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六方壺哪個最經典
擴展閱讀
投資商業知識大全 2024-09-19 09:59:10
清島啤酒經典多少錢一箱 2024-09-19 09:33:33

六方壺哪個最經典

發布時間: 2022-03-04 05:15:00

① 周賽英的大彬六方壺大概什麼價位算他代表作嗎

周老師,她得壺很好的,有所了解,顧景舟傳人,她得作品多以光素器,傳統壺型為主,傳承顧老的衣缽!大彬六方應該算她得代表作了。

② 底款是秉禮的六方紫砂壺是什麼人什麼時期的。價值如何

應該是清朝-民國時期的,估價千元以下。

③ 想買把紫砂壺,請大神指教方壺和一般圓壺的區別

1、定義不同

紫砂圓器由不同方向、曲度的曲線組成。

紫砂方器由長短不同的直線組成。

2、特點不同

紫砂圓器講究珠圓玉潤、骨肉亭勻、比例協調、敦龐周正、轉折圓潤、雋永耐看。造型「圓、穩、勻、正」。口、蓋、的、嘴、把、肩、腰的配置比例要協調 和諧,勻稱流暢,達到無懈可擊,致使器型上的標准要求為「柔中寓剛,圓中有變,厚而不重,穩而不笨,有骨有肉,骨肉亭勻」。

紫砂方器既為幾何形體,也屬筋紋形體。要求方中藏圓,線面挺括平正,輪廓線條分明,給予人們干凈利落,明快挺秀之感。

線條流暢,輪廓分明,平穩莊重,以 直線、橫線為主,曲線、細線為輔,器型的中軸線、平衡線要正確、勻挺、富於變化。除口、蓋、的、把、嘴應與壺體相對稱外,壺體不論四方、六方、長方、扁方 為壺型,其壺蓋方向均可任意變換,並與壺口嚴密吻合。

(3)六方壺哪個最經典擴展閱讀

原料

紫砂壺燒制的原料為泥土,紫砂壺泥分為三種:紫泥、綠泥和紅泥。可以燒制紫砂壺的泥一般深藏於岩石層下且,泥層厚度從幾十厘米至一米不等。

根據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有關岩相的分析表明,紫砂黃泥屬高嶺—石英—雲母類型,含鐵量很高,最高含鐵量達8.83%。紫砂壺在高氧高溫狀況下燒制而成,一般採用平焰火接觸,燒制溫度在1100-1200℃之間。

紫砂壺成品的吸水率大於2%。紫砂壺的泥原料,為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俗稱「富貴土」。因其產自江蘇宜興,故稱宜興紫砂。

④ 好的方壺,如何辨別

關注【紫砂網路大全】,每天學習紫砂基礎知識(泥料、壺型、工藝)。

古人常用「天圓地方」來樸素地解釋世界,古亭台樓閣也多以方和圓為基本構造類型。方和圓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是虛實相生的。

紫砂方壺,有多個平面和稜角,是以直線、平面構成空間。除了「亞明四方」壺等特殊形體外,方壺的面與面的相切、結合處,大都方中寓圓,體現「行方智圓」的特點,耐人玩味。如「方鍾」壺、「四方石瓢」壺等,4條線的同高4點,正是?個圓的內接正方形的頂點。

方器造型主要由長短不同的直線組成,如四方、六方、八方及各種比例的長方形等。要求線條流暢,挺括平正,輪廓分明,平穩莊重,以直線、橫線為主,曲線細線為輔。器型的中軸線、平衡線要精準、勻挺、富於變化。囗、蓋、把、流應與壺體相稱,還要方中寓圓,方中求變。不論四方、六方、長方、扁方,其壺蓋方向均可任意變換,並與壺口嚴密吻合。

美觀又實用的方壺,應該壺身重心下垂,有沉穩踏實之感;立面平整勻稱,不能厚薄不勻;線條挺括流暢,不能拖泥帶水;流把協調配合,不能比例失當;口蓋周正嚴密,角度變換隨意;整體端莊粗獷,細部過渡自然。

如何選購方器?

方器壺不論有多少個面、有多少個層,都應:

構思合理、比例得當、線條流暢、虛實恰當,要有層次感和立體空間感;

分界明顯、角度協調、對稱均衡,要有厚重感;

面與面鑲接的「公共邊」、線與面過渡的交接處,要「方中寓圓」,變化交代富有特徵;

選用泥料以摻有顆粒適當的砂粒為宜,燒成後要老而不枯、粗而不澀。

顧景舟制《瓦當詩文方》壺

>>轉載是一種智慧,分享是一種美德<<

想了解紫砂壺查看往期文章,咨詢茶道知識、紫砂壺養護知識,可以關注我!

⑤ 紫砂壺壺型那麼多,到底哪一種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對上眼的咱不說,對上眼就是喜歡,就是合適,我們從實際的使用和收藏出發。

容量上,根據你日常喝茶用的杯子容量+數量總和來挑紫砂壺的容量,這樣泡起茶來就剛剛好,招待客人也方便。

造型上,男士可以挑一下相對渾厚的壺型,比如容天;

至於收藏的話,只能是挑名氣了,畢竟看作工,沒個十來年玩壺經驗,很難拿捏。

⑥ 紫砂方壺為什麼比圓壺貴

方壺製作難度要遠大於圓壺,方壺做不了假,只能用機車或者模具成型,只能手工完成,紫砂知識上 壺史名錄,會受益匪淺的,下面是方壺製作難點:
一、角線的處理:一般形容方壺的詞彙總是剛勁、挺拔、端莊大度、規整有力,就像是一個充溢陽剛之氣的男子漢。而方壺的角的處理是表現茶壺氣度的首要因素。我曾經把角的處理比為烹調的的運用,就像銳角與鈍角法以人的感到是截然不同的。一個造型,為依據設計構思的意圖,選擇角的處理。銳角一般表現娟秀、利落;鈍角則是淳樸穩健。有人覺得,鈍角或圓角失去了方壺專有的韻味,這是一種曲解,寓圓於方則別有情趣。手藝成型的圓角其實要比銳角難做,而且非經驗老到者是做不出大的淳樸的圓角的,這是我的體會。至於有的角峰利無比,有的角上挾出面,這是因各人的嗜好而作,不能強求一致。
二、口蓋最難做:選壺都要挑選口蓋平整,調轉緊密的茶壺。方壺有長方、四方、六方、八方等幾種根基形狀。蓋頭大致分為嵌蓋、壓蓋,又有平蓋、虛蓋等差別 。依我的體會而言:八方、四方壺蓋比六方,長方壺蓋難做,而嵌蓋要比壓蓋容易一點。與圓壺相比,方壺口蓋的變形要大得多。緊縮時嘴把的拉力共性,在製造時方壺與圓壺也有明顯的不同,圓壺以圓心為中心,使用工具時無頭尾之分,用力對比可以達到均勻。可是製造方壺在使用工具時,一定有開端收尾,然後再換一面的次序 。有力就較難維持一樣用力不勻,實際也是變形的一個因素。做壺蓋、蓋片、虛片、子口(唇)相互之間軟硬調配必定要控制好。而這個軟硬關系,並非一成不變,又沒有明確的標准,全憑手感及經驗。嵌蓋與壓蓋不一樣,因蓋內結構區別,也有必要有不同的處理法子,稍有漠視,就要變形。就是在焙燒時,由於口蓋過緊,陰礙了口及蓋的自體緊縮,也會變形,要想做好把口蓋緊密又平整,且不加整修的茶壺,其實是很難的。所以就難免會有口部及蓋頭有窯外整修的痕跡,現在有的為了打消窯外整修的痕跡,採用再焙燒,窯場上有句俗話:「火里求財」,往往整修痕跡打消了,而別的問題又呈現了。諸如起泡、落渣、鐵質甚至開裂等。
三、平口面的下陷:在宜興紫砂壺中,無論圓壺還是方壺,採用平口面嵌蓋做法的還是對比多見。可是有的作品看起來口平面下陷,這是由於視力錯覺的原因,平的看起來下陷,真的看起來凹進,製造方壺就有必要把視力錯覺考慮進去。平口面下陷,首要原因是沒有用好贊助工具。我們稱它為瓢只。在製造進程中,少不了敲打。在敲打底部時,口部沒有用瓢只墊好,那原本就豐滿的口部就會與轉盤一樣平。凹陷下去今後,就不會鼓起來。圓壺也是相同道理。
四、鑲接或堆砌的痕跡:鑲接及堆砌,稀泥是黏合劑。鑲接成角的痕跡,銳角的器皿不容易看出。鈍角、大圓角的就容易呈現,這是由於泥片在合攏時有的空地相對較大。而這個空地部位又只能用稀泥補充 。雖然在製造時,要用力的夾、拍,但泥片與稀泥的顆粒緊密度不一樣,經過焙燒後,總會有一點痕跡。泥片堆砌的痕跡也是如此。比如身筒齊平的假底及准片,就會有這種情況。為了減少堆砌的痕跡,盡可能採用泥片內嵌的法子。可是並非所有造型都可內嵌,所以無論老壺或新壺都有這種現象。而且有這樣一個規律,泥料越細,痕跡越明顯。當然,壺身與堆砌上去泥片的軟硬不和,也是一種原因。
五、灰爆與雜質:灰爆或稱爆砂,一般在調砂或鋪砂作品上呈現。由於砂粒是選用紫砂原料較硬的本山綠泥礦土,經粉碎加工而成的。如果在加工進程中,混進了一小塊石灰石,經過粉碎就成了幾百幾千顆小粒子,肉眼根本分手不出(攤曬原料的場地是水泥地極易混進)。石灰石經過高溫成了石灰,當它吸收了必定的水份就膨脹,形成了灰爆。雜質,一般是指鐵質及其它混入泥料中的雜物,甚至渺小到筆毛、頭發。經過焙燒才會裸露。其中鐵質較為多見,鐵質分兩種,一種是原料加工機會械的磨損,雖經吸鐵程序但未除盡。一種是礦土本身含有的。如紅泥,含鐵量原本就較高,礦土的外面附有一層鐵銹樣的物質,如果在練泥前沒有消除潔凈,就帶進泥料中,經過焙燒就成了小黑點。這些在製造進程中都是極難創造的。非要經過焙燒,甚至使用了一段光陰後,它才珊珊遲來,給作品留下一點遺憾。

⑦ 鐵壺中最耐看的壺型,都有哪些

自室町以始,自江戶以盛,鐵壺經歷數百年的發展,器型何止萬千,而其中最耐看的,正是那些經典造型的壺。這些經典壺式自其創制後,就成為各時代壺藝家們喜歡製作的品種,並不斷衍生出新意。

鐵壺中最耐看的壺型,有:南部壺、平丸壺、寶珠壺、寶袋壺、真形壺、八角壺、丸形壺、方形壺、棗形壺、富士形壺,這十幾種壺型很多匠人都做過。

?春齋富士形筋紋鐵壺[編號: 45699]

造型經典的鐵壺為什麼那麼魅力?因為鐵壺造型得以流傳至今的,都是經歷了時間的考驗,經受歷代愛壺人審美的洗禮而終成經典。

今天我們從從美學角度看待南部鐵壺,探究南部鐵器的美學源流與設計思想。

大國寫寶袋形鐵壺[編號: 50747]

南部鐵壺的設計語言--壺之形制

「形制」是古代對器物造型樣式的表述,也稱「器形」。它是根據生活中各種需求,利用不同工藝、材料和技術設計和製作出具有物質和精神雙重功能的器物樣式。,日本著名民藝理論家、美學家抑宗悅在《工藝之道》中曾說:「工藝之美就是實用之美,所用之體必須結實,作為日用器具,要經得起惡劣條件的考驗。」

由於日常生活中的功能需求,鐵壺形制的發展歷經了從釜到壺的演變。鐵壺其美歸功於紋,其韻歸功於型。功能與紋型的完美結合,使得日本鑄鐵傳統得以延續與傳承。南部鐵壺的器形王要有幾何形體、自然形體及筋紋形體三大類。

1、幾何形體

(1)圓不一相

以最傳統的圓形一一丸形壺體造型為王,由此衍生出缽形,缽形鐵壺的紋樣分格子與素麵結合及通體為格子兩種類型。還有以圓為基礎延伸的布團形鐵壺,整體質朴難拙,壺體由於鑄造而留下的中分線使壺的造型更具有空間感。

日之丸形

八仙花文日之丸鐵壺[編號: 45789]

丸形

丸形梅鐵壺[編號: 50168]

平丸形

平丸形富士馬鐵壺[編號: 49202]

布團形

布團型鐵壺[編號: 45787]

鐵缽形

鐵缽形霰砂鑄鐵壺[編號: 45697]

(2)方非一式

除了日常所見的圓形外,方形也是鐵壺幾何造型中必不可少的一類。方形器主要分為各種比例的四方六方及八方。與圓形鐵壺相比,方形鐵壺的直線線顯得更為挺拔利落。

四方形

四方鐵壺[編號: 49133]

六方

六角地紋入鐵壺[編號: 49166]

八方

八角尾垂鐵壺[編號: 50154]

2、自然形體

此形制王要是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鑄物師在細心觀察和研究各種物象的形態後,採用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的藝術手法塑造形體。例如「富士山形鐵壺」以山的作為參照,採用一體化的鑄造手法,壺體看上去線條流暢。

富士山形

富士形櫻紋鐵壺[編號: 48315]

3、筋紋形體

筋紋造型的特點是從大自然中的花瓣、葉子、瓜棱等汲取靈感,使用這些物象造型的筋紋將壺體分為不同部份,形成尤其從俯視角度較方圓器更為豐富復雜的形式。

丸形筋紋鐵壺[編號: 50753]

般若勘溪作筋目楓地紋鐵壺[編號: 45686]

⑧ 六方壺的介紹

六方壺是收藏於南京博物院的一件清代的紫砂壺。

⑨ 紫砂壺是方壺好還是圓壺好

紫砂壺中的圓與方,圓方互濟,其實是儒道互補,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精神。

好的砂壺,是集材質美、工藝美、造型美、功能美、品位美於一體的,是火與土的藝術,每一件經過高溫的燒制收縮,不可能產生一模一樣的器皿,它的唯一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如果缺乏作者主觀能動的創作激情,就沒有流淌的自然美,無法讓人感受作者的心境、藝術涵養造詣的表現。

圓,是中國道家通變、趨時的學問;方,是中國儒家人格修養的理想境界。正如古人所雲:知欲圓而行欲方。紫砂壺就是在方與圓的千變萬化中,闡釋著這樸素的哲理。



圓是最有彈性的幾何形。它在紫砂壺的造型中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幾乎所有的壺形都有圓的蹤影。人們通常對圓形壺外形的基本要求是「圓、穩、勻、正」,要達到珠圓玉潤的地步。在圓壺中一般的情況是多個大小、弧度不同的圓形的重疊、變化、映襯,以此構成壺體的「圓潤」之美。有時是壺身、壺蓋、壺鈕的圓形對照比,如大亨和程壽珍的掇球壺;有時是提梁和壺身的圓形對照,比如經典的大彬提梁壺;更多的還有圓形把圈與壺身的對照。顧景舟《提璧壺》就是圓壺的代表作。其壺蓋面似一古雅玉璧而得名。壺體扁圓柱形,平蓋,扁圓鈕,扁提梁,微曲線造型,結構嚴謹,剛中帶柔,和諧勻稱,虛實節奏協調。是當代紫砂名壺之一,也是顧氏畢生的經典之作,曾經多次製作,修改壺器造型,有「壺不驚人誓不休」之感慨。1956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著名國微浮雕定型設計者高庄從北京到宜興與顧景舟交友,他們以紫砂陶優民土質及適用功能,精心合作設計提璧壺。為達到器型點,顧氏自製十餘種製作工具,使其壺坯輪廓造型端莊周正,結構嚴謹,比例和諧勻稱,線面簡潔明快,節奏變化大度,製作一絲不苟。提璧壺氣度健偉,色澤紫中泛紅,深沉朴茂,置放各種環境中品茗觀賞,都能顯其神采。

方是比較理智的幾何形狀,方壺往往總給人一種或挺括周正、端莊大氣或剛正不阿、一絲不苟或挺拔清奇、堅硬利索的感覺。大家較為喜愛的壺形有六方提梁、八方提梁、方斗壺、磚方壺、亞明方壺等。

中國傳統的「天圓地方」思想的在中國古代宇宙觀中占據著核心地位,並由此影響到中國人的審美傾向。方圓造型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深深烙在了中國人的審美心理之中。地道的紫砂壺講究的是「方非一式,圓非一相」。

⑩ 六方雪華壺來歷

六方雪華壺來歷:雪華壺是顧景舟於20世紀70年代創新之作,壺名取瑞雪兆豐年之意。在研製雪華壺時,顧大師的設想放在壺之形態建構上,採用多種對比手法。

諸如壺體之線條上密而下疏,其線面上小而下大,壺肩以上精雕細鏤,而壺身則光潤疏朗;形成鮮明對比,在視覺上形成張力。另一方面整個壺體、把、流、鈕等形式要素,均由不同大小的六邊形線面融合構成,統一和諧,敦厚樸拙,恰點雪花之題,令人賞心悅目。

此外雪花壺從壺的頂部著手,一直到六方型壺底圈,六方造型上下共分九層,角對角,線對線,六個壺面上下貫通,渾然一體,壺蓋可任意調換角度,與壺口配合嚴密,分毫不差,展現了點線面的最佳組合。



六方雪華壺特點:

六方雪華是方器中的經典。壺身六方,壺鈕、壺蓋、壺頸、壺肩至壺足,共有大大小小九個六邊形依次排開,如片片雪花墜落,層層疊疊、連綿不盡,象徵好福氣、好意頭,意寓「瑞雪兆豐年」。壺流飄逸,壺把端方,皆由不同的六邊形結合,方中寓圓,柔中見剛。

壺身用兩種字體銘觀今懷古,刻繪江山懷遠之圖,蒼茫遠山、蔥籠綠樹,江中船隻往來,靜中見動,意境悠遠。採用文革紫泥製作,蒼古而沉穩雅緻。整器製作精良,選料用心、刻繪切壺,是方器中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