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中華國學經典有哪些
擴展閱讀
歷史上如何進行淑女教育 2025-02-14 02:56:20
幼兒園雙簧知識 2025-02-14 02:56:19
sup游戲機哪些是經典的 2025-02-14 02:56:12

中華國學經典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28 09:12:43

『壹』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國學經典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國學經典有:

1、周易:《周易》即《易經》,《三易》之一(另有觀點:認為易經即三易,而非周易),是傳統經典之一,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2、史記:《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3、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4、楚辭:楚辭是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並且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楚辭」的名稱,西漢初期已有之,至劉向乃編輯成集。

5、全唐詩:《全唐詩》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楊中訥、汪士鋐、汪繹、俞梅、徐樹本、車鼎晉、潘從律、查嗣瑮10人奉敕編校,「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共計900卷,目錄12卷。

『貳』 中國十大國學經典

1、司馬遷《史記》
《史記》是我國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學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歷史,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讀中國歷史,不能不讀《史記》。

2、《詩經》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3、老子《道德經》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網路全書」。有說它是言哲思的,有說它是言智術的,有說它是言兵事的。但它總的是說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經》或可稱《得道經》。《道德經》文約義豐,全書5千餘言,81章,分上下兩篇,上篇稱《道經》,下篇稱《德經》。《道經》講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表達了宇宙和自然的總規律,《德經》說的是處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進退之術,表達了人類的人生觀和道德觀。「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載體,是「道」的體現。《道德經》的智慧源於老子對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內容涉及人性修養,處世哲學,治國之道、軍事哲學,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經世致用之學。

4、司馬光《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及其助劉攽、劉怒、范祖禹等根據大量的史料編纂而成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載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訖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歷史。書中描繪了戰略至五代期間的歷史發展脈絡,探討了秦、漢、晉、隋、唐等統一的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幾十個政權的盛衰之由,生動地刻畫了帝王將相們的為政治國、待人處世之道,以及他們在歷史旋渦中的生死悲歡。時至今日,《資治通鑒》仍是一本了解和學習中國歷史的必讀之書。

5、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余首。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餘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選詩范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0首,在數量以杜甫詩數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它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

6、孫武《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7、莊子《莊子》
《莊子》又名《南華經》 ,是道家經典。《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哲學、藝術、美學與人生觀、政治觀等等。莊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構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學意境,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瑰麗詭譎,意出塵外,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範之作。莊子之語看似誇言萬里,想像漫無邊際,然皆有根基,重於史料議理。魯迅先生說:「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譽為「鉗揵九流,括囊百氏」。

8、吳楚材《古文觀止》
「觀止」一詞表示「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它是清朝康熙年間選編的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古文觀止》300年來流傳極廣、影響極大,在諸多古文選本中獨樹一幟,魯迅先生評價《古文觀止》時認為它和《昭明文選》一樣,「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都一樣的不可輕視」

9、孔子《論語》
《論語》作為孔子及門人的言行集,內容十分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對漢民族的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為起到過重大影響。是儒家學派經典之作直到近代新文化運動之前,約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一直是中國人的初學必讀之書。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 《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而且論語教給了後人如何為人處世的道理。《論語》與《易經》、《老子》,共為中華民族的幾部源頭性經籍,它們不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且是古代聖哲修身明德、體道悟道、天人合一後的智慧結晶。

10、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家書》內容廣博,既有治軍為政之道,又有人生處世之談,自1879年初刊以來,廣為流傳,是研究其人及這一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至,揮筆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蘊含真知良言。曾國藩一生勤奮讀書,推崇儒家學說,講求經世致用的實用主義,成為繼孔子、孟子、朱熹之後又一個「儒學大師」;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學理論,其詩歌教文主持了道光、咸豐、同治三朝文壇,可謂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叄』 國學經典有哪些呢

國學經典有:

1、司馬遷《史記》

《史記》是我國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學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歷史。

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讀中國歷史,不能不讀《史記》。

2、《詩經》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

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3、老子《道德經》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網路全書」。有說它是言哲思的,有說它是言智術的,有說它是言兵事的。但它總的是說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經》或可稱《得道經》。

《道德經》文約義豐,全書5千餘言,81章,分上下兩篇,上篇稱《道經》,下篇稱《德經》。《道經》講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表達了宇宙和自然的總規律。

《德經》說的是處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進退之術,表達了人類的人生觀和道德觀。「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載體,是「道」的體現。

《道德經》的智慧源於老子對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內容涉及人性修養,處世哲學,治國之道、軍事哲學,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經世致用之學。

4、司馬光《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及其助劉攽、劉怒、范祖禹等根據大量的史料編纂而成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載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訖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歷史。

書中描繪了戰略至五代期間的歷史發展脈絡,探討了秦、漢、晉、隋、唐等統一的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幾十個政權的盛衰之由。

生動地刻畫了帝王將相們的為政治國、待人處世之道,以及他們在歷史旋渦中的生死悲歡。時至今日,《資治通鑒》仍是一本了解和學習中國歷史的必讀之書。

5、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余首。

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餘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選詩范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0首,在數量以杜甫詩數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它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

6、孫武《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

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肆』 國學經典是什麼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國學經典分別為:《周易》、《老子》、《論語》和《孫子兵法》

1《周易》

作者是姬昌。三易之一。儒家尊為六經之首。玄學、道教奉為三玄之一對其性質,認識不一,主要有以下觀點,(1)卜筮書。《周易·系辭上》具體介紹大衍之數的卜筮法,卦爻辭中有大量的吉凶占語,史書認為《易經》之所以免遭秦火,正因其為卜筮書。

《周易》由《易經》和《易傳》組成。因為《周易》中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尤其經過《易傳》解釋和發揮,其哲理化程度達到新的高度,《周易》遂成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學典籍。也正是這個原因,《周易》得到了漢代統治者的青睞,由原來卜筮之書,而成為官方安邦治國、修身養性的哲學之書,被稱為五經之首,大道之源。

2《老子》
《道德經》,又名《老子》,或稱《五千言》,是道家學派最具權威的經典著作,它文約意豐,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其內容博大精深、玄奧無極、涵括百家、包容萬物,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為學、修身的寶典。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奇書,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無論對中華民族性格的鑄成,還是對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3《論語》
《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言行為主的匯編,又被簡稱為論、語、傳、記,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論語以記言為主,論是一串的意思,語是話語在漢武帝時期,董仲舒建議漢武帝採納儒家思想,於是便有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口號。

《論語》是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 「語錄體」 。中國現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數留在魯國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完成,紀念老師,憂慮師道失傳。並由子夏開創了章句的讀法。故漢儒曰:章句發明始於子夏。

《論語》,聖人之學,載道之學,君子治天下之學也。

『伍』 小學生應該讀的國學經典有哪些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幼學瓊林》、《詩經》、《史記》、《論語》等。

『陸』 國學經典的內容

《國學經典全集》是一本面向普通讀者的國學入門讀物。作者以淺顯流暢的筆觸,首先對國學作了概述,進而分章節對語言文字、史學、哲學、文學、自然科學、藝術及其代表性的人物、派別和學術觀點予以介紹,並作了評述。《國學經典全集》薈萃百家,包羅萬象,充分體現「國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優秀傳統文化的總稱」。閱讀《國學經典全集》,讀者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形成關於國學的較為全面的概念;有志於深入研究者,亦可通過《國學經典全集》探尋進入國學殿堂之門徑。[1]
本書選錄了《易經》《詩經》《孟子》《論語》《書經》《六祖壇經》《道德經》《金剛經》《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三字經》《千字文》《千家詩》《百家姓》十四部經典名作。同時參考各家集注,力求准確、流暢地翻譯原典,真實地體現經典精神。望讀者朋友們通過閱讀《國學經典全集(上下珍藏本)》得到更多的啟迪和教益,從而了解國學,熱愛國學。

『柒』 30部必讀的國學經典都有哪些

鏈接:

提取碼: 7r4c

常青藤爸爸國學經典系列:

『捌』 中國國學原典有哪些著作

1、《周禮》

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是西周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周公旦所著。《周禮》、《儀禮》和《禮記》合稱「三禮」,是古代華夏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對禮法、禮義作了最權威的記載和解釋,對歷代禮制的影響最為深遠。

2、《論語》

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3、《爾雅》

辭書之祖。《爾雅》最早著錄於《漢書·藝文志》,但未載作者姓名。書中收集了比較豐富的古漢語詞彙。它不僅是辭書之祖,還是典籍——經,《十三經》的一種,是漢族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

4、《孟子》

儒家的經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為「四書」(另外三本為《大學》《中庸》《論語》)。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

5、《春秋左傳》

我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通史,我國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實際上,成書時間當在戰國中期。春秋時期,各諸侯國有史官記錄其派駐國的史事,還有稱為瞽蒙的盲史官講述歷史,左丘明便是一位盲史官。

『玖』 四大國學經典是什麼

《周易》、《論語》、《老子》、《孫子兵法》

1、《周易》由《易經》和《易傳》組成。《周易》一書,並非僅僅為占卜之書,乃是借占卜學修身。每個卦都是修行中岔路,人身不正,處世即不正。

2、《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言行為主的匯編,又被簡稱為論、語、傳、記,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

3、《老子》又名《道德經》,由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來源請求],記錄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學說。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4、《孫子兵法》是中國最古老、最傑出的一部兵書,歷來備受推崇,研習者輩出。

資料擴展:

《周易》、《論語》、《老子》、《孫子兵法》四部著名國學經典,不僅在國內影響極其深遠,而且在世界范圍的影響也非常之大。作為一個中國人,應當閱讀和研究它們,以便從中汲取營養並用來指導自己的日常生活與社會實踐。

『拾』 國學經典有哪些

鏈接: https://pan..com/s/19SsPOizYP9kD4ZKXdnhTXA

提取碼:qral

國學,一國所固有之學術也。國學和文學數學的意思不同,並非是國家之學或者治國之學。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以國學大師章太炎《國學講演錄》所分,則分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