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三大宗教是什麼簡述三大宗教的起源及發展進程。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與佛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
是世界第一大宗教。佛教創始於公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創始人為喬達摩·悉達多。他出生在今天的尼泊爾境內,是釋迦部落的王子。他29歲時開始修行,創立了佛教的教義。後來傳入亞洲其他地區,現在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佛教廣義地說,它是一種宗教,包括它的經典、儀式、習慣、教團的組織等等;但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顯得非常特殊。
2.基督教:
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產生時間為:一世紀上半葉。基督教形成於亞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宗教。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新教(Protestant churchs)、東正教(Easten Orthodoxy)、基督教馬龍派等等統稱基督教。
3.伊斯蘭教:
產生時間為6世紀,與佛教、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中國舊稱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等。伊斯蘭是阿拉伯語音譯,原意為「順從」、「和平」,指順從和信仰宇宙獨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兩世的和平與安寧。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統稱為「穆斯林」(Muslim,意為「順從者」)。
② 世界三大宗教分別是什麼時候建立的
1、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他30歲左右(公元一世紀30年代)開始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教。
2、伊斯蘭教7世紀初興起於阿拉伯半島,由麥加人穆罕默德(約570~632)所創傳。
3、佛教發源於距今約2553年前的古印度。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
③ 世界三大宗教分別是什麼
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
1、基督教
基督教是對信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各教派統稱,亦稱基督宗教。公元1世紀,基督教發源於羅馬的巴勒斯坦省(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地區),它建立的根基是耶穌基督的誕生、傳道、死亡與復活。
目前伊斯蘭教的分布地區主要包括北非地區、西亞地區、中亞地區、南亞地區以及東南亞地區,涉及的國家數量近50個,而且這些伊斯蘭教國家,民眾的信仰率極高,通常是全民都是穆斯林。伊斯蘭教分為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派別,其中沙烏地阿拉伯是遜尼派的主要代表國家,伊朗是什葉派的主要代表國家。
④ 「就算上帝關上了你的門,也會給你留一扇窗」這句話出自哪裡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出自《聖經》。意思是對人生的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在困難的時候要想著柳暗花明的前路。
⑤ 中國三大宗教是什麼
中國三大宗教分別為「道教」「佛教」「儒教」。
道教
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
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
道教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將道教對「道」之信仰人格化體現。道士是道教的神職人員,全國現有住觀道士3萬餘人。宮觀是道教徒活動的場所,全國現登記開放的宮觀有2千餘座。
佛教
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
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儒教
跟佛教、道教並稱為三教,以「儒家思想」為最高信仰。尊孔子為先師,後人為了與崇尚黃老列庄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區分,從南北朝開始叫做「儒教」又被稱作「聖教」,故孔子亦被尊為儒教聖教主。
凡是生活在中國這塊古老土地上的各民族,包括漢族以外的少數民族,如北方的遼、金、元,西夏及清,歷代王朝都以儒教為國教,儒教擁戴神權,認為皇權至上。
(5)基督教經典是什麼擴展閱讀
「道教」「佛教」「儒教」的區別:
1.文化主旨不同
儒家文化注重進取文化。
道家文化注重規律文化。
佛家文化注重奉獻文化。
2.做人標准不同
儒家文化講究仁、義、禮、智、信。
道家文化講究的是領悟道、修養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講究的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遵守十戒、心靈安定、運用智慧。
3.人生觀不同
儒家文化提倡的人生觀是積極進取、建功立業。
道家文化提倡的人生觀是 順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提倡的人生觀是慈愛眾生、無私奉獻。
4.世界觀不同
儒家文化認為世界是展現才華的舞台。
道家文化認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追求人與自然 和諧相處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認為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創造地獄、極樂。
5.價值觀不同
儒家文化認為在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
道家文化認為 以完善的自我帶動和諧的社會。
佛家文化認為在為他人獻愛心、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
⑥ 上帝為你關閉了一扇門,就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這句話怎麼理解出自哪裡
告訴我們世上沒有絕境,人總是會因禍得福的。所以我們要做塞翁,讓自己活的快樂,滿足
出處:《聖經》
【拓展】
《聖經》(Bible)是猶太教、基督教的經典。最初出於希伯來文kethubhim,原意為「文章」,後衍意為「經」;希臘文作graphai,拉丁文作Scripturoe,漢譯作「經」。當猶太教經典大量譯成希臘文本後,希臘文ta biblia(復數,原意為「諸書」)遂被用以專指這些經典;拉丁文衍為單數詞Biblia,後成為猶太教、基督教正式經典的專稱,漢譯作「聖經」。 基督教的經典,包括《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舊約聖經》即猶太教的《聖經》,是從猶太教承受下來的。全書卷數和次序,基督教各派略有不同。《新約聖經》是基督教的經典,共27卷,包括記載耶穌生平、言行的「福音書」,敘述早期教會情況的《使徒行傳》,傳為使徒們所寫的《書信》和《啟示錄》。
⑦ 最經典的基督贊美詩有那些
西方基督教歷史上跨國合唱的經典贊美詩:
《彌賽亞曲》、《歡樂頌》、《哈利路亞》、《奇異恩典》、《婚禮進行曲》。其次還有許多聖誕歌曲和復活歌曲等。
⑧ 基督教哲學經典語句 急急急啊~~~~~~~~~
你大概指的是教父哲學和經院哲學。列舉幾點:奧古斯丁光照說:「不要到外部去尋找,要轉入你自身。真理就居住在人的內心」三位一體:上帝(即神)創造了一切。在上帝創造一切以前,一切都不存在。包括時間,而對上帝來說,他是獨立於時間以外的絕對存在。無論是過去、現在、將來,對上帝來說都是現在。聖父、聖子、聖靈並非分開的個體。他們的本質相同,位格相依而不離散。神的所有本性應用單數表示,因本性是獨一的。三一神有單一的意志因本性相同,行動一致而不可分,因位格相依。創世說:上帝從無中創造世界 奧古斯丁認為,上帝是世界的創造者,是至善,因而善是絕對的,是實體。在上帝那裡,惡是不存在的。上帝創造了萬物,因而萬物本身也必定是善的。但由於萬物是被創造的,所以不可能同上帝一樣是至善,而是或多或少有缺陷的,這缺陷就是惡。惡是善的缺失。人的惡就是濫用自己的自由意志而背離了至善,背離了上帝,因而也就是犯罪。安瑟爾謨的著名格言是:「我決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而是信仰了才能理解」。阿威洛依:神學的真理在哲學看來不一定是真理,哲學的真理在神學看來也不一定是真理,兩種真理均獨立存在,互不幹涉。托馬斯·阿奎那:哲學是神學的婢女
⑨ 世界各大宗教信仰的是什麼——基督教
世界宗教林立,中國主張宗教信仰自由,他們各信仰什麼?是否有悖和諧社會和世界大同的建設?世界能是一個聲音嗎?他們的主張都是教化人們行善積德過上美好的生活。二、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擁有教徒約10億多人,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民間稱為耶穌教)以及一些較小的派別,起源於公元1世紀初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 基督教以《聖經》為根本經典,以上帝為唯一崇拜對象,因傳說救世主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尊崇十字架。 基督即萬主之主、萬王之王的意思,即神子。耶穌的名為人子,有死里復活的意思,就是基督降卑,道成肉身。故叫基督耶穌或耶穌基督。 基督教信仰上帝創造並主宰世界,認為上帝與人是相通的,其媒介是運行在人世間的聖靈。 基督教的信徒之間稱平信徒,我國習慣稱教友。新教徒之間稱兄弟姐妹,因為大家都是上帝的兒女;還可稱同道,因為大家都信奉耶穌所傳的教道。教會的神職人員,按其教職稱呼,如主教、牧師、神父、父老等。 應邀到基督教徒家中做客,送給女主人禮物,數目忌13 ,日期忌星期五。 常用語:天主保佑;榮主益人;神愛世人,神就是愛;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 常用手勢:胸前畫十字架。阿們!
⑩ 《聖經》為什麼能成為基督教的經典著作呢
告訴各位。
如何才能由論道、悟道而直至於得道!
一:河圖、洛書,純自然科學之道。不接人氣。不行!
二:道德經等,也僅限於在人與自然之道里的那些哲學兩面性。忽略了人類共有先天性上的三大特徵。即:心靈、思想和情感,所必須要與人類後天所創造出來的三大文明相輔相成。
因此,未完全的接地氣!不行!
三:宗教:心靈、政治:思想,才僅是人類三大特徵里的兩大特徵和兩大文明。且;還都有著各自唯我獨尊上的信仰之尊與國防邊境線。因此,僅她們的各自信仰之尊?就早已是決定出了她們的共同命運。即永遠也都得不到全人類們的共同響應。
四:大同文明:博愛情感精神文明,她涵蓋了上述精髓中整個的全部。無信仰無國界可與全球共享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