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恰同學少年》中的英雄人物是誰
毛澤東,蕭子升,蔡和森,蔡暢等一代偉人的風華正茂紅色經典劇目。推薦。
2. 《恰同學少年》人物點評
一、 人物點評 A、 毛一、 人物點評 A、 毛澤東。 1、膽量。這表現在與袁仲謙的頂撞、與那三千潰兵首領的談判等處上。 2、冷靜。這表現在第一集中的外人都在打架他卻在屋裡讀書、談判等處上。 3、氣魄。這表現在他的幾乎每一句話上。如他說:我偏要和老天作對;看誰犟得厲害;與蕭子升的爭論之中等處。 4、理想化。他的很多看法在當時看來,的確很理想化。要是能夠堅持下來,是需要經歷極其多的困難的!!!我們認為一種看法是理想化的,往往是隨便判斷的。而成功往往都是在別人看來不可能成功的地方產生的!不可能說得太多的人做不成任何大事! 5、身體。其實,很多的大道理談起來很誘人。但是冷靜地一想,還是身體重要。一個人的身體整天飽受折磨,他是不會作出什麼業績來的!周世釗應是一個極大的教訓!他的身體之棒,給他帶來了很多的好處!談判的第一步的成功源於此,他的經常深夜學習、他的活躍、他的精力之充沛……莫不源於此!一級沒頭腦的人只重視身體,二級沒頭腦的人只重視心理,三級沒頭腦的人(呵呵,也就是最有頭腦的人)是既重視心理的發展,也重視身體的發展,即身心和諧地發展。 6、學習方法。我覺得,他過早地以興趣為中心去學習了,導致知識結構有點畸形。基礎的知識必須強調全面性!越是基礎,就必須越是強調全面性!而他在這方面是有所欠缺的。雖然在後期他注重加以調整了,但是已經錯過了青少年那個黃金的時期!所以,我們也要懂得發展心理學,知道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最適合做什麼,然後加以規劃。但他的優點顯然是很強調實戰,沒有太多的學習方法方面的理論。 B、 劉俊卿 這應該是裡面最具有悲劇性的人物。1、他的本性並不壞,可是由於家庭的原因(如他父親就認為他讀書去當老師是沒有前途的,而只有去當法官),他是思想就一直有問題。2、他是英語好,這可以從他第一次對一貞的談話看出。而毛澤東也出身於農民家庭,但是毛澤東卻讀了好多倫理學的書,也就是道德方面的書,所以毛的心理問題並不多。3、但是,在學校,當他向楊昌濟表達他的志向是通過學問而得到名利時,楊昌濟只是皺了眉頭,然而並沒有事後對其進行引導,這是當老師的失誤!這兩個原因合在一起,我認為導致了他後來的一連串的錯誤,但他卻是無辜的、無助的!4、他可能比較類似馬加爵,是很值得我們這些健康的人加以熱情的、主動的關注的!5、另外,我們可以看出虛榮對他的錯誤的行為的指導作用有多大!6、從他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立場不堅定的危害會有多大!他既是一個老師和同學心目中的敗類,可是在面對他的老師時他又不敢胡作非為:首鼠兩端。猶豫不決當然會產生煩惱! C、 劉三根 這是一個令人悲哀又敬佩的家長,他和他兒子是我們這個現今的社會的典型。他一直只知道辛辛苦苦地用錢來供兒子讀書,卻缺少對兒子的正確的引導。他沒文化是個關鍵。但是,我們知道,心與心的溝通是與有無文化沒有多大關聯的,反之的卻是態度。所以他對待與兒子的溝通的態度有問題。當他知道他的兒子是一個漢奸(廣義的)時,只說了一句話:兔崽子!然後便全身心投入到對校長的解救之中。這又是那些有著高文化知識的人無可比擬的!他靠的是一種感覺,而不是那麼多的理性分析,看看這個校長值不值得我去救! D、 蕭子升 這也是一個很典型的人。就他批評毛澤東的理想化、好高騖遠最多。他只適合當一個文人,因為他太溫和,膽太小,氣魄沒有達到那個境界。不注意這種人,那些有著遠大理想的人就會因為這類人而遺憾地放棄!他並不是待人不真誠。所以,真誠的人講的真誠的話,不一定要聽。又如紀墨鴻對劉俊卿講的話應該是很真誠的,但卻是不可取的,因為他的知識結構有很大的問題! E、 王子鵬 這也是一個讓我很敬佩的人!他因為斯詠的一句話,即證明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而不是僅靠自己因為是少爺而得來的金錢去救助那些人,就去考一師。事後的表現一直就很不錯,很難得!他與阿秀的愛情,且不說這是不是真正的愛情,但是勇氣卻是很值得稱贊的!他因為受人保護而一直顯得比較懦弱。這是現今我們的好多溺愛孩子的家長所應大加借鑒的!為了證明自己的有用,做了這么多的事情,甚好!做大事,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大道至簡! F、 蔡和森 文縐縐的,但是文筆應該是極好的!反叛精神不夠!的確比較適合搞理論工作!另外,這是一個毫無虛榮心的人,極其難得!他可以放下當時的學生的架子去擦皮鞋,可以在第一次與向警予交談時毫不自卑! G、 陶斯詠 一個很有氣質的女孩,很有文化底蘊和內涵。可能只是只憑一時的感覺,而沒有全面的對毛澤東的分析,愛上了他。可是,我們知道,毛是一個比較粗魯、有大氣的人,而她則太文雅,太秀氣,而楊開慧就比較調皮,所以與毛就比較適合。只是我很反感於楊的對毛的幾乎每一件事都贊同。缺少用自己的思想來對觀念落後的父親的影響的能力,就如現今的很多學生學了很多東西卻不能應用。她的可能的岳父簡直是一個老頑固,她缺少對他的反對!
3. 《恰同學少年》里的人物都卻有其人嗎
三份虛設,七分真實
蔡和森:1895年出生,與毛澤東和蕭子升並稱為「湘江三友」,是楊昌濟最喜歡的三位學生之一。1919年赴勤工儉學,在法國與周恩來等中國學生創建了中國工共產黨旅歐支部。1921年回國,1922年中共二大時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以後是中共三大至六大的政治局委員,1931年在廣州被捕,後在廣州英勇就義,享年36歲。
蕭子升:1894年出生,「湘江三友」之一,是楊昌濟最喜歡的三位學生之一,又名蕭瑜,是湖南學生赴法勤工儉學的發起人之一。不過由於他本人信奉無政府主義,與毛蔡兩人信奉馬克思主義相左,最後三人不得不分開,但是三人也僅僅是信仰不同,並沒有影響三人之間的友誼。蕭子升後來曾在國民黨政府中任職,任農礦部次長。三十年代離職赴法從事文學研究,1976年逝世於國外。
蕭三:1896年出生,現代詩人,蕭子升之弟,原名蕭子嶂,1921年赴法勤工儉學,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赴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後回國參加革命運動,1930年代表中國左翼作家聯盟赴國際革命作家會議,後一直旅居蘇聯,1939年回國,在延安魯迅藝術學校任翻譯部主任,解放後從事對外文化交流工作,1993年逝世。
何叔衡:1876年出生,1918年與毛澤東,蔡和森等組織新民學會,1920年加入長沙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後任中共湘區委員會委員。1928年赴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1931年到中央蘇區根據地,任臨時中央政府工農檢察人民委員、內務人民委員和中央政府臨時法庭主席等職。紅軍長征後留在蘇區堅持游擊戰爭,1935年在福建長汀戰斗中壯烈犧牲,享年59歲。
何叔衡當初是三十多歲考上湖南四師的,後來四師與一師合並,與毛蔡等人為同一屆同學。
從民國長沙中學中師畢業的一幫人物:
國家主席:毛澤東、劉少奇
國家總理:朱鎔基
中共領導人:任弼時、李維漢、李立三、李富春
革命先烈:蔡和森、何叔衡、向警予、夏明翰、郭亮、羅學瓚
著名軍事將領:陳賡、肖勁光、許光達、段德昌、袁國平、甘泗淇、楊勇、王震、陳明仁、陶峙岳
著名文學家:丁玲、周立波、廖沫沙、錢歌川、平江不肖生(向愷然)、康濯、蕭三、白薇
著名史學家:呂振羽、周谷城、蔣廷黻、陳旭麓、黃仁宇、黎澍、朱芳圃、李劍農、楊東蒓、向達
著名哲學家:李達、金岳霖、蔡儀、李澤厚
著名藝術家:田漢、歐陽予倩,王人美、賀綠汀、黎錦暉、呂驥、黃芝崗
著名學者:楊樹達、厲以寧、楊端六、黎錦熙、劉佛年、張國基
著名科學家:張孝騫、沈其震、湯飛凡、肖元定、李振翩、李熏、李蘇、李芬、黃國璋、孟少農、廖山濤、唐稚松、樂天宇、胡庶華、田奇、張伯毅、蕭紀美、丁夏畦、唐稚松、韓祖康
這一切的背後,有一幫偉大的投身教育事業者
4. 在《恰同學少年》裡面主要人物哪些歷史上有
可以說這部電視劇80%的劇情是真的,比如毛澤東帶頭組織的一系列什麼讀書會,新名學會等等都是有的,還有他和周圍一些朋友如蔡和森,羅學瓚,羅章龍等等的友誼很深也是真的。
不過有些情節倒是真假參半:
1,蕭子升確實跟他算同學關系,但蕭雖然比他小,但比他早兩年畢業,並不是像劇中那樣蕭讀的是兩年講習班,他也是讀了五年才畢業的。
2,毛確實有個同學易永畦英年早逝,但並不像電視上演的生病加受傷加校長體罰而死,而只是單純地體弱多病死在家中的。
3,歷史上毛確實帶領200學生嚇退三千士兵,但並不像電視上演的他和蔡,蕭去談判以穩定敵心,而且當時向警予,楊開慧等這些女生是不可能參與的。所以這是編劇的一點藝術性虛構。
4,向警予和蔡和森雖然後來成了夫妻,但決沒有電視上演的談戀愛談得那麼早,他們倆是在畢業後去法國時相戀並結婚的。
另外還有些地方是完全虛構的:
1,劉俊卿,趙一貞,王子鵬等都是虛構的人物,不過這些人物都很有代表性。趙一貞在歷史上有原形人物,是一個叫趙五貞的姑娘在出嫁路上自殺以抗不平婚姻的悲慘故事,毛澤東還以此事發表了文章。
2,陶斯詠從沒跟人訂過婚,她終身未嫁
3,郭亮沒當過警察,他是正正經經的一師的學生,毛的小師弟。
4,毛澤東坐霸王船,跟老闆計較錢的情節也是虛構的。
5. 恰同學少年 主要人物是..... .... ... ...
毛澤東 ,蕭子升,向警予,陶斯詠,蔡和森,楊開慧
6. 恰同學少年劇中英雄人物是誰
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向警予,陶斯詠,楊昌濟,楊開慧等一批革命先驅,很勵志的,看完激情澎湃的,風華正茂的學生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