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給詩句劃分朗讀節奏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作者: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白話譯文:
劍門外忽傳收復薊北的消息,初聞此事分外歡喜淚灑衣衫。
回頭看妻兒的愁雲頓時消散,隨便地收拾起詩書欣喜若狂。
日頭照耀放聲高歌痛飲美酒,明媚春光陪伴著我返回故鄉。
快快動身起程巴峽穿過巫峽,我穿過了襄陽後又直奔洛陽。
(1)寶應哪裡有經典朗誦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作於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春天。寶應元年(762年)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衡水打了一個大勝仗,收復了洛陽和鄭、汴等州,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
第二年,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兵敗自縊,其部將田承嗣、李懷仙等相繼投降,至此,持續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宣告結束。杜甫是一個熱愛祖國而又飽經喪亂的詩人,當時正流落在四川,聽聞這個大快人心的消息後,欣喜若狂,遂走筆寫下這首詩。
詩的前半部分寫初聞喜訊的驚喜;後半部分寫詩人手舞足蹈做返鄉的准備,凸顯了急於返回故鄉的歡快之情。全詩情感奔放,處處滲透著「喜」字,痛快淋漓地抒發了作者無限喜悅興奮的心情。
2. 寶應縣在哪裡
寶應縣位於東經119°07′43〃— 119°42′51〃、北緯33°02′46〃— 33°24′55〃,地處江蘇省中部,夾於江淮之間,京杭運河縱貫南北,是揚州市的「北大門」。東接建湖、鹽城、興化,南連高郵,西與安徽毗鄰,北和淮安毗鄰。縣域東西長55.7公里,南北寬47.4公里,總面積1467.48平方公里。
寶應屬黃淮沖擊平原,以京杭運河為界,分成東西兩部分,西高東低;沿運河兩岸高亢,東西邊緣低窪;運東南北兩側略高,中間偏低。境內多數地區在海拔兩米左右,屬里下河江蘇淺窪平原區。
3. 寶應是哪裡的
揚州...南接高郵,北連淮安,東通鹽城,西走安徽~
4. 寶應地區的風俗習慣
1、淮劇
在所有的江蘇地方劇種中,是演出區域最大、觀眾面最廣的劇種,在江蘇省的十三個省轄市中,就有鹽城、淮安、泰州、揚州及鎮江、蘇錫常的部分地區都屬於淮劇的演出范圍,省外擴及安徽東部、上海、浙江北部等地區,總人口達到2500萬左右。
2、春節
舊時新年初一子時一過,便有人帶上豬頭三牲、香燭、鞭炮,趕到土地廟去燒頭香。燒完香回家不再睡覺,等待天亮。天剛一放亮便天「財門」(大門),點燃香燭、鳴放鞭炮「接年」。接著晚輩起床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晚輩吃桔子和雲片糕,叫「走大局」、「步步高」。然後吃早飯「湯圓和面條。
3、清明節
這天早晨,不少人家吃自製的燒餅,有的燒餅還和嫩柳葉和面做,說是吃了不生災,此俗現今仍然可見。不少家庭還有清明上墳祭掃和踏青(野外郊遊)的習慣。
4、觀音山香會
觀音山香會起源於明代,興旺於清代。據農歷六月十九日是觀音菩薩得道之日,這天觀音山香火最為旺。亦為揚州最盛的廟香會。
5、重陽節
揚州人愛在重陽節登高祛邪。這天,不少人爬上平山堂、觀音堂或文峰塔等高處,欣賞秋景,不出門登高的便在家以吃重陽糕象徵登高。舊時每逢重陽節,作坊老闆都要辦酒請工人,席間每人最少兩只螃蟹。工人們吃了重陽酒,更加勁地做工。舊有「吃了重陽酒,日夜不停手」之說。
5. 揚州市,寶應縣那裡有經典誦讀三百篇
寶應實驗小學,寶應桃源小學,寶應泰山小學,寶應白田小學,寶應葉挺橋小學,寶應安宜小學………………
6. 寶應有哪些民歌童謠
拉國的公主得了巴拉病,巴拉國的醫生來看病,打了巴拉針,吃了巴拉葯,睡了八天八夜的巴拉覺。小燕子飛飛五阿哥,痴情的爾康愛紫薇,小漁飛,上官追;雨潯飛,雲海追;雲朵飛,葉爍追;於欣飛,端木追。
7. 慘呀,校慶作文到今天才發下來,要重寫,請各位老大哥幫幫忙,以寶應翔宇10周年校慶為題寫作文,要特別好
《十載風華 青春綻放》
光陰流轉,十年砥礪磨一劍;雲水蒼茫,雙翼扶搖上九天。2010年11月20日上午,翔宇教育集團揚州總校體育館流光溢彩,花團錦簇,人頭攢動,歡聲盈耳,寶應實驗初中建校十周年慶典活動在此隆重舉行。
9時28分,和著悠揚的鍾聲、鏗鏘的鼓點,開場歌舞《風華綻放》以其恢弘的氣勢、歡快的格調拉開了慶典的序幕。
在學生主持馬曉驍、田夢賢的介紹下,總政歌舞團常務副團長劉熾炎、著名表演藝術家岳紅健步走到舞台中央。「我的名字里有三團火,它寓示著翔宇之火一定會越燒越旺,越來越(岳)紅!」主持人劉熾炎巧借人名,妙入主題,並和女主持人聯袂介紹出席慶典的領導嘉賓。
在主席台就座的領導嘉賓有:寶應縣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秦有芳,寶應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振亞,寶應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陳石,寶應縣政協副主席徐建林,揚州市教育局副局長王玉軍,寶應縣教育局局長蔡祥雲;湖北省監利縣縣委副書記宋敦棟、湖北省監利縣教育局局長余新洲,上海凱城集團董事長殷建華,四川武侯實驗學校校長、當代著名教育專家李鎮西;翔宇教育集團董事長王玉芬、翔宇教育集團總校長盧志文,翔宇教育集團寶應實驗初中校長沈濤鴻。
出席慶典的還有寶應縣四套班子在家領導、縣老幹部代表、部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各鄉鎮黨委領導、省市機關有關領導和祝賀單位、各兄弟學校及寶應實驗初中的全體師生。
實中學生主持代表全體同學——實中的小主人,激情宣布慶典活動正式開始,體育館里歡呼四起,掌聲雷動。
以精心,求精緻,成精彩。升旗儀式結束後,寶應實驗初中校長沈壽鴻率先致辭,他全面回顧了實驗初中的發展歷程、創建特色和辦學業績,表達了對關心支持實中發展的各級領導、各屆人士及全體師生家長的崇高敬意和誠摯謝意,沈校長鄭重承諾:用勤業的方式去敬業,去創業的姿態去守業,並庄嚴約定:十年後的今天,見證更加輝煌燦爛的實中!
寶應縣教育局局長蔡祥雲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實驗初中為地方教育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希望學校以十年校慶為契機,樹立新標竿、實現新跨越、取得新輝煌。
四川成都武侯實驗學校校長,當代著名教育家李鎮西應邀致辭,他追溯了與翔宇的結緣經歷,盛贊了實中的辦學業績,表達了合作交流的願望,並動情呼籲:懷揣理想,向著太陽,重新集結,再次出發!
「十年來,實驗初中從破繭而出到羽翼漸豐,以生動的實踐造就了一所學校誕生、成長、壯大的範例」,翔宇教育集團總校長盧志文動情地回望了實中的歷史,指出了學校得以迅速發展的原因,論證了實中十年對未來的重要意義,講話最後,盧總校長表達了自己的殷切期待——期待實中在下一個十年,有更卓越的成就、更隆重的慶典。
文娛演出多由實中師生自創自演,淮安、監利、寶應等集團兄弟學校友情客串,整台演出多姿多彩、美侖美奐,為觀眾奉獻了一場精美絕倫的視覺盛宴。音畫舞《溫暖的心》亮麗柔和,新疆舞《美麗的姑娘》輕快活潑;歌舞表演《蓮韻》充滿荷鄉特色,《中華魂》勁顯民族氣派;微型音樂劇《四季我和你》以時間為線索,次第呈現師生間的「大愛與純美」,《陽光少年》用歡快的旋律、奔放的節奏動感詮釋校園生活,充盈青春氣息;大型歌舞《為祖國乾杯》壯麗開闊、大氣磅礴,實中男女教師和樂起舞,演繹迷人風采,主題歌舞《向未來》鼓樂齊鳴,群獅勁舞,為慶典活動增添了熱烈祥和的氣氛。
本次慶典,還盛情邀請了國內眾多影視歌壇明星同台演出。周恩來特型演員劉勁、表演藝術家岳紅同台朗誦《閃光的足跡》,形象地勾勒了實中的發展軌跡,表達了對學校未來的美好期許和祝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喬軍、宋立忠相繼登台,以嘹亮的歌喉、飽蘸的情感,表達了對祖國、對母親心中的摯愛;著名青年歌唱家譚晶、董文華唱腔柔美、底蘊深厚,她們或抒發古典情懷,或彰顯民族特色,或表達對共和國的大愛,或傾吐在月光下的情思,異彩紛呈,引人入勝。
活動接近尾聲之時,來自清華北大的周林、蔣曉曉等6名同學代表全體實中畢業生向母校送上了一份特別的「生日賀禮」,他們與現場部分嘉賓共同開啟禮盒,放飛了1000隻色彩斑斕的蝴蝶。蝴蝶翩翩起舞,熠熠奪目,寓意實中學子如蝴蝶一般迎著光明,逐夢飛翔。在這美好難忘而又意味深長的時刻,整場慶典活動形成高潮,畫上句號。
校慶期間,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原國家總督學陶西平發來賀信,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題詞祝賀;同時發來賀電信函的還有上海市民辦教育協會、江蘇省民辦教育協會、浙江省民辦教育協會以及四川省北川中學等縣內外兄弟單位、結對學校;揚州市人民政府、揚州市教育局、寶應縣人民政府、寶應縣教育局也予以特別祝賀。
當天,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路電視台、教育在線網、揚子晚報社、揚州市和寶應縣等十多家全國各級媒體參與活動並全程跟蹤報道。
寶應實驗初中創辦於2000年,2001年加盟翔宇教育集團。十年來,實中人凝心聚力、克難奮進,不斷刷新歷史、創造奇跡,從勝利走向勝利,以輝煌延續輝煌。十載風華,青春綻放,本次慶典是實中校慶系列慶祝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此為契機,活動集中展現了實中師生的精神風貌,有力彰顯了辦學實力與品位,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實中發展的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義。
8. 安徽緣酒有哪幾種寶應有的賣嗎。
緣酒共有3大系列47種,具體如下:
1,白酒系列:
經典尊藏緣酒
尊藏20年緣酒
尊藏15年緣酒
尊藏10年緣酒
尊貴緣酒
高貴緣酒
華貴緣酒
結緣緣酒
結緣同心緣酒
珍愛緣酒
人和緣酒
盛世三星
盛世二星
盛世一星
友緣緣酒
富貴緣酒
聚緣緣酒
福緣緣酒
如意緣酒
緣酒特供
特釀緣酒
五路財緣酒
六路順緣酒
財緣廣進-喜慶緣
財緣廣進-九州緣
財緣廣進-商務版
財緣廣進-金緣
財緣廣進-銀緣
陳香緣酒
陳釀緣酒
陳香緣酒(200ml)
2,黃酒系列:
尚品6年藏
珍品8年藏禮品裝
珍品8年藏2瓶裝
佳品五年藏
陳瑤湖--特製花雕
精品3年藏
香雪酒
陳瑤湖--柔和花雕
優雅花雕
陳瑤湖--陳年花雕
3,料酒系列:
甲級廚香緣--料酒
珍品廚香緣--料酒
美食緣--料酒
餐餐緣--料酒
美香緣--料酒
特級廚香緣--料酒
寶應有賣的。寶應獨家代理:寶應縣春潤貿易商行
9. 詩朗誦配樂
夜來了,月亮還沒露面。我悵然若失,臨窗伏案拜讀李白,追尋明媚的月光……
詩仙李白(生於公元七零一年,卒於公元七六二年),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響亮的名字之一,他超過了許多富有江山的帝王,超過了許多功績彪炳的將相,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達到了名揚四海的地步。詩聖杜甫曾經有詩贊孔明雲:「諸葛大名垂宇宙。」(《詠懷古跡五首》)藉此,我克隆一句——李白如月垂宇宙。
檢閱李白的詩歌,我發覺他對月亮似乎情有獨鍾,不僅生和月亮有緣,死也和月亮有關。生時,其母夢見長庚星(又稱太白金星)入懷而生下李白;死時,又傳說他去捉月亮。李白的詩歌,可謂包羅萬象,內容很廣,然而就連他寫妻子兒女以及他所陶醉的名山大川的詩,也不過幾十首,這些詩和李白寫月亮簡直不可比擬。他以無限的深情,嚮往著月亮、謳歌著月亮,特別是在晚年,這種愛更進一步地深化。一生之中懷才不遇,「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路難行》)。遭白眼、受委屈,人世間竟是如此不愉快,那麼什麼地方最純潔高尚呢?月亮,只有月亮了,似乎只有月亮,才能使他得到解脫,以後人們傳說他去捉月亮決非偶然,不正是他追求理想去了嗎?
李白生於唐武後長安元年(公元七零一年),主要活動於玄肅兩朝。玄宗前期,即開元年間,由於開國百年統治者比較重視發展經濟,安定社會,因而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史稱「開元盛世」。但是「開元盛世」的背景後面仍然滋生著種種矛盾,所以到了玄宗後期,即天寶年間,社會的腐朽與日俱增,社會經濟受到了嚴重破壞,唐王朝的黃金時代轉瞬即去。李白正處於這樣一個盛衰更替的歷史時期。他「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風流倜儻,豪放不羈,愛好劍術,崇尚游俠,二十五歲前便飽覽了家鄉蜀中的名山大川,二十六歲「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上安州裴長史書》)時,寫了一首有名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這首小詩雖然只有二十八字,卻為峨眉山月留下一幅極為珍貴的藝術寫照:掛在峨眉山上的半輪明月,倒影在平羌江中。夜深人靜之際,李白啟程遠行,送行的即已歸去,孤寂之感油然而生,眷戀之情不能自己。他在這首小詩中連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五個地名,但是不露痕跡,不厭其重,反而顯得天然渾成,隨分自佳,含情縹緲,因而「古今目為絕唱」(王世懋《共圃擷余》)
李白是一個非常自負的人,常以管子、晏子、孔明、謝安等古代政治家自況,因而始終不願通過科舉入仕,但是一生都在渴望「由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巚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李白出蜀漫遊了十六年。在這期間,他為創造條件,實現宏大抱負,輾轉各地,用各種方式同各種人交往,他曾為經濟所困厄,曾遭到一些地方官吏迫害,曾受到腐儒的訕笑,有時他也感到苦悶和彷徨,但所有這一切都沒有挫傷他的政治熱情。天寶元年(公元七四二年) ,唐玄宗為炫耀他的「開元盛世」,詔令薦舉文辭秀逸之士。其時,李白正和道士吳筠隱居於浙江的曹娥江上游的剡中。吳筠首先受到玄宗的徵召,由於他的直接推薦,更由於賀知章的間接支持,加之李白早已名動京師,因而唐玄宗也派人召李白入京。但是,當時的唐玄宗已由勵精圖治的英明君主,變成了驕奢淫逸的享樂天子。唐玄宗賞識李白的絕世才華,召其進京,只是想利用李白的詩章,歌頌昇平,增加宮廷生活的樂趣。當他受唐玄宗之詔前往長安前,曾洋洋自得地說:「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
到了長安,著名詩人賀知章一見李白就說:「此天上謫仙人也。」(《舊唐書·李白傳》)躊躇滿志的李白,誤以為前程燦爛的政治生涯拉開了帷幕,從此可以大展身手,實現他的抱負。然而,現實與他的理想相差甚遠,他只是供奉翰林,隔三差五為唐玄宗獻上華美詞章。君主高興時,親自為他調羹,以示寵愛。寵愛不是敬重,李白不過是唐玄宗的高級玩物。看出自己在君主眼中真正的地位後,李白很是痛苦了一陣子。然而,他沒把這痛苦放在臉上,而是化入了酒中。雖「舉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雲》),可除了酒,別無其他消愁的法子。他和賀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常在一起,把酒喝得爛醉,人稱「酒八仙人」。酒喝得多了,原本很狂的李白,現出了更放盪的狂態。他是自視甚高之人,從來就看不起那些權貴,此時胸中有氣,索性將權貴當成了他玩弄的對象。他借著醉意,斜卧在殿堂上,吆喝著高力士為他脫靴。高力士為報復,挑撥楊貴妃,說李白奉詔而作的《清平調》中「借向漢家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句將她與趙飛燕相比。由是,楊貴妃使出了她的手段,阻止唐玄宗給李白實職。李白的狂態,不止是得罪了高力士一人,而是得罪了一大批權貴。權貴大都一致討厭李白,聯手把他逼在清客的位置上不得動彈。
李白在京師長安僅被閑置於翰林院,非常不滿現狀,曾寫《古朗月行》,隱而喻之。詩雲:
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雙疑瑤台境,飛在青雲端。
白兔搗葯成,問言與誰餐?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小時不識月亮,把它叫作白玉盤,又懷疑是神仙所居的瑤台里的鏡子飛到天上。傳說月亮升起的時候,首先看到月中仙人的兩只腳,當看到月中桂樹時,才發現月亮有多圓呵!月宮的白兔搗葯是給誰吃的?接下來便染有濃厚的政治色彩了。以蟾蜍蝕影,陰精淪惑為喻,對玄宗的荒淫享樂與楊國忠等讒諂蔽明,表示了憂怨和沉痛。
由於李白「戲萬乘若僚友,視儔列如草芥」,抱著「不屈已,不幹人」的態度去「平交諸侯」,所以屢遭奸佞讒毀,「帝用疏之」(李陽冰《草堂集序》)。為此,李白悶悶不樂,時常對月自訴,借酒銷愁: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月下獨酌》其一)
這是詩仙在月下的獨白。明知孤獨,卻不甘寂寞;明知潦倒,卻依然曠達。於是,他請出無情的明月和無形的影子作證。既歌且舞,醒而後醉,聚又復散,寫活了明月,寫活了影子,也寫出了自己。
李白成名在詩,然他的壯志不在文壇,而在政壇。他作詩,竭盡心力作詩,將詩作得登峰造極,卻不想以詩人身份終老此生。他有濃重得化不開的政治情結,有強烈的政治抱負,一生不能釋懷。如同當時所有詩人一樣,僅把詩作為敲門磚,以敲朝廷的政治大門。李白見做不上官,實現不了抱負,再也不願呆在朝廷受那窩囊氣,由是棄了許多文人夢寐以求而不得的翰林待詔之位。
天寶三年(公元七四三年),李白被玄宗「賜金還山」,離開長安,漫遊四方。他的足跡,踏遍了大江南北、黃河上下。豐富的經歷,寬闊的眼界,使他釀出了更神奇、更瑰麗、更豪邁的詩篇。看似閑雲野鶴的李白,作詩雖取得了四海仰望的成就,然這僅是他在借抒胸臆。他決然沒有出世的念頭,也沒放棄與生俱來的抱負,一直在尋找機會。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在西奔巴蜀的途中,任命他的第十六子永王李璘為江淮兵馬都督、揚州節度使。此時唐肅宗已在靈武即位,要求李璘率所部向他靠攏,共同抗叛。然李璘卻為自己設計了一張藍圖:克廣陵(今江蘇揚州),取金陵(今江蘇南京),割據半壁江山。李白不知李璘的真實意圖,在宣州(今安徽宣城)毛遂自薦,成了李璘的幕僚。他想抓住這個風雲動盪的機會,靠著李璘而建功立業。然而,他這一寶押錯了,李璘並非具有領袖素質的皇子,不出兩個月,就遭到兵敗被殺的下場。李璘敗後,其性質被定為唐廷的叛逆,作為幕僚的李白,被唐肅宗判了死刑。幸得郭子儀的解救,李白才改流夜郎(今貴州桐梓縣) ,中途遇赦,歸至江夏(今湖北武昌),恰逢峨眉山下來的蜀僧去長安,李白追憶峨眉山月,感慨萬分,寫下了《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
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里長相隨。
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
峨眉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
長安大道橫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黃金獅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談重玄。
我似浮雲殢吳越,君逢聖主游丹闕。
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
可以說,李白對峨眉月始終未能忘懷,就是萬里遠游之後,也一直既看且憶,更感覺她相伴而行。而今在黃鶴樓前看見來自故鄉的僧人,他帶來了峨眉月,這明月定將伴送他到長安去。這明月不僅照到江夏,照到長安以及周圍的秦川,而且回到蜀中仍有峨眉月相伴。其實,萬里共明月,本無所謂這里明月那裡明月之分。但是,這一方面可見李白對故鄉月亮情有獨鍾,另一方面對比自己身似浮雲,滯留吳越,羨慕蜀僧歸時還可見到峨眉月。
盡管李白遇赦,但是已被永遠拒絕於政治之外。人在旅途,李白難免望月思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
從床前到天上,從月光到秋霜,距離不可謂不遠,想像的橋梁就在這一瞬間架起來了;從舉頭到低頭,從望月到思鄉,就在一俯仰之間完成了。神思飛越千里之外,天涯足跡,人世的滄桑,一一浮出腦海。有一個聲音在心頭一遍遍呼喚:故鄉,故鄉。
代宗寶應元年(公元七六二年),已愈花甲的李白流寓當塗,盡管身體和精神狀況均已不如從前了,但仍放情縱飲, 曠達豪俠之氣溢於言表: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九日龍山飲》)
李白的一生,是浪漫的一生,富於詩意的一生;是流離失意的一生,卻又是曲折離奇的一生。李白一生與月亮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寫月亮,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心境之下,月亮的名稱也不盡相同。他把月亮自如地安排在詩中,並給月亮起了幾十種好聽的恰如其分的名字,這是李白寫月亮的特點之二,比如從形象色彩上寫的:有明月、朗月、皎月、素月、皓月、白月、彎月、半月、薄月、清月等。如和自然景物結合起來寫的:有山月、海月、雲月、風月、花月、沙月、青天月、湖月、星月、水月、松月、天月、冰月、石上月、雲外月等。如為了對歷史的追憶,表明時間的:有漢月、曉月、寒月、古時月等。李白一生漫遊過許多地方,雖然各種景物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最令他念念不忘的還是月亮。在他看來,每個地方風景、人情不同,月亮也隨之不同,所以出現了:天門月、金陵月、秦地月、竹溪月、西樓月、三江月、蘆洲月、五溪月、海上月、洲前月、江月、瑤台月、秦樓月、峨眉月、淪島月、淮月、楚關月、秋浦月、西江月、邊城月、碧山月、後湖月等等。此外,還有像孤月、新月、浮月、好月、高月、歸月、禪月、席月、萬里月……。光是「明月」在李白的詩中,就使用過四十五次之多,在從古至今的詩人中,有誰作品中曾出現了如此之多的月亮,有誰能挖空心思贈與月亮如此絢麗多彩的芳名,不說後無來者,但肯定前無古人。總而言之,李白對月亮始終有著誠摯的嚮往和追求。因為月亮是純潔高雅的象徵,合於詩仙光明磊落的心地,於是,李白望月、思月、呼月、邀月、問月、醉月、賞月、弄月、夢月,甚至「欲上青天攬明月」(《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但是現實生活總是不盡人意,只能「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陪族叔嘩及賈至游洞庭》)。我們由此可見李白對明月之喜愛,也因此悟出詩仙之子「明月奴」之命名緣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於是,李白乘上一葉輕舟,把酒問月,浪遊採石江中,「縱一葦之所知,凌萬頃之茫然」(蘇軾《前赤壁賦》)……
夜,已深了;
人,已醉了;
歌,已終了;
淚,已盡了;
李白的生命也到最後一刻了。
此時,皓月當空,映在水波不興的江中,好象一輪白玉盤;清風徐來,「永影弄月色」(《金陵江上遇蓬隱者》),又散作萬點銀光。多麼美麗!多少光明!多麼誘人!「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唐溫如《題龍陽縣青草湖》)李白醉倚在船舷上伸出了雙手,向著一片銀色的光輝撲去……於是,他化成了皎皎的明月,永遠照耀著在中華大地上。
筆記此至,我仰望夜空。月輪已到中天,遍灑著清輝。「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酒問月》)我感覺著造化的玄妙,心靈追隨著那靜靜燃燒的光明的火球棲止半空,沒有思想,只有一縷無由的感傷……
10. 傳統節日的住持稿
主持人的開場一定要和活動的主題相契合,每個場合每個時間段的主持詞都各有特色,精彩的文案只有扣住主題思想才能發揮出最大的魅力所在。以下是出國留學網為您整理的端午節傳統節日主持詞,謝謝閱讀。
(開場:舞龍隊、蓮湘隊、秧歌隊、腰鼓隊一路打過來)
(一)
(一個姐姐與一個小男孩和他的幾個同學上場)
男孩:姐姐,今天荷園怎麼這么多人啊?是過節嗎?
姐姐:是啊,又是一年端午至,心中猶念屈原子。過兩天就是端午節了,弟弟,你知道嗎,我們過端午節包粽子,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投下棕葉包裹著的米飯,就是為了驅逐江底的餓魚,祭奠逝者的亡靈。
主持人1:我們中國的節日太有意義了,每個節日都有很多故事呢。
姐姐:對,有的節日都延續幾千年了。
主持人1:叔叔,我看到很多人家門口都掛了菖蒲和艾葉,您能告訴我為什麼嗎?(問一個觀眾)
姐姐:叔叔說的太對了。「端」是開端、開始的意思,「午」也是五的意思,端午是五月的開始也是夏季的開始,夏天到了,民間要除五毒,驅病災,所以端午節還是個驅邪防災的節日。人們掛菖蒲,有的還懸掛鍾馗畫像,都是用來避邪的。
主持人2:端午還有什麼習俗呢?
姐姐:還有賽龍舟、戴香囊、飲雄黃酒、穿虎頭鞋等等。
男孩:真好玩,我們的節日太讓人開心了。
姐姐:快樂的節日快樂的孩子,看,他們來了。
(1、舞蹈:《端午樂》)
(二)
男孩:姐姐,粘粘的糯米飯裹著甜甜的紅棗、香香的鹹肉,真好吃。
主持人1:糯米飯外面裹上翠綠的粽葉,看著,綠瑩瑩的,聞著,香噴噴的,吃著,甜滋滋的。
主持人2:我想請大家猜個迷好嗎?一個白胖子,裹個綠毯子,腰裡紮根細繩子。打一什麼食物呢?(問一小觀眾)答對了。
主持人3:我也問大家一個問題吧。屈原投汨羅江後,一群敬仰他的文人年年都去江邊灑米飯憑吊他,這些人在過去叫騷客,現在叫什麼?(問一小觀眾)答對了。
姐姐:弟弟,爸爸媽媽今年過節沒空回家。媽媽包的粽子和奶奶包的一樣既好吃又好看。
男孩:姐姐,爸爸媽媽也能吃到粽子嗎?
姐姐:能吃到,媽媽會裹粽子和爸爸一起吃的,全世界的中國人甚至韓國人、日本人都會在端午節吃粽子的。
男孩:姐姐,你會包粽子嗎?
姐姐:姐姐會包,可是沒有奶奶和媽媽包的好看。看,這一家在包粽子呢。
(2、情景表演劇《包粽子》)
(三)
小主持人1:叔叔,您喜歡吃粽子嗎?(問一大人觀眾)
小主持人2:叔叔,你會包粽子嗎?我這里正包著呢,幫我紮起來好嗎?(問一大人觀眾)
小主持人3:聽老師說,為了紀念詩人屈原,端午節啊,也叫詩人節。從古到今,很多文人墨客為端午寫下了不朽的詩篇。
小主持人:1:叔叔,您能為我們朗誦一下這一首詩嗎?(把預先准備好的一首詩遞給一位觀眾,請求對方朗讀)
姐姐:叔叔朗誦的太好了。有幾個小哥哥要朗誦古詩詞呢,我們一起看好嗎?
(3,詩伴舞《端午》)
(四)
小主持人2: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歌節,叔叔,我問您一句詩好嗎?誰知盤中餐,下一句是什麼?
小主持人3:少壯不努力,叔叔,下一句呢?
小主持人2:叔叔,您會唱歌嗎?
您會唱古詩詞的歌嗎?
小主持人1:叔叔們,你們跟我學唱古詩詞歌好嗎?我唱一句,你們唱一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姐姐:好,下面我們看古詩詞聯唱,還有我們的詩歌女神和小詩童出場呢。
4,音、詩、畫:《憫農》《長歌行》《春曉》
第二篇章 荷鄉水韻
(五)
姐姐:弟弟,媽媽昨天託人帶回來兩個祝福的香包,是她自己做的,瞧。
弟弟:姐姐,戴香包是什麼意思呢?
姐姐:媽媽用五彩絲線為我們做漂亮的香包,媽媽把愛和希望縫在了香包里,我們掛在胸前就會帶著爸爸媽媽的祝福平安快樂地長大。
主持人1:我奶奶教我做香包了,瞧,這是我做的。
主持人2:我們老師讓我們做了很多呢。
主持人3:戴香包就意味著平安、祝福、希望,我明白了。
姐姐:現在我們全縣人民正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喜氣洋洋地奔向幸福、安康的生活。
主持人1:我們寶應這幾年變化真大啊,
姐姐:是啊,年年翻新易昔景,歲歲寶應迎新貌。
主持人2:我們老師說,這些變化體現了我們新時期的寶應精神。
主持人3:我知道我知道,開明開放,擔當實干,創新突破,爭先進位。
主持人1:(對合唱隊所有同學說)我們把這些香包給所有叔叔阿姨們戴上,同時也把祝福送給在場的所有人好嗎?
主持人1、2、3、男孩、姐姐:好!(給嘉賓戴香包)
姐姐:(對所有觀眾)現在,朱姍老師帶著幾個學生要誇誇我們寶應,瞧,她們來了。
(1,音樂快板:誇寶應,民樂伴奏:喜洋洋)
(六)
主持人1:叔叔,您常來寶應嗎?您最喜歡我們寶應什麼呢?
主持人2:叔叔,您喜歡我們寶應什麼呢?
主持人3:我們寶應有大成殿、八寶亭,有荷園、萬畝魚塘;
主持人1:我們寶應有涇河西瓜、寶應湖大閘蟹,
主持人2:我們還有寶勝集團、五瓊漿集團、
主持人3:我們有劉寶楠、陳琳,還有京劇鼻祖高郎亭。
主持人1:叔叔,您看過《柳堡的故事》嗎?聽過《九九艷陽天》嗎?
主持人2:我們合唱團的老師們唱歌都很好聽,也教會了我們很多歌。
主持人3:今天,我們團的副團長蔣老師和李老師要為我們演唱《九九艷陽天》呢,我們就好好聽聽這首我們寶應人都會唱的歌吧。
(七)
(大鼓響起,由弱變強、由小變大、由遠邊近響起,小龍船漸漸開過來)
姐姐:「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看,大龍船停在水裡,小龍船也來了,
主持人1:哇,紅紅的龍船在這綠綠的湖水中很好看啊。
主持人2:這眼前就像一幅風景畫哎。
主持人3:如一幅潑墨水畫般大好風光,好一片如痴如醉的夢里水鄉。
主持人1:呵呵,小詩人又詩興大發了。
姐姐:看,船上有好多孩子呢。
主持人1:我認識,他們是城中和射陽留守兒童合唱團的同學。
姐姐:今天,他們要為大家演唱寶應的號子呢。
主持人2:寶應有什麼號子呢?
主持人3:我知道,有栽秧號子,有車水號子,我還聽我媽媽唱過呢。
姐姐:栽秧號子簡稱「秧號子」, 也叫「栽秧打鼓唱」或「格咚代。人們栽秧時邊勞動邊演唱,一個人領唱,很多人應和。節奏舒展自由,音調明亮悠揚,洋溢著歡快的勞動氣氛。車水號子也叫車水鑼鼓或鑼鼓車,以前人們常常在踩水車的橫桿上掛上鑼鼓,邊車水邊敲鑼鼓唱歌,敲一陣唱一段,營造一種勞動時的愉快氛圍。這兩種號子是我們江蘇里下河地區的特色,都散發著一股特有的水鄉泥土的芳香.。
主持人2:叔叔,您聽說過寶應的號子嗎?(問一觀眾)您會唱嗎?
姐姐:讓我們一起聽聽船上的同學們唱吧。
(2,號子聯唱:《格冬代)
(八)
主持人1:叔叔,您能為我們朗誦一段散文詩嗎?是我們的許媽媽寫的。
(觀眾甲朗誦:抹一片晚霞,掬一縷清風,走進你,走進恬靜嫵媚的荷園, 我彷彿走進了江南的一滴煙雨,一縷水墨。觀眾乙:眼裡,一朵朵荷,披著一身身輕紗,婷婷宛若清麗的女子。撐一柄柄田田綠葉,半遮嬌面,輕踏漣漪,向我裊裊而來。觀眾丙:幽香貼著綠波輕飛,珠露緊抱花魂輕搖,淡淡的荷香彌漫在無邊的荷塘里。觀眾丁:張開溫暖的胸懷 溶入這水之湄荷之韻,這已經夠我醉卧在你的馨香里,沉睡千年,不願醒來……)
姐姐:叔叔們剛才朗誦得太好了。看,一群荷鄉女孩帶著荷的質朴和水的靈性來了。
(4,舞蹈:荷鄉女孩)
第三樂章:家國情懷
主持人1:路邊的花朵,樹上的小鳥,聽我歡樂地歌唱,蔥綠的田野、憨厚的老牛,看我高高的飛翔。
主持人2:我們星星點燈留守兒童合唱團成立已經四年了,首批的大哥哥大姐姐都上初中了。我們現在已經是一支1700人的團隊。
主持人3:今天,我們盡管只來了一部分團員參加演出,但是我們每個團員都捎來了「端午情」手抄報。
主持人1::不管我們將來在哪裡,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永遠記住教我們唱歌、教我們做人的像媽媽一樣的老師們。
主持人2:盡管我們的父母遠離我們,但是我們得到了社會的關心,得到了老師們的疼愛,我們快樂地長大了。
主持人3:爸爸媽媽,你們在外面放心吧,我們一切都好,
弟弟:我們也向黨表示感謝,向老師表示感謝。我們留守孩子的生活非常幸福美好,謝謝你們。
姐姐:合唱團的所有老師們都希望你們是一隻只快樂的百靈在藍天里自由地飛翔。我們看看王玉老師和同學們同台表演的《生活是多麼美好》吧。
(9、師生表演唱《生活多麼美好》)
(十)
姐姐: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男孩:我愛我的國,我愛我的家。
主持人1: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詩人節,更是愛國節。
主持人2:我們每過端午節就會想到屈原想到祖國,讓我們一起為祖國高唱幾首贊歌吧。
主持人3:這幾首歌都是經典的老歌,好幾代人都會唱,請在場的叔叔阿姨和我們一起唱起來好嗎?
姐姐:好,我來指揮吧。
(10、歌曲聯唱《我愛北京天安門》、《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贊歌要比星星多》)
(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