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看日產軒逸車身寬度比較窄是不是裡面的空間也小啊
這個不會的,日產軒逸,他的空間設計還是比較好的,內部表現寬大,舒適度好。
⑵ 軒逸寬體造型打臉,新車尺寸全領先,德系「真寬體」來了
最近汽車圈熱度最高的莫過於上海車展了,新車的亮相再加上眾多新車上市,現場可謂是一片火熱的氛圍。當然現場的主角還是各大車企帶來的重磅新車,其中在上汽大眾斯柯達展台亮相的明銳Pro就已經被消費者期待已久。15萬左右的預估價格可以說和當前合資家轎市場的軒逸等車,直接打起了競爭戰。相信不太了解這些車型的小夥伴對它們的車型亮點毫無頭緒,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明銳Pro與軒逸這兩款車分別有哪些亮點和優勢。並且,還可以為准備購車的小夥伴提供一些參考。
一:軒逸
明銳Pro的尾部還是電動尾門的配置,比軒逸的手動尾門在科技感上就贏了,開關更省力,
舒適性也會有所提升。
總結
其實,能夠吸引消費者A級車一般在各方面的表現都不會太差,不管是更加適合年輕人的外觀設計,還是更加適合國人的大空間設計,照顧舒適性需求的配置,這款來自全新MQB EVO數字智能架構明銳Pro都沒有缺席,雖然軒逸在這幾方面也有做出「努力」,但很明顯性價比就落後不少了。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12缸大師,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⑶ 買車該怎麼選配置軒逸1.6XE自動舒享版性價比高么
【車訊網報道】15萬預算應該買哪款車呢、XX車選哪個配置更合適呢、是該等新款還是該入手老款……日常和車友溝通時經常遇到這類問題,這也說明對於很多車友來說,一輛汽車並非剛需,所以才會糾結,才會有「拿自己的錢買別人喜歡的車」類似說法。
建議2:如果指導價12.99萬元的軒逸1.6XE悅享版CVT超出了預算,這時可以返回頭來看看軒逸經典1.6XLCVT豪華版,指導價11.86萬元,來看官方配置表。
行駛機構:鋁輪輞,輪胎規格195/60R16,後輪盤式剎車;
俊朗造型:帶天窗;
智能互聯:8英寸高清電容觸控屏;
舒適便利:PVCMulti-Layer人體工學低重力座椅;
安全屏障:倒車影像;
很顯然,指導價11.86萬元的軒逸經典1.6XLCVT豪華版在配置方面要比指導價11.90的軒逸1.6XE舒享版CVT相對實在,何況在優惠幅度方面還有1萬元的差價呢。
如果預算夠不到軒逸高配,其實選軒逸經典的高配也不錯,這時只需要求證軒逸經典的空間表現是否能滿足家庭成員的具體需求就好了。
綜述:
選車購車沒有十全十美,不是這方面妥協,就是那方面妥協,完成兩款車型的試乘試駕之後,這些問題通過仔細對比配置差異/價格差異,重新審視購車預算,就能得出「哪一款車更能滿足自己需求」的結論了。
註:文內配圖源於網路,優惠幅度僅供參考,具體優惠以各地到店為准。本文首發拆車坊,歡迎分享並註明出處。
責任編輯:laoniu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新老軒逸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在尺寸上,新軒逸軸距依舊維持現款車型的2700mm,車身長寬高為4610/1760/1495mm,車身尺寸也沒有太大變化,只是在車身寬度方面增加了60mm,長度和高度都分別減少55mm和15mm。
1. 說起新軒逸,又把我們的目光拉回到4月的北京車展現場上,東風日產正式發布了新一代軒逸,就當是的反響來看非常不錯,起碼在外觀方面博得了人們較多的贊賞。就在上周鳳凰汽車也對新軒逸進行了試駕,他的表現究竟如何,我相信各位已經有目共睹。
2. 熟悉車型歷史的人都知道,軒逸在國內一開始是作為藍鳥的後繼車型,屬於中級車范疇,天籟的出現讓其定位產生改變,於是它轉戰低一級的緊湊級家轎市場。在緊湊級車型中,軒逸一直穩定在月銷量萬輛以上,也受到了市場的認可。但隨著新軒逸上市的臨近,我們從4S店獲悉,現款車型有著萬元現金優惠,面對性價比和新技術我們究竟如何選擇。
3. 第一眼看到新軒逸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台縮小版的天籟。近幾年來,日產也開始形成統一風格的家族化造型特徵,主要可以體現在兩個方面:外觀細節和車身線條。細節方面,前臉是最明顯的,寬幅鍍鉻格柵呈倒梯形,兩側為弧線,與前保險杠下方的造型正好組成"X"型。與老款軒逸相比,新軒逸造型的變化讓車頭層次感鮮明,吸引力十足,整體風格更年輕、時尚運動感也增強許多。
4. 前格柵部分,新軒逸的設計和新天籟相同,大面積的鍍鉻裝飾很男性化,而且相比現款更有商務氣息,而現款的細條雙條幅格柵則更簡潔一些,更加成熟穩重。大燈也由現款的L型設計變為了帶有回折的剪頭型,並加入了一排LED日間行車燈和透鏡,從而提高了軒逸的高級感。
5. 在尺寸上,新軒逸軸距依舊維持現款車型的2700mm,車身長寬高為4610/1760/1495mm,車身尺寸也沒有太大變化,只是在車身寬度方面增加了60mm,長度和高度都分別減少55mm和15mm,這樣也使得新軒逸看起不再那麼消瘦。而現款車型的長度和高度分別占據優勢,三圍尺寸為4665/1700/1510mm。單從數字上看這些優勢並不能說明問題,是否可以能提供更寬敞的車內空間才是關鍵。
⑸ 日產軒逸經典後備箱尺寸長寬高
軒逸後備箱尺寸為縱深985mm,寬為980mm,最大寬為1610mm,高度為610mm,容積為510L。如下圖所示(測量有部分偏差)。
軒逸後備箱空間比較平整,高度在同級車型中比較有優勢,但是可惜的是後排的座椅不能放倒。
⑹ 軒逸之優缺
軒逸優缺點總匯。
本人2.0科技天窗版。現在用軒逸3個月了,寫點東西給新人。
優點:
1.安靜 發動機的聲音很小。幾乎沒有噪音,即使高速時也依然很安靜。
2.舒適 後排空間很大,很舒適,適合家用。
3.省油 這個不是太明顯,也許是2.0的緣故吧,我的車接近8個油。這車城市裡堵車開甚至比其他車更費油,但在高速上絕對的省油。綜合油耗比同排量的車比,還是比較厚道的。
4.發動機轉速 反正我從來都沒有超過2000轉的,這和平時駕駛習慣有關,因為我從不急加油,我在100-110時速時候,也只是1800轉多一點。但有說這容易造成發動機積碳,具體不是很清楚。
5.造型 有人說軒逸圓頭圓腦,可我覺得軒逸車造型還是很不錯的,至少很耐看,這車7,8年內,外形應該不會落款。
6.三色顯距倒車影像監視系統 這確實是個好東西,我倒車的時候幾乎都不看後面,都是直接看顯示屏的。不過有一次側面沒看見,差點撞到自行車。
7.音響效果很好
8.座椅 這座椅幾乎很沙發的等級一般了。
9.小幅度的轉動方向盤,車子方向幾乎不跑動,這對有著喜歡亂動方向盤的不良習慣的我來說,的確是很大的優點。
10.開車的時候,幾乎感覺不到加速,完全沒有頓挫感。因為CVT根本沒有擋位,即使放滿滿一杯水在上面,在加速時,水也不會溢出來。但車速卻是在急速增加。加速性相對於其他自動擋的車強很多,但比手動擋稍差是肯定的。
缺點也是有的,而且還不少。
缺點:
1.不能自動升降車窗 這還是比較嚴重的,17萬的車,連這功能都沒有。就連最高配的版本也沒有。不但如此,而且還一定要在3擋模式下才能升降窗戶,很不方便,每次下車的時候,還要先把窗戶先關起來在熄火,或者先熄火,再調成3擋然後再升降窗子。這樣車子檔次就顯得稍稍低一點了.我朋友的比亞迪F3,他一下車,鑰匙一按就自動關窗戶了,而我的車卻沒有,哎,尷尬......
2.懸掛太軟,腳剎式手剎 車轉向的時候,側傾明顯,這其實也不能算缺點,因為懸掛軟,平時乘坐的時候比較舒適。腳剎式手剎其實也不是缺點,甚至是它的一個賣點之一,但因為不太適應,所以就和懸掛軟組合起來作為一點說吧。這樣對軒逸也比較公平一點。(前幾天繞過一次樁,簡直是對自己的虐待~~~ 悲~~~ 暈車了~~~ 這才知道懸掛軟的要死)
3.底盤 這也是受不了的地方,底盤不是低,而是太低了,非常低,車頭又比較長,這車太嬌氣了,上不能上,下不能下,路況差又不能開。車頭長,在上下大的坡道的時候,總是擔心車頭會「碰壁」. 而底盤低,又導致開農村土路的時候,一不小心底盤就刮到了,泥土倒還受到了,要是石頭,那就不得了。當然真正刮到重要部分的情況還是比較少的,但如果車底下有石頭子碰到哪裡,心裡總是砰砰跳。上次去吃大閘蟹,車底下就被塊大石頭颳了一下,發動機箱差點就通了個洞,我首保的時候看見的,4S的師傅強烈推薦要裝發動機護板。但我沒裝,第一,他說要500,我認為太貴了。第二。有人說,裝了之後方向盤會有異響。
4.無級變速器 這是個好東西,而且變速箱油是終身免維護的,可是如果壞了的話,無法維修,必須整個換掉,這東西費用可不低啊,4S的人說這東西換一下8萬啊,8萬當然是廢話,車才多少錢?但我估計沒個4 5萬你換不了。而且這東西,保險公司可能不陪的(陪不陪我不確定)。
5.後排空間大,但橫向空間不足,才1700,連馬三這小車都1755呢,思域也是1755.而且軒逸的後門車內的扶手又比較大,這樣更顯得橫向小了,因為我買軒逸是為了家用的,後排座四個人的情況常有發生,這就導致後排座四個人的時候比較擁擠,況且後排因為包裹性座椅,中間的人就不怎麼舒服了。這樣就導致後排空間的賣點蒙上了不大不小的污點。
6.空調製冷非常慢,這點倒是可以忍受。
補充一下:
關於地盤,我最終還是在4S裝了護板,480,不還價,4s確實是貴,不過效果不錯,不像有些網友說的會引起共振,出現異響。
還是就是中控台異響,這個問題確實存在,包括我和很多軒友交流,都出現這個問題,有人說就算賓士寶馬也有這個問題。尤其是在晚上的時候,冬天則更加嚴重。(我估計是這樣,冬天中控台前接縫處的塑膠冷縮,所以鏈接不緊密了。)二保的時候,我和4s的師傅說了,師傅幫我檢查了一下,後來他出去開了一圈,告訴我說是空調出風口的一根線接的不好,已經幫我搞定了。回來後,異響問題依然存在,但有所改善。不過還是響。
所以護板我建議大家還是裝一塊吧,作用還是有的,至少安心不少。裝還是建議去4S裝,貴點,但是正規些。
至於中控台異響,始終都沒有解決
⑺ 軒逸車身尺寸是多少
在尺寸上,新軒逸軸距依舊維持現款車型的2700mm,車身長寬高為4610/1760/1495mm,車身尺寸也沒有太大變化,只是在車身寬度方面增加了60mm,長度和高度都分別減少55mm和15mm。
注意事項:
表現: 新軒逸動力輸出非常線性,得力於CVT的大力協助,整個加速都顯得非常平順,但運動性能稍差。
操控樂趣:保持清晰的路感,但過於輕巧的轉向讓人難以找到操控的感覺,懸掛的調節也主要是以舒適為主,在高速穩定性方面的表現尚不能讓人滿意,似乎更適合城市代步。
車輛的種類雖然多,構造卻大同小異。這應該說是標准化的功勞,也是大型生產流水線的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和需求的變化,鐵路車輛的外形開始有了改變,尤其是客車車廂不再是清一色的老面孔。但是它們的基本構造並沒有重大的改變,只是具體的零部件有了更科學先進的結構設計。
一般來說,車輛的基本構造由車體、車底架、走行部、車鉤緩沖裝置和制動裝置五大部分組成。車體是車輛上供裝載貨物或乘客的部分,又是安裝與連接車輛其他組成部分的基礎。早期車輛的車體多以木結構為主,輔以鋼板、弓形桿等來加強。近代的車體以鋼結構或輕金屬結構為主。
⑻ 軒逸和經典比頤達寬多少
軒逸經典比頤達車寬65mm。軒逸經典的車寬為1760mm,頤達的車寬為1695mm。
頤達最大優點:空間大,油耗低,舒適感強;最大缺點:皮薄,底盤較軟導致車子容易發飄,小毛病多。外觀:外觀爭議比較大,青菜蘿卜各有所愛。內飾:內飾做工細致,配置豐富,較強的舒適性是網友普遍比較滿意的地方,有網友稱比家裡的沙發還舒服;中控台簡潔美觀,音響效果很棒,無鑰匙啟動很方便。
空間:超大的內部空間及尾箱受到網友的一致好評。操控:方向盤非常輕,油門靈敏,擋位很清晰,掛擋有吸入感;懸掛偏硬,顛簸感較強,底盤及剎車偏軟,車身穩定性不是很好,過彎及高速時容易發飄,較低的底盤也容易發生刮蹭。
動力:頤達發動機噪音小是網友比較認同的優點,但起步較慢,加速性能差,總體來說是款中規中矩的家用轎車。
油耗:頤達燃油經濟性強,油耗低,平均油耗在6-7個左右。
軒逸智能配置
新車搭載全新的Nissan Connect超智聯系統,外置一塊8英寸高清電容觸控屏,包含了語音控制車輛、遠程式控制制車輛等功能。語音控制,能夠通過簡單的對話實現對車輛在線影音娛樂系統、全時在線導航系統、藍牙電話、行車記錄儀、空調的基本操控。
遠程監測與控制功能,能夠通過智能APP與手機建立無障礙鏈接,讓用戶時刻保持對車輛狀況的全面了解,並根據具體需求對車門鎖、閃燈&鳴笛、發動機、空調進行遠程式控制制。
⑼ 2012新軒逸1.6豪華手動檔怎麼樣
當時2012新軒逸沒出,市面上是經典軒逸,給人感覺瘦高長的造型,看起來不那麼穩定的樣子,雖然看著也行,但是總覺得還不足以吸引我。期間,一路看了寶來,朗逸,明銳,還有英朗。不得不說,英朗的外形贏得了我的相當好感,一度以為這個就是我最終的選擇。不過,在7月份,這個情況完全變化了:新軒逸上市了。新軒逸與經典軒逸相比,雖然簡短了車身長度,但是車寬加寬,高度適當降低,這就很對我的STYLE了。 選車過程中,看來看去,我總結了幾點: 1,車沒有好車。我們看到的都是外在的光鮮,拆開了看,基本可以說慘不忍睹。家用車的細節、用料和內部做工,存在各種簡配甚至簡配現象,首先就不能對汽車期望過高,它只是商家生產的一個商品。 2,車沒有壞車。無論法系,德系,還是日系,他們都有值得稱道和抓住人心的技術和優點。比方德系汽車的發動機低轉速高扭矩技術,日系的發動機燃油經濟性,韓系的外觀和造型。市場是最不講道理的,銷量決定一切。 3,沒有安全的車,只有讓行車變得更安全的人。汽車的安全裝備主要還是被動安全裝置,而且是有限制的
⑽ 日產經典軒逸門的寬度
日產經典軒逸門的寬度1700mm。
2019款經典1.6XE+CVT智聯領先版。車身尺寸:車長4665mm,車寬1700mm,車高1505mm,軸距2700mm。
2022款日產軒逸經典變化集中在配置部分,其中舒適版車型從老款車型的16英寸鋼制輪輞升級為16英寸鋁合金輪輞,其他配置基本延續老款車型配置。值得注意的是,新車取消了手動豪華版配置車型。
至於動力部分,2022款日產軒逸經典繼續搭載1.6升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為90千瓦,最大扭矩為155牛·米。傳動方面,與之匹配的為5速手動或CVT變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