不在乎孩子的想法。在想跟孩子溝通,讓他們改變的時首凳敏候,注意語言表達的方者枝式。明確的告訴孩子不是自己的物品不能拿,沒有徵求過他人同意的物品不能拿。在溝通的時候盡量少粗仿用「偷」的字眼。如果自己想要他人的物品,要懂得徵得他人的同意。
2、陪伴孩子一起將物品歸還。孩子明白「偷拿」行為是錯誤的之後,還有一步不能少。就是要將他人的物品歸還,孩子可以選擇自己去歸還,也可以在父母的陪伴下去做。之所以要做到這一點,是形成孩子內在的羞恥心,能更深刻的體會到這種行為的錯誤,降低第二次出現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