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清華大學共有9個門,為什麼只有西門最受歡迎
清華大學西門之所以最受歡迎,是因為它的對面就是圓明園,而且從西門進入可以看到充滿歷史味道的“西二門”。對於清華學子來說,西二門絕對是進入清華大學後必須停留的地方,因為這才是清華大學真正的西門,也是清華大學最具歷史的牌坊;“西二門”上面的“清華園”才是清華大學最初的名字,最有歷史意義的見證。
清華大學的西門可以直接通往“西二門”,自然更吸引孩子從這門口進入。
『貳』 北大、清華校門
北大老宅子似的大門是西門
清華是西門,清華南門最氣派
從北大東門走到清華西門之需要10分鍾
『叄』 清華大學的正門在哪裡啊就是白色的那個清華園
清華大學的正門在北京市海淀區清華路清華大學主幹道之一的清華路。
清華大學二校門,位於清華大學主幹道之一的清華路,是清華園內最具代表性的標志性建築之一,是清華大學的象徵。
清華大學二校門,為一座古典優雅的青磚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築,門門額上刻有晚清軍機大臣那桐1911年題寫的「清華園」大字。站在清華路,北望二校門,可遙看清華大禮堂、日晷和清華學堂等景觀。
二校門始建於1909年(清宣統元年),原為清華正門,1966年8月24日,二校門被「清華大學紅衛兵」推倒、砸毀。1991年清華校慶80周年之際,在清華校友捐助下,二校門得以原址重建。
(3)清華大學經典的大門是哪個門擴展閱讀:
在清華東西主幹道中央路北,有一座古典優雅的青磚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築。該建築中間大拱門的兩側各嵌建兩根陶立克西式立柱,門楣上書刻有清末要臣那桐的手跡「清華園」三個大字,這便是清華建校之初最早的主校門。
因1933年至1934年間校園擴建,先後有了新的大門——西校門和南校門,這座最早的校門就被稱之為「二校門」了。
清華園曾是康熙皇帝的行宮——熙春園的一部分,1909年清政府將其撥做游美肄業館(1911年在清華園開學時更名為清華學堂)館址。
1909年10月游美學務處動工興建校舍。首先修築圍牆和校門,修建圍牆共六百五十二丈(含修補原有六十餘丈未倒之牆),「原砌牆高至頂一丈,厚均二尺,下寬上窄」,修築費用「合銀7172兩」。
至1911年初,隨著圍牆的合攏,校門隨之建成,此時校園面積450餘畝。原來,在二校門附近曾有過一座宮殿式的建築,有大殿一座名「永恩寺」,為園主的家廟。建校時決定將大殿拆除,並由游美學務處發給寺廟主持僧人恤銀,將他們遣往他處。
現在,尚有兩株鑽天的古柏和甬路東側草坪上用水泥板塊覆蓋著的那口古井,即永恩寺遺物。校門的原負責施工者為斐士(E.S.Fischer)。
梁實秋(1915年考入清華學校)曾對早年校門姿貌做過描述:「清華的校門是青磚砌的,塗著潔白的油質,一片縞素的顏色反映著兩扇雖設而常開的黑柵欄門。」無論遠望還是近觀,校門造型精美、線條流暢,外形挺拔清麗又不失巍峨莊重,在背後兩棵古柏的俯撫下更顯得美麗。
『肆』 清華大學清華園是哪個門
清華大學清華園是二校門。清華園就是清華大學的第二個校門,距今也有上百年的歷史,這道美麗的古門上面的清華園三字可以說是每年吸引了不少的遊客以及畢業季的大四學生們。清華園不僅僅是古代的一個建築,如今更是清華大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校門為清華最早的主校門,始建於1909年。1933年,校園擴建,園牆外移,有了新的大門即西校門。此後,這座最早的校門就被稱之為二校門。春夏秋冬,年年歲歲,時光荏苒,矗立在校園主幹道上的二校門,在風雨中,默默見證著清華大學的歷史與發展。它不僅僅是清華園的鮮明標志,更是長期以來清華人勤奮求實、榮辱不驚之品格的象徵。
清華的象徵性建築物,二校門。乳白色的石門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縱向的流暢弧度與橫向的方正線條完美結合,流露出清麗庄嚴之美。這座石門原是清康熙帝的行宮,清華園的大宮門,石門上端清華園三字出自時任軍機大臣、中堂那桐之手。踱過石門,道旁樹木蔥郁,林蔭之間光點斑駁。
『伍』 請問清華大學的正門在哪裡啊
清華里的人從不提「正門」,都是「東南西北」門這樣說的
在東門修之前,西門是清華的標志之一,也是重要的出入口,但這2年西門不怎麼讓機動車進出,知名度就下去了
東門修過之後,寬度和豪華程度都蓋過了西門,很多人又開始認為那是正門。
這幾年變化就更大了,東北那邊紫荊公寓也修了很多門,多了個西北門,還有外人不怎麼知道的正南門,西南門。。。
『陸』 清華大學的清華園門朝向哪個哪個方向
清華大學的清華園共有兩個大門朝向愛你個分別是東南、西北。
『柒』 清華大學哪個門最值得一看
清華大學正門。
清華建校初期,以外籍教師為主。
後來,中國教師逐漸增多並成為教師隊伍中的主幹。在教學上受美國影響較大,課程、教材、教學法等仿照美國,重視英文訓練,教學嚴格,考試頻繁,淘汰率高。
高等科重視英文和數理等自然科學,到高等三、四年級,主要學習美國大學的若干課程。高等科畢業生一般可以插入美國大學二、三年級就讀。
「九一八」事變後,清華師生通過募捐、慰問、研製防毒面具和煙幕彈等多種形式支援抗日救亡。一些學生投筆從戎走上抗日前線。
「九一八」事變後第三天,清華成立教職工會對日委員會,師生即開展各種抗日活動。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未設校長,由三校校長梅貽琦、蔣夢麟、張伯苓擔任校務委員會常務委員,日常校務由梅貽琦實際主持。
全校設置文、理、工、法商和師范等5個學院26個學系、2個專修科和1個先修班,在校學生約3000人。
『捌』 清華大學有幾個大門
清華9個門:
主校門:通常稱東門,實際是在學校東南方,朝南開,門外是成府路。
西校門:照片上面經常出現的那個大理石的「清華大學」
南門:門外是文津
北門:以前門外是翅香園,近期拆了
東北門:留學生公寓附近的門,從紫操南面的路直接出去。
西北門:在理學院和醫學院附近
西南門:在照瀾院。
這幾個是比較大得門,人車都可以通行的,其他還有些小門
『玖』 清華大學哪個門最值得一看
清華園門,這是早期清華的正門。由於校區的擴建,這個門現在就處於學校中央略偏西的位置,一般稱為二校門。
『拾』 清華大學校園有幾個門哪個是主門
清華的門算上大門小門,一共有9個門。
主校門,在「綠十字」南端百米處,是清華大學的主校門。主校門全部由花崗岩裝飾,八根高大的石柱,使校園景色內外通透。校門外,綠地正中橫卧一塊巨大的卧壁,南北兩面分別刻著毛澤東同志手書的「清華大學」校名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
清華南門,直面是一條通暢的南北大道,兩側是蔥蔥蘢蘢的樹木。這條南北幹道原本是京張鐵路的路基,這也許不是為眾人所知的。時間變幻,這條幹道現在承載的不是呼嘯的火車,而是清華人開往未來的夢想。沿大道直行,及至南北大道與東西大道交匯的路口,漸漸深入到清華腹地。
二校門是清華的象徵性建築物。乳白色的石門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縱向的流暢弧度與橫向的方正線條完美結合,流露出清麗庄嚴之美。這座石門原是清康熙帝的行宮——清華園的大宮門,石門上端「清華園」三字出自時任軍機大臣、中堂那桐之手。踱過石門,道旁樹木蔥郁,林蔭之間光點斑駁。
西校門東門和南門都在成府路上,而且都朝南,區別在於,南門在東門西邊大約500處。
西門在中關村北大街上,對著清華西路。
二校門在校內,從西門進去後,沿著右手邊的那條路一直往東走,差不多1000米—1500米的地方,就是最著名的經常上照片的那個清華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