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什麼叫截長補短法的經典例題
擴展閱讀
怎麼用pkpm做煙囪基礎 2025-02-08 12:13:26
很經典的古詩有哪些 2025-02-08 12:11:49
探望病人同學說什麼 2025-02-08 11:58:49

什麼叫截長補短法的經典例題

發布時間: 2025-02-08 09:16:44

❶ 截長補短法定義

截長補短法,是一種在解決初中數學幾何問題時,輔助線添加和化難為易的策略。其核心在於通過幾何圖形的變形,簡化問題,尋找解題路徑。下面詳細闡述截長與補短的具體操作步驟。

截長:該方法旨在通過幾何圖形的延伸和構造,將問題中的長邊與特定的短邊建立聯系,以便簡化問題。具體步驟如下:

1. **過某一點作長邊的垂線**:首先,選擇一個關鍵點,通常為幾何圖形中的交點或特殊點,然後通過該點作長邊的垂線。這一動作在圖形上形成新的線段,為後續步驟鋪墊。

2. **在長邊上截取一條與某一短邊相同的線段**:接著,在剛才作的垂線上,精確地截取一條長度與特定短邊相等的線段。這條線段的選取,旨在通過構造,與圖形中的其他元素產生聯系,進而實現問題的簡化。

3. **再證剩下的線段與另一短邊相等**:通過上述操作,圖形中形成了新的線段與原有的短邊形成了關系。此時,利用幾何知識和定理,證明剩下的線段與另一短邊相等。這一過程可能涉及相似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幾何概念,通過證明,找到問題的突破口。

補短:此方法側重於通過圖形的擴展和變換,將原本不相等的邊或角通過操作變得相等或可比較,從而簡化問題。具體步驟如下:

1. **延長短邊**:對於幾何圖形中較短的邊,通過延長操作,擴大圖形的規模。這一動作可能為後續的幾何構造提供更廣闊的視角,便於發現新的關系。

2. **通過旋轉等方式使兩短邊拼合到一起**:利用旋轉、平移等幾何變換,將延長後的短邊與圖形中的其他元素進行拼接、合並。通過變換,原本難以直接比較的邊或角,可能通過拼合,變得易於分析。這一操作旨在創造新的幾何關系,為問題的解決開辟新的路徑。

綜上所述,截長補短法是初中數學幾何題解題中一種靈活多變的策略。它通過圖形的構造和變換,化繁為簡,幫助解題者找到問題的解法,是解決幾何問題時不可或缺的技巧之一。

❷ 截長補短的意思

截長補短的意思: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

典故出處:《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例句:妥協是其中一方放棄,心中總有不甘,解決是雙方截長補短,兩者各有收獲。

造句

1、王財信志滿滿道,經過這幾天和霸虎的合作,兩人之間倒是培養出了一股默契,一文一武,正好互相截長補短。

解題步驟:截長:在長線段中截取一段等於另兩條中的一條,然後證明剩下部分等於另一邊。補短:將一條短線段延長,延長部分等於另一條短線段,然後證明新線段等於長線段。

一般步驟:在長線段中截取一段或將短線段延長至與另兩條中的一條,並連接對應點;利用構造的全等三角形進行相關推理和判定,進而證明相關的邊、角的數量關系。

技巧:利用截長補短法探究線段的和差關系及角度的數量關系。易錯點:利用截長補短法進行幾何圖形中的相關證明。無法明確找准被截長補短的線段是哪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