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徐州那有學唱歌的
徐州西苑民和園北園北門綜合樓有個音樂之星教育中心,有個左老師,美聲、民族、通俗唱法都很好,我在那裡已學了一年
㈡ 徐州哪裡可以做出家道士 ,徐州道士出家要求。道觀地址和路線!
一、徐州道教簡史
夏朝,彭祖被唐堯封於徐州,建立的大彭氏國,延續了八百年,成為中國修煉養生與烹飪的鼻祖,被列為道教的一位重要神仙。
春秋時,老子亦誕生於楚國苦縣曲仁里,當時徐州為楚國重要城池,也為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徐州即為老子活動的主要區域,僅史書記載,在沛國,孔子就曾多次向老子問道,現在國內多處發掘出土「孔子沛國問道圖」碑刻。
西漢初期,留侯張良不僅輔佐劉邦平定天下與治國,而且也是一位重要的道教神仙修煉家。漢靈帝時,巨鹿人張角創太平道,奉《太平清領書》為主要經典,以善道教化,符水治病;十餘年間徒眾數十萬,遍布青、徐等八州,徐州為重要區域。沛國豐邑人(今江蘇豐縣豐縣)張道陵制訂完善經典、禮儀,創立了「五斗米道」,以符水治病,並置祭酒等職務,封二十四治而治(後改為二十八治),標志著道教由此創立。據史籍記載,張道陵生於東漢建武十一年,卒於永壽二年,終年一百二十歲。
東漢末年,道家先哲神醫華佗亦生於沛國譙縣(今亳州),行醫於徐、亳一帶,死後葬於徐州城南一里處,後人築華佗墓,並建華祖廟。
唐朝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自認老子李耳為祖宗,因道教奉老子為道宗、道教鼻祖,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所以道教當時被尊為國教,封天師張道陵為「太師」,道教盛行一時,徐州宮觀亦遍布各地。
宋元時期,徐州道教宮觀遍布徐州城區近郊和臨近各縣鄉村野等,僅豐縣就有文昌祠、二清廟、華佗廟、關王廟、賢侯祠、火神廟、玄帝廟、泰山神廟、三皇廟、東岳行祠、司馬神廟、田祖神廟、李文靖廟、金龍大王廟、洞真觀、龍翔觀、紫微觀、天和觀、棲雲觀、南華觀、長春觀、和光觀等20餘座道教宮觀。
明朝時期,雖然當時的明政府的限制,但徐州的道教仍然香火鼎盛,信眾眾多,道教宮觀林立,在徐州城郊內(即明古城郊)就有十幾座之多。明嘉靖年間,徐州人集資在徐州城南泰山建蓋碧霞無君祠。乾隆四十五年改稱碧霞宮,每歲四月十五至十八日,舉辦泰山廟會,蘇魯豫皖接壤地的數以萬計群眾均來進香趕會。
清末,民初,徐州道教仍盛行不衰,徐州市內道教場所計有:城隍廟(城中,今青年路),黃樓(城東北隅,宋時建,歷經修繕,80年代遷建黃河堤今址)靈霄觀(城西北,後稱斗姆宮),真武觀(小井涯巷),太山老君廟(城東郭山),彭祖樓,碧霞宮,天啟廟(城北),老君廟(雲龍山東坡),天師觀(城西),張良祠、三官廟,三義廟,財神廟,關帝廟,火神廟、華祖廟等二十餘處,皆香火很旺。其中,城隍廟塑有城隍像,後殿塑有城隍夫妻像,大殿前兩側,各建廊房數間,並有陰間十八司群塑像。民國17年(1928)銅山縣長劉炳辰響應北伐軍破除封建迷信活動,率眾搗毀廟觀神像,逐趕僧道離廟,道教宮觀多廢。
1940年初,徐州商會會長李藹堂任主任,組成理事會,籌資修復市區城隍廟,重塑城隍座像,而殿前兩側廊房、東側作他用,西側為警察局佔用,皆未修復。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整廟充作警察局。建國後,舊址為市公安局用。
徐州道士聚城隍廟數人,余廟或道士、道姑,駐一、二人。如遇道場,則集各廟10多人共做。曾有王祥坤(城隍廟)、張祥蓮(利國、火神廟)、周家正(老君廟)等,擅長樂器、頌經。1950年,建國初期,徐州尚有道士7人。
徐州道教,沿正一道(天師道)規,以事符篆齋醮,財神廟時常為人求簽,授符。農歷初一,十五香火較旺。黃樓,每年農歷正月十六日逢會。城南泰山碧霞宮,每年四月十五日逢會。城隍,黃樓兩處四十年代廟毀會止。泰山碧霞宮廟會,每年聚有蘇魯豫皖周遍信眾十幾萬人,延續至今。
民國36年(1947)5月,政府批准,成立「江蘇省徐州市道教會」,理事長張明洞、常務理事李宗錞、韓明濂。但由於歷史原因,年余解散。
50年代,徐州轄區內道教場所大多被毀,道士及道姑亦逐漸減少,但民間信道者仍綿延不斷,延續至今。
二、徐州歷代著名道教人物
彭祖:一作彭鏗,或雲姓篯名鏗,傳以長壽見稱。原系先秦傳說中的仙人,後道教奉為仙真。彭祖姓篯名鏗,於六月六日出生,其父親陸終,母親女饋,彭祖是是上古帝王顓頊的孫子(黃帝的第八代孫)。
赤須子:豐人也,豐中傳世見之,秦穆公之主魚吏也,數道豐界,災異水旱,十不失一。食柏實、石脂,絕谷,齒落更生,細發復出。後去之吳山。
張陵(34—156):一作張道陵, 道教創始人。第一代天師。本名張陵,東漢沛國豐邑(今江蘇豐縣)人。道書載:為漢留侯子房八世孫。
張魯(?~216):為張陵之孫,五斗米道系師。字公祺(一作「公旗」),沛國豐(江蘇豐縣)人。張陵死後,其子張衡繼行其道。衡死,張魯繼為首領。
華佗(約公元145—208):東漢末道士,醫學家。
嵇康:字叔夜,本姓奚,譙國銍縣(今安徽宿縣西南),改姓嵇。)。「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三國時魏末著名的道士、詩人與音樂家,是當時玄學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陳摶(871~989年):為五代宋初著名道士。字圖南,自號「扶搖子」,賜號「希夷先生」。他繼承漢代以來的象數學傳統,並把黃老清靜無為思想、道教修煉方術和儒家修養、佛教禪觀會歸一流,對宋代理學有較大影響。後人稱其為「陳摶老祖」、「睡仙」等。
曹國舅:徐州人,相傳為宋仁宗朝之大國舅,名佾,亦作景休。
路可泰:明代徐州蕭人,五歲即通術數,為人推星度多奇中。尤精《易》,占言禍福,無不驗,修道於果老洞中。
方靈圓:徐州睢邑找溝集人,明季為道士,住玉皇廟,晚遇呂純陽得道。嘗外游,順治末年(1644-1661年)歸,休息於路旁樹下,群兒聚觀,見蜣螂數百飛鳴繞其旁,靈圓接以手,嗑而吐之,咸以為異。及起行,視所吐,皆荔枝殼也。鄰里爭延至,如期往,一日同見之,始知為仙。後再往延,不可見矣。
劉道士(1777-1858年):清代徐州蕭人,本名銘,字奉盤,號雲巢。幼失父母,入真武觀為道士。喜讀書,善於繪畫,尤工山水,好鼓琴。為人恬退,一介不苟取與。廟宇傾廢,道士俯仰其中,食常不給,佐以山蔬,飽則掬泉飲浣,興至或調軫染翰,或雜蒔花木,悠然自得,雖貧困如也。作山水得「二王法」,清麗似石谷,高曠追鹿台。晚年用筆若夢若霧,空靈無匹,脫盡畫家氣習。咸豐八年卒,歲八十有一。
李蘭(1862-1921):字芳谷,晚清著名畫家,因為一耳重聽,自稱「聾道人」,幼年即酷愛繪畫,曾獲巴拿馬賽會銀獎,名揚國內外。
張明洞:民國時徐州人, 1947年5月(民國36年),政府批准,成立「江蘇省徐州市道教會」,被選為理事長。但由於歷史原因,年余解散。
石永林:(1880-1990)豐縣單樓人,著名道醫,年111歲而終。
三、徐州主要道教遺存分布
豐縣:張道陵故里遺址;張綱墓;葯盒子傳說;天師觀;天和觀。
沛縣:神仙林。
銅山:大彭鎮彭祖廟;彭祖井;玉皇宮;茅村奶奶廟;利國火神廟。
邳州:土山關帝廟;艾山葛洪井。
睢寧:圯橋納履處;留侯祠;嵐山玉皇宮。
新沂:馬陵山火神廟。
賈汪:雷祖廟;大洞山碧霞祠;馬庄三元宮。
市區:子房山留侯祠;戶部山三義廟;戶部山華祖墓與華祖廟;青年路天下都城隍廟;泰山碧霞祠;鳳凰山曹公亭;泉山果老洞;雲龍山張翼放鶴亭;開發區王母宮;開發區蟠桃道院。
四、目前恢復與開發情況
1、豐縣天師觀已經批復,選址已定,等待開工建設。
2、天和宮選址歷盡波折,直到現在還沒有明確意見。
3、銅山玉皇宮正在建設,但因為資金與歷史問題,進展較慢。
4、銅山茅村奶奶廟雖然小規模恢復,但由於歷史原因,掌握在一些社會人手中。
㈢ 賈汪傳世經典的房子質量怎麼樣
10號樓和12號樓是危房。其他的沒有質量問題,。
㈣ 徐州賈汪區有什麼好的中小學課外輔導學校
建議LZ去名思教育看一下,我家孩子在那邊補習半個學期,成績提高了20多分
段庄校區 徐州市淮海西路245號(新一佳購物廣場對面明仁眼鏡店樓上)
民富園校區 獅子山商業街4號樓3層(三環路口中國銀行的樓上)
希望可以幫到你
㈤ 傳世和傳奇到底哪個經典些
從歷史角度看 傳奇比傳世早 傳奇是韓國和大陸合開的一個大型網路游戲 傳世是看傳奇玩很火暴就仿傳奇出了一個傳世 傳世是大陸的游戲 是繼傳奇後又一大型網路2D游戲 傳世畫面比傳奇看起來要清晰 現在的傳世有點變態了 傳奇變化就沒傳世的變化大 要論經典的話 我個人認為還是傳奇比傳世經典
㈥ 徐州有什麼美食求推薦。
徐州美食:馬市街食它湯、蓮花井蛙魚、羊方藏魚。
1、馬市街食它湯
飠它湯是徐州一帶著名的民間小吃。亦稱「飠它湯」(食它)。飠它湯是流行於江蘇徐州、河南夏邑、安徽宿州及山東棗庄一帶特有的早餐名點,傳說起源於彭祖的「雉羹」,以雞湯為基礎,伴以麥片、麵筋、胡椒粉、綠豆等原料,味鮮香辣,口味獨特,深受人們喜愛。馬市街這家店是徐州最為出名的。
「羊方藏魚」的做法叫套菜,將魚置於割開的大塊羊肉中,加上調料同烹,蒸燉酥爛即可。 羊方藏魚鮮美濃厚,而且高明的是,這樣的搭配,魚也沒有腥味,羊也沒有膻味。前幾年聞名的羊方藏魚在彭城飯店,這兩年想要找到正宗的羊方藏魚可要花上功夫。徐州飯店家至今還流傳著這道名菜。
㈦ 伊力特傳世經典怎麼樣
濃香型的,口感綿柔爽凈,餘味悠久,非常不錯的一款酒。
流行經典,傳世經典。
流行經典,傳世經典。
㈧ 徐州哪裡有教唱歌的地方
我知道徐州和平路就是現在的和平大橋那裡有一個姓夏的老師,他專門教唱歌,他教的還不錯,你到和平大橋西頭路北三樓有廣告能看到的。我孩子學唱歌時就是跟他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