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撰寫閱讀經典作品的讀書筆記呢
記錄寫法如下:
1、簡要介紹所選擇的經典作品和閱讀目標,闡述個人對於經典作品的重要性和期望收獲。
2、描述制定的閱讀計劃,包括時間安排、書籍選擇等。說明自己設定的閱讀目標,解釋為什麼目標對個人發展重要。
3、記錄每次完成階段性或整本書籍時開始與結束日期、花費時間以及地點等信息。
4、對於每一本或每一個章節,提供自己對主題、思想、人物角色以及語言風格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後得出結論。
5、提供閱讀過程中的筆記、摘錄和個人心得體會。
6、描述邀請老師、同學或專業人士對自己的閱讀行為進行評價和反饋。
7、總結整個記錄,強調通過大學期間持續進行經典作品閱讀所獲得,發展起來的重要技能與認識。
❷ 讀書的時候怎麼做讀書筆記
這個問題在一開始,也同樣困擾著上書房的姐妹們,我們都因堅持讀書是自我成長最基礎最經濟有效的方式而聚集在一起,共同運維著這個讀書類公眾號,但並非什麼專業評論家或專欄作家,如何選擇「有用」的書籍,如何點評一本書,初期誰也沒有一個具體的說法。
但是很快我們就先達成一個共識:上書房致力於「閱讀是愉快並能從中有所收獲的」這樣的宗旨。不功利,不裝逼。想看哪類就哪類,風吹哪頁讀哪頁。
因此,接下來就來談談如何完成書評/讀書筆記呢?
1.摘錄
先是在書上劃重點,感動你的語句和重要的語句。
我們在看書時,難免都會在看的過程中,隨著情節的深入,或者是對作者傳達出的觀點,又或者是書中某些對話,一些金句,形成內心的「驚嘆、認同或者異議」這樣的時刻吧。但當整本書完成後,讓你寫寫你「都看了些什麼,這書是講什麼的,你覺得好看在哪裡」的時候,常常會因記憶不夠深刻完整而一時抓瞎,不知從哪裡說起好。
所以這時候,隨時做好摘錄就是一個相當好的習慣和方法。在看紙質書的時候,隨時手持一支記號筆,對於觸動你的句子或段落劃下來。
如果是閱讀電子書,有些是有諸如加色塊標注的功能的;如果沒有呢,建議在手機上另開一個文檔APP,不管是WORD還是「備忘錄」只要是能記錄文字,能完成拷貝,復制的都行。不要怕煩,隨看隨COPY。如果在摘錄過程中突然冒出對這一章節內容的個人觀點,或者小標題什麼的,也立馬記錄下來。
不要怕記錄雜亂無章,當你讀完整本書,再來看你做的摘錄時,會很好地啟發你在前期閱讀過程中曾經有過哪些觸動點,因而有了哪些自己想要表達的意見。這時再將它們引入到你正式習慣寫作的文檔里,一邊看一邊回想,相信我,還會時不時有些新的靈感迸發出來的呢!
喜歡手寫的朋友當然也可以記錄在小本本上,不過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用電子形式記錄,在之後寫文章的時候,用先期導入,再進行增、篩、修改,論述,會更方便一些。
2、用思維導圖方式做出全書的脈絡框架。便於理清閱讀思路。
思維導圖就像我們寫文章列的大綱,一目瞭然。
尤其適用於此前沒有及時做摘錄,或者做了摘錄,但是「論點」太多,一時反而不知要在哪個點上著手時。
思維導圖歸納能力,把學習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關鍵的知識點上,而在於自己在畫時腦中就把書本上大片段落的知識點理清成一條條重點清晰的線,這樣復習時順著思路走,也會很清楚而高效。作為對於好的觀點,好的語句及描述方式的借鑒,這是一種很不錯的方式。
3、形成個人反思,歸納總結書中值得收獲的幾點。
摘抄再加入自己的所思所感。
正如此前說的,上書房的姐妹們都是興趣使然,並非受過長時間文字工作的訓練。因此對於遣詞用句,以及對經典書目的理解和表達上,有時會有「想說/寫卻說/寫不出」的時候來。
但是習慣了劃重點和摘錄後,然後再對全書總結,在總結出的幾點中選取自己需要的部分寫讀書筆記,就會感覺輕松很多。
至於如何引用別人的觀點,語句,這個我個人認為,如果引用語句打上引號標明,或者不是長篇大段的原搬照抄,都是可取的。本來天下文章一大抄,這是在小學作文課上,語文老師就教導我們的道理。我們看書,選書,並推薦書目,也正是為了將好的內容傳達與分享給更多的人。因此如果看到有好的觀點,精煉又深刻的表達方式,正是我們二次學習的好機會!重要的是,這其中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在里頭,而不是無意義的「復制」「黏貼」
4、寫出閱讀筆記即讀後感。對於全書有個完整復盤。
一定要開始寫!
這個很關鍵,不管你是習慣面對電腦,敲打鍵盤如飛,還是習慣抱著手機,在默默中一個字一字地輸出自己的想法。又或者用最先進的語音輸入轉化文字,將自己的瞬間錄感記錄在案。一定要開始!沒有開始就沒有之後的一切!
時間花在哪裡,我們必然要倒逼著自己拿出一些對得起所付出時間的成果來----也就是說,當我們選擇讀了哪本書,那麼,或多或少地都要對這本書提出一些個人的讀後感受來。
無論是讀完了意猶未盡,或是激動萬分恨不得立馬讓更多的人也來讀一讀這本書,又或者是讀完稍感晦澀無聊。但要對得起自己花在閱讀這字字句句的時間與精力,不然隨著時光消逝,讀過的書讀了些什麼都忘了,多不值當呀。因此,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會逼自己寫出一篇「作業」來。
5、堅持長期訓練。
這是上書房既寬松又自律的「規則」。
也是上書房自2017年2月4日推出第一篇文章以來,堅持日更至今,已經累積發送了原創文章達150篇。
反觀上書房出品的讀書薦書文章,風格並不一致。不僅是因為作者有個人風格,而且所讀的書目種類不同,帶來的感受及各自觀點也不盡相同。如何歸納自己的觀點,如何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也因個人對文字的駕馭能力不同,常常遇到有瓶頸,有輸出困難,甚至懈怠的時候,但是堅持長期訓練,你會發現寫文,越來越高效,越來越輕松。
關注壹點伍億上書房,邀您一起多讀書,讀好書。
❸ 經典讀書筆記
經典讀書筆記(精選6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那麼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經典讀書筆記(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經典讀書筆記1
中華民族文化有著五千多年燦爛歷史,而國學經典又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讀了《國學經典》這本書後,讓我受益良多:
寬容
「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與別人有些摩擦,在這時,我們如果與之相持不下,則二者之間的關系不僅會越來越差,甚至有時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反之,若我們各自退後一步,寬以待人,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韓信忍一時的胯下之辱,最後卻成就自己光彩照人的一生。「退一步海闊天空」只要我們寬容對待他人人,別人也同樣會寬容對待你。
毅力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成大事者必有毅力,無毅力者則一事無成。有毅力做事才有始有終,才會有所成就。就如孔子讀《易》一書。當時的書都是用竹簡編成,翻閱不易,耗時頗多,但孔子不怕困難將這部書三遍,都有不同的收獲。這件事告訴我們:「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毅力,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惜時
「讀書不覺已早春,一寸光陰一寸金。」作為中學生,學習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時間也就成了我們學習的強有力的保障。我們青春正茂、朝氣蓬勃,時間就是我們的生命,為了美好的未來,我們就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不要造成「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放會讀書遲」的遺憾。
節儉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應從小事做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後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於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後,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准剩餘,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里,以備意外之需。總之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艱苦奮斗是我們黨不斷取得事業勝利的法寶。經過歷史的積淀,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已經成為一種精神品格和民族象徵。
讀了《國學經典》,我知道了作為一名中華兒女,應繼承中華民族寬以待人、有毅力、珍惜時間、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並將其發揚廣大。這既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成功的墊腳石。
經典讀書筆記2
簡愛是一個極奇平凡的女孩,從小失去父母,被寄養在里德舅媽家,但是無論她怎麼做也討不了舅媽的歡心,於是她決定要上學。到了學校聽她的好朋友海倫說這里是一個相當於孤獨院的學校時,她萬分歡喜,因為這里的孩子都是孤兒,她們的想法是一致的。從此開始了新的生活,她在那裡又做了兩年老師,當她離開了學校,開始找工作,不久她就擁有了一個不錯的工作,在那裡,她救了羅切斯特先生,並和羅切斯特先生生了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孩。
是的,這就是簡愛的一生,從書中我看到了她的勇氣,看到了她的愛與尊嚴,我感到很慚愧,如果換作是我的話,羅切斯特先生的房間著了大火,我一定不敢沖進去用水把火澆滅。
現實生活中爸爸媽媽他們做錯了,我卻不敢反駁,可是簡愛卻立即糾正了大人說的話,我卻說都不敢說,其實我心中的小人在大喊:不!你們錯了。簡愛的勇氣我非常佩服。
簡愛一個平凡的女孩,其實她並不平凡,她很偉大,因為她告訴我們了一個道理,即使是最平凡的女孩子,也要有自己的勇氣、愛與尊嚴。
在當今社會,人們都瘋狂地為了金錢和地位而淹沒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富,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不愛。很少有人會像簡愛這樣為愛情為人格拋棄所有,而且義無反顧。《簡愛》所展現給我們的正是一一種追求全心付出的愛情,還有作為一個人應有的尊嚴。它猶如一杯冰水,凈化每一個人的心靈。
周圍的同學看了《簡愛》都說非常感人,帶著好奇心,我翻開了這部小說的第一頁,便欲罷不能,真是一本值得回味的好書。
經典讀書筆記3
寒假裡,我讀了一本《經典閱讀》,書中的許多故事讓我懂得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讀盡人間書》這篇故事講了幼時的蘇軾因為聰明過人而經常受到眾人誇獎,日子一長,他就漸漸驕傲起來,直到有一天,連一位長者也來向他求教時,才使得他懂得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從此,蘇軾一心發憤讀書,終於成了中國文壇的一名巨匠。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只有勤奮讀書,不驕傲自滿,嚴格要求自己,不懂就問,才能獲得真正的學問。
《小數點的代價》這篇故事,講是的前蘇聯的「聯盟一號」宇宙飛船因為地面檢查時忽略了一個小數點,導致飛船在返回大氣層時,減速降落傘無法打開,最後使一位偉大的宇航員科馬洛夫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個故事使我懂得了:任何粗心和馬虎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陶淵明授學》這篇故事,講了晉代大文學家陶淵明退歸田園,隱居在湖南常德桃花源時,有一次,一位少年向他討教讀書捷徑,陶淵明用田邊的禾苗和溪邊的磨石打比方,讓少年明白了「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的深刻道理。這個故事使我意識到:學習知識要日積月累,只有不間斷地學習,才會有不間斷的進步。
《沒什麼,跌倒了再爬起來》這篇故事,說的是肯德基炸雞創始人桑德斯一生曲折的奮斗歷程,桑德斯第一次開了一家加油站,但他遇上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一年後,他的加油站倒閉了。當美國經濟開始復甦時,他又重新開了一家加油站,並且還附帶開了一家餐館,開業後,生意十分興隆,但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火把他的餐館燒了精光。然而,經歷過兩次致命打擊的桑德斯並沒有向困難低頭,而是選擇了第三次創業,於是他又四處籌資開了一家比以前更大的餐館,但是好景不長,由於當時美國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他的店鋪不久就成了一處人流稀少的角落,生意一落千丈……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使桑德斯在65歲時成了一名救濟人員,可是,他並不灰心,靠著一份賴以生存的炸雞秘方,他又一次打起精神開始創業,五年後,終於取得了成功。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不怕跌倒,就怕沒有爬起來的勇氣,一路堅持走下去,就會走出一條閃光的成功路。
在這一個個故事中遨遊探索成了我寒假生活的主要部分,我想書籍就像是一盞盞明燈將照亮我前進的道路,讓我走得更遠。
經典讀書筆記4
這次有幸參加《中華頌,國學經典誦讀》培訓,在培訓中聽了宋立林博士的「國學的前世與今生」報告和王月平老師的公開課,使我受益匪淺,讀一本好書,能改造一個人的一生。更可況這是一本薄但內容豐富的書,一本寫有古人智慧的書,一本有古人精神的書,我讀完之後,感受頗深。讓我覺得這是一本值得讀的好書!更有值得讓人學習的古人的精神的書!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我國人民從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席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系的准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
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沖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在於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勤儉、廉正,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
《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有名言,古詩詞,經典故事,我覺得這本書特別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因為每首古詩都有注釋,文章還配有插圖,所以它不僅使繁冗的文句變得淺顯易懂,而且生動有趣,更能讓我們深刻的讀懂文章的內涵,這不正是我們所喜歡的愉快閱讀嗎?
在這本書中,有孔子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教給我學習的方法;有曾子的「吾日三醒吾身」教育我做人要多次反省自己;這本書蘊含了太多太多,一篇篇文章,一首首古詩向我描繪出一幅幅古老的圖畫,這本書中有很多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閱讀時,我還積累了不少的名言、成語,這些對我們拓寬知識,提高寫作都有很大幫助。
茫茫書海,好書難求,願《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這樣的好書多起來,也願讀這樣好書的讀者多起來,拓寬知識,豐富視野,陶冶情操,提高寫作,好處多多,同行們,快快行動吧!
經典讀書筆記5
上學的時候,看到你立在學校的書架上,逛書店的時候看到你在書店的書架上……不知道多少次無動於衷,說不清多少次與你擦肩而過。不知道多少次沒有引起我的注意,今天我,要說的只有遺憾,假如我第一次看到你就走進了你的世界,我的心會怎樣;假如我幾年前就抓住你,能減少我剛走上學習工作崗位後的多少困惑;假如我後來不再錯過你,我前進的足跡中又該減少多少上坑坑窪窪,曲曲折折……我想說的除了遺憾還是遺憾……幸運的是我今天抓住了你,偶然的幸運使我深深的實實在在的抓住了你,給我們大家帶來幸運,快樂……
之所以說偶然,是因為所教的打算是要去細細品讀這本書,只因為所學的北師大版的語文三年級上冊中有一篇課文《義大利的愛國少年》的注釋中寫著「節選自阿米契斯(義大利)的《愛的教育》」學習課文時我只要像平常一樣的向同學推薦「同學們課下可以找這本書來讀」便沒有再放在心上。幸運的是那一天我路過新華書店時,走進新華書店,又一次偶然看到了這本書,當時拿出來也只是隨意翻翻……真正吸引我走進去的是一封安利柯的父親寫給兒子的信,父親在信中,很嚴肅的告訴兒子,為什麼要尊敬母親,怎樣尊敬母親。我讀過很多這樣題材的書,《傅雷家書》也讀過,可是這封樸素的信,使我產生了一種相見恨晚的感受,我想讀給我的同學聽多麼適合。因為他們和安利柯差不多同齡,但是他們有時候對待父母的態度比安利柯的情況要嚴重的多,有的甚至小小年紀與父母吵架,有的言談之中不滿意,甚至看不起自己的母親,有的甚至母親接自己,在深秋寒風中凍得發抖,兒子卻對母親說出:「凍死你才好呢!」……我買了不同版本的《愛的教育》送給幾個愛讀書的好朋友,而且在班裡讀了這封信,又和別的同學都聚到一起,單獨的讀出來,然後與他們交流……後來又和家長取得聯系,他們的家長均親口說起了孩子的轉變。開始,認為這本書是教育孩子有愛心,學會愛父母,愛別人的……繼續讀下去我才發現,這樣的認為太膚淺了,因為我從安利柯父母的做法中感受到了,孩子存在一切問題的根源,是因為有時候我們做的還不夠,是誰首先缺少了真正的愛心,而需要接受《愛的教育》。有的家長當著孩子的面就口無遮攔地對老師說孩子的一些缺點,甚至當著小朋友,或客人的面張口就說孩子的短處,當時真的感覺到孩子有時是多麼弱小,多麼無助,有些做法對他們來說多麼不公平……或者當父母在質問孩子的時候,「我說了多少遍為什麼你忘帶?我怎麼對你說的,你為什麼寫不好?我不是讓你好好檢查為什麼還出錯?為什麼不好好寫?我囑咐你多少遍了?……」用孩子自己在日記中的話說「嘮叨地我的頭都快炸了」,我們的大人有沒有冷靜的問一下,「為什麼孩子會有這些問題?」根源在哪兒?三年級的孩子存在缺點,學習中做事遇到困難也是很正常的,大人給了這幼小的心靈多少力量的源泉,多少耐心的幫助,孩子不如別人,是他自己不想嗎?他做不到除了人之間的正常差異,有沒有大人的根據呢?我們以一次家長的簽字為例,有的`家長讀了孩子稚嫩的作文,認認真真和孩子分析了原因,幫助孩子改正了不足,還激勵孩子的努力方向,簽字滿滿的工工整整的。家長多付出一些精力,可是孩子得到的是什麼?得到了力量,得到了方法,得到了新的目標,從失敗中得到了成功的體驗,得到了父母真正的細膩的愛……,可以說受益無窮。可是有的家長只寫了兩個字「讀了」。此為惜墨如金者。「寫得太少」、「不認真」、「不會想像」、「想像力太差」、「不會寫」此為評論者;還有「多讀多寫」、「多動腦筋」、「多想像」這也可以算指正者了。咱們冷靜的比一比,這一次給孩子帶來的差距有多大。如果說其他方面的恐怕更多,所以對孩子的思考也可以使我們得到更多的啟示。所以我覺得這書中更多內容且需要讀給每個家長的。
《愛的教育》書中那些平凡的人物;小石匠、賣炭人、父親的老師、我的老師、鐵匠的兒子、盲童等等,依然浮現在我眼前。《愛的教育》是以最朴實的語言,講述著100個與孩子有關的故事;《掃煙囪的孩子》、《班長》、《窮人》、《虛榮心》、《感恩》、《嫉妒》、《爭吵》、《告別》等等,歌頌了兒童應該具備的純真感情。同時書中也表露了從家庭、學校到整個社會,都在營造一種良好的環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塑造著兒童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從《愛的教育》中,我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生命里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該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有的家庭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大祖國義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裡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情感所震憾。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更希望更多人去感受一下朴實語言中深沉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且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就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願愛這美好的瓔珞在共和國的照耀下更加迷人,炫麗!
經典讀書筆記6
在為人處世上,我也從國學經典中學到不少。曾學到過孟子的這樣一句話:「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更應該以此做為自身的行事標准。人可以窮,但是要有骨氣,要有奮斗的決心,現在這個時代,只要勤勞,就能創造財富。做為一個農民的孩子,我從小就是吃苦長大的。但是我卻很感激少年時的貧窮,它就是一筆財富。它讓我知道一切都來得不容易,更懂得珍惜。它讓我早早地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從而成為一個孝順的孩子。它更讓我從小就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財富。讓我成為一個正直,勤勞的人。現代社會機遇很多,造就了很多驟富的人,但是,由於來得太容易,所以一切都顯得那麼不塌實。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才過上好日子沒幾年,不能滿足。我想不只是那些富二代,處在這個太平盛世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以「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來要求自己。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引起了眾多外國學者的關注。她們來中國旅遊,來中國留學。那些哈韓、哈日、學Hip-Pop的孩子們都睜開眼好好看看吧。我們雖然不能像晚清時期的滿洲貴族那樣妄自尊大、閉關鎖國。但是當京劇、武術、中醫等國粹漸漸遠離我們的視線的時候,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是不是應該把自己的經典都拿出來品好了,再去學其他的好東西,甚至去教那些外國人。我們有很多好的東西,很多值得學的東西,個人認為把我們的根本學好了,才不愧為一個中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