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民間故事素材在哪裡找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首先會選擇去天涯,在這裡面會有很多很多素材,按這個版面風格特別清楚。所以有各種各樣不同的需要。也可以去知乎,微博,網路,抖音,快手等等軟體上面去找尋靈感。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❷ 中國經典的民間故事有哪些
1、牛郎織女
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但是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
上古神話故事。傳說誇父威猛好勝,乃與太陽追趕競走,總追不上,路上又累又渴,喝光了黃河、渭水仍然不夠,再往北邊大澤去找水喝,卻渴死在途中。他隨身的手杖棄置在地上,後來長出了一片桃林。
❸ 民間故事的經典故事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我國最有名的一個民間傳說之一,是我國人民最早關於星的故事。
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里有這么一段:「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白蛇傳
《白蛇傳》的傳說源遠流長,家喻戶曉,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其餘三個為《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織女》)。 白蛇傳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傘,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許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節。表達了人民對男女自由戀愛的贊美嚮往和對封建勢力無理束縛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
孟姜女哭長城
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民間傳說,它以戲劇、歌謠、詩文、說唱等形式,廣泛流傳,可謂家喻戶曉。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屍骸,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
梁山伯與祝英台
梁祝傳說是我國最具輻射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惟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常有人把《梁山伯與祝英台》稱作「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然而,同樣體現了人類對愛情的忠貞精神的「梁祝」,不單比「羅朱」早了上千年,故事內容也曲折生動得多。
中國民間傳說。梁祝故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
西湖龍井的傳說
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杭州龍井獅峰山下,看鄉女採茶,以示體察民情。這天 ,乾隆皇帝看見幾個鄉女正在十多棵綠蔭蔭的茶蓬前採茶,心中一樂,也學著采了起來。剛采了一把,忽然太監來報:「太後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聽說太後娘娘有病,隨手將一把茶葉向袋內一放,日夜兼程趕回京城。其實太後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時肝火上升,雙眼紅腫,胃裡不適,並沒有大病。
苗族民間
民間故事是勞動人民創作並在民間流傳的以通稱的人物,廣泛的背景,在完整而又富有趣味的情節中表現人民生活和思想的口頭散文作品。民間故事在苗族民間文學寶庫中所佔的比例最大,內容十分豐富,反映生活的范圍非常廣泛。
在民間故事中,容量最大、最能反映苗族生產生活和心理狀態的作品要數生活故事和愛情故事。這些故事以人和人的關系為基礎,在又有現實又有假想成份的情節中表現人們的社會生活和對人物的評價。《孤兒當皇帝》講述一個孤兒有幸娶到天神生老的幺女為妻,皇帝得知後,仰慕幺女的容貌而與孤兒換妻並將皇位讓給孤兒。幺女設計置皇帝於死地後返回天廷並生育一女,又與其女歷盡千辛萬苦與孤兒團聚後共同治理國家。這個故事通過孤兒從窮苦孩子到皇帝的描寫,展現了苗族人民渴望幸福、進取向上、不畏權威、英勇斗爭的精神風貌。《扎董丕然》講的是苗族小伙追殺虎霸解救心上人的故事,情節曲折、首尾呼應、優美動人、結構嚴謹完整緊湊,在我州苗族人民中廣為流傳。《諾施與龍女》通過青年諾施進龍宮娶龍女的曲折經歷以及人物感情糾葛的描寫,把人們帶到了一個撲朔迷離的世界。《幺豆歹與蒙施彩貢奏》講述了聰明英俊的苗族青年幺豆歹在花山場上與美貌無雙的姑娘蒙施彩貢奏巧妙周旋並在家裡三難美人最後終成眷屬的故事,歌頌了苗族青年忠貞的愛情,是民間故事中最具現代特色的一個。另外,像《癩哈蟆姑爺》、《琛姑娘與瑙姑娘》、《喬妮》、《兩兄弟》等也是流傳很廣的故事。
苗族民間故事中還有不少的動物故事、寓言、童話和笑話,如《狗找主人》、《猴子螞蚱之戰》、《嘀嘀鳥的歌》、《螞蚱蹬雀蛋》、《梭雲的故事》等。這些故事,以幻想和虛構的情節,寓褒貶於其中,具有濃厚的情趣,為人們喜聞樂道。
苗族民間故事豐富多彩並且有極其寶貴的價值,發掘這些文學寶藏,對繁榮文藝創作,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以及為社會、歷史、民族、語言等學科提供珍貴的資料有著重大的意義。
魯班造傘的傳說
從前沒有傘,出門行路不便當,碰到毒太陽,曬得要死;碰到大雨,淋得像落湯雞。
魯班師娘看了,心裡難過,對魯班師說:「人人都說你手藝好,出門人日曬雨淋的,你不能想個法子嗎?」
魯班師答應想辦法,師徒們一合計,就在路上造起了歇腳亭,十里一個亭子。亭子造好了,請魯班師娘來看,魯班說:「這法子不錯吧,又遮太陽,又好躲雨。」
魯班師娘看了搖搖頭:「歇歇腳是不錯,出門的人不能老登在亭子里不走啊!」
本來,魯班師一團高興,聽這么一說,倒沒主意了。
「你有好主意你去想,難不成要一步二個亭子嗎?」
「一步一個亭子!」魯班師娘一聽,倒真有好主意了,她一點也不生氣:「好,我去試試看。」
魯班師娘又仔細看看亭子,回到家裡,用竹子做骨架,紮成個小亭子樣子,再糊上油紙。這東西輕輕巧巧的,架子又是活的,要用就撐開來,不用就收起來,這就是傘,做好了,魯班師娘撐著傘走到魯班師面前:「你看。這不是一步一個亭子嗎!」
魯班一看,又驚又喜,連說:「佩服,佩服!」
人從此就有了傘了。直到現在,傘的花樣多了,但撐開來,還是像個小小的亭子。
和尚升天
話說唐朝年間潞洲府有位節度使,名李抱貞。當他到任時府內是銀兩空空,就連官員,兵卒的響錢都拿不出。實在是無計可施,於是有人給他出了個主意說;當地有一位老和尚德高望重,百姓對他是言聽計從,何不讓他出面作法,讓老百姓捐些錢物。
於是,李大人就去面見老和尚,把事由說了一同。別說老和尚真就答應了,為了消除老和尚的顧慮,李大人說我們已在法壇下面挖一個地道,等點火後你就順地道出來,保你平安無事。李大人又帶著老和尚現場實際走了一遍。這才定下良辰吉日,州里的百姓聽說老和尚坐壇講法,紛紛來捐錢。
到了開壇說法的日子,周邊的百姓也來捐錢。幾天的功夫捐錢已達上億了!這他時辰已到只見老和尚高高端坐在法壇上,下面是一群小和尚法樂齊鳴。好個熱鬧!一陣後就聽有人喊;活佛現身點火相迎!忽的一聲法壇四周火光沖天,可憐的老和尚下得法壇可地道的通口早就被人堵死了。
待火熄後法壇上只留下幾塊舍利了!眾人還真就相信活佛升天了。李大人的眼眉之急解決了,一條人命換來的救濟錢,也算上是老和尚做了一次善事。
這才是;假戲真做傻和尚,隨著活神上天堂,早知能有此番行,何必甘當擋風牆。
❹ 做視頻民間故事素材上哪裡找
愛給網,V電影。
愛給網是一個特效素材下載網站,提供了海量的視頻素材,可按特效、場景、形狀、用途等搜索,簡直是片頭及背景視頻的完美素材庫。
V電影是國內最大的短視頻分享平台,實時分享國內外各類高品質短視頻,吸引了國內大量的優秀創作人和影視愛好者,絕對是你收集靈感和提升創作的好去處。
❺ 有關民間故事的資料
中國的四大民間故事是指: 牛郎織女 孟姜女 白蛇傳 梁山伯與祝英台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一:梁山伯與祝英台
從前有個姓祝的地主,人稱祝員外,他的女兒祝英台不僅美麗大方,而且非常的聰明好學。但由於古時候女子不能進學堂讀書,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欄上,望著大街上身背著書箱來來往往的讀書人,心裡羨慕極了!難道女子只能在家裡綉花嗎?為什麼我不能去上學?她突然反問自己:對啊!我為什麼就不能上學呢?
想到這兒,祝英台趕緊回到房間,鼓起勇氣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讀書。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樣子,一定不讓別人認出來,你們就答應我吧!」祝員外夫婦開始不同意,但經不住英台撒嬌哀求,只好答應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剛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裝,辭別父母,帶著書箱,興高采烈地出發去杭州了。
到了學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見了一個叫梁山伯的男同學,學問出眾,人品也十分優秀。她想: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會學到很多東西,也一定會很開心的。而梁山伯也覺得與她很投緣,有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於是,他們常常一起詩呀文呀談得情投意合,冷呀熱呀相互關心體貼,促膝並肩,兩小無猜。後來,兩人結拜為兄弟,更是時時刻刻,形影不離。
春去秋來,一晃三年過去了,學年期滿,該是打點行裝、拜別老師、返回家鄉的時候了。同窗共燭整三載,祝英台已經深深愛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雖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對她十分傾慕。他倆戀戀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後,都日夜思念著對方。幾個月後,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訪,結果令他又驚又喜。原來這時,他見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個清秀的小書生,而是一位年輕美貌的大姑娘。再見的那一刻,他們都明白了彼此之間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後,梁山伯請人到祝家去求親。可祝員外哪會看得上這窮書生呢,他早已把女兒許配給了有錢人家的少爺馬公子。梁山伯頓覺萬念俱灰,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死去了。
聽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與父母抗爭以反對包辦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變得異常鎮靜。她套上紅衣紅裙,走進了迎親的花轎。迎親的隊伍一路敲鑼打鼓,好不熱鬧!路過梁山伯的墳前時,忽然間飛沙走石,花轎不得不停了下來。只見祝英台走出轎來,脫去紅裝,一身素服,緩緩地走到墳前,跪下來放聲大哭,霎時間風雨飄搖,雷聲大作,「轟」的一聲,墳墓裂開了,祝英台似乎又見到了她的梁兄那溫柔的面龐,她微笑著縱身跳了進去。接著又是一聲巨響,墳墓合上了。這時風消雲散,雨過天晴,各種野花在風中輕柔地搖曳,一對美麗的蝴蝶從墳頭飛出來,在陽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二:白蛇傳
清明時分,西湖岸邊花紅柳綠,斷橋上面遊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麗畫面。突然,從西湖底悄悄升上來兩個如花似玉的姑娘,怎麼回事?人怎麼會從水裡升出來呢?原來,她們是兩條修煉成了人形的蛇精,雖然如此,但她們並無害人之心,只因羨慕世間的多彩人生,才一個化名叫白素貞,一個化名叫小青,來到西湖邊遊玩。
偏偏老天爺忽然發起脾氣來,霎時間下起了傾盆大雨,白素貞和小青被淋得無處藏身,正發愁呢,突然只覺頭頂多了一把傘,轉身一看,只見一位溫文爾雅、白凈秀氣的年輕書生撐著傘在為她們遮雨。白素貞和這小書生四目相交,都不約而同地紅了紅臉,相互產生了愛慕之情。小青看在眼裡,忙說:「多謝!請問客官尊姓大名。」那小書生道:「我叫許仙,就住在這斷橋邊。」白素貞和小青也趕忙作了自我介紹。從此,他們三人常常見面,白素貞和許仙的感情越來越好,過了不久,他們就結為夫妻,並開了一間「保和堂」葯店,小日子過得可美了!
由於「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難病症,而且給窮人看病配葯還分文不收,所以葯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遠近來找白素貞治病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將白素貞親切地稱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興隆、許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卻惹惱了一個人,誰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為人們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燒香求菩薩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興不起來了。這天,他又來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給人治病,不禁心內妒火中燒,再定睛一瞧,哎呀!原來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條白蛇變的!
法海雖有點小法術,但他的心術卻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後,他就整日想拆散許仙白娘子夫婦、搞垮「保和堂」。於是,他偷偷把許仙叫到寺中,對他說:「你娘子是蛇精變的,你快點和她分手吧,不然,她會吃掉你的!」許仙一聽,非常氣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對我的情意比海還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會害我,何況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離棄她呢!法海見許仙不上他的當,惱羞成怒,便把許仙關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許仙回來。一天、兩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終於打聽到原來許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給「留」住了,白娘子趕緊帶著小青來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請法海放回許仙。法海見了白娘子,一陣冷笑,說道:「大膽妖蛇,我勸你還是快點離開人間,否則別怪我不客氣了!」白娘子見法海拒不放人,無奈,只得拔下頭上的金釵,迎風一搖,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過去。法海眼見水漫金山寺,連忙脫下袈裟,變成一道長堤,攔在寺門外。大水漲一尺,長堤就高一尺,大水漲一丈,長堤就高一丈,任憑波浪再大,也漫不過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實在斗不過法海,後來,法海使出欺詐的手法,將白娘子收進金缽,壓在了雷峰塔下,把許仙和白娘子這對恩愛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離金山寺後,數十載深山練功,最終打敗了法海,將他逼進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從此,她和許仙以及他們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離了。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三:牛郎織女
牛郎只有一頭老牛、一張犁,他每天剛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後還要自己做飯洗衣,日子過得十分辛苦。誰料有一天,奇跡發生了!牛郎幹完活回到家,一進家門,就看見屋子裡被打掃得乾乾凈凈,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還擺著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牛郎吃驚得瞪大了眼睛,心想:這是怎麼回事?神仙下凡了嗎?不管了,先吃飯吧。
此後,一連幾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這天,牛郎象往常一樣,一大早就出了門,其實,他走了幾步就轉身回來了,沒進家門,而是找了個隱蔽的地方躲了起來,偷偷地觀察著。果然,沒過多久,來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進門就忙著收拾屋子、做飯,甭提多勤勞了!牛郎實在忍不住了,站了出來道:「姑娘,請問你為什麼要來幫我做家務呢?」那姑娘吃了一驚,臉紅了,小聲說道:「我叫織女,看你日子過得辛苦,就來幫幫你。」牛郎聽得心花怒放,趕忙接著說:「那你就留下來吧,我們同甘共苦,一起用雙手建設幸福的生活!」織女紅著臉點了點頭,他們就此結為夫妻,男耕女織,生活得很美滿。
過了幾年,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過得開心極了。一天,突然間天空烏雲密布,狂風大作,雷電交加,織女不見了,兩個孩子哭個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著急時,烏雲又突然全散了,天氣又變得風和日麗,織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臉上卻滿是愁雲。只見她輕輕地拉住牛郎,又把兩個孩子攬入懷中,說道:「其實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現在,天宮來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們自己多多保重!」說罷,淚如雨下,騰雲而去。
牛郎摟著兩個年幼的孩子,欲哭無淚,獃獃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讓妻子就這樣離我而去,我不能讓孩子就這樣失去母親,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織女找回來!這時,那頭老牛突然開口了:「別難過!你把我殺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編兩個籮筐裝著兩個孩子,就可以上天宮去找織女了。」牛郎說什麼也不願意這樣對待這個陪伴了自己數十年的夥伴,但拗不過它,又沒有別的辦法,只得忍著痛、含著淚照它的話去做了。
到了天宮,王母娘娘不願認牛郎這個人間的外孫女婿,不讓織女出來見他,而是找來七個蒙著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樣的女子,對牛郎說:「你認吧,認對了就讓你們見面。」牛郎一看傻了眼,懷中兩個孩子卻歡蹦亂跳地奔向自己的媽媽,原來,母子之間的血親是什麼也無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沒辦法了,但她還是不甘心織女再回到人間,於是就下令把織女帶走。牛郎急了,牽著兩個孩子趕緊追上去。他們跑著跑著,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來,眼看著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頭上的金簪一劃,在他們中間劃出了一道寬寬的銀河。從此,牛郎和織女只能站在銀河的兩端,遙遙相望。而到了每年農歷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萬的喜鵲飛來,在銀河上架起一座長長的鵲橋,讓牛郎織女一家再次團聚。
❻ 如何去找那些民間真人故事的紀錄片
可以在知乎豆瓣等詢問大家看過的民間真人故事的紀錄片,也可以自己在視頻網站上找。
一般以民間真人故事為背景的紀錄片或者影視劇都會有該片是真實改編這幾個字的,
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電影的誕生始於紀錄片的創作。1895年法國路易·盧米埃爾拍攝的《工廠的大門》、《火車進站》等實驗性的電影,都屬於紀錄片的性質。中國紀錄電影的拍攝始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軍山》。最早的一些鏡頭,包括清朝末年的社會風貌,歷史人物李鴻章等,是由外國攝影師拍攝的。紀錄片又可以分為電影紀錄片和電視紀錄片。
❼ 中國經典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分不同的類型,有文學性的,有民俗性的,很多的。文學的如:孟姜女的傳,
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
,徐文長的故事,女媧補天,嫦娥奔月,誇父逐日等等,都是中國古典文獻里的。
民俗性的,如牛郎織女與七夕民俗有關,屈原與端午有關……
❽ 哪裡可以找到一些經典的民間故事
圖書館。還可以根據你想了解的內容通過關鍵詞來搜索網路。例如:精衛填海、誇父逐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