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詠春最經典的一招是什麼
擴展閱讀
同學聚會地點選哪個城市 2025-01-14 18:23:45

詠春最經典的一招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5-01-14 01:13:28

Ⅰ 詠春黐手核心技術解析

1978年,在詠春電影「贊先生與找錢華」中,有一個經典片段。佛山贊先生(梁贊)教授徒弟找錢華(陳華順,葉問宗師的師傅)時,要求找錢華捏住他拋出的樹葉。找錢華一開始以為這很簡單,但事實上,由於距離太近,他怎麼也捏不住。贊先生解釋道:「當眼睛看到傳到腦子,再由腦子告訴手去抓住,就已經太晚了,所以詠春有黐手,黐手就是鍛煉你的觸覺與速度,而使出你的極致!」

我們的眼睛(感覺神經)看到物品後,首先要傳送至大腦,經過大腦的判斷,指揮手指(運動神經)找著物品。上述例子中,由於距離短,時間快,當看到再作行動的時候,已經太遲了。正如搏擊,當你看到才作出行動,已經太遲了。所以黐手就是不用腦,不過嚴格上,不是不用腦,而是不用大腦。而是只用小腦,透過反復的訓練,小腦及肌肉已經儲存了動作的數據,只要同樣的情況出現,就自行作出動作反應,經後天訓練的反應,稱之謂「後天反射神經」。

詠春黐手所用的感覺,與太極推手所用的「聽勁」十分相似,都是一種感悟,利用橋手相接時的感覺,作出本能反應。由於每種功夫也有他們有利距離,粗略地講,用腳善長者遠距離,用有空間出拳者中距離,近身橋手短兵相接出拳者近距離,摔跤者零距離。由於詠春是針對近距離搏擊,黐手就成為這一門派的核心技術了。

近年來的運動科學研究指出,出拳速度的主要因素不是肌肉或肢體,而是掌控於大腦與神經。因此,當我們在擂台上看到拳手出拳速度極快時,除了因為肌肉發達外,更重要的是神經傳遞的速度。簡單來說,就是大腦下達出拳訊息的速度有多快,你的出拳就有多快。

神經傳導素是神經細胞所製造的訊息傳遞分子,控制幾乎所有的身體功能。這是大腦「發號施令」的方式。每個神經細胞都釋出不同的神經傳導素,再去找尋另一個細胞上的點或「接收器」,彼此結合之後,將指令傳遞到那個細胞。在被釋出之後,神經傳導素可以回收再利用,或是被分解與銷毀。雖然肌肉可以練,但神經傳導素的多少,似乎沒有得練?

但從職業拳手、業余拳手、普通人的反應速度來看,0.16秒、0.18秒、2秒,這個致勝的0.02秒的差異,反映出經歷打鬥越多,反應速度越快。換言之,神經傳導素的釋出及回收速度越快,難怪為何要經過生死搏擊,才能得到高度深層的知覺反應。

(普遍的抗打,都需要「谷一谷」,配合呼吸,令表體皮膚、內部肌肉、骨骼收緊准備,形成保護層,將攻擊力量分散,好像戴上護甲一樣,避免傷及內部器官,所以才有「急勁」破抗打之說。)

Ⅱ 一代宗師招式解析

在電影《一代宗師》中,葉問展示了他的詠春拳技巧,最經典的莫過於「膀手」。這一招不僅展示了詠春拳的速度與力量,更體現了其精妙的橋馬功夫。詠春拳講究速度與力量的結合,出拳時動作幅度小,出手快,省力,利用速度產生強大的攻擊力。同時,詠春拳的出腳也有其特點,一腳踢向對方胸口以上,這樣的招式在武術中較為少見。

在這部電影中,還展現了形意拳的高超技巧。張晉飾演的馬三是一位習武出身的高手,他將形意拳的三體式練得非常到位,五行拳也使得有模有樣。電影中,形意門的瑞先生出場,他解釋了形意拳的精髓:「脫槍為拳,鑽、劈、橫、炮、崩」這五個專業名詞正是形意拳中的五行拳。瑞先生的步法也頗具特色,他在進退時只邁半步,與八卦門的遊走和太極的中定有著明顯的區別。

接下來登場的是洪拳高手劉家勇飾演的勇哥,他不僅是一位真正的洪拳高手,還是劉家良的外甥。葉問曾提到,洪拳由洪熙官所傳,洪拳套路多樣,勇哥自稱是打雜家。電影中,葉問與勇哥的對打令人印象深刻,葉問用的是黐手粘打,這是一種通過感知對方動作來應對的技巧,並非真正用耳朵聽,而是通過五感來判斷對方的動作。

電影中還展示了其他門派的武藝,如八卦門的八卦掌,以及形意門的形意拳。這些門派各有特色,八卦門注重刀術與掌法的配合,形意門則強調身法步法的靈活運用。電影通過對不同武藝的展示,不僅展現了中國武術的博大精深,也體現了宗師葉問的深厚武學底蘊。

Ⅲ 詠春拳13招基本手法圖

詠春拳13招基本手法圖如下:

詠春拳有超過二百年的歷史,來自少林,是中國南方拳種。詠春拳並不算是一個門派,而是一門流傳於民間少數人仕手中的寶貴技擊武學。詠春拳作為典型的南派功夫,其手法靈活多樣、獨樹一幟。詠春高手的雙手知覺靈敏且變化多端,防守時密不透風、滴水不漏。進攻時如水銀瀉地、逢空即入。

5、圈手。

圈手是詠春裡面應用極廣的手法,用於變換手的位置,比如由對方外門轉到內門,或由內門轉到外門。圈手只是一種過渡性的手法。在詠春拳里,門分為內門與外門。怎麼區分?舉例:我以直線沖拳攻擊敵人。如果敵手處干我拳拳背外位置則敵手在我之外門。而我手在敵之內門。反之,如果敵手處於我拳拳心內位置則敵手在我之內門,而我手在敵之外門。由此可見,內門與外門是可以通過變換手法來佔取的。

6、按手。

詠春實戰中的控肘技術基本上依賴於按手,它屬於鉗制類的手法。按手發出的力要很強勁。按手與下拍手是不是容易混淆?下拍手夾肘。按手張肘。下拍手手指朝前,按手手指朝左或朝右。

7、格手。

近身用手掌外側格擋就是格手,線路非常短,屬於短橋發力。

8、標手。

望文生義,標出去的手就是標手。用於消解上方而來的攻擊,屬於長橋發力的動作。標手和標指是不同的。標手是消解動作。標指是進攻手法標手肘彎曲,以橋手和掌外側為著力點。標指肘伸直,以手指尖為著力點。

9、拉手。

又抓又拉,抓中有拉,拉中有抓,叫抓手不盡義,叫拉手不完全,還是沿用粵語:揦手(普通話音:化)。

10、殺頸手。

望文生義,以手為刀,像刀砍在脖子上的樣子,叫手刀也成。

11、耕攔手。

耕、攔、攤、膀是詠春拳手法的四大精要,「耕」有擊打,「攔」有攔栽。所以耕攔手亦攻亦防。

12、捆手。

用於攔截的雙手組合動作,上擋下攔。上手為攤手,下手為膀手,需配合坐馬。

13、破牌手。

破牌手也叫破牌掌、雙飛蝴蝶掌,兩掌齊發的手法。這是一個雙手的組合,上手為正掌,下手為底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