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有哪些經典調皮的松鼠圖片
擴展閱讀
兒童吃多少平果為好 2025-02-06 15:08:23
夢著女同學是什麼意思 2025-02-06 14:51:36

有哪些經典調皮的松鼠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19 09:11:49

A. 卡通松鼠圖片

B. 求松鼠的圖片(10張)和松鼠的具體資料

松鼠,是哺乳綱嚙齒目一個科,其下包括松鼠亞科和非洲地松鼠亞科,特徵是長著毛茸茸的長尾巴。與其他親緣關系接近的動物又被合稱為松鼠形亞目。松鼠一般體形細小,以草食性為主,食物主要是種子和果仁,部分物種會以昆蟲和蔬菜為食,其中一些熱帶物種更會為捕食昆蟲而進行遷徙。松鼠原產地是我國的東北、西北及歐洲,除了在大洋洲、南極洲外,全球的其他地區都有分布。

性格:溫柔、可愛、乖巧、馴良、討人喜愛、十分勤勞、愛干凈、聰明、靈巧、不愛下水、精心、考究、怕光。

松鼠夏季全身紅毛,到了秋天會更換成黑灰色的冬毛緊密地裹住全身。體長20~28cm,尾長15~24cm,體重300~400g。眼大而明亮,耳朵長,耳尖有一束毛,冬季尤其顯著。出生的松鼠,全身無毛,眼睛亦不明,生後8天,才開始長毛,30天以後即睜開眼睛,45天就能食用堅硬的果實,行動變得十分敏捷。松鼠是對主人非常溫順的小傢伙,我們也要溫柔地對待它們,這樣它會對你死心塌地,絕對不會用牙齒傷害到你

C. 小松鼠圖片

阿薩

D. 可愛松鼠頭像,可愛的小松鼠圖片你會喜歡它嗎

可愛的小松鼠圖片人人會喜歡

E. 有關松鼠的資料(包括圖片)急的!!!!

松鼠(學名:Sciuridae),是哺乳綱嚙齒目一個科,其下包括松鼠亞科和非洲地松鼠亞科,特徵是長著毛茸茸的長尾巴。與其他親緣關系接近的動物又被合稱為松鼠形亞目。松鼠一般體形細小,以草食性為主,食物主要是種子和果仁,部分物種會以昆蟲和蔬菜為食,其中一些熱帶物種更會為捕食昆蟲而進行遷徙。松鼠原產地是我國的東北、西北及歐洲,除了在大洋洲、南極洲外,全球的其他地區都有分布。

性格:溫柔,可愛,乖巧,馴良,討人喜愛,十分勤勞,愛干凈,聰明,靈巧。

壽命:視品種一般4-10年,特殊情況可能不到四年。

分布:松鼠的分布范圍較廣,在整個寒溫帶森林地區都能見到。在我國主要分布於東北三省、內蒙古東北部、河北及山西北部、寧夏、甘肅、新疆等省區的山區;國外從俄羅斯的遠東、日本、朝鮮、蒙古北部、黑龍江,向西一直分布到西歐。在針葉林里,松鼠並不是年年都很多,它的數量的多少,是以冬季針葉樹種子的多少為轉移的;因為它的食物以植物種子和果實為主,種子有時佔到90%以上;而雲杉種子不是每年都豐收的,在松果欠收的年份里,松鼠會轉移到食物較多的地方覓食;而在食物豐富的年份,它會大量繁殖。繁殖的數量很多。

松鼠體形通常中等大小,是寒溫帶針葉林和混交林中的典型代表動物。松鼠上頜臼齒為5枚,下頜4枚,上下顎臼齒數量不一。前後肢之間無皮翼。四肢強健,趾有銳爪,爪端呈鉤狀,體重通常在350克左右,雌性個體體重比雄性個體體重稍重一些。松鼠體態端莊而輕盈,體長大約為18-26厘米,尾長而粗大,尾長為體長的三分之二以上,但也不及體長。

尾毛密長而且蓬鬆,四肢及前後足均較長,但前肢比後肢短。耳殼發達,前折時可達眼,冬季耳端具一撮黑色長毛束。全身背部自吻端到尾基,體側和四肢外側均為褐灰色,毛基灰黑,毛尖褐或灰色。腹部自下領後方到尾基,四肢內側均為白色。尾的背面和腹面呈棕黑色,毛基灰色,毛尖褐黑色。吻部、兩頰及下顛如背色,但偏青灰,耳殼黑灰色,冬毛具有大束黑色毛簇。個體毛色差異較大,為青灰色、灰色、褐灰色、深灰色和黑褐色等等。隨著地區的差異,毛色也有變化,如遼寧松鼠的顏色偏灰,而我國南方的松鼠顏色則較黑。此外,毛色還受季節的影響,冬毛灰或灰褐色,夏毛黑或黑褐色。

松鼠的生活習性

松鼠的耳朵和尾巴的毛特別長,能適應樹上生活;它們使用像長鉤的爪和尾巴倒吊樹枝上。在黎明和傍晚,也會離開樹上,到地面上捕食。松鼠在秋天覓得豐富的食物後,既會利用樹洞或在地上挖洞,儲存果實等食物,同時以泥土或落葉堵住洞口。

松鼠夏季全身紅毛,到了秋天會更換成黑灰色的冬毛緊密地裹住全身。初生的松鼠,全身無毛,眼睛亦不明,生後8天,才開始長毛,30天以後即睜開眼睛,45天就能食用堅硬的果實,行動變得十分敏捷。松鼠是對主人非常溫順的小傢伙,我們也要溫柔地對待它們,這樣它會對你死心塌地,絕對不會用牙齒傷害到你。當然它們會用牙齒輕輕地啃你的手指,和你玩耍,感覺會很癢癢,這是它對你友好的表示。松鼠睡覺時,會把尾巴當做棉被蓋在身上。

松鼠在茂密的樹枝上築巢,或者利用烏鴉和喜鵲或其他鳥的廢巢,有時也在樹洞中做窩;它們除了吃野果外,還吃嫩枝、幼芽、樹葉,以及昆蟲和鳥蛋。秋天一到,松鼠就開始貯藏食物,一隻松鼠常將幾公斤食物分幾處貯存,有時還見到松鼠在樹上曬食物,不讓它們變質霉爛。這樣,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沒有東西吃了。

松鼠生兒育女能力很強,它與別的嚙齒動物一樣,具有成熟早、繁殖快的特點。每年的一二月間,雌雄松鼠開始談情說愛,雄鼠擺動粗大尾巴在樹冠上跳躍追逐雌鼠,此時雌鼠也是興奮不已熱烈相隨。發情期約延續兩周,這期間雌雄幾乎形影不離。雌鼠妊娠35—40天產崽,一般每年產兩胎,偶有3胎。第一年生育的雌鼠,每胎產3崽—6崽,第2年後每胎可產5崽—10崽。剛出生的幼崽光滑無毛,全身紅色,雙眼緊閉,體重在7克—8.5克,體長5.6厘米,尾長2.4厘米。幼鼠出生8—9個月開始性成熟,也就是第2年便可配偶繁殖。

松鼠喜歡吃素,偶爾也吃葷。它的素食主要以紅松、雲杉、冷杉、落葉松、樟子松和榛子、橡子等乾果以及種子為主;葷食主要以昆蟲、幼蟲、蟻卵和其它小動物等為主。在食物青黃不接的情況下,松鼠另有選擇。春季吃樹芽,夏季吃蘑菇、托盤和越桔等漿果,到了秋季食物極大豐富,吃喝不愁,想吃啥就有啥,但最上口的還是紅松果仁。談到采松籽這可是松鼠的拿手好戲,無論樹木多高,球果長在何處,松鼠都能口到食來。具體過程是:它先將成熟的球果咬斷落地,再從樹上下來,像靈長類動物那樣,用前足扒開球果鱗片,咬碎種皮,取出種子,以松仁為食,很有趣的是松鼠受到驚嚇時也不輕易放下食物,而是叼著球果逃跑。

嗅覺

松鼠的嗅覺極為發達,它能准確無誤地辨別松籽果仁的空實,凡是松塔尖上被松鼠放棄的種子都無種仁,雖然這種種子的外殼沒有被咬開,松鼠還是一嗅便知。松鼠還有儲存食物的本能,秋季紅松籽成熟時,松鼠奔來跑去口含松籽運送到安全地方藏起來,幾粒或十幾粒一堆,埋在地下,留作越冬食物。冬天大地雖然被積雪覆蓋,但松鼠仍能毫不費勁地找到所藏食物,個別也有遺漏找不到的。但正因為埋在地下遺漏找不到才有助於紅松種子的擴散和傳播,促進了天然更新。

松鼠的分布十分廣泛,幾乎遍布整個森林。它的種群數量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食物的豐歉。如果連續幾年食物豐富,種群數量會明顯增多,特別是在松籽豐收的年份,外地居住的松鼠也成幫結伙遷移來此落戶,第二年就地繁殖,因而數量劇增;如果這個地區松籽歉收,松鼠就要舉家遷移另找棲息之處,導致該地區數量劇減。松鼠這種隨著食物豐歉來決定種群數量的行為,實在是技高一籌,它不僅有助於種群繁衍而且還有利於種群廣泛分布。

松鼠的生活習性不同於其他動物,很喜歡在夜晚之下活動,特別在傍晚更為活躍,常常在樹乾和樹杈間竄來跳去,一會兒覓食,一會兒玩耍,無拘無束,好不自在。松鼠沒有冬眠的習慣,但在數九隆冬的季節,也畏寒怕冷不甚活躍。特別是嚴冬刮風的天氣出窩時間較短,通常上午9點半左右出來活動1小時—2小時;下午1點多鍾再出來活動1小時—2小時,其他時間呆在窩里不動。松鼠有一個習慣就是不管天氣怎麼寒冷,它都不在窩里吃食,而是坐在樹枝上,面向朝陽,前肢抱著食物送入口中,津津有味地咀嚼品嘗,時而豎耳側聽,時而轉動雙眼環顧四周,舉止滑稽,令人發笑。

松鼠雖然是鼠類中體型較大的一種,由於它不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所以它仍然受到天敵的威脅,一種是食肉類的猛禽,如紫貂、香鼬、青鼬、伶鼬、黃鼬等和貓頭鷹、金雕等。另一種主要是喜鵲和烏鴉,它們在繁殖季節,對松鼠幼崽下手。前一種天敵從某種意義上說對松鼠種群健康繁衍有好處,因為天敵所追捕到的大都是老、弱、病體。而後一種天敵則是有害無益的。

松鼠不僅它的形象逗人喜愛,更重要的是松鼠經濟價值廣為人知。松鼠皮歷來為黑龍江省大宗野生毛皮之一,過去是出口創匯的重要產品。松鼠皮可做皮衣、圍巾、帽子,尾毛可制畫筆等。近些年,由於紅松林減少,導致松鼠賴以為食的紅松籽產量下降,使松鼠數量也隨之減少。目前年產松鼠皮不足2萬張,歷史上最高曾達18.5萬張,可見,松鼠的數量已經稀少,應該嚴加保護。

F. 松鼠的圖片

松鼠好可愛的,你看看

圖片來自網路圖片

G. 松鼠的圖片和資料,急用!!!!!!!!!!!!!!!!!!!!!

1習性

松鼠在動物分類中屬於嚙齒目松鼠亞目松鼠科松鼠屬。體形通常中等大小,是寒溫帶針葉林和混交林中的典型代表動物。四肢強健,趾有銳爪,爪端呈鉤狀,體重通常在350克左右。雌性個體比雄性個體稍重一些。松鼠體態修長而輕盈,體長大約為18-26厘米,尾長而粗大,尾長為體長的三分之二以上,但不及體長。
身體特徵:尾毛密長而且蓬鬆,四肢及前後足均較長,但前肢比後肢短。耳殼發達,前折時可達眼,冬季耳端具一撮黑色長毛束。全身背部自吻端到尾基,體側和四肢外側均為褐灰色,毛基灰黑,毛尖褐或灰色。腹部自下領後方到尾基,四肢內側均為白色。尾的背面和腹面呈棕黑色,毛基灰色,毛尖褐黑色。吻部、兩頰及下顛如背色,但偏青灰,耳殼黑灰色,冬毛具有大束黑色毛簇。個體毛色差異較大,為青灰色、灰色、褐灰色、深灰色和黑褐色等等。隨著地區的差異,毛色也有變化,如遼寧松鼠的顏色偏灰,而我國南方的松鼠顏色則較黑。此外,毛色還受季節的影響,冬毛灰或灰褐色,夏毛黑或黑褐色。
生活習性:松鼠為典型樹棲鼠種,棲息於山地針葉林和針葉-闊葉混交林中,以樹枝、苔薛和羽毛等為構巢物,在樹枝間築巢。巢呈圓形,出口開於背風面,但也有棲居於樹窟內,也有的以舊的大鳥巢加以修補而成。松鼠每年可做幾個巢、有主、副巢之分,副巢用於臨時休息。雄鼠很少築巢,大多利用舊巢。
鼠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也取食昆蟲及其幼蟲、蟻卵、鳥卵及其他動物,但主要食物為落葉松等針葉林的種籽,夏季多取食各種漿果和蘑菇;在食物缺少的情況下,亦吃樹的幼芽。日間活動,清晨最活潑,不冬眼,但冬季活動減少,嚴冬寒冷之際,很少出窩活動。
松鼠有貯藏食物的習慣。每當果實成熟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它嘴裡含著胡桃、橡實或者其他好吃的東西,每當它從一個樹枝跳到另一個樹枝的時候,貯備就會增加。它不僅搜集胡桃和成熟的果實,而且還常常把磨菇掛在上面的樹枝上,待風干後,收藏到倉庫里。它確實具有一種高超的本領,即能找到合適的樹枝,並把磨菇掛在上面,而且曬干後不會掉下來。在松鼠的倉庫里,發現有胡桃和其他植物種子,但沒有一個是腐爛的或生蟲子的,質量全都很好。松鼠的倉庫很多,然而其中一些可能會遭受到風雨和冬季猛烈的暴風雪破壞,使其附近外貌形狀被改變而再也無法找到。這種小動物建造的球形巢的入口可以從裡面封閉起來,巢外大雨傾盆,寒風呼嘯,大雪紛飛,掛滿冰雪的大樹被吹得吱吱作響,而它卻安然躺在溫暖的巢穴中並等待晴朗日子的到來。此時,它便去找自己的貯藏物,一旦找到便飽餐一頓。如果沒有暴風雪或雨,而且太陽照得比較暖和,它就會沿著樹枝跳來跳去,進行游戲玩耍,這時那長長的尾巴使其跳躍的距離能達到10米遠。當它感到疲勞時,就回到自己的窩里小憩。當夜晚颳起了暴風雪,樹木又發出吱吱的響聲時,它卻在保溫良好的巢中休息。樹洞貯藏室和營巢毗鄰的便利條件,使它冬天下會餓死和凍死,故不需要進行冬眠。
分布:松鼠的分布范圍較廣,在整個寒溫帶森林地區都能捕到。在我國主要分布於東北三省、內蒙古東北部、河北及山西北部、寧夏、甘肅、新疆等省區的山區;國外從俄羅斯的遠東、日本、朝鮮、蒙古北部,向西一直分布到西歐。在針葉林里,松鼠並不是年年都很多,它的數量多少,是以冬季針葉樹種子的多少為轉移的;因為它的食物以植物種子和果實為主,種子有時佔到95%以上;而雲杉種子不是每年都豐收的,在松果歉收的年份里,松鼠會轉移到食物較多的地方覓食;而在食物豐富的年份,它會大量繁殖。
松鼠的種類很多,全世界約有240種,我國有26種。其中生活在樹林里的松鼠,在我國東北和華北各地十分常見,因而又叫普通松鼠。它的身體細長,體毛為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所以也稱灰松鼠。
松鼠在茂密的樹枝上築巢,或者利用烏鴉和喜鵲的廢巢,有時也在樹洞中做窩;它們除了吃野果外,還吃嫩枝、幼芽、樹葉,以及昆蟲和鳥蛋。秋天一到,松鼠就開始貯藏食物,一隻松鼠常將幾公斤食物分幾處貯存,有時還見到松鼠在樹上曬食物,不讓它們變質霉爛。這樣,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沒有東西吃了。
松鼠一般白天活動,清晨更為活躍。它的聽覺和視覺都很好,行動敏捷、活潑。松鼠的毛皮又輕又暖,質量雖然比不上水獺和紫貂的毛皮,但是數量很多,是我國重要的毛皮獸之一。
體長約22公分;體背面棕褐色,一般腹面為栗紅色,有時連四肢內側都呈栗紅;有些個體卻僅有紅色腹中線,甚至完全不帶紅色。尾巴差不多與身體一樣長,尾毛黑褐先端淡棕色,有些個體具有灰白色尾端。 赤腹松鼠為樹棲、日行性動物,以晨昏最為活躍。與一般認知不同,它們並不住在樹洞里,而是以帶葉的細枝編織高掛樹梢的球形巢,巢比足球大些,內櫬柔軟的樹皮、纖維等較為舒適的材料。無論雌雄,赤腹松鼠都有自己的樹巢,有時不止一個。雌松鼠自然也在巢里養育幼兒,每胎兩仔,通常一年繁殖一~二胎。赤腹松鼠主要以植物的果、花、葉為食,偶而也攝取一些動物性食餌。在台灣,可能由於過去伐取低海拔闊葉林木,改以外來的柳杉大面積造林,在棲息地生物多樣性驟失的情況下,致使柳杉造林地遭松鼠危害。林木樹皮被啃咬,輕則變形重則死亡,造成巨額的損失,赤腹松鼠也因此被冠以森林害獸之名而備受關注
夠了嗎?

2如何飼養

松鼠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一般來說,松鼠適合在野外生活,但有條件的家庭,同樣也可以馴養。松鼠是一種比較膽小和敏感的動物,所以在訓練松鼠時,開始切忌讓它受到驚嚇,才能打好訓練基礎。

訓練可選擇當松鼠肚餓的時候,可透過籠子,隔著金屬網松鼠喜愛的核桃、粟子,用手拿給它吃。幾天之後,稍微打開籠子的入口處,把手中食物遞進去。開始時,松鼠可能會感到害怕,但經過10來天反復訓練後,基本就能安心適應了。

當松鼠不再感到害怕,開始與主人熟悉時,再將食物放於籠子入口的附近,引松鼠出來吃食。開始時,松鼠可能會一拿到食物,就立即鑽回籠中。同樣經過反復訓練,讓其適應。但記住,籠子的入口必須保持開著,以免松鼠驚慌竄到別處。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松鼠就會逐漸和人熟悉親熱了。肚子餓的時候,它就會主動找人討去食物。平時也會跳到人的肩膀或手臂上玩耍。這時,你就可真正體會到飼養小動物的樂趣了。

3綜合

松鼠的種類很多,全世界約有240種,我國有26種。其中生活在樹林里的松鼠,在我國東北和華北各地十分常見,因而又叫普通松鼠。它的身體細長,體毛為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所以也稱灰松鼠。

人們上山時,常常可以看到松鼠在松樹上竄來竄去,一條又長又蓬鬆的大尾巴,常常向背脊上反轉。有時候,兩只前腳捧著一個松果,用銳利的門牙啃著吃,好像寺廟里拜佛的燒香客。

松鼠在茂密的樹枝上築巢,或者利用烏鴉和喜鵲的廢巢,有時也在樹洞中做窩;它們除了吃野果外,還吃嫩枝、幼芽、樹葉,以及昆蟲和鳥蛋。秋天一到,松鼠就開始貯藏食物,一隻松鼠常將幾公斤食物分幾處貯存,有時還見到松鼠在樹上曬食物,不讓它們變質霉爛。這樣,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沒有東西吃了。

松鼠一般白天活動,清晨更為活躍。它的聽覺和視覺都很好,行動敏捷、活潑。
松鼠的毛皮又輕又暖,質量雖然比不上水獺和紫貂的毛皮,但是數量很多,是我國重要的毛皮獸之一。
體長約22公分;體背面棕褐色,一般腹面為栗紅色,有時連四肢內側都呈栗紅;有些個體卻僅有紅色腹中線,甚至完全不帶紅色。尾巴差不多與身體一樣長,尾毛黑褐先端淡棕色,有些個體具有灰白色尾端。 赤腹松鼠為樹棲、日行性動物,以晨昏最為活躍。與一般認知不同,它們並不住在樹洞里,而是以帶葉的細枝編織高掛樹梢的球形巢,巢比足球大些,內櫬柔軟的樹皮、纖維等較為舒適的材料。無論雌雄,赤腹松鼠都有自己的樹巢,有時不止一個。雌松鼠自然也在巢里養育幼兒,每胎兩仔,通常一年繁殖一~二胎。赤腹松鼠主要以植物的果、花、葉為食,偶而也攝取一些動物性食餌。在台灣,可能由於過去伐取低海拔闊葉林木,改以外來的柳杉大面積造林,在棲息地生物多樣性驟失的情況下,致使柳杉造林地遭松鼠危害。林木樹皮被啃咬,輕則變形重則死亡,造成巨額的損失,赤腹松鼠也因此被冠以森林害獸之名而備受關注。
松鼠的種類很多,全世界約有240種,我國有26種。其中生活在樹林里的松鼠,在我國東北和華北各地十分常見,因而又叫普通松鼠。它的身體細長,體毛為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所以也稱灰松鼠。

人們上山時,常常可以看到松鼠在松樹上竄來竄去,一條又長又蓬鬆的大尾巴,常常向背脊上反轉。有時候,兩只前腳捧著一個松果,用銳利的門牙啃著吃,好像寺廟里拜佛的燒香客。

松鼠在茂密的樹枝上築巢,或者利用烏鴉和喜鵲的廢巢,有時也在樹洞中做窩;它們除了吃野果外,還吃嫩枝、幼芽、樹葉,以及昆蟲和鳥蛋。秋天一到,松鼠就開始貯藏食物,一隻松鼠常將幾公斤食物分幾處貯存,有時還見到松鼠在樹上曬食物,不讓它們變質霉爛。這樣,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沒有東西吃了。

松鼠一般白天活動,清晨更為活躍。它的聽覺和視覺都很好,行動敏捷、活潑。
松鼠的毛皮又輕又暖,質量雖然比不上水獺和紫貂的毛皮,但是數量很多,是我國重要的毛皮獸之一。
參考資料:參考資料:..com/question/5850786.html

H. 松鼠的資料(圖片)

松鼠(Sciuridae),是哺乳綱嚙齒目一個科,其下包括松鼠亞科和非洲地松鼠亞科,特徵是長著毛茸茸的長尾巴。與其他親緣關系接近的動物又被合稱為松鼠形亞目。松鼠一般體形細小,以草食性為主,食物主要是種子和果仁,部分物種會以昆蟲和蔬菜為食,其中一些熱帶物種更會為捕食昆蟲而進行遷徙。松鼠原產地是我國的東北、西北及歐洲,除了在大洋洲、南極洲外,全球的其他地區都有分布。

松鼠的生活習性
松鼠的耳朵和尾巴的毛特別長,能適應樹上生活;它們使用像長鉤的爪和尾巴倒吊在樹枝上。在黎明和傍晚,也會離開樹上,到地面上捕食。松鼠在秋天覓得豐富的食物後,就會利用樹洞或在地上挖洞,儲存果實等食物,同時以泥土或落葉堵住洞口。 松鼠夏季全身紅毛,到了秋天會更換成黑灰色的冬毛緊密地裹住全身。初生的松鼠,全身無毛,眼睛亦不明,生後8天,才開始長毛,30天以後即睜開眼睛,45天就能食用堅硬的果實,行動變得十分敏捷。松鼠是對主人非常溫順的小傢伙,我們也要溫柔地對待它們,這樣它會對你死心塌地,絕對不會用牙齒傷害到你。當然它們會用牙齒輕輕地啃你的手指,和你玩耍,感覺會很癢癢,這是它對你友好的表示。松鼠睡覺時,會把尾巴當做棉被蓋在身上。 松鼠在茂密的樹枝上築巢,或者利用其他鳥的廢巢,有時也在樹洞中做;它們除了吃野果外,還吃嫩枝、幼芽、樹葉,以及昆蟲和鳥蛋。秋天一到,松鼠就開始貯藏食物,一隻松鼠常將幾公斤食物分幾處貯存,有時還見到松鼠在樹上曬食物,不讓它們變質霉爛。這樣,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沒有東西吃了。
編輯本段繁殖
松鼠生兒育女能力很強,它與別的嚙齒動物一樣,具有成熟早、繁殖快的特點。每年的一二月間,雌雄松鼠開始談情說愛,雄鼠擺動粗大尾巴在樹冠上跳躍追逐雌鼠,此時雌鼠也是興奮不已熱烈相隨。發情期約延續兩周,這期間雌雄幾乎食慾旺盛的個體。對雄性個體則要求性慾旺盛配種能力強;而對雌性則要求母性強,胎產數多,泌乳量充足的個體。配種時以一雄一雌或一雄多雌的交配方式,松鼠懷孕的時間大約為35~40天,4月初進入哺乳期,每年能產仔3次左右,每次能產4~6隻。只要食物充足,松鼠的雌性個體就能繁殖較多個體,有著較強的繁殖力。初出生的幼仔以母體乳汁作為全部營養需求的來源,因此,此時應該要特別注意母體的營養狀況,小松鼠剛生下時很小,看不見東西,發育很慢,生下將近30天時才睜開眼睛;至一個半月時,小松鼠才願意到室外進行活動。 在小松鼠眼睛將開未開時,抱離母松鼠飼養,會與人變得親密。最初以吸管餵食熱牛奶(30-40℃),每日3-5次。逐漸改為浸泡牛奶的麵包或其他柔軟的食物。即使長成後才開始飼養,只要慢慢有耐心地訓練,也會和人非常親密,爬到飼主身上。
編輯本段種屬類別
根據生活環境不同,松鼠科分為樹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全世界近35屬212種,中國有11屬24種,其中岩松鼠和側紋岩松鼠2種是中國特有動物。 松鼠的種類很多,全世界約有240種,我國有26種。其中生活在樹林里的松鼠,在我國東北和華北各地十分常見,因而又叫普通松鼠。它的身體細長,體毛為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所以也稱灰松鼠。 常見的松鼠有三種
1.紅腹松鼠
紅腹松鼠又名「赤腹松鼠」,山區群眾又稱它為「吊老鼠」。是一種中等大小的樹棲松鼠。 大小:19~25厘米 重量:280~420克 特徵:吻短,耳小而圓,頸粗壯 腹部呈紅色 紅腹松鼠主要是棲居在密林中,生活習性與灰鼠有些相似,多喜晨、昏活動,食性主要以攝食各種堅果,如松果、栗及漿果為主,亦食各種樹葉、嫩枝、花芽及鳥卵、雛鳥和昆蟲等。每年可繁殖2次,每次產3~4仔,以2仔居多。 紅腹松鼠
紅腹松鼠又一種常見體態 ,除腹部呈黃色或淺黃色外其他特徵與紅腹一樣, 稱黃山松鼠 黃山松鼠
2.長吻松鼠
長吻松鼠又名「紅嘴松鼠」。大小:20~25厘米 特徵:四肢略短,尾細長,尾毛短而蓬鬆,背毛呈灰褐色,腹毛為灰白色 長吻松鼠一般生活在密林中,習性與一般松鼠無多大差別,但並非完全樹棲,常到地面、倒木及草堆覓食,晨、昏時分最活躍。
3.岩松鼠
岩松鼠又名「石老鼠」,「掃尾子」,「掃毛子」,外形有些像紅腹松鼠。 大小:20~25厘米 岩松鼠
尾長:15厘米 特徵:耳大明顯,眼睛周圍一圈白色,四肢略短,尾毛蓬鬆、稀疏、背毛呈青灰色,腹部及四肢內側毛為黃灰色,下頜為白色。 岩松鼠則棲息在山區的岩石區,岩松鼠雖然能攀登於樹上,但主要還在岩石間棲息,一般營巢於岩隙間。岩松鼠白天活動,主要以野生果實或植物種子為食,如堅果、胡桃、杏等,但有時也會食農作物,是一種山林的害獸。
4.金花鼠
大小:身長約15cm 尾長約12 cm 特徵:身體背部有五道黑毛 ,又稱五道眉 原產地:亞洲東北部、北海道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 背部有數以縱條花紋的小型松鼠。剛離巢的小松鼠,若與雙親分開飼養,很容易養馴。由於行動迅速,應注意它趁餵食時脫逃。需准備較高的籠子,同時為避免運動不足,籠內應備吸轉輪車讓松鼠嬉戲運動。同時要裝設巢箱。作為藏匿的地點,在自然中有冬眠的現象,若飼養在溫暖的室內,即不須冬眠。由於耐熱性較差,夏天時籠子應移往通風良好的地方。
5.蝦夷松鼠
大小:身長約25cm 尾長約20cm 原產地:北海道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 分布於日本北海道,是分布於日本本州以南的日本松鼠的亞種,體型比日本松鼠稍大。夏季與冬季毛色會改變。冬季時,背面為灰色、腹部是白色,耳朵有長毛;夏季時,全身為淡淡的紅褐色,耳朵沒有長毛。飼養方式與金花鼠相同,由於體型較大,需要大而堅固的籠子。冬天不須冬眠,照常活動。
6.草原犬鼠
大小:身長約30cm 尾長約8cm 原產地:北美洲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體色由黃色到褐色都有。體型矮胖,配上短短的尾巴。成群聚居在草原中所挖掘的彼此相通的穴道中。由於習慣群體的生活,即使飼養多隻也不會打架。在生態影片中經常出現,是很受歡迎的可愛動物。尤其是站立及坐下的動作,格外可愛,也很容易被人養馴。同時尾巴會如狗般擺動,很惹人喜愛。食物以植物為主,倉鼠的人工飼料與狗食等也是不錯的選擇。雖然市面有成對出售,但繁殖仍相當困難。
7.日本小鼯鼠
日本小鼯鼠
大小:身長約15cm 尾長約12 cm 原產地:亞洲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 背面為灰褐色,腹部為白色。四肢之間有皮膜相連,張開後可在空中滑行。夜行性動物特有的大眼睛,外型非常可愛。主要在夜間活動,是最適合夜貓子飼食的寵物。籠內准備小鳥用的巢箱,可供白天睡覺時使用。養馴後,可放出籠外在屋內滑翔。與松鼠同科,飼養方法比照的方式即可。平時以水果及松鼠的人工飼料為主食,偶爾餵食一些動物性食物。
8.歐洲紅松鼠
大小:身長約30cm 尾長約20cm 原產地:歐洲中部到西亞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 大型的松鼠。全身為明亮的紅褐色,腹部為白色。耳朵長有長毛。體型大、動作活潑,飼養時需有相當大的籠子。
9.三彩松鼠
大小:身長約20cm 尾長約15cm 原產地:馬來半島
、蘇門答臘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棲息於熱帶雨林的中型松鼠。背部與尾巴為深紅褐色,由兩頰到側面有條狀白帶,前肢與腹側為黃褐色,腹部為白色。在毛色普遍朴實單調的松鼠中,是較低華麗的一種。棲息於樹上,但食物多由地面取得。飼養方式與金花鼠等其他松鼠相同即可。
動物一共有六種,分別是三種松鼠跟三種飛鼠,分別是赤腹松鼠、條紋松鼠、荷氏松鼠、大赤鼯鼠、白面鼯鼠跟小鼯鼠。 另: 近年來當作寵物飼養的松鼠名為 魔王松鼠 ,屬東北地區偏多 ,四肢有力,彈跳力強,以三色 黑色 紅 毛色為主
編輯本段飼養管理
一、養殖場舍建造及准備
松鼠在野生情況下是單獨生活,所以提供的環境條件,應該使它們有足夠的單棲條件,又可以彼此接觸,以利於繁殖。 (一)圈舍條件 為敞開的三壁式,坐北朝南,三面為磚牆,面積為長5米、寬3米,房高3米。三合土面,北面有門(高1.8米,寬7米)通操作廊,但門外還應有一小隔斷,約2平方米,再有側門通走廊,主要為了避免動物直接往外跑。房的三壁釘上數排小木箱,在離地面1米以上即可開始釘第一排。木箱規格為長25厘米、寬25厘米,在一側開口(高15厘米、寬12厘米),箱和箱之間距離30厘米。排和排之間相距(下排的箱頂和上排的箱底)為30厘米,兩排木箱可錯開。可一直排到上面頂部。養殖後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房的中間放一棵杈多的大枯樹或2~3棵中等大枯杈,供它們活動。 (二)運動場條件 直接和敞開的圈舍相通,面積為長36米、寬3米,高3米。三面及頂棚均以細鐵絲網,網孔不超過1.5厘米為宜。網下面離地面20厘米圍以磚牆。同樣適當放1~2棵枯樹杈,三合土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