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詩默寫錯別字怎麼破
古詩文默寫是語文中考試卷佔5分的考題,也是學生常考長練的題。而錯別字的糾正也是老師課堂教學的反饋,為什麼這么說,我們拋除上課實在不聽講的孩子除外,如果大部分孩子古詩默寫時都出現了某個字的錯誤,那一定是老師講課時強調不到位。我這話講的有點太絕對首返,估計同行看到了會不舒服,但我是這樣的反思的:
我現在正在為期中考試做復習准備,每天早自習都在進行10分鍾古詩小練考,舉例如下:杜牧的《泊秦淮》,最易錯的字是「夜泊秦淮近酒家」中的「近」字,孩子們都愛寫這個「進」。我在考這首詩之前,寒假讓大家把七下這冊書所有古詩文都背誦下來,開學後為了檢測孩子背誦的效果,每肢清天考幾句古詩填空題,並提前告知孩子們。可是我發現孩子們寫錯的字不是個別學生的現象,大家都容易在某個字上犯錯。今天上課正好講到《泊秦淮》一詩,我們聊到杜牧乘著夜色站在船頭經過秦淮河,看到河岸兩邊燈紅酒綠,依同學們的默寫來看,杜牧接下來怎麼做呢?之前我們介紹了出身豪門的杜牧,十三歲時批註《孫子兵法》,二十三歲寫了《阿房宮賦》,二十六歲科舉考了全國第五,才氣十足。晚唐時期,杜牧的前期是頗為關心政治的,所以詩人夜泊秦淮河岸耳聞淫歌艷曲,感慨而寫。我問那幾個寫錯字的孩子,你說說詩人能不能進去點酒聽歌呀,孩子說應該不能吧,那應該是夜泊秦淮哪個「近」「進」呀,孩子們肯定的說是第一個。
還有講到陸游的詩句「簫故追隨春社近」時,易錯字「簫」,學生都願意把他寫成草頭「蕭」,講課時讓孩子看看簫和笛這類樂器都是用什麼做的,孩子們說是竹子,所以,就很容易的把這個字記牢了。
當然,教學工作中這樣的事例很多,老師們可能在歷芹前備課的時候過去自信孩子們的能力,講課時沒有對易錯字形進行強調,結果一測練就反饋出教學的不足處。所以,一定要及時總結反思,以備後續上課時再次出現這種情景。
看來,學生們這錯別字難題還是可以破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