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文化必讀書目
讀書能改變氣質,讀書能提升內涵,尤其是讀中國人自己寫的書。哲學詩畫今天為你推薦10本關於中國文化的經典書單,讓其的氣質與眾不同,站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被別人認出。
1,《中國文化要義》
《中國文化要義》被譽為中國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較的經典作品,作者為梁漱溟。書中充滿著「問題意識」。揭示了我們每個人從少年起就迴避不了的人生意義問題,古老中國在清末以來所遭逢的民族前途問題,把梁漱溟這位文化大師引向了同一個中國文化。在梁漱溟看來,中國文化既是這兩大問題的根源,也是這兩大問題的解答,關鍵在於如何來認識這種文化。
對中國文化本身,梁漱溟也從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顆入手來探討。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知識、經濟和政治無一稱強,卻何以歷史悠久、廣納眾民,以至於面對強悍日寇仍能持久抵禦?人們總說西方人是個人本位,中國人是社會本位,但如何解釋中聞人的「一盤散沙」,甚至「缺乏公德」呢?中國文明那麼早就開始迸發出燦爛輝煌。但何以一直沒有發展出像樣的科學體系?中國缺的是民主本身,還是西洋近代國家所提倡的新型民主?
看完此書,以上問題將會變得更清晰,更深刻。
2,《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家書》是晚清一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流傳最廣泛的書信作品,全書集結了曾國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 至同治十年(1872年) 前後撰寫的致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諸弟、妻子及兒輩的家信,所涉內容小到家庭生計,大到治國帶兵,涵蓋修身、為官、處世、教子、養生等方方面面,極為廣博,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思想和社會活動以及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家書讀來平平淡淡,背後卻蘊育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智慧,這些思想精髓對當令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同樣大有裨益。
3,《論語別裁》
我們要了解傳統文化,首先必須了解儒家的學術思想。要了解儒家的思想,首先便要知道孔孟的學術。要知道孔子的思想學術,必須先要了解《論語》。
《論語》是一部記載孔子言語行事的重要儒家經典,相關章句註疏累代不絕,南懷瑾先生曾於1962年至1975年間三次講述《論語》。第三次講記結集出版時,南先生定名為「別裁」,意謂其講述是個人所見,別裁於正宗儒者經學之外。南先生認為歷來對《論語》的講解,錯誤甚多,主要問題在於所講的義理不對,內容的講法也不合科學。他講述《論語》,「別裁於正宗儒者經學之外」,重在「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地體驗」。
4,中國文化常識
《中國文化常識》由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教授執筆主編,是一部全面了解中國文化的微型網路。它全面介紹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包括思想、藝術、文學、日常生活、傳說故事、典章制度等各個方面。文風通俗易懂,知識全面,結合精美的插圖,既可以作為休閑讀物,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頭工具書。
5,中國通史
《中國通史》分為上下兩冊,上冊是中國文化史,借鑒古代史書的典制體,按章節分為婚姻、族制、政體、階級、財產、官制、選舉等十八個專題,內容之廣泛,完全與今日之「大文化」涵義相合;下冊是中國政治史,從民族起源開始,敘術歷朝歷代史事直至民國開創。濃縮了中國五千年歷史於一書,僅用了三十八萬字,其功力非同一般,《中國通史》滲透著呂思勉用新方法、新思想來整理舊國故的精神,全書以豐富的史識與流暢的筆調來寫通史,為通史的寫作開辟了新紀元。
6,《中國歷史常識》
《中國歷史常識》是呂思勉先生的史學成名作,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呂思勉在我國現代史學史上,是第一位在通史、斷代史和專史等諸多領城裡都作出重大貢獻的歷史學家。其史學研究通貫各時代,周瞻各領域,長於綜合研究和融會貫通,國學基礎深厚,治史意趣生動。
《中國歷史常識》從民族起源開始,敘述歷朝歷代史事直至民國開創,幾乎囊括了中國歷史上所有的重要事件和文史常識、典章制度,是學習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經典讀物,被業績稱為是深入中國歷史骨髓的的經典之作。
7,《蘇軾與朱熹》
《蘇軾與朱熹》是2014年5月10日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毅。此書從另外一個角度、另外一種眼光、筆調審視和描畫了歷史的意義和價值。在對中國古代知識分的研究中,人們更多關注的是他們的思想、學說、著作、經歷和政績,而很少對他們的心態做認真的分析和描述。這種缺陷無疑給歷史文化留下了一行空白。
歷史從某種意義上是人類的心靈史,如何用清新脫俗的筆墨描述出人類心靈發展的軌跡,也許正是新一代學者需要擔負的工作。
8,《明史不忍細看》
《明史不忍細看》是一本歷史類通俗讀物,作者是張朝山,他精心挑選了明朝24件影響深遠的懸案,闡述了明朝是如何從興盛走向滅亡的。
書中敘述了明朝15位皇帝的悲喜人生,詮釋了張士誠、況鍾、於謙、張居正、嚴嵩和魏忠賢等一眾人物的政治命運。24件懸案提供了一個了解明朝歷史的基本線索,為讀者呈現了一個真實的明王朝。
9,《細說康乾盛世》
1681-1796年,中國經歷了一個長達110多年的盛世王朝,《細說康乾盛世》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著重講述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排除異己,贏得萬民之心,然後坐擁大好江山的;又是如何嘔心瀝血地打造了康乾盛世的;又經歷了哪些政治與生活上的光輝與纏斗;國事與家事之間的利弊權衡。
本書從點到面,全面立體地講述了一個真實的康乾盛世。
10,《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一書於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書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為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為回憶散文。
茲一面世,該書就以文采飛揚,知識豐厚、見解獨到而備受萬千讀者喜量,由此開創了「歷史大散文」的一代文風,令世人重拾中華文化價值。
余秋雨的散文別具一格,見常人所未見,思常人所未思,善於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將讀者帶入到歷史文化長河,啟迪暫思,引發情致,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史學、文化價值。
2. 中華經典書籍有哪些
中國古代百的經典書籍有:
1、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2、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度
3、武經七書:《孫子兵法》《吳子》《司馬法》《尉繚子》《六韜》《三略》《唐太宗李靖問對》
4、醫葯類:《千金方》《本草綱目版》《難經》《內經》《傷寒雜病論》。
5、史書類:《史記》《戰國權策》《三國志》《後漢書》《竹書紀年》《世本》等。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而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
諸子百家叢書:《老子》、《莊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屍子》、《孫子》、《孔子集語》、《晏子春秋》、《呂氏春秋》、《賈誼新書》、《春秋繁露》、《揚子法言》、
《文子纘義》、《商君書》、《韓非子》、《淮南子》、《文中子中說》、《山海經》、《陰符經》、《關尹子》、《亢倉子》、《鬻子》、《公孫龍子》、《鬼穀子》、《子華子》、《尹文子》、《鶡冠子》、《穆天子傳》、《十洲記》、《列仙傳》、《抱朴子》、《握奇經》、《尉繚子》、《曾子全書》、《子思子全書》、《鹽鐵論》、《說苑》十、《獨斷》、《傅子》、《神異經》、《博物志》、《神仙傳》文、《六韜》、《司馬法》、《吳子》、《鄧析子》、《慎子》本);、《孔子家語》、《孔叢子》、《周髀算經》、《九章算術》、《太玄經》、《新語》、《新序》、《白虎通德論》、《風俗通義》、《論衡》、《潛夫論》、《申鑒》、《中論》、《人物誌》
廿五史: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 、《舊唐書》 、《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宋書》、《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四大名著:《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
上面的問答是復制粘貼的,我告訴你的是,如果你想要這些書,可以去公眾號:慢節奏久讀書回復:我要領書就可以得到這些書了,或者你可以直接回復書名,也或許可能得到吧
3. 中華傳統文化的書籍有哪些
1.「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是中國的「聖經」。「四書五經」是《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四書)及《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五經)的總稱,這是一部被中國人讀了幾千年的教科書。
包含了中國古代的政治理想與治國之道,是我們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一把鑰匙。書里許多語言,如「當仁不讓」、「名正言順」、「巧言令色」等等,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拓展資料
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道互補為內核。
還有墨家、法家、名家、釋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態,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傳統文化的全稱大概是傳統的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落腳在文化,對應於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而謂。其內容當為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例如說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忠孝觀念之類;也就是通常所謂的文化遺產。
4. 中國古代有哪些經典書籍
1、《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2、《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志怪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 , 雜錄《庄》、《列》、 《離騷》、《周書》、《晉乘》以成者」 。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
3、《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4、《周易》
《周易》是一部中國古哲學書籍,是建立在陰陽二元論基礎上對事物運行規律加以論證和描述的書籍,其對於天地萬物進行性狀歸類,天乾地支五行論,甚至精確到可以對事物的未來發展做出較為准確的預測。
5、《金剛經》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
《金剛經》傳入中國後,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譯本《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共8208字,為鳩摩羅什譯本的一個重要補充。其他譯本則流傳不廣。
5. 中國古代的哲學書籍主要有哪些
1、《孟子》是儒家的經典著作,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最早見於趙岐《孟子題辭》:「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為「四書」(另外三本為《大學》《中庸》《論語》)。
6. 中國古典文學書籍有哪些
1、《紅樓夢》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以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為主線,
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以及中國古代社會世態百相的史詩性著作。
7. 中國四大經典書籍是什麼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紅樓夢》 作者:曹雪芹, 清代小說家。《西遊記》 作者:吳承恩,明代小說家。《三國演義》 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戲曲家。《水滸》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
1、《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雲。
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閑情為中心,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
描寫了以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為中心的正邪兩賦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劇美,歌頌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過叛逆者的悲劇命運預見封建社會必然走向滅亡,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機。
8. 中國傳統經典讀物有什麼
中國傳統經典讀物有《論語》、《大學》、《中庸》、《孟子》、《資治通鑒》等。
1、《論語》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4、《孟子》
《孟子》,《四書》之一。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最早見於趙岐《孟子題辭》:「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
《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現存七篇十四卷。總字數三萬五千餘字,286章。相傳另有《孟子外書》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書》系明姚士粦偽作)。書中記載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古代考試主要考《四書》《五經》。
5、《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資治通鑒》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
《資治通鑒》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