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同學之間誤傷如何賠償
當然積極和受傷的家長方和校方進行三方協商調解,孩子鬧著玩造成同學受傷是很常見的事,既然造成了對方傷害就要給與相應的賠償,具體怎麼賠償還要看孩子受傷程度,花費了多少醫療費,需不需要後續的治療等等方面。醫療費的賠償數額,按照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後續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生後另行起訴。但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一並予以賠償。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受到人身損害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侵權責任。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若學校已經盡到責任或被侵權人未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則由實際侵權人或其監護人賠償。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 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貳』 小孩在校被同學撞傷了怎樣處理
一、小孩在校被同學撞傷了怎樣處理
1、小孩在校被同學撞傷了處理方法具體如下:
(1)如果是因為校方原因造成的學生意外傷害,可以要求兩者同時賠付;
(2)如果不是因為校方原因造成的傷害,只能申請意外險賠付。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二十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零一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承擔補充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二、意外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手續
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手續具體如下:
1、最近一期保費收據;
2、索賠申請書、索賠委託書;
3、銀行結算賬戶復印件及轉賬協議書;
4、被保險人身份證明;
5、診斷證明書;
6、意外事故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