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經典佛經有哪些
擴展閱讀
楊家溪的經典圖片叫什麼 2025-02-11 21:27:17
孩子無法成長怎麼教育 2025-02-11 21:26:41

經典佛經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25 10:36:04

1. 佛教十三經有哪些

十三經並無一個統一的版本。楊仁山,梅吉慶,中國佛學院都有自己的十三經。其中《金剛經》,《維摩詰經》,《法華經》,《楞伽經》,《楞嚴經》,三家共有。《心經》,《勝鬘經》,《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經》, 《圓覺經》,《金光明經》,《梵網經》,《壇經》,兩家共有。《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解深密經》, 《八大人覺經》,《大乘密嚴經》,《地藏菩薩本願經》,《菩薩十住行道經》,《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一家選用。如今你看到的佛教十三經,就是在這三家基礎上翻新搞出來的另一個版本,除了三家共選的五經,變剩下的八經為:《心經》,《無量壽經》,《圓覺經》,《金光明經》,《梵網經》 《壇經》,《解深密經》,《四十二章經》 。

現在的佛教十三經經名

2. 比較經典的佛經佛偈有哪些

1.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此乃六祖慧能的悟禪之言。佛家語:萬事萬物都是妄念牽動自性而起的幻相,而非自性起用,身也是因心有塵。

2.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源自《地藏菩薩本願經》,當年地藏王菩薩原可以成佛,但他見地獄里有無數受苦的魂靈,不忍離去,於是留在了地府,並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3.一切皆為虛幻。出自《金剛經》: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

4.不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

佛陀有這么多經書,這么多語錄就是為了教化眾生不得已而為之,故禪宗講求不執著於文字就是這個道理。

5.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此句出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由唐代玄奘法師所譯,盡得禪宗精髓!佛家認為「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色即是空,使人們認識到事物的現象,認識到諸多的苦和煩惱都是虛妄產生的;

空即是色,則由事物的共性,因緣關系,讓人們知道因果報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勸人向善的基礎。

6.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出自《華嚴經》: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升天堂!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不過一花一草,處處皆是佛,一切眾生皆是佛。

(2)經典佛經有哪些擴展閱讀:

經是佛陀說過的話的匯編,經是佛教教義的基本依據;律是佛教組織為教徒或信眾制定的紀律或行為規范;論是對經、律的解釋或闡述。

其傳說部分也許是為了展現佛教的神奇之處;其哲學與修行部分是值得學習與深思的道理;其將一世因果擴至三世因果無論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釋一些科學中無法解釋的現象,達到導人向善的作用。

3. 佛經有哪些

1、《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在此經中,釋迦牟尼佛宣說自己入滅之後至彌勒成佛以前的無佛世界中,教育度化世人的任務由地藏菩薩負責。強調讀誦此經可獲得不可思議之利益,消滅無量之罪業。

4. 佛教有哪些經文

一、凈土五經:

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普賢行願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二、禪宗七經:

心經、金剛經、圓覺經、楞伽經、楞嚴經、維摩詰經、六祖壇經、

三、其它佛經:

華嚴經、地藏經、葯師經、俱舍論大涅盤經、佛遺教經、解深密經、成唯識論妙法蓮華經、十善業道經、瑜伽師地論、大乘起信論、父母恩難報經、佛說盂蘭盆經、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說八大人覺經、占察善惡業報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4)經典佛經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Dirghagama-sutra)。原始佛教基本經典。北傳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經篇幅較長,故名。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全經分四分四誦,22卷,共收30部經。此經梵本屬法藏部。曾在中亞發現梵本殘片。歷代別出異譯之單品約24種、58卷左右。

北傳漢譯《長阿含經》與南傳《長部經典》大體相應。《長部經典》共收34種經。其中有四經漢譯全缺;而《三十二相經》、《念處經》漢譯收在《中阿含經》 中;但南傳《長部經典》沒有《增一經》、《三聚經》和《世紀經》三經。一般認為,北傳傾向於把內容相近的經文排在一起,而南傳的排列則更多地保留了經文形成先後的原來面貌。

三、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Saddharmapundarika-sutra) ,簡稱《法華經》, 在古印度、尼泊爾等地長期流行。在克什米爾、尼泊爾和中國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種梵文版本,分為尼泊爾體系、克什米爾體系(基爾基特)和新疆體系。尼泊爾體系版本約為11世紀後作品,保持完整,已出版5種校訂本。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用珂羅版彩色復制出版了由尼泊爾傳入、珍藏於西藏薩迦寺的法華經。

《妙法蓮華經》 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說教,明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皆可成佛。 關鍵詞「妙法蓮華」。「妙法」指的是一乘法、不二法;「蓮華」比喻「妙」在什麼地方,第一是花果同時,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第三是內斂不露。

四、《楞嚴經》

《楞嚴經》是佛教的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在《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

如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楞嚴經包括:序分、三番破識、十番顯見、剖妄出真、會通四科、圓彰七大、審除細惑、從根解結、二十五聖圓通章、四種清凈明誨、楞嚴神咒、十二類生、歷位修證、七趣、五十陰魔。

五、《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經中可視為一個略本;本經說「無相」而不說「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風。本經六種譯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鳩摩羅什的初譯。

如印順法師所說,此後的五譯是同一唯識系的誦本,比如菩提流支、達摩笈多等,都是依無著、世親的釋本譯出;只有羅什所譯為中觀家(般若系)的誦本。又如呂澄說,羅什傳龍樹的般若學,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譯般若經,《金剛經》其實已「面目全非」了。

5. 有名的佛經都有哪些

有名的佛經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說葯師如來本願經》 、《佛說地藏菩薩本願經》、《楞嚴經》、《金剛經》、《心經》等等。

經是佛陀說過的話的匯編,經是佛教教義的基本依據;律是佛教組織為教徒或信眾制定的紀律或行為規范;論是對經、律的解釋或闡述。其傳說部分也許是為了展現佛教的神奇之處;其哲學與修行部分是值得學習與深思的道理;其將一世因果擴至三世因果無論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釋一些科學中無法解釋的現象,達到導人向善的作用。

(5)經典佛經有哪些擴展閱讀:

佛經的作用

佛經有三個作用,一是誘你起信,二是據根器不同而教你修持的方法,三便是「印心」。其傳說部分也許是為了展現佛教的神奇之處;哲學與修行部分是值得學習與深思的道理;其將一世因果擴至三世因果無論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釋一些科學中無法解釋的現象,達到導人向善的作用。

有許多佛經表達的是佛之「心印」,故達摩把《楞伽》付與慧可(神光),說可以「印心」。至黃梅五祖又提倡用《金剛經》印心。對照《楞伽》,則認為香嚴擊竹後是「自共相建立。」

在我們看來,有許多對佛提持心印的經文的解讀文章,大多是從義理到義理的東西,可能會誤人子弟。怪不得聲聞乘的人要講,不提倡讀經書,只念一句「阿彌陀佛」即可。

的確如此,只要能「一念」代「萬念」,然後「念」得人空法空。你再看《維摩詰所說經》中說:「菩提煩惱無異境界」一句,你不達到一定程度根本無法領會,只有當你能「轉」能「化」後才能深會其意。又如靈雲的禪詩:「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今日更不疑。」又如葯山的:「雲在青天水在瓶」,也是一樣的道理。

6. 佛經最有代表性的是什麼經典

全部佛教的經籍,經過整理和編篡後,匯集成一部全書,叫做《大藏經》。《大藏經》有漢文大藏經、藏文大藏經和巴利語大藏經。

漢文大藏經有不同的版本:《開寶藏》、《崇寧藏》、《圓覺藏》、《資福藏》、《普寧藏》、《弘法藏》、《永樂藏》、《嘉興藏》、《龍藏》、《頻伽藏》、《萬曆藏》、《房山石經》、《弘安藏》、《天海藏》、《中華大藏經》、《大正藏》......,等等。

其中:《頻伽藏》收經、律、論1916部,8416卷;《中華大藏經》收經論達4200餘種,23000餘卷;《大正藏》共3493部,13520卷。

常用的大乘經論:
《大般若經》、《心經》、《金剛經》、《妙法蓮華經》、《大方廣佛華嚴經》、《維摩詰經》、《勝鬘經》、《大方等大集經》、《大般涅??經》、《楞嚴經》、《解深密經》、《楞伽經》、《大日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梵網經》,《菩薩戒本》。《大智度論》、《中論》、《大乘起信論》、《攝大乘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瑜伽師地論》。

根本乘經典《阿含經》(您大概沒有時間全部看完四部阿含,重點推薦其中的《雜阿含經》)
空宗經典《般若經》(《心經》、《金剛經》都屬於這一類)
有宗經典《解深密經》(號稱經中之論,條理清晰,結構嚴密)
漢語系佛教的代表性經典《楞嚴經》
其他影響較大的如戒律經典《梵網經》、凈土經典《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以及《法華經》《華嚴經》《楞伽經》等等都可以看看。

7. 佛經有那些

中國十大佛經

  1.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

這部經很短,數百字,但佛理講得很深,也較易讀。中國有些人專門念心經,就可能獲得很好的成就。

2.《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

長度適中,佛理精深,是佛教的核心經典之一,中國佛教很多人長持此經。需要注意的是:這部經主 要是佛對弟子中 『解空第一』的須菩提講的,或者說,是全知者釋迦牟尼佛對大修行人須菩提尊者講的,非常精深和抽象、概要。

所以這部經讀雖容易,要准確理解則得精進研習, 乃至最好有一定的實修。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不推薦你把此經作為了解佛理的首要經典。當然,在不了解其義理的情況下也可以專門念,亦是一種很好的修行。讀佛經,讀了一時不理解,是沒關系的。但若是讀了後作錯誤理解,或甚至謗經,可就反而糟糕了。

3.《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簡稱《楞嚴經》或《首楞嚴經》)

《楞嚴經》被稱為『開智慧的楞嚴』,這部經主要是釋佛 對弟子中『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講的。多聞,也就是見識很廣,相應的阿難在眾大弟子中修行是最差的,乃至和一般人一樣抗拒不了女色誘惑,很像現代人,見識 很廣,修行很少,所以這部經非常適合現代人讀。

《楞嚴經》雖然長,但佛陀在經中細致開示,佛理講得相當透徹和清晰易懂。而且這部經文字非常好,精妙高明, 令人驚嘆,單就文字來看就堪稱古文學的極精品之作。此經與《妙法蓮華經》、《華嚴經》一起被宣化上人等佛門高僧並稱為『經中之王』。

4.《妙法蓮華經》

此經被稱為『成佛的妙法』,經中有原文稱此經為『經中第一』,可見其重要性。此經也比較長,有28品,但也是比較容易讀 的。需要注意的是:此經中佛理至深,讀此經前讀者一定要對佛陀有絕對的信心,否則如讀了又不信,乃至謗經,反而可能遭大惡報,不如不讀。

佛講此經之前,就 有5000弟子及居士自己主動離開,因為他們善根福德因緣不夠,業障所阻,得少為足,不願意聽。如果你自信善根福德因緣足夠,對佛有絕對的信心,絕不會誹 謗此經,當然應盡快找來看,大有益處。

5.《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華嚴經》)

此經是釋迦牟尼成佛後首先講的第一部經,最適合的也是大根器的人。釋迦牟尼初成佛時,猶如太陽剛 升出來,光芒照耀高山,所講的《華嚴經》下面中小根器的人尚聽不見,或者聽見了也等於沒聽見;到了最後講《妙法蓮華經》的時候,又似太陽快落山了,照的又 是山頂上的人;相對而言《楞嚴經》、《金剛經》、《心經》等則是如日當空,可照遍全人。

《華嚴經》很長,比《妙法蓮華經》、《楞嚴經》都長,可看其中有名 的幾品,比如普賢菩薩行願品、普賢菩薩凈行品等。

6.《阿彌陀經》

7.《無量壽經》

8.《觀無量壽經》

此三經均是講阿彌陀佛和西方極樂世界的(其中『無量壽』即『阿彌陀』的一個本 意),欲修凈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應將此三經作為首選經典閱讀。

有一種說法是『凈土五經』,即修凈土讀這五經就夠了,其他經完全不讀都沒關系,主要是強 調修行的專一。那這『凈土五經』就是此三經外加上《華嚴經》中的『普賢菩薩行願品』,和《楞嚴經》中的『大勢至菩薩圓通章』,均包含在上面的推薦中。

9.《長阿含經》

小乘佛教的核心經典,中國大乘佛教往往是忽略此經的,但還是將之結集編入大乘三藏經典。我大致看過一下,認為此經主要是講述禪定等實修的,相信對欲進行佛教實修的人會很有幫助。當然前面的佛經也都講了深度精神修行,只是此經中涉及的細節較多。

10.《地藏菩薩本願經》(簡稱《地藏經》)

前面經典多是講修行、開智慧、教人成佛的,如果你要修行成佛,那當然要看上面的三大『經中之王 』,如果你要消災、免禍、求福、避免遭三惡道苦,那麼首選《地藏經》。現代人業障深重,修行不易,如果難以向上追求,那麼首先要避免向下墮落遭苦,這時就 最好多讀《地藏經》了。消除罪障、積累功德,也是上求佛道之正路。

(7)經典佛經有哪些擴展閱讀:

佛經有三個作用,一是誘你起信,二是據根器不同而教你修持的方法,三便是「印心」。其傳說部分也許是為了展現佛教的神奇之處;哲學與修行部分是值得學習與深思的道理;其將一世因果擴至三世因果無論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釋一些科學中無法解釋的現象,達到導人向善的作用。

有許多佛經表達的是佛之「心印」,故達摩把《楞伽》付與慧可(神光),說可以「印心」。至黃梅五祖又提倡用《金剛經》印心。對照《楞伽》,則認為香嚴擊竹後是「自共相建立。」

佛經的基本結構,一般分為經題、翻譯者、正文、文體等幾個部分。 其中,經題、翻譯者、正文是佛經的組成部分,文體是佛經的體裁。

8. 佛家經典十三經有哪些

你好!
《心經》、《金剛經》、《無量壽經》、《圓覺經》、《梵網經》、《壇經》、《楞嚴經》、《解深密經》、《維摩詰經》、《楞伽經》、《金光明經》、《法華經》、《四十二章經》,是為「佛教十三經」。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

9. 佛教的三大經典是哪三部

佛教的三大經典是《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

1、《華嚴經》

本經系如來成道後之第二個七日,於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上位菩薩所宣說之自內證法門,此一華嚴經教乃教法中之根本法輪,故稱『稱性本教』。又因本教法屬頓教法門,故亦稱初頓華嚴。

2、《法華經》

《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 在古印度、尼泊爾等地長期流行。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說教,明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皆可成佛。

3、《楞嚴經》

《楞嚴經》全經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是佛教的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在《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

(9)經典佛經有哪些擴展閱讀:

《法華經》成立年代約紀元前後,最晚不遲於公元1世紀,因為龍樹菩薩(公元150-250)的著作《中論》、《大智度論》已引用本經文義。另外《大泥洹經》、《大般涅槃經》、《優婆塞戒經》、《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佛頂首楞嚴經》等諸經皆列舉本經經名並援引經中文義,可見本經之成立年代較以上諸經為早。七卷,或八卷,後秦鳩摩羅什譯。

《法華經》主要講述的是一佛乘思想,也即一切眾生,無論三乘五乘,最終皆歸於一佛乘,無有餘乘。本經流通分共有十六品,不但流通品目比其他經文多,且按本跡二門的分法而有兩個流通分,失去往常序、正、流通三分法的一般次序,使讀誦者無法清楚把握《法華經》全體的格局。

10. 佛經經典有哪些.

經律論結合著看:《楞枷經》、《楞嚴經》《圓覺經》、《維摩詰經》、《金剛經》、《阿含經》必讀,有時間再看看《壇經》、《華嚴經》、《法華經》。論從《具舍論》、《五蘊論》、《中論》、《百論》看起,有時間再看看《瑜伽師第論》、《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等。律從《四分律》看起,直到菩薩戒的相關律集。
祝你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