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同學友情 » 如何尊敬同學和老師
擴展閱讀
歷史上如何進行淑女教育 2025-02-14 02:56:20
幼兒園雙簧知識 2025-02-14 02:56:19
sup游戲機哪些是經典的 2025-02-14 02:56:12

如何尊敬同學和老師

發布時間: 2023-06-14 12:32:19

A. 你如何尊重你身邊的老師,同學

很多中學生,在處理日漸復雜的人際交往問題時,都曾經產生過各種各樣的煩惱。這個問題,不僅能影響到學習,而且直接關繫到能否健康地成長。這些問題,主要是在跟老師、父母和異性同學的交往過程中,那麼,到底該怎樣與他們交往呢?
一、中學生大部分時間在學校,怎麼和老師交往呢?
中學生不再像小學生那樣視老師為至高無上的權威,他們對老師有了新的認識,並有了更高的要求,對於喜歡什麼樣的老師也有了更明確的看法,與哪個老師關系比較融洽,喜歡上哪門課,哪門成績就好;如果與哪個老師關系不好,也會殃及那門課。與老師相處如何,對學習好壞、校園生活有著直接的影響。
(1)、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老師把所有的知識無私的、毫無保留地教給學生,就是希望看到學生成材、成熟,在知識的高峰上越攀越高。學生要尊敬老師,見到老師禮貌地打聲招呼。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按時完成作業。老師怎麼會不喜歡你呢?要別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別人。如果你和別人說話,他愛理不理,你會喜歡這個人嗎?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是和老師相處的基本前提。
(2)、勤學好問,虛心求教。有的學生說「這個老師不怎麼樣」「那個老師水平太低」……這些看法太天真了。老師從年齡、學問、經驗上來說,在某門課上的水平肯定是高於學生的。每個老師都喜歡肯動腦筋的學生,請教問題往往是師生交往的第一步,勤學好問不僅直接使學習受益,還會增強、加深和老師的交流,無形中就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一般情況下,任課老師並沒有多少時間和學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師請教學習上的問題,會加深師生之間的了解和感情。
(3)、正確對待老師的過失,委婉地向老師提意見。沒有缺點的人是不存在的。老師也不是完美的,他的觀點有可能不正確,或誤解了某個同學,甚至個別老師「架子」比較大,太嚴厲,這都是有可能的。發現老師的不足要持理解態度,向老師提意見語氣要委婉,時機要適當。如果老師錯怪了你,當面和老師頂撞起來,這樣不僅不利於問題解決,還會惡化師生關系。暫時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氣和時再說。不管怎麼說,老師是長者,作為學生,都應置老師於長者的地位,照顧老師的自尊心和面子。
(4)、犯了錯誤要敢於承認,及時改正。不要明知道自己錯了,受到批評,卻死不認錯;也不要受過一次批評後,就特別怕那個老師,擔心他對自己有成見,這是沒有必要的。錯了就錯了,主動向老師承認,及時改正,老師一樣會喜歡。老師不會因為哪個學生一次違反了紀律,就對他有成見,說他是壞學生。要相信老師是會比較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和老師關系融洽,既可以促進學習,又可以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會使你受益一生。
二、家是你成長的搖籃,如何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呢?
不少中學生都覺得與父母難以溝通,有話寧可與朋友講,也不願對父母說。由於年齡的原因,無論在價值觀念、交友方式,還是在生活習慣、著裝打扮等方面,他們都容易與父母產生分歧,進而產生「代溝」。「代溝」的存在是客觀的,但不是無可奈何的,任其擴大會加深兩代人的沖突,給家庭生活,甚至學習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作為中學生應如何努力把兩代人的距離縮小到最小的程度,使家庭氣氛保持溫馨呢?
(1)、對父母態度要溫和。即使自己不能接受的觀點也不要頂撞、鬧氣,可以先虛心聆聽。即使不能接受,聽一下也沒什麼不好,至少可以給父母一點安慰。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父母放心,幫他們做做家務,不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試著去關心父母,讓爸媽覺得「我們的孩子長大了」,自然就不會過多地干涉你的行動了。
(3)、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不要忽略與父母的交流與溝通,跟爸爸、媽媽談談你的煩惱、你的理想。相信父母也會很誠懇地與你交談,從中你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啟示。不要認為和父母談心是「沒長大」,善於和父母溝通正是你越來越成熟、獨立的表現。在交流溝通中,說不定父母也會受到你的影響,接受一些年輕人認可的新生事物。
三、中學生如何與異性同學交往呢?
中學生隨著年齡的日益增長,已經能感受到異性吸引的情感撞擊,羞澀不安、疑惑戒備,甚至痴迷陶醉,產生一定的追求行為,進而墜入早戀的漩渦,嚴重影響學習。那麼,在與異性同學交往時,要注意什麼呢?
(1)自然交往。在與異性同學交往的過程中,言語、表情、行為舉止要自然流露,不要閃爍其辭,也不要過分誇張;既不盲目沖動,也不矯揉造作。消除異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異性關系的前提。自然原則的最好前提就是像對待同性同學那樣對待異性同學。同學之間的關系不要因為性別因素而變得不舒服或者不自然。
(2)要適度交往。怎樣適度呢?就是:既不為與異性交往過早萌發喜愛之情而驚恐不安,又不因迴避或拒絕異性而對交往雙方造成心靈傷害。只要能做到自然適度,心中無愧,就不必過多顧慮。
(3)要真實坦誠。主要是指對異性同學的態度,要像結交同性同學那樣結交真朋友。
(4)在與異性同學交往的過程中要注意留有餘地。我們在交往中不能毫無顧忌,比如在談話中涉及兩性之間的一些敏感話題時要迴避,交往中的身體接觸要有分寸,特別是和某一個異性同學長期交往時,更要注意把握好雙方關系的尺度。
總之,處理好與老師、家長、異性同學的關系是搞好學習和健康成長的保障。希望大家在學習生活中,每個人都能主動地充實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做個健康、樂觀、文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