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鬧天宮》這部動畫片都有哪些看點值得大家細細品味
鬧天宮,還有當弼馬溫的時候
《大鬧天宮》是國產動畫的巔峰之作。一經播出,獲獎無數。這也是我們可以在世界動畫史上拿出來炫技的作品。整部影片色彩濃重,造型奇異,場面雄偉壯麗,形象特徵鮮明,情節跌宕有致,具有獨特的藝術色彩。
大家怎麼看?
㈡ 《大鬧天宮》是中國第一部彩色動畫片嗎
不是,第一部彩色動畫片是《烏鴉為什麼是黑的》。
該片主要講述了一隻美麗的鳥,它羽毛豐滿,艷麗動人,卻高傲自大;在秋季時不屑構築鳥窩,在冬季時飽受嚴寒,在野火處取暖時被野火點燃羽毛後被燒黑變成烏鴉的故事。該片是中國第一部彩色動畫片。1956年獲第七屆威尼斯國際兒童電影節獎。
拓展:
《大鬧天宮》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61年到1964年製作的一部彩色動畫長片,該片以神話形式,通過孫悟空鬧龍宮、反天庭的故事,比較集中而突出地表現了主角孫悟空的傳奇經歷。2016年8月,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大鬧天宮》同名有聲圖書,由李世宏為孫悟空配音。
在花果山帶領群猴操練武藝的猴王因無稱心的武器,便去東海龍宮借寶。當猴王拔走寶物之後,龍王又反悔,並去天宮告狀。影片《大鬧天宮》為上下兩集的美術動畫電影。分別完成於1961年和1964年,根據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前七回改編。
㈢ 為什麼《大鬧天宮》如此經典
1、經典的人物形象
由於當時技術達不到,《大鬧天宮》的製作全靠手繪,一段10分鍾的動畫要畫7000到1萬張圖,《大鬧天宮》僅繪制的時間就花費了近兩年。
特別是孫悟空的經典形象一經誕生,就必定會載入史冊,張正宇先生對孫悟空的形象曾做過三次大改,前後歷經一年的時間,才有了今天大家熟悉的人物形象。
2、超時代的改編
《西遊記》的原著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情節發生於前七回,由於是長篇小說,前七回情節有拜師學藝、大鬧龍宮、大鬧閻王殿等,如果按小說來拍就比較混亂,主線不清晰,導演將主線定為孫悟空與以玉帝之間矛盾,大膽刪掉無關的部分,從而讓故事逐漸清晰起來。
創作過程
影片《大鬧天宮》為上下兩集的美術動畫電影。分別完成於1961年和1964年,根據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前七回改編。
參加創作的原畫、動畫人員共有二三十人,被分為五個組,每組由一個原畫、助理和幾個動畫人員組成。原畫創作主要的關鍵動作,把主要情節按導演的要求畫出來,動作從初始到結束的中間的過程要畫3到7張,由動畫人員協助完成。
由於當時沒有電腦製作,全憑手中的一支畫筆。一般說,10分鍾的動畫要畫7000到1萬張原動畫。50分鍾的《大鬧天宮》上集和70分鍾的下集,僅繪制的時間就投入了近兩年。
㈣ 學習強國中大鬧天宮什麼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一九幾幾年的一部彩色動畫片什麼
《大鬧天宮》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61年—1964年製作的一部彩色動畫電影
㈤ 中國動畫經典-大鬧天宮的介紹
內容提要:上海美影,中國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製片基地,成立於 1957 年4月。2007年4月,正值上海美影成立50周年,也是我們推出上海美影圖書的一個契機。50年來,上海美影出品了眾多家喻戶嘵的經典佳作:《大鬧天宮》、《哪吒鬧海》《三個和尚》、《寶蓮燈》、《金猴降妖》等優秀作品享譽國內外。它們伴隨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兒童快樂成長,並永遠留在人們美好的記憶中。本項目計劃精選50片上海美影經典動畫片改編成同名圖畫書,獻給3-7歲的孩子。這50本圖畫書將根據市場情況分批推出,本次推出的圖書共有15本,分別為:《大鬧天宮》、《哪吒鬧海》《三個和尚》、《寶蓮燈》、《金猴降妖》、《人參果》、《豬八戒吃西瓜》、《天書奇譚》、《九色鹿》、《除夕的故事》、《黑貓警長》一至五。為了更好地演繹原動畫片,我們在繪圖上嚴格參考了同名動畫片,力求表現出人物的形與神,同時對主要場面進行分鏡表現,盡量表現出動畫片連動的效果,算是一種新的嘗試。在文字上,我們尊重原作,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動畫片的情節與原動畫片中的人物對話,同時增加故事的可讀性與趣味性。總之,是為了更好地傳承這些經典的動畫片。
㈥ 動畫片《大鬧天宮》是國產動畫片的巔峰嗎
《大鬧天宮》是國產動畫的巔峰。所謂巔峰,就是最經典的一部,沒有之一。
希望我們的動漫從業人員不要忘記大師萬籟鳴的話:「世界美術片的發展歷史經驗證明,越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影片,就越具有世界意義,才越能贏得世界的觀眾。」
㈦ 國產動畫片《大鬧天宮》哪年首映
40年前,一隻小小的石猴在上海誕生。它,從幼年到中年,經歷了歲月的清洗和生活的磨練;它,見證了中國動畫的盛衰榮辱;它,是我們創造經典的開始;它,有個很好聽的名字----美猴王。
《大鬧天宮》是中國文學古典名著《西遊記》動畫版最好的詮釋。導演是中國動畫界享有盛譽的 萬氏兄弟 。
世紀40年代,萬氏兄弟製作了亞洲第一部動畫長篇《鐵扇公主》,在亞洲非常有影響。日本動畫片《鐵臂阿童木》的導演、日本動畫和漫畫的鼻祖手冢治蟲,就是在看了這部動畫後放棄學醫,決定從事動畫創作的
萬籟鳴(1899.12.18---1997.10.7)中國動畫事業的創始人、原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導演、中國影協第三、四屆理事。原名嘉綜,江蘇南京人,1919年,進入商務印書館工作。以後與其弟萬古蟾、萬超塵、萬滌寰共同創研動畫片。「萬氏四兄弟」於1926年完成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1935年第一部有聲動畫片《駱駝獻舞》問世。1941年,他們又完成了
中國也是亞洲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1949年,萬籟鳴先生去香港,1954年秋回到上海,任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導演。1961年至1964年,萬籟鳴先生導演了動畫巨片《大鬧天宮》,先後獲得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最佳影片獎、第二十二屆英國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在國際國內贏得很高聲譽。1963年獲第二屆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著有《人體表情美》、《人體畫美》。終年98歲。
㈧ 《大鬧天宮》1961年到1964年製作的一部什麼動畫片
《大鬧天宮》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61年到1964年製作的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由法國Les Films de ma Vie (VHS)公司發行,萬籟鳴、唐澄聯合執導。該片以神話形式,通過孫悟空鬧龍宮、反天庭的故事,比較集中而突出地表現了主角孫悟空的傳奇經歷。
1964年,下集拍攝完成後由於文藝政策的變化,影片的全本沒能夠公映。直到1978年,全本的《大鬧天宮》才終於得以公映,並延伸至海外。
《大鬧天宮》劇情簡介。
《大鬧天宮》講述了在花果山帶領群猴操練武藝的猴王因無稱心的武器,便去東海龍宮借寶。龍王許諾,如果猴王能拿動龍宮的定海神針——如意金箍棒,就奉送給他。但當猴王拔走寶物之後,龍王又反悔,並去天宮告狀。
一日,猴王得知王母娘娘設蟠桃宴,請了各路神仙,唯獨沒有請他。猴王火冒三丈,大鬧瑤池,打得杯盤狼藉,他獨自開懷痛飲,又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轉金丹,收羅了所有酒菜瓜果,回花果山與眾猴擺開了神仙酒會。玉帝暴怒,傾天宮之兵將,捉拿猴王。
交戰中猴王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老君將他送進煉丹爐,結果不但沒有燒死,反使猴王更加神力無比。於是猴王奮起反擊,把天宮打得落花流水,嚇得玉帝狼狽逃跑的故事。
㈨ 大鬧天宮1961年到1964年製作的一部什麼動畫片
大鬧天宮1961年到1964年製作的一部彩色動畫片。
《大鬧天宮》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61年到1964年製作的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由法國Les Films de ma Vie (VHS)公司發行,萬籟鳴、唐澄聯合執導。該片以神話形式,通過孫悟空鬧龍宮、反天庭的故事,比較集中而突出地表現了主角孫悟空的傳奇經歷。
《大鬧天宮》美術設計:
《大鬧天宮》美術設計,主要代表著張光宇先生的對故事的深刻認識,同時也有自己的創新,在傳統的基礎上,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其主要的創作人物有孫悟空、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太白金星、二郎神、四大天王、哪吒等,在他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不僅僅是人物本身。
也包含著作者對人物的深刻認知,同時在張光宇先生的刻畫下,其人物心理活動都表現的淋漓至凈,同時有他們的形象能夠反映出中國的傳統的文化的精髓。在主要形象設計上都有著十分明顯的特點。
孫悟空所表現出來的勇敢、堅持,恩怨分明,玉皇大帝所表現出來的漫不經心的虛偽狡詐、哪吒的驕橫,都表現的十分的清晰,能夠傳達給觀眾的東西更加的飽滿,使得整個故事更加的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