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經典力學無法解釋現象有哪些
擴展閱讀
執勤基礎怎麼講 2025-02-07 07:21:03
我什麼都不怕歌詞 2025-02-07 07:15:23

經典力學無法解釋現象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20 05:09:36

『壹』 列舉兩個以上經典力學不能解釋的物理學現象.

解析: (1)經典力學中認為物體的質量恆定不變,並且與物體的速度與能量沒有關系.相對論則認為:物體的質量將隨著物體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物體的質量與能量是密切相關的. 經典力學認為物質粒子與波是不相關的物理量,一個物體同時具有波的性質與粒子的性質是不可想像的;粒子在空間的速度與位置是可以精確測定的.但量子力學研究表明:微觀粒子既具有粒子的性質,同時具有波的性質,波粒二象性是微觀世界的特有性質.微觀粒子的位置與速度具有不確定性,粒子的狀態只能用粒子在空間出現的概率來描述.

『貳』 經典力學

D
雖說火箭、宇宙飛船、宇宙探測器速度極大,但相對光速還是很慢,由相對論現有帶來的影響不大,可以使用經典力學做近似處理。

而以百分之99倍光速運行的電子束所產生相對論效應是無法忽略地,換句話說經典力學此時不適用啦。

『叄』 經典力學的弊端

牛頓經典力學無法解釋微觀的力學現象
經典力學適應的是那些質量較大,速度遠低於光速的物體,對電子,原子等微觀粒子不再適用....電子的運動並不服從經典力學(即牛頓力學)規律,因為符合經典力學的質點運動時有確定的軌道,在任一瞬間有確定的坐標和速度,可是電子總是做高速的無規則運動,所以...............

『肆』 什麼是經典力學其主要內容是什麼

經典力學是力學的一個分支。經典力學是以牛頓運動定律為基礎,在宏觀世界和低速狀態下,研究物體運動的基要學術。經典力學主要包括牛頓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一個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

(4)經典力學無法解釋現象有哪些擴展閱讀

經典力學的局限性

1、從低速到高速——狹義相對論:當物體運動的速度比真空中的光速小得多時,質量、時間和長度的變化很小,可以忽略,經典力學完全適用。但物體運動速度可以和光速相比較時,質量、時間和長度的變化就很大,經典力學不再適用。

2、從宏觀到微觀——量子力學:物理學研究深入到微觀世界,發現微觀粒子不但具有粒子的性質,還能產生干涉、衍射現象。干涉和衍射是波所特有的性質。也就是說微觀粒子具有波動性。這是牛頓經典力學無法解釋的。在這種情形下量子力學應運而生,解釋了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

3、從弱引力到強引力——廣義相對論:天文觀測發現行星的軌道並不嚴格閉合,它們的近日點在不斷地旋進。這種現象稱為行星的軌道旋進。這是用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無法得到滿意解釋的。

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根據廣義相對論計算出的水星近日點的旋進與天文觀測能很好地吻合, 愛因斯坦創立的廣義相對論是一種新的時空引力理論,愛因斯坦還根據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光線在經過大質量星體附近時會發生偏轉,這也是被天文觀測所證實的。

『伍』 有哪些實驗用經典力學解釋不了

相對論》解決了邁克爾遜實驗顯示的經典力學無法解釋的問題 1.邁克爾遜實驗的時代背景和目的當初,人們認為光是在所謂「以太」,即:一種彌漫整個宇宙、還弄不清其性質、也無法實驗證實其存在的,一種介質,中傳播。斐索(H.L.Fizeau)還根據實驗結果,認為:運動物質的折射系數反映該物質帶動「以太」牽引運動的程度。而大氣(近乎真空)的折射系數幾乎為1,就認為它不會顯著地帶動「以太」。經典力學中,不同參考系間牽引合成運動是按伽利略公式表達的。邁克爾遜又在前人的基礎上,精確地測定了光速。就想要按伽利略公式,在大氣中,利用地球繞太陽的運動,實際測定地球與「以太」的相對運動。 2,邁克爾遜實驗的設計和結果 為此,他設計了如下的一個實驗,即:用半鍍銀的透明薄片,將光束分為彼此正交的兩束,使其傳播方向分別平行或正交於與地球相對「以太」 的運動方向,經不同的光程差反射折回發生干涉,而形成干涉條紋。設兩分光束各單程的長度為s,地球繞太陽相對「以太」參考系的運動速度為v,大氣(近乎真空)中3維空間的光速為c,平行參考系運動方向的光束往返光路所需時間為t(1),垂直參考系運動方向的光束往返光路所需時間為t(2),則按通常經典力學的伽利略變換,有:t(1)= s/(c-v)+ s/(c+v)= (2 s /c)/ (1-v^2/ c^2),t(2)= 2( s^2+( vt)^2)^(1/2)/c= (2 s /c) / (1-v^2/ c^2)^(1/2) ,兩光束往返光路所需時間差為t(2)- t(1)= (2 s /c)(1/ (1-v^2/ c^2)^(1/2)-1/ (1-v^2/ c^2)) ,因v/c甚小,上式近似為t(2)- t(1)~ s (v/ c) ^2/c,實驗中,還使整個儀器旋轉90度,使原來垂直與平行參考系運動方向的光束互換,這兩次的時間差就成為2s (v/ c) ^2/c。這樣,儀器旋轉前後,干涉條紋將發生移動的條紋數應是n=2s (v/ c) ^2/(cT)= 2s (v/ c) ^2/L,其中T,L分別為所用光的周期和波長。由他最後幾次實驗所用光束的波長(5.9乘10^(-5)cm)、所用反射的光程(2乘11m)、和地球繞日運行的速度(3乘10^6 m/s)估計,干涉條紋應移動0.4條。而實驗的觀測精度可達百分之一條,應完全觀測到干涉條紋的移動。但是,在不同季節,不同地理條件,進行的多次實驗觀測,卻都看不出干涉條紋的移動。 3.邁克爾遜實驗結果對經典物理學產生的震動由邁克爾遜實驗結果的以上分析可見,實驗的計算是嚴格按照經典力學,並且已經計及光在往返兩程傳播方向的速度變化。因而,實驗的結論只能是:伽利略公式與實驗結果不符。「在慣性牽引運動系,真空中3維空間的光速不隨參考系運動改變」!這一實驗結果,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困惑。 4.狹義相對論才圓滿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洛侖茲仍用「以太」的觀點,而提出所謂「長度收縮、時鍾變慢」,以適應相應的觀測結果。但仍有許多悖論,而不能自圓其說。直到愛因斯坦(Einstein)的狹義相對論,採用4維時空的閔可夫斯基矢量,才圓滿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陸』 物理經典力學 局限性是啥都有什麼能不能詳細一點

經典力學的局限和任何理論一樣,經典力學也有它的局限性,有它的適用范圍。(1)從低速到高速——狹義相對論:當物體運動的速度比真空中的光速小得多時,質量、時間和長度的變化很小,可以忽略,經典力學完全適用。但如果物體運動速度可以和光速相比較時,質量、時間和長度的變化就很大,經典力學就不再適用,狹義相對論闡述了物體在以接近光速運動時所遵循的規律。(2)從宏觀到微觀——量子力學:物理學研究深入到微觀世界,發現微觀粒子不但具有粒子的性質,還能產生干涉、衍射現象。干涉和衍射是波所特有的性質。也就是說微觀粒子具有波動性。這是牛頓經典力學無法解釋的。正是在這種情形下,量子力學應運而生,量子力學能夠很好地解釋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3)從弱引力到強引力——廣義相對論:天文觀測發現行星的軌道並不嚴格閉合,它們的近日點在不斷地旋進。這種現象稱為行星的軌道旋進。這是用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無法得到滿意解釋的。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根據廣義相對論計算出的水星近日點的旋進與天文觀測能很好地吻合,
愛因斯坦創立的廣義相對論是一種新的時空引力理論,愛因斯坦還根據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光線在經過大質量星體附近時會發生偏轉,這也是被天文觀測所證實的。根據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假定一個球形天體總質量不變,並通過壓縮減小它的半徑,天體表面上的引力將會增加。半徑減小到原來的二分之一,引力增大到原來的四倍。愛因斯坦引力理論表明,這個力實際上增大得更快些。天體半徑越小,這種差別越大。根據牛頓的理論,當天體被壓縮成半徑幾乎為零的一個點時,引力趨於無窮大。愛因斯坦的理論則不然,引力趨於無窮大發生在半徑接近一個「引力半徑」的時候。這個引力半徑的值由天體的質量決定,例如太陽的引力半徑為3km,地球的引力半徑為1m。因此,只要天體的實際半徑遠大於它們的引力半徑,那麼由愛因斯坦和牛頓引力理論計算出的力的差異並不大。但當天體的實際半徑接近引力半徑時,這種差異將急劇增大。這就是說,在強引力的情況下,牛頓引力理論將不再適用。希望可以幫到你

『柒』 經典力學不適用於微觀世界的例子

  • 經典力學適用於低速大質量物體的分析. 微觀粒子質量小 速度快已經不再符合經典力學了.

  • 在經典力學中,物體的粒子性和波動性是對立的、不相容的,而微觀粒子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動性,它們的運動規律不能用經典力學來說明,量子力學能正確地描述微觀粒子運動的規律.

  • 例如,電子繞原子核的運動不能用經典力學解釋,必須用量子觀點解答。

『捌』 牛頓理論為什麼不適用粒子物理原因是什麼

粒子物理學研究的是金屬氫離子的 "磁矩 "在光速震盪時產生的能量--電磁波。電磁波的傳播離不開金屬氫離子 "磁矩 "的共振;金屬氫離子聚合形成的新元素在磁場中以光速流動時,會再次分裂成金屬氫離子,形成 "連鎖反應"。總之,金屬氫離子以光速流動並不是 "經典力學 "的研究范圍。傳統的實驗、觀察和計算手段在 "量子力學 "的研究領域是無能為力的! 300年前,牛頓建立了經典力學,統一了地面和天空中物體的運動規律。從那時起,科學家可以准確地預測主要行星、衛星和彗星的行為。

此外,當兩個粒子之間的距離無限接近時,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的描述,粒子之間的吸引力將變得無限大,這是不正確的。因此,萬有引力不能描述微觀粒子的相互作用,在強牽引力源的情況下,由於明顯的相對論效應,萬有引力定律也將失效。正是由於牛頓力學四大基本定律的局限性,牛頓力學本身也有適用范圍,特別是在微觀和宏觀高速的情況下,需要用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力學來描述。

『玖』 經典力學解釋不了什麼現象

經典力學出現的時代本身就比較早,所以以那個時代的整體的社會發展來說是應該適用的。但。。。科技在發展,隨著實驗觀察水平的發展,很多新的現象被觀察到,這時就發現經典力學很多事解釋不了了。如:高速運動(近乎光速).大質量(星球級的).微觀粒子等等,這些東西的運動就要用相對論或量子學來解釋了,不過即使是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也是有局限性的,大一統的理論還沒有發現呢!我覺得那是不可能的,世界不會去服從人類的理論,只能是人類的理論去迎合它。。。

『拾』 牛頓經典力學無法解釋的現象

天文物理單位大,研究的速度大,大速度牛頓的經典力學是錯誤的,牛頓的經典力學認為物體質量不會隨速度變化,這是錯誤的,由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可得出物體質量會隨速度變化,但牛頓的經典力學研究小物體,速度對物體質量的影響可忽略不計,所以經常用牛頓的經典力學,但對與超過光速的物體就一定要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大學可以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