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茶啊二中》:把最珍貴的時光,藏在動畫里
沒有什麼比青春的記憶更美麗。
沒有什麼比校園的生活更懷念。
作為一個整天混跡在小讀者與老編身邊的小姐姐,《茶啊二中》激活了我滿滿的青春回憶。
或許,曾經因為一時的慪氣,與最要好的朋友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或許,因為考試失利而偷偷在被窩里哭泣了一整夜,或許,曾經覺得某位老師很討厭,而不願意上他的課,或許,曾經因為作業太多而萌生輟學的念頭……但無論如何,那段時間,終將走過了。
本來以為很漫長,誰知,對於更加漫長的生命之旅而言,它不過是短暫的一小部分信粗棗。而這短暫的時光里,最美的風景,是人。
誰在學生時代沒有像石妙娜那樣的老師呢?說好的要「好好滑拆上課」,結果課講到一半就跑題了,但同學們似乎更喜歡聽跑題的部分;大概也有孫伏雨那樣的年輕老師吧?長得好看、聲音甜美,雖然畢業沒多久,缺乏教學經驗,不太會管理吵鬧的班級,但熱情洋溢,同學們都喜歡跟她說悄悄話;「體育老師」經常會被同學們調侃,問其他科目是不是由體育老師教的,但每次上體育課,大夥兒還是很興奮,如果能遇到姜峰這種較為活潑的老師,沒事還打一下功夫,那麼,對體育課的期待就更高了!
更讓人難忘的是班上有特點的同學們。比如,像王強這種「混世魔王」雖然是讓老師們頭疼的搗蛋鬼,但活潑可愛的他又時常給同學們帶來歡笑;像劉若琳這樣成績好,不造作,不嬌柔,真性情的女孩兒,一直很受同學們歡迎;徐小明這樣的偽學霸同學也不少,嘴上說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卻總是忍不住翻看抽屜里的小說。
與「難忘的人」一同占據記憶的,還有各種各樣「難忘的事」。
每年教師節,都會和同學們一塊兒逛臨街小店,只為給辛苦了一年的老師送上精心准備的禮物;無論考好了,還是考差了,都會告訴自己,下次一定要努力,同時與自己要好的朋友暗暗較勁,決心下次一定要考得比TA好,有時候還會通過「比一比」的方式,找來見證人,然後開啟學霸模式;每天放學都很開心,因為又可以和同學在操場上玩耍了,跳繩、打球、捉迷藏,亦或約好去學校附近買一杯奶茶,都讓人覺得這是美好的一天;好不容易到了寒暑假,本想放鬆一下,卻不得不參加父母給自己報名的課外補習班……好吧,作為一個學習成績並不是非常優異的學生,我也曾經有一顆成為「班級第一」的心,而有時候,真的會遇到人品爆發的時刻,只是,經年之後回想起來,才發現,最美好的記憶不在於因為考試得第一而得到的各種褒獎,而是那段學生時代的記憶,被定格在年少的畫卷上。
正處於學生時代的你,或許會覺得班主任嚴厲得讓你討厭,你班上的某一位同學經常調侃你,甚凳讓至讓你深陷尷尬之中,但正是他們,構建了你最珍貴的少年記憶。
⑵ 我想和班裡一個比較要好同學做在一起,,想換位,和他做在一起,怎麼個班主任說
一個人不可能與世隔絕的過一輩子,必然要和人接觸,要生活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在與人交往中,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像你的父母那樣,對你寵讓、遷就,總會發生摩擦、沖撞,尤其現在不少同學自我意識較重,在以我畫圓意識支配下發生矛盾在所難免的。因此,切不可與同學間稍有不愉快就委屈得了不得,不再和同學接觸,把自己封閉起來,或者去激化矛盾。
同學間發生矛盾,往往是因為一些學習生活中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有時就是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小磕碰、一次小接觸,或一個道聽途說,許多時候還是誤會造成的。俗話說的好:時間長了,哪有勺子不碰鍋沿的。那麼面對這些矛盾,如何正確處理同學們之間的矛盾呢?我給同學們提兩點解決方法:
一、對於當事人而言
我想:如果同學間發生了矛盾,首先要冷靜下來,想一想矛盾發生的前因後果,看一看這里邊有沒有誤會,可以找其他同學了解一下,或直接找這位同學平心靜氣地談談,也許兩個人的疙瘩一下就解開了,那時你會發現化解矛盾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啊!具體而言:
(一)學會心理換位
在人際交流上具有這樣一種心理特徵:他們一方面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但同時又很少主動地去理解別人,在對待老師方面,這一心理特徵表現得尤為突出。作為班主任和本班任課老師,平時就應該指導學生學會理解他人,而在處理師生關系問題上,則應該學會理解老師,其具體的做法是「心理換位」,把自己當作老師,學著用老師的觀點去看待問題,從老師的工作性質、工作目標出發,來理解老師這樣做的理由,這樣,許多矛盾便會被化解、消散了。
我們應懂得,人生在世,各種矛盾沖突也是難免的,涉及原則性的矛盾沖突,當然應該爭出個是非來。在非原則性的矛盾沖突發生後,即便是自已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饒人,如果因為自已有理就去「據理力爭」,不願退讓,其結果必然是讓對方、更讓周圍其他人難以接受,解決矛盾沖突的過程應本著「有理也要有禮」的原則;若是在矛盾沖突中自己是無理的一方的話,那更應該主動認錯,多陪不是。另一方面要引導雙方心理換位,設身處地進行體驗和思考,這樣有助於理解對方,減少誤會。這樣我們就會認識自身欠缺,主動與他人協作,在更高層次上恢復心理平衡。
(二)用理智戰勝情感的沖動
「 退一步海闊天空,一時風平浪靜」。幾乎每個同學都會說,在你和你的同學發生了爭執時,不要一時昏了頭腦,不吵個臉紅脖子粗決不罷休,或許在你退一步之後,這場爭吵便停止了。不要認為在這個過程中自己讓一步就是畏懼,是退縮,是沒有本事的表現,相反,就在你讓的那一時刻起,你周圍的人會對你的行為發出無聲的贊嘆:你是一個不拘小節,心胸開闊的人。
矛盾發展到僵持的時候,不妨通過正確的途徑,尋求老師、家長、學校的幫助。通過幫助,使得矛盾的雙方從危機的邊緣走向合作的、夥伴的境地,這正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退一步,海闊天高」。
(三)心平氣和的與其交談
矛盾發展到一觸即發的時候,矛盾的雙方要保持克制,想盡千方百計的辦法來挽救僵局。剋制是一種自我控制和調控的心理行為,只有像人類這樣的高級動物才擁有的品質。
遏制矛盾進一步深化的處理辦法就是靜下心來與其交談,可能在你先心平氣和之後對方也不好意思在爭吵下去,也會轉「仇敵」為友好,與你聊起來。或許在這其中你和對方還會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呢!不打不相識嘛!
當發生矛盾時,矛盾的雙方要保持冷靜。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就是這個道理,冷靜是處理矛盾的最佳方式。冷靜會使人們變得理智,冷靜會化解一切矛盾的煙雲,從而使人們成功度過矛盾的危機,從矛盾之中解脫出來。
當然,靜下心來矛盾產生的過程是不可少的。只有搞清了錯誤在誰,才能有針對性地化解矛盾。
如果錯在自己,要敢於承認,勇於道歉,取得對方的諒解。這樣做不是「沒面子」,而是在掙回面子。你可以大方地過去,誠懇地說:「我想過了,那件事錯全在我,我真誠地向你道歉,假如你能接受我的道歉,我會很感激你的,我想我們會成為好朋友的。」
如果錯在對方,也沒必要非要扭著勁等對方來道歉,你應該大度一點。你想想看,同學之間與其每天這樣別別扭扭地在一起學習生活,倒不如化解矛盾,每天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在一起學習生活。
你也可以私下裡找到他談談:「同學一場,那是緣分。同學關系是現在社會上最純潔的人際關系,我們將來走向社會,誰都會遇到困難的,說不定我們會成為互相幫助的朋友呢,到那時我們在回憶起現在鬧的這點小別扭是不是很可笑的呢?」我想,他一定會認同你的看法,會和你握手言和的。相信精誠所至,對方也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只是都礙著面子,誰也不願意第一個道歉罷了。誰要搶先大度了一點,是不是會很讓對方佩服你呢?
我們班的姜峰和馬秀敏同學,上周一中午,由於她們之間產生點誤會,兩個人吵的不得了,都生氣的回家了。下午,姜峰來找我,她首先向我訴說了她的委屈和不滿,我耐心地聽完,然後我和她細細地談了談以上的一番話,她一開始,不服氣,不服輸,慢慢地,她笑了,很願意照我說的去做。下午第二節課下課了,她們兩就手拉手,高高興興地來找我,對我說,老師我們和好了,其實我們之間就是只有點小誤會,弄僵了,都不願低頭,又出言不遜,都覺得沒面子,才大吵起來,謝謝你。
同學們,你們看,這是多麼高興的事呀!我相信你們遇到矛盾後也都能向她們那樣做,甚至比她們做的還要好!
二、對於旁觀者或者知情人而言
對於旁觀者和知情人,我們應盡量去對雙方進行勸說、阻止,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在勸說基礎上,再通過有效的途徑,及時地把事情告訴班主任、老師或者領導,這樣有利於事情早點得到妥善的處理與解決,而不能隱瞞事實,甚至包庇某方,使事情變得激化,這樣就激化了雙方的矛盾,其實你是在放縱他們的行為,可能釀成嚴重的後果。
同學們,解決矛盾的方法還有許多,這需要我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去摸索和實踐。矛盾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只有當我們一個個地去解決它的時候,我們的素質也將一步步地提高;當我們的素質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的社會將進入到一個高度、高度文明的社會。同時,願我們珍惜彼此之間的友誼,別讓「哥兒們義氣」害了自己,只有同學間做到正確相處,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加美好。只要我們遇事多從自身找原因,就會少一些抱怨;而當我們付出時,我們的心裡就永遠不會失去平衡。我們就會永遠快樂地生活在集體里。
最後,我想送同學們幾句話,和同學們一起共勉:
學會寬容,寬宏大量;學會互助互愛,豁達開朗;學會尊重別人;學會彎曲;學會道歉。
在恨的地方,播種愛;在傷害的地方,播種寬恕;在懷疑的地方,播種信念;在黑暗的地方,播種光明;
這樣,我相信:
我們就一定能夠擁有一片寧靜的校園;
我們就一定能夠擁有一個和諧的班級;
我們就一定能夠擁有一份珍貴的友誼;
我們就一定能夠擁有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