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霍軍的人物簡評
第一、勤奮攻讀,多才多藝
霍軍已從教30年。1981年師專畢業,服從國家分配,回到條件艱苦的草原小城阿克塞縣工作。教書之餘,他廣泛涉獵,學習勤奮。好讀書,興趣廣泛,對寫作、書法、音樂、體操都有很濃的興趣。自然科學、哲學、歷史、藝術、經濟等方面的名著、報刊,他都有興趣大面積涉獵,諸子百家、歷史典籍,西方人文名著如羅傑斯、弗洛姆等人的著作,古今中外文學精品,包括金庸武俠,《讀書》、《天涯》等著名刊物,他都看作研讀對象,為此積累了大量知識,是公認博學多才的老師。因此他的語文課視野寬闊,知識豐厚,理解透徹,聯想廣泛,思維品質高,思想含量大,深受歷屆學生好評。
第二,平視學生,真情教書 他引導學生寫作隨筆作文,用大量評語和同學們交換感悟和體驗。他組織詩歌朗誦會、話劇表演和辯論會。他讓全體同學按學號輪流課前朗讀美文,堅持多年。 霍老師主張按照學生特點發掘潛力,多元引導,平等對待學生。他提倡「接納所有的學生,接納學生的所有」。他在課堂上展示真面目,與學生真誠交流思想。他認為語言是愛的力量。他精讀大量文學歷史哲學典籍,其語文課視野寬闊,知識豐厚,重視基礎,講解透闢,聯想廣泛,語文味道足,思維品質高,思想含量大,深受歷屆學生好評。他的語文課注重揣摩字詞,廣征博引,注重趣味,巧於開展師生互動,關注社會現實,貼近學生心靈,注重人文內涵。酒泉中學歷屆高中學生給他的評教分都是同年級最高的,評教語言往往熱情洋溢。2006年,霍老師一度生病住院三個月,所任課的高二(13)班、14班的學生在學校組織的評教活動中熱烈呼喚霍老師的回歸,在網路上也發表了不少熱情贊揚。
2009年至2011年,霍老師任教十五班,他的教學藝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關注學生的成長更勝於關注他們的成才,他時刻注重捍衛學生的人格尊嚴,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他用大量時間認真評閱學生隨筆,組織詩歌朗誦會、話劇表演和辯論會。他喜歡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在討論、爭辯中深化思維。他大膽讓學生登上講台,認真組織小組學習討論,充分展現自我。他認為語文課的根本就是培育敢於表達、善於表達、樂於表達的一代新公民。他讓學生在早讀課上每課一練,讓全體同學按學號輪流課前朗讀美文,堅持了兩年多。他精選中外經典電影,和學生同看同評論。他和學生一起開博客,隨性寫作。他的學生認為,霍老師才華橫溢,學識淵博,卻又能深入理解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最大限度寬容學生,是學生的良師,更是學生們的好朋友。
他的論文《我們與差生》因為深入闡述了師生平等和諧的新型關系,思想深刻,感情真摯,充滿教育哲學的思辨,在網路上發表後,引起廣泛共鳴。
從教之初,他系統學習教育改革家於漪、魏書生的經驗,迅速吸形成課題解析導入法、板書優化設計法、課前預習指導法、課堂提問設計法、讀——學——再讀揣摩文意法等科學的語文課教法。琢磨出了倒讀串接文意法、「寫了什麼——如何寫的——為何這樣寫」三層面解讀法、結合接受美學思想的自我導讀法、細節揣摩法等閱讀訓練方法。他制訂語文預習條規,多年堅持開展課前佳作五分鍾鑒賞、鋼筆書法練習、課後教學反思等活動。
1999年,他的公開課獲酒泉市教育局達標創優課,2004年11月,觀摩課《我願意是急流》奪得甘肅省課堂大賽高中組第一名,榮獲一等獎。他多次為本校、本地區各校教師做示範課。2005年在酒泉中學省級示範校復評驗收時,其觀摩課獲得全省專家高度贊揚,譽為整個活動中全省最佳課。
第三,注重寫作,促進成長
霍老師提倡學生寫日記。堅持讓學生寫隨筆,鼓勵學生批判性地思考。他認為隨筆寫作是培養合格公民的基本途徑。他通過教學形成了「作文活動」訓練系列,討論——寫作——互批三位一體,將學生的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結合。他為自己學生編輯隨筆集兩本。九七年五一節,他輔導高三(5)班同學參加地區青年文藝獲演講二等獎。九九屆有三名學生在全國性大型文學刊物《天涯》上發表了作文。各屆學生在各類報刊發表詩文數十篇。2000年,他獨自承擔了省級課題《作文活動研究》,已接近結題。2000年,他在陝西師范大學接受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期間,所撰寫的《隨筆寫作訓練之我見》的結業答辯論文獲得專家一致好評。2005年,他牽頭和高一語文教師承擔了地級課題《隨筆寫作訓練》。2008年,他主持的《自由寫作實踐——隨筆寫作訓練研究》的課題被甘肅省教育廳驗收通過,並獲優秀課題獎勵,2010年又獲得酒泉市第十屆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
第四、發展自己,求為名師
多年來,霍老師在《讀書》、《中國青年報》等報刊發表文藝類文章。1994年在國家最重要、最著名的社科類核心雜志《讀書》上發表兩千字的文藝評論《怎樣介入》。1998年,雜文獲《甘肅廣播電視報》二等獎。其論文《庸常生活的悲劇》《閱讀教學的三個層面》《有「我」的閱讀教學》、《現象學對寫作教學的啟示》《無我的世界》《給自己的生活重新命名》《牆上的斑點——一個通往精神自由天地的通道》《早就電影大師的老師們》在《名作欣賞》《中國教師報》等專業報刊發表。
霍老師認為中學語文教師自當是地方文化的守衛者、創造者。多年來,一直積極為酒泉文化建設獻言獻策。他撰寫的《酒泉賦》列為《光明日報》「百城賦」專欄第二十位,為酒泉市贏得了榮譽。他應邀擔任酒泉市新城區、東城區歷史文化名人一條街、肅州環城文化帶等文化建設專家。為酒泉新城區、酒泉中學、西涼王陵古跡、西漢酒泉勝跡、富康家世界園林等處撰寫碑誌銘文多篇,刻石勒銘,如《西涼王陵碑誌》《霍去病西征賦》《酒泉新城區建設碑誌》《酒泉中學碑誌》。2005年,他參與「西漢酒泉勝跡」(即原泉湖公園)主題公園文化建設,主筆撰寫了《西漢酒泉勝跡導游》一書,同時撰寫了《肅州區導游詞》。凡此,展現了地方名師和文化專家的風采。他擔任酒泉電視台《老霍談高考》系列電視訪談節目主持人,借電視媒體平台闡述人文教育觀念。他與酒泉人民廣播電台合作,在「文學星空」欄目擔任系列節目特邀嘉賓,向大眾傳授文學歷史知識。他同時擔任酒泉電視台拍攝的大型歷史地理文化專題片《大河西流》文化顧問。還是《酒泉日報》著名專欄「老霍談作文」「老霍時評」撰稿人。他在全國最大的博客網站如「博客中國」、「新浪博客」、「鳳凰博客」都開有個人專欄,文筆犀利,見解多樣,積極為國家社會文化建設建言獻策,影響巨大。2007年,他擔任了「酒泉在線」網站文化顧問。
從1988年至今,霍老師一直任《語文周報》、《未來作家》編緝,任甘肅教育書法協會會員。九二年至九七年,任學校「沙舟」文學社輔導教師,辦了手抄期刊《沙舟》。2004年初,創辦酒中「杏壇雅聚」師生書畫社並任社長。主持並參與酒泉市大型書畫展多次。
繼承酒泉中學傳統,做學者型的中學語文教師,做文化專家型的語文教師,愛學生,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讓自己成為學校名師,成為地方文化建設的先鋒,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的學校成為地方文化建設的重鎮,在語文教學中提高自己的學問、地位和做人境界,全面發展自己,進而帶動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是霍老師的追求。
2. 《教師如何讀經典霍軍》讀後感
一、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開雜貨鋪一樣,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腦地寫上去,什麼都有一點,什麼也不深不透,重點部分也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擦而過,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寫感受前要認真思考、分析,對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煉,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寫.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寫,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情節、一個人物、一句閃光的語言來寫,最好是突出一點,深入挖掘,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總之,感受越深,表達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二、要密切聯系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寫讀後感的重點應是聯系實際發表感想.我們所說的聯系實際范圍很廣泛,可以聯系個人實際,也可以聯系社會實際,可以是歷史教訓,也可以是當前形勢,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級或家庭狀況,但最主要的是無論怎樣聯系都要突出時代精神,要有較強的時代感. 三、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用切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
3. 青山處處埋忠骨是不是寫周恩來的故事
黨建網 > 紅色經典
周恩來寫詩用詩
發表時間:2020-09-11來源:學習時報
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詩詞創作中,周恩來的詩歌很有特色,他留下的詩作雖然不多,大約有20多首,但是氣勢雄渾,充滿革命豪情,其中有些詩句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在革命生涯中,他愛詩、寫詩、和詩、錄詩,善於用詩歌表達自己堅定的信仰,抒發深切的愛國情懷,把詩歌作為與敵人斗爭的武器,深深教育和感染了後人。
以詩詠志吹響斗爭號角
趙朴初在談到讀周恩來詩歌感想時曾說:「周總理在『五四』前寫的傳統舊體詩,風骨開張,才氣橫溢;『五四』後轉向新體詩,也是卓有成就,不同凡響。」
周恩來的古體詩多創作於青年時代,數量雖然不多,但思想成熟,合時而著,言之有物。詩作內容或感時、或即景、或贈友、或刺惡、或言志,詞情真切,用典自然,斗爭矛頭直指舊社會,充分表現了周恩來對國家、民族命運的關注,昭示了一代偉人開闊宏大的志向和氣宇軒昂的風采。《春日偶成》二首是反映周恩來思想風貌較早的詩篇:「極目青郊外,煙霾布正濃。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蹤。」「櫻花紅陌上,柳葉綠池邊。燕子聲聲里,相思又一年。」言志抒情,感時傷懷,抨擊舊制,期待光明。組詩《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三首)的第一首:「相逢萍水亦前緣,負笈津門豈偶然。捫虱傾談驚四座,持螯下酒話當年。險夷不變應嘗膽,道義爭擔敢息肩。待得歸農功滿日,他年預卜買鄰錢。」詩歌回顧了他與同學好友共同的戰斗生活,抒發了為拯救祖國而刻苦自勵的情懷,充分體現了他為了拯救民族危亡、改造黑暗社會「險夷不變應嘗膽」的革命精神和革命豪情,表達了他「道義爭擔敢息肩」的凌雲壯志和堅定信念。
其新體詩,格調高雅,直面時代,緊扣國家和民族安危的大主題,《死人的享福》《雨後嵐山》《游日本京都圓山公園》《四次游圓山公園》等,詩風格清新,思想深邃,耐人尋味。他在《生別死離》中寫道,「壯烈的死,苟且的生。貪生怕死,何如重死輕生……種子撒在人間,血兒滴在地上。本是別離的,以後更會永別!生死參透了,努力為生,還要努力為死,便永別了,又算什麼?」豪放悲壯,直抒胸臆,激盪人心,表達了對亡友的痛惜懷念和對革命的勇於擔當。
以詩仿古展現斗爭精神
詩言志,歌抒懷。周恩來為表達自己的愛國奮斗之情,有時也模仿、改寫和唱和古人詩詞,抒寫自己遠大的愛國主義抱負,展現他誓為爭取祖國的獨立解放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艱苦奮戰的忘我斗爭精神。他讀到唐代詩人杜甫的《春望》詩,聯想到當時中國水深火熱的社會現實,有感而發,寫了一首《村望》詩:「國破山河在,村殘草木深。感時勿落淚,誓叫寇驚心。烽火連歲月,捷書抵萬金。白頭休志短,患除賀更新。」
作為一位政治家,周恩來從特定時代背景出發,力倡、推崇陸游詩作中抒發的愛國精神,認為「陸游的愛國性很突出,陸游不是為個人而憂傷,他憂的是國家、民族,他是個有骨氣的愛國詩人」。當少年周恩來聽到有人誦讀陸游的《示兒》詩時,感觸很深,便按《示兒》詩的原韻,寫了一首《獻翁》詩:「戰火洗劫萬室空,吾儕爭見九州同。華師盡掃列強日,捷報飛傳告鰲翁。」這些詩歌真實地記錄了風華正茂的周恩來由激進的革命民主主義者走向共產主義戰士的戰斗歷程,體現了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斗爭精神,凝聚著他頑強探索救國救民真理的革命意志。
1941年1月,國民黨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當時正在重慶的周恩來悲痛萬分,義憤填膺,借用曹植《七步詩》的典故,題寫了一首非常著名的詩篇:「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氣勢磅礴,猶如電閃雷鳴,使敵人聞之膽寒,向全世界揭露了國民黨頑固派的滔天罪行。
以詩贈和立下斗爭誓言
1917年,周恩來從南開學校畢業後,告別親友,東渡日本留學。一年後,周恩來決定返回祖國繼續尋求革命道路,臨行前夕,他揮筆寫下一首熱血沸騰、感奮人心的七言絕句:「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詩注為「右詩乃吾十九歲東渡時所作,……返國圖他興,整裝待發,行別諸友。輪扉兄以舊游邀來共酌,並伴以子魚、幕天。醉罷書此,留為再別紀念,兼志吾意志不堅之過,以自督耳。」這是青年周恩來高歌猛進、無私無畏、矢志革命的真情表達。這首詩也是周恩來詩歌中最為中國人民所熟知、敬仰的詩篇。
青年周恩來懷著一顆拯救祖國的赤膽忠心,不斷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他在《敬業》雜志的創刊詞中寫道:「吾輩生於二十世紀競爭之時代,生於積弱不振之中國,生於外侮日逼、自顧不暇之危急時間。吾人既生於是時矣,生於是國矣,安忍坐視而不一救耶?」1916年10月,為反對張勛復辟,南開學校教師張皞如寫了《傷時事》一詩,揭露了北洋軍閥的腐敗時政,表達了對反動政局的嚴重不滿和深切失望。周恩來讀到這首詩,更加激起了強烈的憂國憂民感情,當即用原韻和詩《次皞如夫子〈傷時事〉原韻》:「茫茫大陸起風雲,舉國昏沉豈足雲;最是傷心秋又到,蟲聲唧唧不堪聞。」這首詩把封建軍閥作為斗爭靶標,明確指出了由反動軍閥所造成的「舉國昏沉」黑暗局面是不足道的,暗示封建軍閥張勛之輩復辟倒退的喧囂正如秋蟲一樣,不過是死亡前絕望的哀鳴。
以詩抒懷激勵革命鬥志
筆錄詩歌也是周恩來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方式。1939年在紹興,民主人士沈復生先生賦詩《與客談明末浙東山寨遺事有感》四首相贈周恩來,後來發表在《戰旗》雜志上。周恩來對詩中包含的民族大義、復興中華的期待非常贊賞,於是提起毛筆在條幅上題錄其第四首:「山中歲月紀春王,頒詔何須辨魯唐?此日甲兵棲越紐,相期鐃吹渡錢塘。檄傳英霍軍威遠,勢壓杭嘉士氣揚,成敗區區君莫問,中華終竟屬炎黃。」
1958年6月29日這一天,周恩來引筆鋪紙,工工整整地筆錄特等殘廢軍人劉渝生的《我們的心永遠忠於黨》一詩,並且在詩後寫下「謹錄劉渝生同志的詩為四川省革命殘廢軍人教養院課余演出紀念」。以筆錄此詩的形式與同志們共同抒發對黨的忠誠與熱愛,是對增強斗爭意志的共勉。這份珍貴的手跡現存中國軍事博物館。
周恩來還常常引用詩歌教育幹部,鼓舞士氣,激勵鬥志。在重慶期間,他用詩歌對幹部進行革命氣節教育,引用楊匏安烈士的就義詩「慷慨登車去,臨難節獨全。餘生無足戀,大敵正當前。投止窮張儉,遲行笑褚淵。者番成永別,相視莫潸然」,教育幹部臨危不懼、堅貞不屈,保持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無產階級的革命品質。他還引用魯迅的詩句教育同志,要「橫眉冷對」禍國殃民的國民黨反動派,為徹底消滅敵人而努力戰斗;同時,對人民要「俯首甘為孺子牛」,像老黃牛一樣忠心耿耿地為他們服務。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政軍負責幹部座談會上,他引用革命烈士黃治峰寫下的「埋骨豈須桑梓地,人生到處有青山」詩句,教育新疆的同志熱愛邊疆、紮根邊疆,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新疆各族人民。
對外交戰線的同志,他引用「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詩句,教育和激勵他們要樹立「四海為家,志在千里」、為世界革命忘我戰斗的崇高理想。
他在不同場合引用的詩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山雨欲來風滿樓」「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等詩句,都對擔任革命工作的同志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鼓勵效果。
網站編輯:趙 丹陽
上一頁 下一頁
黨建網出品
4. 天水師范學院的知名校友
姓名 概述 令續鵬 通渭縣委書記 方新生禮縣縣委書記苗恆 河南省作協會員、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名譽副總編、《同桌》等雜志簽約作家 王硯 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王鈞 天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程江芬 秦安縣委副書記、縣長 高濤 正寧一中校長、全國百名明星校長、高級教師 高秦生 全國優秀教師、甘肅省「園丁獎」獲得者、甘肅省「青年教學能手」、省市骨幹教師、市級學科帶頭人 苟鍾靈 武山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董珺 天水市麥積區委常委、宣傳部長 苟昌盛 兩當一中校長、全國優秀教師、甘肅省高中語文骨幹教師 衡彬 原甘谷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郎孝良 全國優秀教師、岷縣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兼岷縣教育電視台台長 牛永禎 清水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 馬全榮 天水市委統戰部副部長 邢贇天水市委統戰部副部長任建安張掖市財政局黨組成員、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主任雷玉芳 會寧一中黨委書記、全國師德先進個人、白銀市中學骨幹教師、白銀市青年教學能手、甘肅省化學奧林匹克夏令營優秀指導教師 魏勝奎 天水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老乾局局長、關工委副主任 楊仁義秦安縣政協主席李美喜 天水六中校長、全國模範教師、甘肅省特級教師、甘肅省首批省級骨幹教師、省級學科帶頭人、天水市「222」創新人才工程學術技術帶頭人、全國先進工作者 折海鴻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新水墨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同谷書畫院專業畫家、北京東籬書院院長、 重慶師范大學客座教授張軍利 甘肅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研究室主任 蒲軍 天水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張仲康天水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存祿 武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張承潛 武威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劉進平 平泉中學校長、全國模範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中學特級教師、甘肅省首批骨幹教師、慶陽市「十佳」校長、慶陽市中學高級、特級教師評委 王小平 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黨委書記 宋博華 天水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張飛鵬 國家一級武術裁判、法國理工大學特聘教授、甘肅省武術協會副主席,蘭州市武協副主席,法國武術總會名譽會長兼中國武術顧問、法國「無極」世界傳統文化中心顧問,俄羅斯通備武學聯盟總教練,德國乾坤太極協會副理事長、澳門《文武中國》雜志社副總編兼西北聯絡處主任、甘肅省大學生武術總教練 王存孝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正處級幹部、工會主席屈登程 民勤縣政協副主席閻小鵬武山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田向農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美術家協會理事、版藝委主任,定西市畫院院長、定西市文聯副主席、定西市美協主席、北京金大都畫院副院長(兼)、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理事、甘肅省農民書畫研究會副會長、甘肅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張玉璧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天水市文聯副主席、天水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天水師范學院教授、甘肅省畫院特聘畫師、蘭州交通大學兼職教授、天水市文化、藝術類高級職稱評委會主評委 趙暉 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水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天水市青年書畫家協會主席、天水市秦州區文化館館長 蒲向明隴南師專中文系教授、科研外事處處長、甘肅省古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甘肅省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甘肅省高校科研管理研究會理事王雄熙 天水中國畫研究院院長、廣西師范大學客座教授、中國長城書畫院畫家、北京中國畫院畫家 王貴子 甘谷一中校長、中學物理高級教師 計衛珍 天水市逸夫實驗中學教務處主任、甘肅省「園丁獎」獲得者、省級骨幹教師、省級學科帶頭人、甘肅省特級教師、第四屆全國中小學外語教師園丁、「222新世紀創新人才工程」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 柳春才 宕昌縣哈達鋪中學校長、宕昌縣政協副主席、全國優秀教師 奚凌 上海瀚豐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文金 全國優秀共青團員、拜城縣第二中學教師、自治區見義勇為,以身殉職優秀共青團員、縣見義勇為先進個人 廖五洲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市民盟副主委王國倉中共臨洮縣委副書記朱立峰定西市安定區政協副主席 安代成 徽縣四中校長、中學數學高級教師、甘肅省骨幹教師、隴南名教師馬向紅碌曲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牛勃 中國作協會員、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會員、天水市文聯委員、市作協副主席、甘谷縣政協委員霍軍 甘肅省特級教師、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省級骨幹教師、省級學科帶頭人、首屆隴原名師、甘肅省中小學教師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專家、酒泉市中語會副理事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畫院副院長、酒泉市委講師團客座講師、酒泉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唐啟榮兩當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王若冰 中國作協會員、高級編輯、甘肅文學院特邀評論家、天水市文聯副主席、天水市作協副主席、天水日報社副總編、甘肅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陝西省旅遊文化顧問王天津 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企業家研究會委員、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西部戰略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陳坤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
5. 霍軍的介紹
現任教甘肅省酒泉中學,為甘肅省特級教師,中學語文高級教師。2000年被推薦參加中學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2001年7月被評為甘肅省中小學省級骨幹教師,2003年3月被評為甘肅省中小學省級學科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