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實驗小學四年級四個班共有138名學生,其中一、二班共有70名學生、一、三班共有65名學生,二、三班
70名學生一、二班+65名學生一、三班+59名學生二、三班
194名學生,但是這里有一、二班,一、三班,二、三班,從中看出一,二,三班各占兩份、
所以一,二,三班的人數和是194名學生的一半。即97名學生
所以四班就是 138-97=41名學生,
這是理解過程,步驟可以簡化的。
可以看懂吧,望採納啊。
㈡ 二年級有幾個班整個學校多少人
二年級有7-9個班,一個學校大概5000人。
小學每個班不能超過45人。
普通中學每班學生45~50人,城市小學40~45人,農村小學酌減.
所以一般情況下,小學每個班不能超過45人。
完全小學,每年級2-4班,合計12-24班,≤45人。
普通初中,每年級4-10班,合計12-30班,≤50人。
九年一貫制學校,每年級2-4班,合計18-36班,小學段每班≤ 45人,初中段每班≤50人。
普通高中,每年級8-12班,合計24-36班,≤50人。
初小
初小全稱為「初級小學」,是指小學一年級至四年級的教育階段。讀完四年級合格者,取得「初小」學歷。在20世紀70年代,中國農村欠發達地區才普遍建立初級小學。不少地區的農村學校是「一所學校、一個老師、一個教室、一個班級」初級小學復式班。一名教師包攬了4個年級、所有課程。初小教育對於掃除文盲有重大意義。
高小
高小全稱為「高級小學」,是指小學五年級、六年級被稱為「高年級」。讀完高小合格者,取得高小學歷。1949年之前,中國的高級小學並不普遍。
完小
具備初級小學和高級小學的學校,稱之為「完全小學」,簡稱「完小」。中國實行「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之後,建立農村完小,已經成為基本標准。縣城及以上城市的小學普遍是完小,所以在20世紀60年代之後就不再作標記,而農村小學的完小仍然是教育普及程度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