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經典有哪些
擴展閱讀
零基礎健身如何安排 2025-02-04 15:37:24
小知識的書 2025-02-04 15:30:32
同學說他沒到家怎麼回 2025-02-04 15:27:32

經典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16 08:56:27

1. 經典名句都有哪些

1、志當存高遠。——諸葛亮

2、志不強者智不達。——墨翟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4、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

5、生活就是戰斗。——柯羅連科

6、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

7、業精於勤,荒於嬉。——韓愈

8、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丘

9、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曹植

10、不知則問,不能則學。——董仲舒

11、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

12、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華羅庚

13、學問是苦根上長出來的甜果。——李嘉圖

14、過去屬於死神,未來屬於你自己。——雪萊

15、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烏申斯基

16、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17、不參加變革社會的斗爭,理想望永遠是一種幻影。——吳運鐸

18、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備。——易卜生

19、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陶淵明

20、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茅以升

21、為了生活中努力發揮自己的作用,熱愛人生吧。——羅丹

22、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況

23、耐心和持久勝過激烈和狂熱。——拉封丹

24、所有堅韌不拔的努力遲早會取得報酬的。——《安格爾論藝術》

2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況

26、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郭沫若

27、但願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郭小川

28、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程顥

29、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0、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2. 傳統經典有哪些

中國傳統經典讀物有《論語》、《大學》、《中庸》、《孟子》、《資治通鑒》等。

《中庸》是中國古代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是儒家經典之一,原屬《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戰國時期子思所作。

其內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准,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並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

思想體系

《中庸》所論乃天道、人道的最高深又最恆常的道理。中庸是循中和之道而為之。其通篇的主旨是論中和,探討致中和的方法。中和是宇宙的本來狀態。人的可教育,就在於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於致中和。

《中庸》一書認為中和之道即天下根本之道,即天下平常、常用之道。用不偏不斜的平常的中和之道對待所有事物就是中庸,以中和之道修養自己就是中庸。就《中庸》一書而論,可知中庸既是最高的大道境界,也是處理問題的最正確的思想方法。

3. 中國的經典名著有哪些

1、《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2、《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3、《莊子》又名《南華經》,是道家經文,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到了漢代以後,尊莊子為南華真人,因此《莊子》亦稱《南華經》。

其書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觀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宇宙生成論等諸多方面。

莊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構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學意境,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瑰麗詭譎,意出塵外,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範之作。

4、《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秦統後的意識形態。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呂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戰國末期道家的代表作,全書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

5、《楚辭》經歷了屈原的作品始創、屈後仿作、漢初搜集、至劉向輯錄等歷程,成書時間應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間。劉向《楚辭》原書早亡,後人只能間接通過被認為保留最完整的東漢王逸《楚辭章句》(原書亦佚)、宋洪興祖《楚辭補注》(《楚辭章句》的補充)追溯、揣測原貌。

《楚辭》對整個中國文化系統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特別是文學方面,它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詩篇,因此後世稱此種文體為「楚辭體」、騷體。 而四大體裁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4. 國學經典有哪些呢

國學經典有:

1、司馬遷《史記》

《史記》是我國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學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歷史。

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讀中國歷史,不能不讀《史記》。

2、《詩經》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

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3、老子《道德經》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網路全書」。有說它是言哲思的,有說它是言智術的,有說它是言兵事的。但它總的是說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經》或可稱《得道經》。

《道德經》文約義豐,全書5千餘言,81章,分上下兩篇,上篇稱《道經》,下篇稱《德經》。《道經》講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表達了宇宙和自然的總規律。

《德經》說的是處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進退之術,表達了人類的人生觀和道德觀。「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載體,是「道」的體現。

《道德經》的智慧源於老子對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內容涉及人性修養,處世哲學,治國之道、軍事哲學,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經世致用之學。

4、司馬光《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及其助劉攽、劉怒、范祖禹等根據大量的史料編纂而成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載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訖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歷史。

書中描繪了戰略至五代期間的歷史發展脈絡,探討了秦、漢、晉、隋、唐等統一的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幾十個政權的盛衰之由。

生動地刻畫了帝王將相們的為政治國、待人處世之道,以及他們在歷史旋渦中的生死悲歡。時至今日,《資治通鑒》仍是一本了解和學習中國歷史的必讀之書。

5、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余首。

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餘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選詩范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0首,在數量以杜甫詩數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它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

6、孫武《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

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5. 經典著作有哪些

中醫十大經典著作

中醫經典著作共有十部。這十部經典,是中國醫葯學的理論基礎,自古至今,對中醫臨床、教學、研究都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這十部經典著作是:《素問》、《靈樞》、《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中藏經》、《脈經》、《針灸甲乙經》、《黃帝內經太素》。

四書五經

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一生必讀的60部名著

1、孔丘《論語》

2、《聖經》

3、達爾文《物種起源》

4、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5、尼可羅·馬基亞維利《君主論》

6、司馬遷《史記》

7、孫武《孫子兵法》

8、羅貫中《三國演義》

9、克勞塞維茨《戰爭論》

10、施耐庵《水滸傳》

11、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1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傳》

13、比徹·斯托夫人《湯姆叔叔的小屋》

14、司湯達《紅與黑》

15、曹雪芹&高鶚《紅樓夢》

16、雨果《悲慘世界》

17、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18、海明威《老人與海》

19、亞當·斯密《國富論》

20、高陽《胡雪岩全傳——煙消雲散》

21、瑪格麗特·米切爾《飄》

22、尼·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23、吳承恩《西遊記》

24、魯迅《吶喊》

25、聖·埃克蘇佩里《小王子》[1]

26、李時珍《本草綱目》

27、法布爾《昆蟲記》

28、張愛玲《傾城之戀》

29、《一千零一夜》

30、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31、卡夫卡《變形記》

32、泰戈爾《吉檀迦利》

33、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台》

34、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35、夏洛蒂·勃朗特《簡愛》

36、曹禺《雷雨》

37、亞歷山大·小仲馬《茶花女》

38、但丁《神曲》

39、弗洛伊德《夢的解析》

40、川端康成《雪國》

41、沈從文《邊城》

42、威廉·福克納《喧嘩與騷動》

43、列夫·托爾斯泰《復活》

44、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

45、老舍《四世同堂》

46、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47、錢鍾書《圍城》

48、瑪格麗特·杜拉斯《情人》

49、王實甫《西廂記》

50、喬斯坦·賈德《蘇菲的世界》

51、亨利·梭羅《瓦爾登湖》

52、霍達《穆斯林的葬禮》

53、冰心《冰心散文集》

54、帕斯捷爾納克《日瓦戈醫生》

55、李澤厚《美的歷程》

56、塞林格《麥田裡的守望者》

57、《伊索寓言》

58、余華《活著》

59、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園》

60、史鐵生《我與地壇》

6. 經典名著有哪些

經典名著有:

1、老人與海:《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於1951年在古巴寫的一篇中篇小說,於1952年出版。該作圍繞一位老年古巴漁夫,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離岸很遠的灣流中搏鬥而展開故事的講述。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學中的突出地位,這篇小說相繼獲得了1953年美國普利策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

2、曾國藩家書:《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於清19世紀中葉。該書信集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後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

3、孫子兵法:《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

4、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5、物種起源:《物種起源》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系統闡述生物進化理論基礎的生物學著作。全名《論依據自然選擇即在生存斗爭中保存優良族的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1859年11月24日在倫敦出版。

7. 30部必讀的國學經典都有哪些

鏈接:

提取碼: 7r4c

常青藤爸爸國學經典系列:

8. 中國傳統經典有哪些

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禮記、易經、道德經、南華經、管子、說難、孤憤、春秋繁露、四書集注、正蒙 儒家的先秦哲學以倫理學為重,純哲學還是宋明理學比較多,而且我們對理學的誤解也太深了,應該好好讀讀 佛典也很值得一讀,心經、四十二章經、華嚴經 、六祖壇經 雜書:菜根譚、白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