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來介紹一下「金融工程」 這個專業
金融工程,作為20世紀90年代金融領域的新興學科,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其本質是利用各種衍生金融工具,如期權,期貨,以及互換等,對金融領域中的各種風險進行管理。目前,大多數人對於金融工程也許並不十分清楚,但是,對於金融工程所應用的各種衍生證券,人們都是有所了解的。它們給人一種高風險、高投機的感覺。這是因為對於多數的人(包括許多金融界的從業人員、高等院校的教師),他們對衍生金融的認識是伴隨著一系列災難性的事件而加深的,如英國巴林銀行的破產,中國國債期貨市場的3.27風波,以及1997年以來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在這些事件中,人們發現傳統經濟中的龐然大物,如具有100多年歷史的銀行、經濟正在蓬勃發展的國家,在衍生金融的沖擊下,變得不堪一擊。通過這些惡性事件的頻頻出現,人們對衍生金融變得談虎變色,將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進行套利以及投機的索羅斯形容為「金融大鱷」。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曾在公開場合就對對沖基金進行了譴責,並且同索羅斯進行了辨論。人們不僅要問:既然衍生金融引發了這么多的災難性事件,而且本質上衍生金融並不能產生新的社會價值,只是對社會財富進行一種再分配,我們為什麼不能象禁止賭博或者禁止毒品一樣禁止它?答案是:不可能!在世界范圍內,衍生金融的市場在不斷擴大,每年的交易達到150萬億美元的天文數字;反觀我國情況,盡管並沒有衍生金融,但是股票指數期貨已經是呼之欲出。我們如何看待這種情況?不同背景的學者從各種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闡述。我們注意到,金融工程界有一個基本的觀點,即金融工程是金融領域中的一種保險。本文將結合保險發展的情況,從保險學的角度來對金融工程做一些探討。事實上,對於保險,人們認為它是社會的穩定器,同時,在金融業內(銀行,證券,以及保險),保險往往給人一種穩健,甚至保守的感覺。二者在實際生活中給人如此大的反差,一個是極端的投機、激進,而另一個又是相當的保守,它們又能有什麼本質的聯系呢?或者說,金融工程是金融領域中的保險只是一種沒有實質意義的說法而已?對於此,我們認為需要從二者的由來以及特性的研究出發,才可能有較為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