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醫學文獻的查閱
簡稱查閱文獻,就是選擇、閱讀、積累和應用醫學文獻資料的工作。
查閱文獻用於以下情況:①臨床工作中為解決疑難病例的診斷、治療及估計治療結果,了解對已知疾病病因、檢驗、治療的新發展;②教學中為增補新進展的資料;③科學研究過程中決定研究課題(了解哪些方面仍屬空白,尚無人做過工作,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復,並使研究符合現實需要和醫學科學的發展);選擇確定研究方向(研究開始前了解有關問題的發展歷史、現狀、動向,以作出科學預見);判斷、解決研究過程中發生的未料到的問題,以便及時糾正原設想和計劃;總結臨床經驗,分析病例並做文獻復習;研究告一階段後,撰寫研究報告等等。
當代醫學文獻資料浩如煙海,要想從中查到所需要的文獻,就必須掌握方法,否則便無從下手或事倍功半。
尋找文獻的最方便辦法為請教有關專家,但目前醫學分科日益繁細,往往不易找到與所研究問題有關的專家。最根本的辦法是自己查找文獻。
根據不同的目的,查找文獻的步驟也不一樣,如尚未確定研究題目時可查找某一范圍的進展性文獻、綜述、會議錄及專題論文集等,以選定研究方向和主題。如欲了解某一課題的概況,可查綜述文獻,以獲得較全面的概括知識,並可根據這類文獻中所列參考文獻得知在某方面有重要工作的研究者姓名及有關文獻,再向縱深探究,並從主題及著者索引進一步追蹤近期文獻。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某一課題,或解決某個問題,可直接查閱文摘或文題索引。檢索查閱文摘,可立即看到文獻內容,篩查到所要檢索的文題,再去查閱全文。但文摘與全文出版的時差較長,利用文題索引卻能找到更近期的文獻,其缺點是必須逐篇查閱全文。對一課題欲求較全面(從以前到最近的)的了解,除查找綜述外查閱文摘及文題索引時,一般從現在往前追溯5~10年(但經典性文獻則不受年限限制),然後再繼續從最新的現期期刊逐期追隨索查。選擇文獻則需學會使用檢索工具書。有關醫學的檢索工具書頗多,常用的有:查找綜述性文獻的檢索工具書。如《醫學索引》(美國)的「醫學綜述題錄」。刊載綜合性文獻的書刊。包括年度評論,如《醫學年度評論》等;評論性雜志;進展性書刊等專著。專題論文集或會議錄。
美國的《醫學索引》(IM)為世界上最普遍應用的檢索工具書之一,只錄文題,不附文摘,每月一期,與原文獻的出版時差約3個月。每年出版年度累積索引。1991年收編中國生物醫學刊物44種(包括台灣 9種)。每期及每年編排的順序均為:醫學綜述題錄、主題部分、著者部分。可從主題及著者索引檢出所需文獻。用IM檢索時,必須從所規定的主題詞索查(每年一月號或年度累積索引的第一卷中載有主題詞表)。查閱時可試用關鍵詞(文題、摘要、論文內含有實質意義的詞)在主題詞表中尋找規定的主題詞。收編的刊物名稱表列於每年一月號中(或累積索引的第二卷),1986年起每年單印一本,如:《1986年收錄期刊名單》(1986),內有刊名全文及規范化的縮寫備查。
荷蘭的《醫學文摘》(EM),共分47個專業分冊,可自主題及著者索引檢索。
美國的《生物學文摘》(BA),可從主題關鍵詞及著者索引檢索,主題索引分左、中、右三欄,關鍵詞居中欄,主題上、下文分別排在關鍵詞兩側,索引中的斜線(/) 為題目開頭標志。另外還有生物系統(分類)、生物屬類(種類)及概念索引。
美國的《化學文摘》(CA),為醫葯、化學、化工檢索的重要工具書,其中收編有關生物醫學文獻雜志800多種。醫學內容可自主題及著者索引查索;化學物質可自分子式、化學物質、環系、雜原子等索引檢索;並有專利索引。醫學文獻以25個器官、組織的名稱(心、肝等)為標題,以疾病或紊亂、腫瘤、化學毒物、物理損害為副標題,下設一級說明語(疾病名稱)、二級說明語(治療處理等),也可直按用其他器官和組織(25個以外的)名稱標題查,或直接以各種疾病症狀名稱標題查。
美國的《最新期刊索引》(CC),分CC/LS(生命科學)及CC/CP(臨床實踐),除新出期刊題錄外,尚有「近期新書目錄」。
蘇聯的《醫學文摘》(МРЖ)。有目次及著者索引。
日本的《醫學中央雜志》,有件名(主題)索引及人名(著者)索引,均按日本五十音圖順序排列。
中國的《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學)》,有分類索引及主題索引(按漢語拼音順序排列),收編公開及內部期刊、匯編、學術會議資料等。
中國的《國外科技資料目錄(醫學)》有分類及主題索引(漢語拼音字順排列)收編外文現刊546種,世界衛生組織出版物10種,《醫學索引(IM)》未收編雜志64種及少量醫學特種文獻之中文譯題。
中國《中國醫學文摘》分內、外科等13個專業分冊,收編中國公開出版雜志及學報的文摘。可以主題索引檢索。
各種檢索工具書的查閱方法雖不盡同,但從主題、關鍵詞、著者入手再熟習一下各工具書的特點,當不難使用檢索刊查到所需要的文獻題錄(或摘要)。究竟選用哪一種檢索工具書,則根據所要探索的領域、檢索目的及熟悉的語種優先選用。目前有好幾種檢索刊物均已建立電子計算機檢資料庫,世界各地均能在計算機終端檢索,方便、迅速(見醫學情報服務)。
通過檢索查得所需文獻並找到書刊原文後,可先閱讀該文摘要,以了解該文之梗概,若確是所需的文獻,再進一步閱讀全文,否則便可舍棄,以節約不必花費的時間,精讀與泛讀應當結合,才能得到比較完備的知識(既有深度又有廣度)。閱讀過程中記筆記或卡片,久之便可積累很多文獻,使掌握的知識逐漸系統化和廣泛起來。每篇筆記或卡片必須准確無誤的寫上文獻著者、出處(書刊名、年份、卷期頁數)以便引用或查找原文。要記下該文的重點、特點、特殊試驗方法和新的假說結論。可以是提綱式或摘錄式的抄寫;也可以是文摘式。經過通讀思考和領會、提煉、重組寫下的文摘筆記雖然費時,但可幫助深刻領會和記憶,也可提高寫作和閱讀力。記在活頁筆記本便於分類整理,但較易散失,寫在裝訂好的筆記本上時,或分類分冊記錄,或在一本筆記本的首頁上寫出筆記目錄,以便於查找。記在卡片上,則可以更加靈活地編排,容易查找,同類卡片放在一起,少量卡片可置封袋內或用橡筋捆紮;量多時應置卡片盒中或卡片櫃抽屜中,利用指引卡作更加詳細的分類,這樣查索尤其方便。原則上以一文一片為好。因此卡片記載更須精簡扼要,筆記長短不受限制。卡片須注意保存免於散失。撰寫教材、講稿、報告、綜述時抽取適用文題的卡片加編排應用,更是得心應手。
⑵ 著名的醫學典籍都有哪些啊
1、《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另據現代學者考證,認為今本中的黃老道家痕跡是隋唐時期的道士王冰竄入)。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
2、《難經》
《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又稱《八十一難》,是中醫現存較早的經典著作。關於《難經》的作者與成書年代歷來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認為其成書不晚於東漢,內容可能與秦越人(扁鵲)有一定關系。
《難經》之「難」字,有「問難」或「疑難」之義。全書共八十一難,採用問答方式,探討和論述了中醫的一些理論問題,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機、營衛、腧穴、針刺、病證等方面。
3、《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是中國傳統醫學著作之一,作者是張仲景,至今是中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間,該書和張仲景便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傷寒雜病論》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葯的理論基礎。
4、《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葯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葯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
是對中國中醫葯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葯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葯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葯葯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在李時珍出版《本草綱目》之前,該書一直是被看作是最權威的醫書。
5、《金匱要略》
《金匱要略》是我國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的雜病部分,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論述雜病診治的專書,原名《金匱要略方論》。「金匱」是存放古代帝王聖訓和實錄的地方,意指本書內容之珍貴。
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載疾病60餘種,收方劑262首。所述病證以內科雜病為主,兼及外科、婦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飲食禁忌等內容。被後世譽為「方書之祖」。
⑶ 寫醫學類的論文去哪找資料
知網:國內最大文獻庫,涉及學科全面。
萬方醫學網:網擁有220多種中文獨家醫學期刊全文、1000多種中文醫學期刊全文、4100多種國外醫學期刊文摘(全文以電子郵件原文傳遞方式獲得,核心期刊全部收齊)包括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的文獻。
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CBM):學科涉及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葯學、中醫學以及中葯學等生物醫學領域的各個方面,是目前國內醫學文獻的重要檢索工具。
PubMed :是一個提供生物醫學方面的論文搜尋以及摘要,並且免費搜尋的資料庫。PubMed 的資訊並不包括期刊論文的全文,但可能提供指向全文提供者(付費或免費)的鏈接。
seek68:中外文獻匯總,覆蓋領域全面涵蓋大量醫學資料庫。
Embase:是愛思唯爾(Elsevier)推出的針對生物醫學和葯理學領域信息所提供的基於網路的數據檢索服務。內容涉及葯學、臨床醫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法醫學和生物醫學工程等。除了可以檢索豐富的醫學文獻外,還支持葯物和疾病檢索。
The Cochrane Library(考克蘭圖書館):是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 的主要產品,匯集了關於醫療保健治療和干預有效性的研究。它是循證醫學的黃金標准,並且提供有關最新醫療的最客觀信息。
ClinicalKey臨床精鑰:是信息分析公司愛思唯爾(Elsevier)推出的一個臨床決策支持工具,幫助醫生快速獲取准確、簡潔、世界前沿的循證醫學知識。ClinicalKey擁有全球最大的醫學信息資源庫,涵蓋所有醫學專科。
Karger醫學電子期刊:是由瑞士Karger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約80餘種高質量的學術期刊,大部分以英文出版,內容涵蓋了整個生物醫學領域,包括傳統醫學以及最新的醫學熱門課題。
《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是國際知名的醫學雜志之一。除了原版《JAMA》還有18種不同語言的海外版《JAMA》在世界各地發行出版,其中包括《JAMA》中文版其常設欄目有:原著、綜述、共識報告、特訊、醫學進展、約翰霍普金森醫院大巡診、臨床抉擇、臨床心臟病學、醫學新聞與展望、述評等。
Ovid:隸屬於威科集團的健康出版事業集團,與LWW、Adis等公司屬於姊妹公司。Ovid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醫學信息平台。
UpToDate臨床顧問資料庫:是用於協助臨床醫生進行診療上的判斷、決策的循證醫學資料庫。UpToDate覆蓋了常見的 25 個臨床專科,涵蓋了診療全流程和全生命周期的絕大多數疾病及其相關問題,除了核心的臨床專題外,UpToDate還提供多平台訪問、智能搜索、圖表導出生成PPT、重要更新、診療實踐更新、患者教育、計算器和葯物專論等多項功能。
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是一家由眾多諾貝爾獎得主和慈善機構支持的非贏利性學術組織,旨在推廣世界各地的科學和醫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sciencedirect愛思唯爾(Elsevier):是醫學與其他科學文獻出版社之一。愛思唯爾出版2500餘種期刊,包括《柳葉刀》 、《四面體》、《細胞》。39000多種電子書籍以及諸多經典參考書如《格雷氏解剖學》等。
另外,還有谷歌學術、網路學術都可以查找醫學文獻。
⑷ 如何在中國知網查找文獻
首先,你要在瀏覽器上進入中國知網。其次,確定你要查找的文獻,可以輸入文獻名,或者輸入關鍵字,它是有幾種查找方式的。最後,將自己需要的文獻下載,然後再打開即可閱讀了。
⑸ 如何查找文獻呢
查找中文文獻用知網、萬方、維普輸入關鍵詞或者篇名檢索文獻
查找外文文獻建議先谷歌學術檢索,部分可以直接下載,不能直接下載的也可查找到該文獻的相關信息,例如該文獻的DOI號、參考文獻、文獻來源等。然後再去文獻來源資料庫中找你需要的文獻,這樣更省時間。
如果大學圖書館收錄了這些資料庫,可以通過這個途徑使用這些資料庫。如果你用不了學校圖書館,可用:
⑹ 寫作醫學論文如何尋找自己想要的參考文獻
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利用檢索工具檢索,也可以利用已經掌握的文獻末尾所列的參考文獻追溯查找等,具體可以咨詢達晉編譯。
⑺ 如何查詢醫學論文文獻
可以上中國知網、萬方資料庫、維普網以及elsevier science資料庫等網站查詢。
下面以elsevier science資料庫為例,來查詢醫學論文文獻。
1、在網路首頁搜索,elsevier science資料庫,點擊進入。
⑻ 醫學論文參考文獻怎麼查找
文獻時最好是從中文開始,然後是外文文獻。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 根據文章出處,去一些較大圖書館查找原文。
2. 如果學校或單位有CNKI,維普,萬方的話,就比較好辦,中文文獻一般都可以搞定,把關鍵詞、期刊名稱、卷,期、年等信息輸入即可檢索到。
3. 對於自然科學來講英文文獻檢索首推Elsevier,Springer等。這些資料庫裡面文獻很多,可以為我們提供很多的文獻資源。
4.如果所在單位或大學沒有購買這些資料庫,我們可以去Science網上雜志找文章,對中國人完全免費!另外還可以通過Google學術搜索(scholar.google.com)來查詢。裡面一般會搜出來你要找的文獻,在Google學術搜索里通常情況會出現「每組幾個」等字樣,然後進入後,分別點擊,裡面的其中一個就有可能會下到全文。
5. 如果上面的方法找不到全文,就把文章作者的名字或者文章的title在Google 里搜索(不是Google 學術搜索),用作者的名字來搜索,是因為很多國外作者都喜歡把文章的全文(PDF)直接掛在網上,一般情況下他們會把自己的文章掛在自己的個人主頁(home page)上,這樣可能也是為了讓別的研究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學術領域,這樣你就有可能下到你想要的文獻的全文了。第一作者查不到個人主頁,就接上面的方法查第二作者。
如果通過上面幾種方式你還沒有找到文獻全文,那你還可以試一試以下幾種方法:
1. 根據作者E-mail地址,向作者索要 ,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般都願意向你提供,但一定要簡潔!為了更方便大家向作者索取原文,下面是模板:
Dear Professor ×××
I am in ××× Institute of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I am writing to request your assistance. I search one of your papers: "________"(你想要的文獻題目), but I can not read full-text content, would you mind sending your papers by E-mail? Thank you for your assistance.
Best wishes !(or best regards)
出於禮貌,如果你要的文獻作者E-mail給你了,千萬別忘記回信致謝。
2. 讓所在的研究所圖書館的管理員幫忙從外面的圖書館文獻傳遞,不過有的文獻可能是收費的。
3. 到網路資源上求助,如果你需要的文獻目前還沒有電子版,也可以通過館藏求助獲得全文。在找到中文文獻之後,就可以通過其中的英文關鍵詞來查找英文文獻。
總的來說,現在獲得文獻途徑很多,越來越容易,但是對文獻的消化吸收嚴重不夠。我們不能變成文獻的收集者,要做文獻的利用和使用者,研讀關鍵文獻,注重基礎學習才是關鍵;要讓信息成為財富,關鍵是消化吸收,而不能成為信息的奴第,圖書館,文獻幾個G,自己卻無一絲長進。
⑼ 常用的醫葯文獻檢索外文資料庫有哪些
1.Pubmed
是醫學,生命科學領域的資料庫,旨在組織、分享科研領域信息。為用戶提供文獻檢索,圖片檢索,影響因子查詢,免費全文下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統計分析等服務
如果是校外沒有這些資料庫賬號,可以從seek68文獻館中找到。而且還省米。
⑽ 如何查找醫學文獻
檢索的方法
I.最簡單粗暴的方法
就和網路谷歌等搜索引擎一樣,輸入關鍵詞,關鍵詞之間加上空格即可,或搜索作者的名字,已知文獻的標題,pubmed會自動對應主題詞和作者索引找到相關文獻,這種方法相當簡單,但並不能確實的找到所需要的某個領域的文章。
II.使用MeSH
1.在檢索框左邊的下拉菜單中選擇MeSH
2.輸入你想找的概念,如 Bacteriophage 點擊Search
3.突然就跳出了很多很多和Bacteriophage相關的主題詞,你要選擇那個最接近你想搜索內容的主題詞,單擊。
4.Pubmed接下來會提供與這個主題詞相關的副主題詞。
副主題詞是對主題詞的一種限制,如對噬菌體添加限制:噬菌體療法,噬菌體毒理等
這一步並不必要,但能顯著增加你的搜索效率。
5.在右邊的公式框中點擊Add to search builder
6.點擊公式框下面的search pubmed
如果你需要搜索組合概念,只需要在第五步之後,也就是公式框中已經出現關於第一個主題詞的公式後重復第一至五步,系統默認以邏輯關系「AND」連接兩個主題詞,這時再search pubmed你將得到兩個主題詞相關內容的交集。
在左側還可以添加其他的限制條件,比如Free Article,發表時間等。
簡單的說就是這樣了,只是初步的使用經驗,我也只是個beginner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