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經典的湖南民歌有哪些

經典的湖南民歌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20 17:59:04

㈠ 有那些著名的湖南民歌

最著名的當屬《瀏陽河》了,還有《采檳榔》等等的

㈡ 湖南民歌《瀏陽河》得由來

徐叔華因一場文藝晚會創作了花鼓戲《推土車》,《瀏陽河》便是其中的第三段。

1950年,湖南土改運動開始,黎托鄉被選為土改試點。當年,由於黎托鄉土改的成功,湖南省委省政府決定在黎托鄉舉行一場文藝晚會,並要求文工團的每個人都要創作一部作品參加文藝匯演。徐叔華因此創作了花鼓戲《推土車》,《瀏陽河》便是其中的第三段。

當徐叔華把《推土車》報上去後,文工團把名稱改為了《雙送糧》。1951年,《雙送糧》被送到武漢中南文化局接受檢閱時,被改成具有湖南特色的曲調。1959年,該曲作為獨立的歌曲開始流傳。

歌詞:

演唱:李谷一

作詞:徐叔華

作曲:徐叔華

瀏陽河, 彎過了幾道彎

幾十里水路到湘江, 江邊有個什麼縣哪

出了個什麼人, 領導人民得解放

啊依呀依子喲, 瀏陽河

彎過了九道彎, 五十里水路到湘江

江邊有個湘潭縣哪, 出了個毛主席

領導人民得解放, 啊依呀依子喲

瀏陽河, 彎過了九道彎

五十里水路到湘江, 江水滔滔流不斷哪

比不過毛主席恩情長, 啊依呀依子喲

毛主席, 像太陽

他指引著人民, 前進的方向

我們永遠跟著毛主席哎, 人民的江山萬年長

啊依呀依子喲, 瀏陽河

彎又長, 兩岸的客車向四方

幸福歌兒唱不盡啊, 歌唱敬愛的毛主席

我們心中的紅太陽, 啊依呀依子喲

歌唱敬愛的毛主席, 我們心中的紅太陽

紅太陽

㈢ 湖南民歌

曲名:月亮粑粑 歌手:鍾志剛

寒星點點眨眼睛,月到中秋分外明,
站在水邊看月亮,月亮下面是故鄉.
月光揉在江水裡,想起爺爺的聲音,
今年天氣冷得早,秋風清清擾我心.

* 月亮月亮我問你,
今年你多大年紀?(明天我會在哪裡?)
什麼時候我已長大了,
你卻依然很平靜?

故事一年又一年,思念一天又一天,
遠方的人你是否,依然兒時的容顏. *
(長沙童謠):
月亮粑粑, 肚裡坐個爹爹,
爹爹出來買菜, 肚裡坐個奶奶,
奶奶出來綉花, 綉扎糍粑,
糍粑跌得井裡, 變扎蛤蟆, 蛤蟆伸腳,
變扎喜鵲, 喜鵲上樹, 變扎斑鳩,
斑鳩咕咕咕, 和尚呷豆腐, 豆腐一匍渣,
和尚呷粑粑, 粑粑一匍殼, 和尚呷菱角,
菱角溜溜尖, 和尚望噠天, 天上四紮字,
和尚犯噠事, 事又犯得惡, 抓噠和尚剁腦殼。

雅虎MP3

㈣ 《瀏陽河》詞作者徐叔華逝世,他生前的作品都有哪些經典

引言:《瀏陽河》作者徐叔華於11月30日病逝於北京,享年90歲,徐叔華是湖南長沙人,他對於《瀏陽河》有著十分深厚的情感。所以在解放初期,根據小型歌舞劇雙送糧當中的主題歌創造了瀏陽河這首歌曲。而那個時候徐叔華才19歲。當徐叔華逝世的消息爆出之後,網友紛紛表示遺憾,老爺子創造了那麼多有名的作品,實在是令人遺憾。那麼徐叔華生前的作品都有哪些經典呢?

三、總結

最後對於徐老爺子來說,徐老爺子創造的瀏陽河這首歌曾經傳唱了大江南北,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而徐老爺子也在2017年再次回到瀏陽,開啟了兩天的探訪,在這個過程當中,老人對這片土地的熱愛還如當年,就好像老人唱的那首歌一樣,一直被人們所喜愛著。

㈤ 著名湖南民歌

瀏陽河
辣妹子
洗菜心
四季花兒開
鄉里妹子進城來
馬桑樹兒搭燈台
嘀個調兒
挑擔茶葉上北京
比古調
龍泉調
一根竹竿容易彎
果果

㈥ 有哪些湖南地方民歌

湖南省境內丘陵、土地廣布,山歌流布廣泛。當地人把湖南山歌歸納為「高腔」、「平腔」、「低腔」3種。高腔山歌音調高亢,節奏自由,拖腔處常有「阿嗚啊嗚」等襯字,多為成年男子在野外用假聲歌唱;平腔山歌悠遠綿長,多為成年男子在野外用真聲歌唱;低腔山歌優美、柔和,節奏性強,音量較小,多為婦女在室內歌唱。

春秋戰國時代,湖南屬楚國轄境,民俗信鬼而好祭祀,祭祀時必有歌樂鼓舞以娛神。從屈原根據這一帶的民間歌曲而創作的《楚辭》中,可略知當時民間音樂的風格。《楚辭》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充滿大膽的想像、追求和寄託。流傳至今的湖南山歌,仍是浪漫主義創作風格的延續。

湖南民歌不僅有美麗動人的歌詞,曲調也清新脫俗,別具一格。

湖南民歌能表達出各種不同情感,有渾園嘹亮的山歌、優美抒情的小調,有歡快活躍的花燈、低沉哀怨的曲藝,還有氣勢磅礴的勞動號子、盪氣回腸的薅草鑼鼓,以及激昂向上的革命歌曲,其曲式結構嚴謹,曲體多樣,尤其是襯詞的運用,使民歌在烘托氣氛、揭示人物內心情感等方面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㈦ 中國民歌有哪些

1、八月桂花遍地開(安徽民歌)

《八月桂花遍地開》是一首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興起並在中國全國多個省份傳唱的民歌,採用《八段錦》曲調,是為慶祝蘇維埃成立所作,是一首歌唱八月里成立的蘇維埃的歌,原名叫《慶祝成立工農民主政府》。

2、三十里鋪(陝北民歌)

《三十里鋪》是一首流傳很廣、膾炙人口的優秀陝北愛情民歌。它產生於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根據陝北地區的真人真事,用信天游曲調編唱的。它的誕生地,也就是陝北綏德縣城東30華里的滿堂川鄉「三十里鋪」,這首後來成型的民歌也就以「三十里鋪」命名了。

3、楊柳青(江蘇民歌)

《楊柳青》是群星演唱的一首揚州民歌,收錄於專輯《地方民歌·戲曲系列 太陽出來喜洋洋(中國民歌少年合唱)》。

4、康定情歌(四川民歌)

《康定情歌》又叫《跑馬溜溜的山上》,是四川康定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民歌,經吳文季、江定仙編曲,由喻宜萱1947年4月19日在南京演唱。此後《康定情歌》在全國流傳,而且聲名遠揚海外,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

5、瀏陽河(湖南民歌)

《瀏陽河》是一首中國經典民歌,由徐叔華作詞朱立奇、唐璧光作曲,創作於1951年。這首歌自創作以來,廣為流傳,分別有多位演唱家,如蔣大為,李谷一,宋祖英等,以不同方式及風格進行演繹,超女周筆暢的一首《瀏陽河2008》又為這首老歌賦予嶄新的內容。

《瀏陽河》這一曲膾炙人口的經典民歌多年來一直為人傳唱,熟悉的旋律穿透幾代人的歲月。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首傳世之歌誕生之初卻僅僅只是湖南花鼓戲中的唱段,曲調旋律也和大家所熟知的不一樣。

拓展資料

中國民歌是勞動人民集體的口頭詩歌創作。民歌,即民間歌謠,屬於民間文學中的一種形式,能夠歌唱或吟誦,多為韻文。

中國民歌是我國民族民間音樂體裁的一種,是人民群眾在生活實踐中經過廣泛的口頭傳唱,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歌曲藝術。

根據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民歌的不同風格色彩,中國民歌大體可以分為七個不同的風格色彩區。

1.中原及東部沿海有著古老傳統文化的漢族民歌區;

2.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區;

3.西部受佛教文化影響的藏族民歌區;

4.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區;

5.東北受薩滿教影響的狩獵文化民歌區;

6.西北高原多民族半農半牧文化民歌區;

7.西部受伊斯蘭文化影響的新疆民歌區。

至於每個民歌區的民歌分類。由於民族不同,各自有其傳統的分法,不可能劃一,只能存異。

㈧ 湖南民歌的代表作品

1、洗菜心

是一首湖南民歌,原是湖南地區膾炙人口的一首生活小調,後吸收到當地的花鼓戲中,成為花鼓戲的常用曲目。作為現代民族聲樂教學中的一首代表性曲目。

2、劉海砍樵

這是一首經典的男女對唱歌曲,曲風俏皮可愛,悅耳動聽。不僅唱的人多,流傳的故事版本也很多。

3、鄉里妹子進城來

是一種傳統民間曲藝,唱詞幽默詼諧深得民心,表演純朴開創民間藝術新風尚。小調傳唱的社會階層比較復雜,也給小調的內容和形式帶來了復雜性。

4、馬桑樹兒搭燈台

晚年時光,戴桂香每天總要去丈夫墳前坐幾個小時,手拿幾片馬桑樹葉,陪著他靜靜吟唱《馬桑樹兒搭燈台》。生前守望著他的人,身後守望著他的墳。

5、挑擔茶葉上北京

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的湖南民歌《挑擔茶葉上北京》,曲調明快,洋溢著故鄉人民對毛主席的熱愛,也讓人們牢牢記住了湖南茶葉。

㈨ 湖南地區湘南民歌有哪些

湖南民歌代表作品:
《瀏陽河》、《劉海砍樵》、《洗菜心》、《四季花兒開》、《鄉里妹子進城來》、《馬桑樹兒》、《搭燈台嘀個調兒》、《挑擔茶葉上北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