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七武士為什麼經典
擴展閱讀
孩子一抱就慣壞怎麼教育 2025-02-05 19:08:55

七武士為什麼經典

發布時間: 2022-05-18 04:11:35

① 看過小說《七武士》的介紹一下情節設定,怎麼個BT法

一邊是四位戰死武士的墳墓,一邊是農民們為慶祝勝利而載歌載舞。勘兵衛望著這樣的景象,感慨萬千地對另外一位活下來的七朗次說,我們又失敗了,勝利的是那些農民。七朗次迷惑地若有所思,我相信導演黑澤明也很迷惑,它把這樣的問題在電影的結局留給觀眾去思考:究竟七個武士保衛農民的這場戰役有什麼意義呢?

武士,在日本曾是個驕傲且尊貴的階層,他們追求鋤強扶弱、維護正義的崇高理想,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使命。但時代的發展使武士階層逐漸沒落,社會開始不需要武士,武士為了維系貫有的尊嚴,就開始習慣用出身和祖上戰功來時刻提醒自己是貴族,起碼是比農民尊貴的階層。這種靠外在條件來強化自己身份認同的結果就導致了群體對自己身份內涵的忘卻,於是,武士們只記得自己的尊貴,卻忘了自己為什麼而尊貴。所以在電影《七武士》里,農民們為了不受山賊的欺凌而到市集招募武士尋求保護時,很多武士對於要保護農民這種「低賤」階層嗤之以鼻,覺得是侮辱他們的身份。但是,總有這么一些人,雖然所身處的群體已失去對理想的追求,但他們沒有忘記武士的使命,他們時刻堅持並追求自己最初的夢想。基於對農民的同情和對正義的追求,七位互不認識且性格各異的武士就聚集在一起,和農民一起共同抗擊山賊。七位武士,有著七種不同的性格,勘兵衛是武士的領袖,他是武士精神的一個標志,五郎兵衛代表了智慧,七郎次代表了忠誠,久藏代表了武功,平八代表了樂觀,他們五位構成了武士精神的基本內涵。另外兩位人物角色設置可以說頗有深意,農民出身但想成為武士的菊千代是對武士階層的諷刺和反思,即一個已掌握武士精神真諦的人,卻因為身份問題不能得到武士階層的承認。而年輕率真的勝四郎則是代表了武士的未來,也是武士這一階層能繼續發展的可能。五位代表精神,一位代表反思,還有一位代表將來,這樣的人物安排使武士這一階層的特點全方位多維度地得以展現,真的不能不佩服黑澤明大師的深厚功底。

若電影只是講這么一群有正義感的武士為了同情農民而幫其驅趕山賊的故事,那麼即使拍得再好也只是一部普通的影片而已。《七武士》的不平凡,首先是讓我們感受到一些身處沒有理想的環境中仍能堅持理想的可貴。如前面所說,武士們能放下「尊嚴」搭救農民;還有一處讓我印象也十分深刻。電影中有一個特別的片段,張力十足的情節突然舒緩下來,眾人團坐於夜店,勘兵衛對勝四郎說:「我也像你一樣年輕過,想磨練自己,拼殺疆場,建立豐功偉業,將來成為城主。但是不知不覺頭發已成灰白,而光陰飛逝,雙親與好友,都逐一去世,結果還是一事無成……」那一刻,勘兵衛苦澀一笑,我覺得不是對過去所謂失敗的否定,而是對自己理想繼續堅持的宣示――盡管如何艱辛,他仍舊相信自己作為武士的信念。這種堅持有些悲愴,不過也正因為這種難得的堅持才顯示出他們的可貴。

另外一層則是展現出當武士追求理想但得到不到一種價值認可時的無助,甚至是對自己存在的一種懷疑――武士們幫助農民,真的是實現正義嗎?影片中有這么一個情節,當武士們剛進入村子不久後,發現村民私藏著很多從落荒武士那裡槍來的盔甲武器,武士們覺得村民這是對武士的污衊並感到十分的憤怒。這時農民出身的准武士菊千代說了揭示整部電影實質問題的一段話:「….在你們眼中,農民狡猾,自私,目光短淺。他們說自己什麼都沒有,但實質上他們屋裡藏著任何的東西。但你們有沒有想過,是誰把他們變得如此小氣無能的?是武士。……不斷的戰爭,燒光了他們的房屋,讓他們無家可歸,你說老百姓該做什麼好啊,他們有什麼辦法?」武士幫助農民,在武士看來是強者對弱者的一種高姿態施予,因為武士們想著要實現自己對於正義執著的理想;但當他們意識到弱者之所謂如此卑賤地生活正是他們這些強者造成的,他們就失去了高姿態的理由,這樣,他們對於一直堅持的理想就產生了懷疑。對於自己的幫助行為,還能算是正義嗎?還是一種義務性的贖罪?那樣他們所追求的理想又有什麼意義?武士懷疑自己,農民也一樣懷疑著武士。在共同面對山賊時,他們能團結一致對外,但成功殺光山賊後,農民在慶祝勝利,卻沒有施予同情給死去的四位和倖存的三位武士。如勝四郎在戰役中與農民姑娘乃志相戀,但取得勝利後當勝四郎想跟乃志談話時,乃志卻形同陌路,只給予一個禮貌性的微笑。可以看出,農民始終沒有對武士完全地信任,基於階層的差異和一直以來迫於生存的壓力,他們很難理解武士們對於正義的精神追求,他們更多覺得武士的幫助是只因為他們用包三餐的報酬僱傭了武士,任務完成了,武士們就可以走了,僅此而已。

在沒有理想的時代,一群沒落階層中的人仍然堅持自己可貴的理想;但理想的價值被自我以及外界懷疑後,他們仍舊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因為他們沒有別的選擇,若放棄了,這種精神自殺會否定他們繼續生存的全部價值。黑澤明是同情武士的命運的,但是這種同情並沒有否定農民值得同情和關注的態度。盡管黑澤明在片中對農民的一些「劣根性」進行不少的批判,但又表明這種劣根性帶來的後果並不應該由農民來承擔,他們也是可憐的弱者。於是整部電影對於一些矛盾沒有一個基本的價值判斷,兩方都是值得同情的,甚至山賊們也是迫於無奈。所有人都是具有生存和發展壓力的弱者,那應該由誰來承擔這一切呢?也許,這就是我們對舊社會評價時經常提到的時代性悲劇,即任何群體在這樣一個時代里都是受害者或者只是暫時脫離受害狀態。正是因為這樣的一種安排,帶給觀眾對於社會與人性的深層思考,《七武士》因而成為一部超越國界且能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喜愛的經典影片。

我們又失敗了,勝利的只是那些農民。嘗試了,失敗了,被否定了,但還是堅持了。在艱難的環境中也許很難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人因為夢想而偉大。

② 黑澤明的<七武士>有什麼好看之處

鏈接:https://pan..com/s/1z_dZMOO1Cfs8N1j_ld4IaA

提取碼:n7be

《七武士》是由黑澤明執導,三船敏郎、志村喬、津島惠子等參與演出的一部動作片。[1]

該片主要描寫了日本戰國時代,貧窮家村百姓為保衛家園,與雇來的七位武士聯手擊退強盜的故事。[2]

該片獲得1954年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日本《電影旬報》評選的日本百部電影第一名

③ 日本人生題材的電影那麼多,為何《七武士》能被評選為日本電影第一

《七武士》這部電影是黑澤明的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我認為他能有如此高的評價是因為這部電影無論作為故事篇的深度上,還是作為動作片的拍攝手法上,都做到了登峰造極。

首先,影片著重要講武士道精神、講武士,並為此設計出了山賊的火槍。電影中的時間節點,正是浪人逐漸沒落的這么一段時期。最終雖然武士們幫助村民戰勝了山賊,可是村民在沒有了山賊的威脅之後武士也就不再重要了,他們的工作終究要失去意義。他們看似戰勝了「火槍」,其實他們已經早已被「火槍」淘汰了。這樣的講故事的模式,著實是一個深入淺出的好的模板。

第二,這部片子很好的講述了大家心中的武士道精神。幾個武士本沒有必要為了村民而送命,但是為了對得起「鄉親們的白米飯」,他們毅然的去守護村民。有趣的是,導演對村民的刻畫也很細致。從「以為武士們是山賊而不敢迎接」到「看到被抓回來山賊而痛打落水狗」,村民的目光短淺,很好的襯托出來了七武士們的高尚。(這里對村民的刻畫,使我想起了姜文的電影《鬼子來了》)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關於七個武士和一些重要角色的塑造,並沒有進行過多的敘述,但是都能突出的表現出每個人的鮮明性格特點。

最後,是導演高超的動作片拍攝手法。這部電影是黑澤明「多機位拍攝手法」試水之作並且最終獲得成功,通過大量的遠近景和全景的轉換,營造出了動作戲的緊張刺激感覺。同時,因為多機位的多角度,使其剪輯後的呈現也更加寫實。而這個剪輯的功力和拍攝的功力,放到現在也不是隨便哪個導演可以輕易玩得轉的。

前陣子剛剛重溫了這部片子,除了驚嘆於片中的打鬥場面,更十分佩服黑澤明老爺子講故事的深度。這部片子在中國的豆瓣上也同樣是一部高分佳作,推薦大家看一看。

④ 《七武士》的導演黑澤明偉大在哪

《七武士》這部電影,無論是在角色設定或者是取景都無可挑剔,所以真的很佩服黑澤明導演。七位武士,每一位的性格都極其突出,菊千代的身份是所有武士中身份最特殊的存在,農民出身的他,拿著別人的族譜四處炫耀,但終究底氣不足。堪兵衛的睿智善良,但依舊敵不過命運,追逐半生,最後依舊成了浪人。

用偉大這兩個詞來形容黑澤明,並不為過,縱觀如今的影視作品,高科技的高速進步,觀眾的視覺沖擊得到滿足後,在人物和情節故事的刻畫,以及精神層面的渲染,可以說,幾乎不忍直視。

⑤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日本動作片是哪部為什麼

要說日本最經典的動作片,非《七武士》莫屬,作為影史傑作,《七武士》獲得了太多美譽。

  • 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

  • 《電影旬報》評選的百部日本電影第一名。

曾拍攝過《教父》和《現代啟示錄》的弗朗西斯·科波拉曾經說過:

如果能和一位大師一起拍電影,他寧願當一個助理,科波拉所說的這位大師就是黑澤明。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黑澤明優秀的場面調度把一場規模並不大的攻防戰演繹的非常生動、宏大。每每看到那些精彩的打鬥場面和謀略籌劃,都會讓人興奮不已。

武士們何曾想到,自己只屬於戰爭。和平的時候沒人記起他們,勝利後也很快被遺忘。

看到那些樹立的墳頭,經歷過這場爭斗的村民們是否會永懷感激呢?不得而知。

《七武士》可以排在個人影史前五的位置,一部意味雋永的動作片,場面精彩、思想深刻。

⑥ 走進人性的經典日本文藝片,你認為最好看的是哪一部,是什麼原因深得你心

是《怒》

三個平行故事在一起殘忍兇殺案的穿插揉合,所形成的卻並不是何般故布疑陣的懸疑,李相日用一個「怒」字作為片名所貫穿始終的其實是最為復雜的人性,這是一部即將信任與救贖濃墨重書,也將自私、殘酷、懦弱這些陰暗暴露無遺的作品,以此所誘人的深思,其實早使誰是兇手的結局在這部電影中變的無足輕重。

兇殺懸疑在 《怒》中僅只是一個引人入勝的噱頭,電影對何以為「怒」的詮釋,最終所想帶觀眾探尋的是人性的谷底,是因為無法信任而衍生的心魔,以此所寫實的「怒」,不得不令讓人稱道在平穩內斂的敘事里充滿了真正直擊人心的力度。文/夢里詩書

⑦ 以電影《七武士》為例,日本保留了哪些漢文化

七武士這部電影很長,但我看過三次。所以還是有一點發言權的。坦率的說,我沒覺得這部電影表現了中國文化。忠誠正直勇敢善良守信隱忍這些品質確實在電影里得到了表現,但憑什麼說這是中國文化呢,中國人可以具備這些品質,日本人也可以啊,可能這就是人家自己的品質呢。只不過跟我們的比較相似罷了。

⑧ 七武士結局為什麼死了這么多武士

四武士都死於火槍,冷兵器敗給了熱兵器,昭示了武士時代的結束。

《七武士》劇情簡介:

日本戰國時代,一個滿目荒涼窮山惡水的山村裡,每年麥收的時候,都會遭到強盜的襲擊。這一年,村民們決定僱傭七名武士來保衛他們的村莊和收成,七名武士分別是勘兵衛、久藏、勝四郎、五郎、七郎、平八和冒充為武士的農民菊千代。

武士勘兵衛是個步伐矯健、作戰經驗豐富的人,他負責指揮全村人進行防禦准備。在突襲強盜老巢的行動中,武士久藏和菊千代殺死數名強盜,但武士平八為救農民利吉中彈身亡。菊千代懷著憤怒和仇恨殺死了最後一個敵人,自己也因中彈倒地而亡。

強盜終於被盡數殲滅,但村民們也付出了很大代價,七名武士最終陣亡四名,留下墳冢上四把武士刀刺入天穹。大戰過後,武士們離開村落,武士中的首腦人物勘兵衛不禁感嘆:「這也是場敗仗……贏的並不是武士,而是農民。」

(8)七武士為什麼經典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菊千代

武士世界中的狂阿彌。菊千代的身份最為特殊,在一群真正的武士中,菊千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冒牌貨色。他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富於正義感和向上精神,卻不具備德操和武功。

為武士階級所重視的出身使菊千代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武士,埋葬他遺骨的墳上剛開始也沒有得到應由的禮遇--這不禁使人陷入深深的思考:真正的武士是得名於他的出身或者戰功,還是要看他是否掌握了武士道的真諦?

久藏

久藏代表了武功。作為武士,擁有高強的武藝是安身立命之本,武士即使在武功上比不得宮本武藏(著名劍俠),也必須追尋劍道的真諦。久藏就是一名得到劍道真諦的代表人物,他武藝高強:一擊而斃挑釁武士,單人殺賊奪銃,對戰中時時保持先機,實在令人嘆服。

更為寶貴的是,久藏武藝高強卻不事炫耀,立下多麼大的功勞後也立刻躲到一旁休息,並不誇口居功;勝四郎直面的崇拜之辭也只換得淡淡一笑,這是武士境界的極高體現。

七郎次

七郎次代表了友誼和忠誠。它是勘兵衛的老戰友和老朋友,基於此七郎次在多年的分離之後一經見面便接受了勘兵衛的邀請。對正義事業的選擇體現了七郎次身上真正的武士精神,而對友誼的忠誠更顯示了作為武士的道德准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