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經典老歌源頭在哪裡
擴展閱讀
歷史上如何進行淑女教育 2025-02-14 02:56:20
幼兒園雙簧知識 2025-02-14 02:56:19
sup游戲機哪些是經典的 2025-02-14 02:56:12

經典老歌源頭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5-28 07:48:16

1. 中國70~90年代的經典老歌,高分!

一.孟庭葦(她的歌聲很純凈,所以她的歌都很好聽):
1.心電感應
2.你究竟有幾個好妹妹
3.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4.你聽海是不是在笑
5.你看你看月亮的臉
6.無聲的雨
7.三生三世
8.往事
9.傷了你的心的我傷心
10.野百合也有春天
11.一個愛上浪漫的人
12.真的還是假的
13.走在雨中
14.不下雨就出太陽吧
15.冬季到台北來看雨
16.紅雨
17.誰的眼淚在飛
18.手語
19.沒有情人的情人節
20.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的開
21.白天的星星
22.化身為海 23.把他換作你 24.其實我還是有些在乎

二.周蕙
1.相遇太早
2.風鈴
3.替身
4.好想好好愛你
5.約定

三.許茹芸
1.淚海
2.美夢成真
3.我依然愛你
4.如果雲知道
5.獨角戲

四.王菲
1.我願意
2.容易受傷的女人
3.紅豆
4.流年

五.劉若英
1.當愛在靠近
2.成全
3.為愛痴狂
4.後來
5.一輩子的孤單
6.很愛很愛你
7.原來你也在這里

侯湘婷:曖昧
陶晶瑩:太委屈
陳淑樺:滾滾紅塵 夢醒時分
陳慧嫻:飄雪 千千闕歌
林憶蓮:至少還有你 傷痕
鄧麗君:甜蜜蜜 我只在乎你
周子寒:吻和淚
王馨平:別問我是誰
辛曉琪:倆倆相望 味道
fir: 我們的愛
江美琪:情愛的你怎麼不在我身邊
范曉萱:眼淚 雪人
張柏芝:心語心願
鄭秀文:眉飛色舞
高勝美:哭砂 千年等一回
梁靜茹:勇氣
許美靜:陽光總在風雨後 都是夜歸人
張惠妹: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
蘇慧倫: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李翊君:風中的承諾 雨蝶
戴佩妮:街角的祝福
張艾嘉:愛的代價
趙詠華:最浪漫的事
裘海正: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
4 in love: 一千零一個願望
齊豫:橄欖樹
鳳飛飛:追夢人
蔡幸娟:問情
李麗芬:愛江山更愛美人
千百惠:想你的時候 走過咖啡屋

王傑:一場游戲一場夢 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 忘了你忘了我 英雄淚 傷心1999 安妮
張信哲:愛如潮水 且行且珍惜 信仰 別讓情兩難 愛就一個字
別怕我傷心 過火
任賢齊:心太軟 傷心太平洋 花好月圓夜 (與楊千樺)
林志炫:單身情歌 蒙娜麗莎的眼淚 你的樣子
beyond: 海闊天空 真的愛你 光輝歲月
張學友:吻別 一千個傷心的理由 一路上有你 祝福 相思風雨中(與湯寶如)
陳百強:一生何求
動力火車:當 背叛情歌
黃品源:你怎麼捨得我難過 小薇
小虎隊:愛
伍佰:挪威的森林 浪人情歌
無印良品:掌心 朋友 是你變了嗎
周華健: 朋友 花心 真心英雄
費玉清:一剪梅
黎明:兩個人的煙火
光良:第一次
張雨生:大海
周傳雄:我的心太亂 黃昏 記事本
鄭智化:水手 星星點燈
張宇:雨一直下 用心良苦 月亮惹的禍
趙傳:愛要怎麼說出口 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 我是一隻小小鳥
齊秦:月亮代表我的心 大約在冬季 不讓我的眼淚陪我過夜
童安格: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 把根留住
庾澄慶:情非得已 讓我一次愛個夠
阿杜:他一定很愛你 撕夜
迪克牛仔: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杜德偉:情人
巫啟賢:太傻
李聖傑:痴心絕對
邰正宵: 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千紙鶴
伍思凱: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李宗盛:凡人歌
羅大佑:明天會更好 童年
呂方:朋友別哭
姜育恆:再回首
邱澤:你知道我愛你
李天華:七天七世紀
毛寧:晚秋 心雨(與楊鈺瑩)濤聲依舊
羽泉:彩虹 冷酷到底
老狼:同桌的你
知心愛人
相逢是首歌

2. 孟姜女哭長城的民歌

《孟姜女》又名《十二月花名》,是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漢族傳統民歌之一。各地都有它的蹤跡,《孟姜女》這首歌產生之源頭本在江蘇。它的歌詞採用了「四季體」的寫法。其內容概括簡練。歌曲的旋律情緒壓抑而悲傷。流傳到河北以後,發生了「同體」性的變異。歌詞以「十二月體」為基礎,故事內容顯得翔實而細致,而歌曲旋律則在江蘇民歌的原有基礎上「加花」裝飾,顯得更加婉轉、綿延不斷。這種「同體變異」的現象,可以讓人們明顯地看到:專業的或半專業的民間藝人進行了藝術上的再加工和再創造。
全曲十二段詞,分別用時令、花名作序引,敘述秦始皇時期一對新婚夫妻生離死別的故事。
這個故事作為民間口頭文學,均形成於唐以前;作為民間時調小曲,約形成於宋、元以後。千百年來,人們用歌曲傳誦著這個動人的故事。傾注著對主人公深切的同情,也藉以抒發受壓迫者內心的悲怨。曲調流暢柔麗,感情深切,表現細膩,曲調有不少變體,許多戲曲、曲藝音樂和民間器樂中都有由它演變而來的曲調。

3. 中國民謠歌手有哪些 民謠起源於哪裡有哪些著名的民謠歌曲

問題一:中國民謠歌手有趙雷、宋冬野、周雲蓬、郝雲、老狼、趙照、曹方、馬頔、李志、陳粒、張瑋瑋、鍾立風、貳佰、萬曉利、花粥、堯十三等。

問題二:中國民謠可以追溯到兩漢時期。在兩漢歷史上,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民謠,內容包羅萬象,既有各地風俗民情的反映,也有民眾對於時事所做的道德評判,抑或借某些事件的發生宣洩積累的不滿情緒。

正如《詩經·將仲子》所雲:「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民謠的歌詞簡單,琅琅上口,廣為傳唱,因此為各個時期的政權所重視。

英國民謠(English Banad),起源於中世紀末期,即12、13世紀,興盛於14、15世紀,復興於18、19世紀,是英國最古老的詩歌形式之一。它主要包括兩大部分,英格蘭民謠和蘇格蘭民謠。

問題三:《成都》、《三十歲的女人》、《鼓樓》、《瑪麗》、《同桌的你》、《睡在上鋪的兄弟》、《童年》、《大學自習室》、《窗外》、《橄欖樹》、《在希望的田野上》、《采蘑菇的小姑娘》、《青春舞曲》等。

(3)經典老歌源頭在哪裡擴展閱讀:

當下中國民謠歌手的代表人物:

1. 趙雷

趙雷,1986年7月20日生於北京,中國內地民謠歌手、音樂人。2011年,趙雷發行個人第一張唱片《趙小雷》,專輯收錄的主打歌曲《南方姑娘》被眾多歌手及樂迷翻唱,趙雷也因此被更多人認識受到關注。

2. 宋冬野

宋冬野,1987年11月10日出生於中國北京,中國民謠歌手,音樂創作人。2009年,在豆瓣以獨立音樂人的面貌,推出歌曲《抓住那個胖子》、《年年》、《嘿,褲衩兒》等歌曲。2011年,宋冬野推出歌曲《安和橋》、《就在不遠的2013》。

3. 堯十三

堯十三,原名唐堯,1986年8月25日出生於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中國內地男歌手,畢業於武漢大學醫學院臨床專業。2011年,加入麻油葉民間民謠組織 ;同年,推出個人原創單曲《瞎子》。2012年,為電影《浮城謎事》彈奏吉他曲《我想彈琴給你聽》。

4. 民歌經典歌曲

1、《半個月亮爬上來》

《半個月亮爬上來》是王洛賓根據西北地區民間音調創作的一首民歌。既保留了新疆維吾爾族民歌的質朴無華,又顯現了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段,因其曲調優美、意境深遠、易於學唱而流傳全國。

2、《康定情歌》

《康定情歌》是四川康定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漢族民歌,經江定仙編曲、由喻宜萱1947年4月19日在南京演唱。此後《康定情歌》在全國流傳,而且聲名遠揚海外,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

3、《敖包相會》

《敖包相會》是電影《草原上的人們》的插曲。這首歌不僅描繪了草原夜空的遼闊、明朗,同時也訴說著人世間美好的愛情故事。歷經半個多世紀,依舊傳唱不衰。

4、《紫竹調》

《紫竹調》是廣泛傳播於吳語區(蘇南、上海、浙江大部、皖南等)的傳統小調歌曲,其源頭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民歌。經過歷代藝人的傳唱和修改,各地的《紫竹調》都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音節的處理上有所不同。

5、《在那遙遠的地方》

《在那遙遠的地方》是電影《小城之春》的插曲,由王洛賓創作。這首歌既有哈薩克民歌的特色,又有青海藏族民歌的風格,作為王洛賓最珍視的歌,屬於王洛賓歌曲中藝術評價最高的歌曲,被贊為「藝術里的珍品,皇冠上的明珠」。

5. 搜尋80年代,90年代初流行的經典老歌。

信天游http://www.cc.ccoo.cn/manage/site/uploadfiles/200593105728261.mp3
我熱戀的故鄉http://mp3.zhaohua.com/mp3file/12我熱戀的故鄉.mp3
讓我再看你一眼http://music.qq138.com/rm-不要盜鏈/mu4/04/11-19.rm
燭光里的媽媽http://www.qzshengli.com/bbs/UploadFile/2006-5/20065214491318776.mp3
冬天裡的一把火http://www.bjfamousdr.com/bbs/uploads/415/20050314132529.mp3
熱情的沙漠http://211.69.16.12/song/dalu/dlhc/bwjl/熱情的沙漠.mp3
娜魯灣情歌http://hk.promo.yahoo.com/ttb/200410/01palomitanlanca.wma
熊貓咪咪http://www.xslh.com/upload/forum/2005062308311828.mp3
黃河源頭http://www.yelx.com/1/04.wma
就戀這把土http://www.goofeng.com/images/jlzbt.mp3
嚮往神鷹http://www.fyjs.gov.cn/edit/UploadFile/2006726173451749.mp3
神奇的九寨http://www.scrt.cn/web/music/xd/032.mp3
月亮走我也走http://www.hnxnw.gov.cn/uploadfile/hyz-07.wma
高原紅http://www.333mp3.com/uuauth/3/2221/39435.wma

6. 歌頌 廈門和台灣的歌

閩南語歌曲 廈門與台灣的歷史輪回(
閩南語歌曲 廈門與台灣的歷史輪回(圖)

(2006-07-07 09:43:34)

由廈門市文化局與本報主辦的首屆閩南語原創歌曲大賽啟動以來,受到了兩岸人士的高度關注,組委會希望通過大賽擴大創作隊伍,提高創作水平,推動兩岸閩南語歌曲更加彭勃地發展,廈門是閩南語歌曲產生、傳播、發展的重鎮。廈門與台灣在閩南歌曲的創作與傳承上一衣帶水,息息相關。回顧一段往事,是為了當今更好地發展,我們期待海峽兩岸,在這次賽事中,從廈門掀開閩南語歌曲嶄新的一頁。

台灣的閩南語歌曲源頭在廈門

閩南文化學者彭一萬先生表示,廈門和台灣的閩南語歌曲有著深遠的淵源。清末民初,閩南的歌仔就在兩岸風靡一時,當時廈門的二四崎頂(廈門地名)「文德堂」和二四崎腳「會文堂」 就是印刷閩南方言歌仔冊的出版商。他們先用水印,後來隨著技術的逐步發展,用石印,這些小冊子,在廈門的銷量很好,還銷售到台灣。清末,台灣被日本佔領,台灣人民中許多人都表現出了民族氣節。當時一首名為《雪梅思君》的歌仔就在海峽兩岸廣為傳唱。歌里唱到:「唱出一歌分你聽,雪梅做人真端正....... 勸你列位注意聽,要學雪梅這所行(品行)」。講的是一個女子在丈夫死後,一個人帶著孩子,堅強地生活,而這個故事傳到台灣後,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因為當時台灣處於日本的統治之下,所以人們借女子思夫,為其守節,來表達自己不甘於日本的統治,做人要端正,要有民族氣節。《雪梅思君》在當時被稱為「國慶調」,或「廈門調」。

1922年廈門才女周淑安創作了第一首閩南語花腔歌曲——《安眠曲》,用鋼琴伴唱,堪稱是閩南語流行歌曲的雛形。隨後廈門人姚占福渡海赴台進行閩南語歌曲的創作,他的力作《苦酒滿懷》和《心酸酸》風靡全台。著名詞曲作家曾仲影,也是在廈門大學畢業後就去了台灣,這些人對台灣閩南歌曲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上世紀20- 30年代,台灣產生了一批閩南語歌曲的創作人才。如台灣本土音樂人詹天馬作詞,王雲峰作曲的《桃花泣血》,蔡德音的《紅鶯之歌》,則是用《蘇武牧羊》的古調重新填詞。1933年-1937年是台灣閩南語流行歌曲的黃金時代,現在還傳唱的許多經典就是當時所創,如《望春風》、《月夜愁》、《雨夜花》、《四季謠》等。這些歌聲像一股溫馨柔和的春風,吹拂過大街小巷,吹拂過城市鄉村,撫慰在「四腳仔」(指日本統治)控制下的「甘土豆」(指台灣人)的孤寂胸臆,也流傳在一衣帶水的海峽對岸。

閩南語歌曲風靡兩岸

《望春風》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閩南語經典歌曲,它風行兩岸已經幾十年了。 1933年台灣音樂人李臨秋以根植於《西廂記》中「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的中國古典情懷詩句意境寫出了《望春風》,加以鄭雨賢的中國傳統五音階曲調配曲而珠聯璧合,打造出來這首經久不衰的佳作。歌詞唱道:獨夜無伴坐燈下,冷風對面吹,十七十八未出嫁,想著少年家,生成標致面肉白,誰家人子弟,想要問他怕壞勢(不好意思),心內彈琵琶。已愛郎君做夫婿,已愛在心內。不知何時君來采,青春花當開。門外好像有人來,開門去看邁(看看),有人笑我憨大獃,乎(被)風騙不知。《望春風》以含蓄的方式反映了少女復雜的情感是一首詞曲並美的經典之作。

如今許多閩南人,甚至來閩南的外地人也都會唱「天黑黑,要下雨」和「愛拼才會贏」等「土歌」。閩南語歌曲,具有特殊的韻味和魅力。「土歌」給兩岸人民的生活帶來歡樂和理想,給兩岸人民的人生帶來了意志和力量。《愛拼才會贏》歌曲中唱到「一時失志不免怨嘆,一時落魄不免膽寒……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愛拼才會贏」等等。這首歌鼓勵了多少人勇敢地繼續前行,人們被這種拼搏開拓精神一直鼓舞著。

近年來,閩南語歌曲在兩岸十分流行,《車站》、《家後》,《燒肉粽》等經典歌曲或流行歌曲常常縈繞在人們的耳際。但是廈門的有些有心人士卻發現,這些流行歌曲,大都是由台灣創作的,從海峽對岸傳唱過來的。曾經在閩南語歌曲創作上有過一段輝煌的廈門,近年來似乎沒有產生能在海峽兩岸流行的歌曲。看來廈門滯後了,要奮起直追了。

閩南語原創歌曲大賽望兩岸同創輝煌

閩南語歌曲是閩南文化的奇葩,在海峽兩岸及世界各地閩南鄉親中廣受喜愛。「咱的鄉親,咱的歌」,包含了閩南人特有的鄉情親情,它融合了兩岸的共有的生活情趣和地方文化,能讓人深刻感受到它的鄉土氣息。據有關人士透露,2005年評選出的閩南語十大金曲,其原創作者全部在台灣,這讓閩南文化重鎮、閩南語歌曲源頭的廈門深感有重新振奮的責任。首屆閩南語歌曲原創大賽在這個時候不失時機地展開,可以說為廈門在閩南語歌曲創作上迎頭趕上發揮了有效的助推作用。

本屆賽事組委會表示,舉辦這次閩南語原創歌曲大賽的目的是想通過這次大賽,聚集海峽兩岸的文化精英,挖掘散落在民間的種子,提高閩南語歌曲創作水平,促進閩南語歌曲的傳承和創新,繁榮兩岸文化娛樂市場,並擴大海峽兩岸的文化交往與交流,並且讓閩南語歌曲不僅作為一種音樂形式而且作為一種文化形式,進入更多人的視野,包括非閩南語地區,讓閩南歌謠世界化。文/盧志明 李菊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在台灣拍攝的閩南語影片《雨中鳥》其同名主題歌由廈門人曾仲影譜寫,後來成為閩南語流行歌曲。彭一萬 供圖

台灣當紅歌星張杏月懷舊演唱《望春風》。李菊 供圖

當年主唱《望春風》的台灣一代流行歌星純純小姐,原名劉清香(右一)和其友人的合影。

7. 中國十大民歌

1、《茉莉花》

《茉莉花》流行於全國各地,是我國民歌的經典之作,有各種各樣的版本。歌曲通過贊美茉莉花,借花抒情。

2、《紫竹調》

《紫竹調》是廣泛傳播於吳語區(蘇南、上海、浙江大部、皖南等)的傳統小調歌曲,其源頭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民歌。經過歷代藝人的傳唱和修改,各地的《紫竹調》都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音節的處理上有所不同。

3、《在那遙遠的地方》

《在那遙遠的地方》是電影《小城之春》的插曲,由王洛賓創作。這首歌既有哈薩克民歌的特色,又有青海藏族民歌的風格,是王洛賓最珍視的歌,也是王洛賓歌曲中藝術評價最高的歌曲,被贊為「藝術里的珍品,皇冠上的明珠」。

4、《半個月亮爬上來》

《半個月亮爬上來》是王洛賓根據西北地區民間音調創作的一首民歌。既保留了新疆維吾爾族民歌的質朴無華,又顯現了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段,因其曲調優美、意境深遠、易於學唱而流傳全國。

5、《康定情歌》

《康定情歌》是四川康定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漢族民歌,經江定仙編曲、由喻宜萱1947年4月19日在南京演唱。此後《康定情歌》在全國流傳,而且聲名遠揚海外,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

6、《敖包相會》

《敖包相會》是電影《草原上的人們》的插曲。這首歌不僅描繪了草原夜空的遼闊、明朗,同時也訴說著人世間美好的愛情故事。歷經半個多世紀,依舊傳唱不衰。

7《天涯歌女》

《天涯歌女》是1937年中國電影《馬路天使》的主題歌之一,由田漢作詞,賀綠汀作曲。

8《蝴蝶泉邊》

《蝴蝶泉邊》是電影《五朵金花》的插曲,由季康作詞,雷振邦作曲。歌曲以對歌的形式,描繪了大理美好的自然風光,並以此來表達男女間純真的愛情。

9、《草原之夜》

《草原之夜》誕生於1959年,是電影紀錄片《綠色的原野》中的插曲,由張加毅填詞,田歌作曲。這首歌被稱為「東方的小夜曲」,是我國經典的草原民歌,至今久唱不衰。

10《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是著名作曲家雷振邦為老電影《冰山上的來客》創作的一首插曲,它由塔吉克民歌改編而來.

8.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老上海,有那些經典的歌曲

老上海歌曲,學者們普遍的認識是它是中國流行歌曲的源頭。一般意義上的老上海歌曲是指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期間的時代曲。老上海歌曲的起始是以黎錦暉的歌曲《毛毛雨》和其歌舞音樂為標志的。老上海歌曲的成熟期和鼎盛期是以「上海五人幫」和黎錦光、陳歌辛形成的「海上流行歌壇雙壁」為代表的。
《夜上海》《天涯歌女》《千里明月寄相思》《玫瑰玫瑰我愛你》

9. 歌曲 瀏陽河

《瀏陽河》
湖南民歌(1951年)
作詞:徐叔華
作曲:朱立奇、唐璧光
《瀏陽河》作為中國經典民歌,自創作以來,廣為流傳,分別有多位演唱家,如蔣大為,李谷一,宋祖英等,以不同方式及風格進行演繹,後面超女周筆暢的一首《瀏陽河2008》又為這首老歌賦予嶄新的內容。
瀏陽河又名瀏渭河,原名瀏水,瀏,清亮貌。因縣邑位其北,「山之南,水之北,謂之陽」,故稱瀏陽。瀏水又因瀏陽城而名瀏陽河。瀏陽河位於湖南省東部,是湘江的一級支流,發源於羅霄山脈的大圍山北麓,有大溪河和小溪河兩個源流。全長共222公里,流域面積3211平方公里,流經瀏陽市、長沙縣市共40個鄉鎮。瀏陽河源頭至大溪河小溪河交匯處,楊潭鄉(現高坪鄉)雙江口河段為上游;雙江口至鎮頭市河段為中游;瀏陽河下游從鎮頭市起始,最後在長沙市的陳家屋場注入湘江。據《湖南通志》記載瀏陽河古稱瀏水,亦名瀏渭河,"瀏"是清涼的意思。瀏陽河上游,河谷切割深、穿林涉澗、飛瀑珠簾、幽林深壑、河水碧透;瀏陽河中游,瀏水九曲瀠洄、浪卷千堆、姿態婀娜、兩岸翠屏、風光旖旎;瀏陽河下游,河道寬闊舒緩、田疇沙洲、稻香四溢、波光粼粼、水綠魚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