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同學友情 » 同學建了班群沒告訴你是什麼感覺
擴展閱讀
打基礎材料有哪些 2025-02-11 09:46:32
如何管理同學學習不好 2025-02-11 09:46:32

同學建了班群沒告訴你是什麼感覺

發布時間: 2023-07-08 09:21:43

A. 多年沒見的老同學建了個交流群,有人選擇退群,是你會怎麼選擇

最近春節回家大家老同學難得聚聚,有些都已經十多年沒見的,見面之後也就聊些最近情況然後回憶些當年一起上學的往事,之後有人突然建個群,拉了些以前的同學進來,這時候看到有些人莫名其妙的被拉進來然後又悄悄的退群離開了。

其實我就是退群的那個,很多同學多年沒見了,大家彼此間也都沒什麼共同話題了,除了剛見面時候的一些簡單的問候真不知道還能聊什麼。成家的自然還可以聊聊孩子話題,但我一個未婚的本來就不好意思被問有沒有對象,更不喜歡看到別人一堆聊孩子的話題。大家工作和生活都不一樣,真要一起交流真沒太多的共同話題了。

很多建群的都離不開一個同學聚會,一群少時不甚交流的同學猛然聚到一起,大家很難調動共同的認知和感官,而且又是差了20多年,期間大家的生活都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的純真已不在,多了幾分滄桑倒是真的。最真實的感覺是,各種曬,曬老公,曬娃。男同學曬仕途,混的不如人的掩飾不住失意,混得好的一臉春風得意。少年時代,大家都是青一色的純真,經常一包瓜子幾枚糖果可以幸福很久。沒有攀比,沒有歧視,青澀的歲月一片祥和。如今已經不是那個無憂無慮的年代,大家也都回不去了,還不如讓這份回憶保持著以前的那份純真,真的沒有太多必要把美好的回憶糟蹋了。

我個人覺得建群不過這幾個原因:

1、 同學間起鬨發紅包

現在很多人都說過年回家太無聊了,玩的人都沒有了,大家彼此都成家了,能聚在一起的時間真不多,平時都在外面忙工作,難得過年能在家聚聚,有些人就想建個群讓大家更多的交流下,開始為了活躍氣氛,作為群主發幾個紅包也沒什麼大不了,但收紅包很快,收完沒人出聲有點尷尬。

2、群主有目的性

說實在初中同學大部分10幾年沒見過,名字模樣很多人都沒印象,突然把人集中起來感覺我有什麼目的,很多人也就想找點同學資源,比如有沒有什麼業務可以做,或者有沒有單身的女同學可以試著下手等等。

3、多數人選擇潛水

幾十個人的群沒幾個人說話,久而久之變成「僵屍」群令人唏噓,最後作為建群人好像做了個多餘的工作,於是默默選擇退群,至今群還在不在不得而知。我想大多數群都有類似情況存在,只能說社會變了人想法太多,太多人選擇沉默所以很多人選擇退群。

B. 同學群里,不退群卻從來不說話的5種心態,你有過嗎

四,有人說話不方便。

有些人,可能真的是忙。或者說話不方便,沒時間。有人可能對微信不熟悉,沒有養成微信聊天的習慣。所以,沒想過退群,也沒有時間說話。

五,為搶紅包才不退群。

有些人,喜歡搶紅包,而同學群里,時不時的有同學發紅包,互相搶著玩。所以,就有一小部分同學的心裡,就是為了搶紅包,才不退群的。所以,雖然有時候不說話,但是,一有紅包就會出現。沒有紅包,就潛水不語。

關於為什麼有人在同學群里不說話也不退群,其實原因還有很多很多。比如,有些人可能覺得自卑,或者有著某些顧忌,所以,才不在群里說話,但是,之所以不退群,是想留著群,是因為舍不下這份記憶,對曾經的同學還有著一份純真的情感,覺得在裡面,偶爾看看別人聊天,了解下同學的信息,也是很好的。或者,覺得退了也沒什麼意義,不退也沒什麼影響。同學是一種緣分,能夠在一個群里相聚,就是曾經緣分的再續,聊不聊天不要緊,重要的是,你在群里,曾經同學能夠湊齊,就很有意義。所以,珍惜吧,同學們!

C. 「成年人的同學群,就是一個尷尬的存在」,你怎麼看

「以前王曉同學是我們班公認的班花」

「以前郭林同學是我們班的超級學霸」

「以前周明同學是我們班的無敵搗蛋鬼,也是大家喜歡的開心果。」

這或許就是同學群最常說的話,因為同學群的成員都是同學,他們的共同點是在一起學習的日子,能聊的共同話題也只有回憶往昔,回憶在一起的美好,回憶在一起勤奮學習,回憶在一起的青春歲月。

也許突然的某一天加上了同學群,那一天可能是既興奮又激動。興奮得想和每一個同學都聊幾句,聊什麼呢,聊回憶,問候一下目前的現狀鉛歲,在哪上班?能掙多少錢?然後再跟對方聊一下自己……再然後就沒什麼話題了,一天又一天,熱情慢慢消退,能說的話也越來越少了,久而久之,為了生活,群里出現各種推銷的,發廣告圓派的越來越多,就越來越尷尬了。

如果是幾個關系好的同學一直保持聯系,進入 社會 後也在一起就成了朋友關系,那麼能聊的話題就多了,可以聊往昔,聊工作,聊生活,也可以聊對將來的憧憬……

總之,如果只是單純的同學關系,能聊的話題不多,慢慢的能說的話題越來越少,就會變得尷尬。如果是同學發展成了朋友關系,經常聚在一起,關系就會越來越親密。

剛開始被拉進同學群還是小激動的,感覺就是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組織,第一次參加同學聚會也很期待,千山萬水都要趕過去。

最初聊天的話題也很多,回憶上學時候的種種趣事,也聊現在的工作和生活,在群里每天互相問候,聊一些共同的話題。但是熱鬧一陣以後發言的人就少了,因為回憶的話題也就那麼多,聊著聊著就沒有了新鮮感。

剩下的就是少數同學偶爾發一些照片, 旅遊 的呀,曬娃的啊,秀恩愛的啊。再有就是被同學拉到各種群,大多是推銷東西的,還有就是求各種助力,今天早上還有一個同學發來二維碼要求掃碼助力,我問是做什麼的,同學說要領保溫杯,找200個人掃碼,無語了。

我們現在是一些聊得來的同學另外又建一個小群,這樣共同話題多一些,大家也都從同學成了朋友。

題主說得有道理,成年人的同學群有時候是蠻尷尬 的。

進了群你就進圈了嗎?如果進了群卻進不了圈,能不尷尬嗎?我覺得很尷尬 。

前段時間我剛好加入了兩個同學群,下面就以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談談我的感受吧!因為工作性質及個人性格等原因,雖然玩微信好些年,微信群加了也有一些,但多是工作的需要,同學群卻沒有加過,也不太想加。前段時間因為辭職的事回老家辦手續,去的途中便接到一位在深圳工作的大學同學電話,話語中得知幾個大學同學在深圳聚會 ,席間剛好有一位是我的同鄉 ,因此便有了這樣一個電話 。寒暄了一陣之後就都相互留了電話和加了微信號 ,同鄉說我長期脫離組織,游離在組織之外 ,硬是把我拉進「 屆大學同學群」,我猶豫了一陣最終還是接受邀請進去了!在老家期間,剛好同村的老人96歲高齡仙逝,其孫子剛好是小學同學橘激賀,於是去參加了悼念活動,小學初中同學去了不少,相互留了聯系方式後自然地又進了「 九七界初中同學群」。

接下來讓我覺得尷尬有哪些事情:

尷尬點一:沒有共同話題。 由於長期在外學習工作,和群里同學大多沒有共同話題,甚至有時組織一些活動名單里沒有你的名字 ,視你為空氣,就算是硬往上湊參加了,到場後寒暄幾句又開始冷場,各自玩自己的,著實尷尬 !而玩得好的有共同話題就那麼兩三個,且都在外地上班,其實就算不組織活動,也會保持聯系。

尷尬點二:人的攀比心理。 由於成長道路的不一樣 ,群里同學已不再是當年曾經的少年 ,時隔多年 ,貧富差距 、 社會 地位、言談素養等都有不少的懸殊 ,稍有不慎得罪人都不知道 。有一次,同學生病手術,有人提議捐點心意,我私下給當事人發了紅包,有個別有錢的立即捐了不少,但卻直接發到微信群里,搞得半天沒人敢說話!

尷尬點三 :發廣告推銷。 有的同學做生意的,偶爾發點紅包加小廣告也正常,但有的直接私你,先和你聊天套近乎 ,給你戴高帽子 ,然後就推薦讓你消費他的產品,買了感覺沒什麼用 ,不買又拉不下面子,心裡自然糾結。

D. 同學群里那些不退群,也從來不說話的人,是什麼心態

首先,心裡自卑。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一般在同學群里侃侃而談的人都是現在工作比較好、社會地位比較高的人。他們在群里聊天呀都會有人回復,並且聊的很開心、很投入。而那些不愛說話的人大多是現在過的不是很好,可以說是沒什麼社會地位的人。他們不愛說話,因為人家都過得很好,他感覺自己沒什麼可以說的,甚至覺得自己說話會很丟人。如果被同學問起現在做什麼工作呀,或者是在哪裡高就呀都會很尷尬,因為自己的工作很“拿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