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學經典勵志語錄
1. 抱刺於懷,三年滅字;側身以望,四海無家。——蒲松齡《聊齋志異》
2. 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舉世一轍。——蒲松齡《聊齋志異》
3. 焚琴煮鶴從來有,惜玉憐香幾個知。——馮夢龍《醒世恆言》
4. 彤雲久絕飛瓊字,人在誰邊。——納蘭容若《納蘭詞》
5. 何謂君子?何謂小人?德大於才便是君子,才大於德便是小人。——司馬光《資治通鑒》
6. 當厄之施,甘為時雨。傷心之語,毒於陰冰。——金纓《格言聯壁》
7. 男兒不展風雲志,空負天生八尺軀。——馮夢龍《警世通言》
8. 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呂不韋《呂氏春秋》
9. 仁者愛萬物,而智者備禍於未形,不仁不智,何以為國?——司馬遷《史記》
10.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子思《中庸》
11. 以權利合者,權力盡而交疏。——司馬遷《史記》
12.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納蘭容若《納蘭詞》
13.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司馬遷《史記》
14. 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蒲松齡《聊齋志異》
15.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子思《中庸》
❷ 感恩的國學經典語句
感恩的國學經典語句匯總如下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 ——孟子
2、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3、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5、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6、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7、知恩圖報,善莫大焉。
8、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9、借得大江千斛水,研為翰墨頌師恩。
10、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11、一父養十子,十子養一父。
12、淡看世事去如煙,銘記恩情存如血。
13、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14、一飯之恩,當永世不忘。
15、魚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16、可憐天下父母心。
17、知遇之恩當永生不忘。
18、哀哀父母,生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19、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
20、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21、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
22、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23、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24、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
25、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26.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7. 珍惜才能擁有,感恩才能天長地久。
29. 做人就像蠟燭一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以溫暖。——肖楚女
29. 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王符
30.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31. 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
❸ 國學勵志經典語錄
國學勵志經典語錄匯總如下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譯文孔子說:不怕沒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3、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彬彬有禮。而後君子。
4、其為人也。奮發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5、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6、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7、子不語:怪。力。亂。神。
8、有教無類。
9、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堪稱好學也已。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11、譯文孔子說:朽木無法雕琢。糞土的牆壁無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樣?
12、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3、小不忍。則亂大謀。
14、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15、正人喻於義。君子喻於利。
16、譯文孔子說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宗廟里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麼事不能容忍?
17、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8、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21、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22、譯文孔子說:讀書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塗;思考不讀書。就無所的。
23、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24、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2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6、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2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8、君子欲衲於言。而敏於行。
29、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30、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1、篤信好學。守逝世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32、君子憂道不憂貧。
3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3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可開交?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❹ 國學經典的語句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篇》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氏篇》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論語·八佾篇》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篇》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篇》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論語·八佾篇》
君子不器。——《論語·為政篇》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篇》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篇》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里仁篇》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篇》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篇》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篇》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篇》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篇》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論語·泰伯篇》
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篇》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篇》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篇》
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篇》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篇》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靈公篇》
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論語·里仁篇》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篇》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篇》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篇》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篇》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篇》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篇》
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篇》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篇》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子路篇》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論語·顏淵篇》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篇》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篇》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篇》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篇》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論語·公冶長篇》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篇》
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衛靈公篇》
欲速則不達——《論語·子路篇》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篇》
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衛靈公篇》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篇》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衛靈公篇》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篇》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篇》
❺ 國學名著中的經典句子都有什麼
國學名著中的經典句子有:
知已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勝一負;不知已不知彼,百戰必殆。---《孫子兵法》
仁者無敵。----孟子《孟子語錄》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周易》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論語》
當仁,不讓於師。 ——《論語》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周易》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韓非子》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詩序》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明代諺語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中庸》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位卑未敢忘國。 ——陸游《病起書懷》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三國·曹植《白馬篇》
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 —《後漢書》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凄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守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凄涼。——《菜根譚》
十語九中未必稱奇,一語不中則愆尤駢集;十謀九成未必歸功,一謀不成則訾議業興,君子所以寧默毋躁,守拙無巧。——《菜根譚》
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為禍。——《菜根譚》
居逆境中,周身皆針砭葯石,砥節礪行而不覺;處順境中,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菜根譚》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勞我以形,吾補吾心以逸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菜根譚》
閑中不放過,忙處有受用;靜中不落空,動處有受用;暗中不欺隱,明處有受用。——《菜根譚》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慎勿放逸。——佛教
❻ 關於國學經典的名言名句
1、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
2、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中庸
3、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禮記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5、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
6、苛政猛於虎。——禮記
7、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8、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9、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書經
10、良葯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家經
11、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
12、知恥近乎勇。——禮記
13、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14、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遠。——易經
15、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書經
16、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禮記
17、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兩耳塞豆,不聞雷霆。——冠子
18、放之四海而皆準。——禮記
19、皇皇不可終日。——禮記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書經
21、口惠而實不至,怨災及其人。——禮記
2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2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2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25、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
26、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
27、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論語
28、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29、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
30、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孔子
31、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
32、道不同,不相為謀。——孔子
33、季孫之憂,不在?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孔子
34、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35、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孔子
3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37、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
3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39、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孔子
❼ 國學經典智慧語錄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史記》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史記》
4.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記》
5.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
6.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史記》
7.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
8.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
9.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漢書》
10.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漢書》
1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
12.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14.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
15.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6.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
17.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9.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增廣賢文》
20.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2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2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23.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孔子
24.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漢書》
❽ 有關國學的詩句的經典語錄
1~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2~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
3~世間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
❾ 100句國學經典名句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老子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老子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老子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老子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老子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老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老子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治大國,若烹小鮮。
老子
曲則全,枉則直。
老子
❿ 國學經典的句子
國學經典的句子
《周易》
001. 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002. 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
003.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004.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005.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00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尚書》
007. 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
008. 滿招損,謙受益。
《左傳》
009.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010.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011.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012.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013.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014. 多行不義,必自斃。
015.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016. 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
《國語》
017.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018. 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019. 時不至,不可強生;事不究,不可強成。
《戰國策》
020.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021.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022. 亡羊而補牢,猶未遲也。
023.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024. 圖窮而匕首現。
025. 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
《孫子兵法》
026. 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027. 故兵貴勝,不貴久。
028. 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029.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030.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031. 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032.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033. 後人發,先人至。
034. 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