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華經典誦讀手抄報內容是什麼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王亞南睡三腳床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為班內的三傑之一。他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❷ 關於經典讓我明理手抄報的內容
資料
是經典文學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我曾經學過許多文學書,有《三字經》、《弟子規》、《論語》、《百家姓》等,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字經》中的這一段:「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僅僅這一段,就進述了兩篇讓人稱贊的故事。
相傳東漢時期,有一個叫黃香的孩子,因為母親很早就去世了,他和父親相依為命。冬天天氣寒冷,他每天晚上都要用自己的體溫把父親的被子焐熱;夏天天氣炎熱,他每天晚上都為父親扇枕席,後來被人們稱為「二十孝」之一。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我們應該像黃香一樣孝敬父母,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黃香非常孝敬父母,然而孔融四歲時就懂得謙讓。一次,父親的朋友送來了一筐梨,父親讓孔融挑一個吃,而孔融卻挑了一個最小的梨,父親覺得奇怪,就問:「孩子,你為什麼不挑一個大點兒的梨呢?」孔融說:「爹,我年紀最小,應該吃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們吃。」大人聽了這話,都感到驚奇,紛紛稱贊他。這篇故事讓我知道了要尊敬兄長,要友愛謙讓。
在我成長的經歷中,這些書籍給了我許多幫助,讓我不知不覺中按照書上寫的去做。今年的三八婦女節,我想好了計劃,准備讓媽媽過個快樂的節日。剛放學,我就給媽媽捶背、洗腳,忙得不亦樂乎。因為媽媽有頸椎病,所以我在外面買了一個護頸枕送給媽媽,作為節日禮物。媽媽收到我的禮物非常開心,對我說:「我們家王栩真是越來越懂事了!」望著媽媽那欣喜的笑容,我也很開心。
我喜歡文學經典,因為它告訴我怎樣做人
❸ 經典誦讀手抄報內容
一、手抄報的總體構思
如何使一張手抄報在有限的空間內,既容納一定的知識內容,版面設計又精彩美觀呢?這不單純是技巧問題,對編者來說,組稿、編輯、排版、插圖、書寫,這是一個全神貫注、腦手並用的創造過程,是他的文化修養、生活情趣、精神風貌和藝術修養的綜合體現。這對一個學生來說,無疑是發展個性才能的廣闊天地。
辦手抄報,從總體上考慮,首先要確立主題思想。一期手抄報,版面很有限,要辦出特色,必須在內容上突出一個主題,做到主題突出,又豐富多彩。版面編排和美化設計,也要圍繞著主題,根據主題和文章內容決定形式的嚴肅與活潑,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二、手抄報的編排設計
手抄報的編排設計,總的要求是:主題明確,版面新穎美觀。
1.版面劃分
先把版面劃分成兩塊,每塊中還可以再分成片。劃分文章塊面時,要有橫有豎,有大有小,有變化和有對稱的美。報頭要放在顯著位置。
2.塊面編排
如不符合原先的劃分,就要將版面塊面安排作必要的調整;如不能安排下文章,就利用移引、轉版的形式等,並用字型大小、顏色、花邊與鄰近的文章塊面相區別。
3.裝飾設計
除報頭按內容設計、繪制外,每篇文章的標題也要作總體考慮,按文章主次確定每篇文章標題的字體、字型大小、顏色及橫、豎排位置。文章內容以橫排為主,行距大於字距,篇與篇之間適應用些題花、插圖、花邊及尾花等穿插其中,起裝飾、活潑片面的作用。
三、手抄報的書寫
1.標題的書寫
主要或重要的文章標題,應用較醒目、莊重的字樣;文娛消息或次要文章,則可用輕松活潑的字體。同一期或同一版上的各篇文章標題,也應用不同的字體書寫。標題字體應比文章內容字體大,色彩也應加重。標題多用美術字,以楷書、行書、魏書、隸書見多。
2.正文的書寫
字體要清楚、美觀大方,字行間要整齊,字體不宜太小,忌潦草、錯字。(一般我們會用簽字筆寫
)
四、手抄報的裝飾美化
主要是用色彩、繪圖等藝術手段,彌補文字的單調,給人以生動形象、優美和諧的美感和啟迪。內容包括報頭、題花、插圖、花邊、尾花和色彩運用等。
1.報頭
它是手抄報的標志,由圖案或畫面和刊名組成。文字上由報頭名稱、日期和編輯單位等組成。
2.題花
是對文章標題或開關的裝飾,常見的有底紋,帶有提示性的圖畫或圖案。
3.插圖
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畫一個能說明一個情節的畫面,這種形式與文章內容緊密聯系;還可以採用與文章內容毫無聯系的圖案,如花鳥、山水等,這是純粹為了美化而作的。
4.花邊
一般不宜太多、太大、太粗,否則就會喧賓奪主。花邊可以美化版面,可以隔開文章,便於閱讀。
5.尾花
是裝飾在文章後面的圖畫或圖案。如一篇文章抄完後,還剩有空白,可以畫一尾花,既可充實版面,又能增加美感。
6.色彩
一般宜簡練、明快、淡雅,不宜過分渲染、雜亂。一般而言,正文色調宜樸素、穩重;標題及花邊、插圖等,則可用較鮮艷的色彩。這樣才能濃淡適宜,增強效果。
❹ 誦讀經典,傳承文明.手抄報應該寫什麼內容啊具體的寫出來。。。急啊~
可以寫:1.寫一些你們本學期學的故事,例: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唐.陳子昂<<登幽州台歌>>2.畫一些學生在座位上品讀詩詞3.寫我們中國的文明傳統有些什麼,例:中國歷史
源遠流長的原因
1、漢族是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2、少數民族尊漢族為首,把華夏歷史連接在自己的歷史裡面;3、二十四史是文明的象徵,必定奉為族譜,以體現大國君子之風。
概述
中華文明亦稱華夏文明,是舉世公認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之一。中華文明史源遠流長,若從黃帝時代算起,約有5000年。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長江文明,中華文明是兩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有歷史學者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歷史時代」的定義是指從有文字時起算,在那之前則稱為「史前時代」;歷史中傳說伏羲創造八卦,黃帝時代倉頡發明文字;近代考古發現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約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從政治和社會形態區分中國歷史,據考古資料顯示,約在早於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時代,中原地區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了父系氏族社會。同時,原始社會平等被打破。而據歷史記載,夏朝已經開始君王世襲,周朝建立完備的封建社會制度至東周逐漸解構,秦朝統一各國政治和許多民間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並建立中央集權政治。自漢朝起則以文官主治國家直至清朝。19世紀60到90年代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200多年的統治,同時也結束了延續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中華民國,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之一。1945年,國民黨發動內戰,中國共產黨經過三年解放戰爭,於1949年推翻了國民黨政府。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
❺ 與經典同行手抄報資料
與經典同行手抄報資料有:
1,經典,它不是自封的,也不是誰隨意指定的,它的獨特魅力,在於它具有普通作品所無法觸及的深度,在於它啟迪心智、涵養性靈的教化意義。
2,經典之作,以其真實深刻的內容,厚重的文化底蘊,系統而完備的理論知識開啟我們混沌未開的心靈,引領我們去觸摸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呼吸幾千年來人類文明的氣息,也為迷茫不知所措的我們指明出路。
5,《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文學藝術的巔峰之作,屬章回體長篇小說,成書於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長篇小說,也是世界文學經典巨著之一。作者曹雪芹。
書中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愛情悲劇為主線,著重描寫榮、寧兩府由盛到衰的過程。全面地描寫封建社會末世的人性世態及種種無法調和的矛盾。
❻ 手抄報——經典伴我成長的內容
一說國學,我就想起上幼兒園時學的《三字經》,「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小朋友們都聲嘶力竭的跟著老師朗讀,我也大聲的讀著,當然卻不知所雲,直到現在,才理解了其中所蘊含的意味深長的道理,也理解了國學的魅力所在.
「入則孝」講的就是親情,「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告訴我們要認真聽取父母在教誨,「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告訴人我們要善待、照顧父母.盡管現在家裡有暖氣空調,不需要我們扇扇子暖被窩,但我們也應該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去真心的愛我們的父母.
關於學習,孔子也告訴我們「溫故而知新」這個最好的學習方法.「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在學習上不能弄虛作假,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不要不懂裝懂,而且要做到學了新知識不忘舊知識,要不斷復習鞏固.
助人為樂、尊師愛教、愛護公物、勤儉節約都是好的優良品德.作為我們新時代的小學生更要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從身邊的一些所謂「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良好的習慣.
現在《三字經》和《弟子規》已成為我成長路上的向導,是我學習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它就像一位嚴肅的啟蒙老師,教給我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不斷修正我的壞習慣,伴我成長.
❼ 紅色經典手抄報內容有哪些
德育內容之一。使受教育者繼承和發揚無產階級在革命斗爭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優良作風和高尚品德的教育。主要內容是:養成密切聯系群眾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作風;培養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謙虛謹慎等良好品質;養成艱苦奮斗、勤勞勇敢、不怕困難的品德;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和為共產主義事業而英勇犧牲的獻身精神。
革命傳統教育的含義
用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對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教育。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長期斗爭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世代相傳的優良革命傳統,這就是成千上萬的革命先烈、革命前輩前仆後繼、英勇奮斗的英雄業績和 開展革命教育
革命精神,是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培育出來的黨的三大作風。這些革命傳統是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是鼓舞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奮發圖強,積極為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的巨大動力。其精神實質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奮斗終生。
革命傳統教育的方法
革命傳統教育的形式很多,如作報告,組織參觀、座談,訪問革命老人,談革命回憶錄,看革命歷史題材的電影、戲劇,進行劇評、影評等,無論採取哪種形式,都要注意從群眾的思想實際出發,講求實效。
革命傳統教育的目標
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可以激發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繼承革命傳統,為振興中華,實現四化而獻身的精神
❽ 中華經典誦讀手抄報內容
談讀書
讀書可以成就夢想。
像高爾基的「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就很好的闡述了這一點。
明初的文學家宋濂,幼時十分好學。從「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記日以還」到「從鄉之先達持經叩問」,宋濂的一生的確如他所說「自少至老,未曾一日去書卷」。他的好讀書成就了他的夢想,「開國文臣之首」、「當今文章第一」的稱號使他的精神很難不對如今的我們產生積極影響。
當然,這樣的例子並非只出現在中國。牛頓也是愛讀書、善讀書的代表之一。幼時的他並不聰明,卻也因書而取得累累碩果。
讀過《傷仲永》的人們,大多為仲永的「泯然眾人矣」而惋惜不已。仲永聰穎的天資被無情埋沒只因不讀書。後人因從此處吸取教訓,不因是天才而不讀書,同樣不因是「庸才(其實這樣的庸才實在是少之又少)」而停滯讀書。
「稠粥充飢」、「鑿壁偷光」的人成就了一番事業,囊螢映雪車胤、孫康也因讀書開啟知識大門。好學的范仲淹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善讀的謝道蘊也因「未若柳絮因風起」而流傳千古。
我們都因多讀書、讀好書,只有這樣才能尋得追逐夢想的方向。讓我們在書海中泛舟,在書香里成長!
行動起來吧!讓讀書成就你的夢想!
❾ 國學經典的手抄報內容有哪些
23.成敗相因,理不常泰。
——《南史》
譯:成功與失敗互為因果關系,世事不會永遠太平安寧。
24.以清白遺子孫,不亦厚乎。
——《南史》
譯: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質留給後代子孫,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筆財富嗎?
25.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增廣賢文》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26.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
——《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27.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林逋《省心錄》
譯:知道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28.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蘇軾
譯:廣泛閱讀,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記住;積累了大量的知識材料,到需要用時便可以很自如恰當地選擇運用。
29.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陳廷焯
譯: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歷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
30、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
——《醒世格言》
譯: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別人早成材。
31.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增廣賢文》
譯:勤奮是登上知識高峰的一條捷徑,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遨遊。
32.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增廣賢文》
譯:學習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後退。
33.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韓愈
譯: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於奮發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鬆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3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35.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
——《警世通言》
譯:盡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誇耀自己。
❿ 紅色經典手抄報內容
紅色精神是指共產黨的紅色精神,最早表現為一九一九年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在中國共產黨90年的歷史中,形成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紅色精神」。如「軍民團結、艱苦奮斗」的井岡山精神,「不怕艱難險惡」的長征精神,「改變作風、提高素質」的延安精神,「艱苦奮斗、勇於開拓」的北大荒精神,「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斗」的西柏坡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勇攀科學高峰」的兩彈一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