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國學經典這么多怎麼讀呢
擴展閱讀
語文基礎不好的怎麼補 2024-12-12 09:43:55

國學經典這么多怎麼讀呢

發布時間: 2024-12-12 01:59:12

㈠ 少年兒童如何讀國學經典

最好是讀一些注音本的讀物,例如大學中庸論語,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等等,不要求讀懂,也不要有翻譯的,這樣才能培養孩子思悟的能力,關鍵是要讀書聲,不能默看,這樣在讀的過程中有助於氣息的鍛煉。

㈡ 讀國學經典的建議與方法技巧

國學經典 博大精深、浩瀚無涯,對於國學經典的閱讀 方法 和建議以及選擇哪些內容進入國學經典的誦讀活動當中,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問題。以下是我整理的讀國學經典的建議,歡迎閱讀!

↓↓↓更多國學經典的認識和心得內容(詳情入口↓↓↓) ☞☞ 學習國學經典的 心得體會 :感受國學經典智慧 ✔✔ ☞☞ 學 習國 學經 典的心 得體 會:國 學經 典博大精深 ✔✔ ☞☞ 讀國 學經 典後的感 受作 文:民 族文 化源遠流長 ✔✔ ☞☞ 讀國 學經 典的好 處和意 義:陶冶品 德修養和情 操 ✔✔ 讀國學經典的建議一

堅守一個基本點——潛心靜氣

之所以如此重要地強調“潛心靜氣”,是由於國學經典都是經過千百年的積淀沉積下來的“典中之典”,因而它自身有著一個不容忽視的特徵——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底蘊厚重、氣息寧靜。

如果我們借用相關學科的原理來理解、把握國學經典的這一特徵,我們可以將其認定為國學經典的重要機理特質,這就是:寧靜、潛心。

從近現代國學大師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在現實的生活中,唯有具有寧靜、潛心這類特徵的人們,才能真正走近國學經典;只有在紛繁復雜的現實環境中,靜得下來的人、潛得下來的人,才有可能在內心中真正容下國學經典。

放眼望去,在我們的身邊,不少的人們都被現代社會許多時尚的、流行的、快餐的 文化 捆住了自己的心靈、捆住了自己的手腳,在我們內心深處遺傳下來的小農意識時不時地還會冒出來,世紀末、世紀初那種浮躁的、急功近利的心態也還沒有完全消除,因而我們很難在自己的心中留住國學經典的腳步,也就更難以在自己的生命中延續國學經典的精髓。

品嘗著國學經典“潛心靜氣”的機理特質,我不由得想起了胡錦濤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對於我們全國教師的殷殷期望:“希望廣大教師淡泊名利、志存高遠,自覺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做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看看吧,這絕對不是一種巧合,它實質上代表著承繼了國學經典精髓的老一輩對我們後輩的期盼。

面對此,我的建議是:朋友們,讓我們潛下心來、靜下氣來,與浮躁的心態道聲再見,與快餐文化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僅走近、更要走進國學殿堂,與大師為友,和經典同行!

讀國學經典的建議二

把握一個切入點——熟讀成誦

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它的載體是國學經典,它的關鍵點是誦讀成誦。

誦讀誦讀,必須堅持一個基本的關鍵的原則是:“不求甚解,只求熟讀”。這一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重要的誦讀 教育 原則至今仍然有用。因為,還在人們比較年輕的時候,是人們機械記憶發展比較好的時候,也是外界刺激相對較少的時候,抓住這一時機,有目的地、有計劃地、有組織地讓他們接觸一些人類最為優異的典籍,給學生們從小建構一個高水平的平台,是現代教育所承載的一個偉大的歷史使命。

在學生們誦讀國學經典的時候,我們必須提醒,當我們的學生從小就學習了不少國學經典以後,我們成人最為需要的是一份等待——這是一份美麗的等待,這是一份需要戰略眼光的等待,這是一份需要我們付出時間與心血的等待。

當我們聯系相關學科的基本原理來認識與把握這種等待的時候,一定會發現,動物生長中的反芻原理可以引進我們國學經典誦讀的理論基礎,因為反芻原理告訴我們,預先吃下去的一些食物,在其胃裡慢慢蠕動、消化,最後將會逐漸地轉化為它所需要的養料;白酒釀造的原理也可以引入國學經典誦讀,因為白酒釀造原理告訴我們,醇香的白酒,往往都是人們等待多年以後才能品味的。

讀國學經典的建議三

找准一個關鍵點——經亦求精

國學經典都是被世人所公認的最為重要的、具有永恆價值的典籍、技藝,都是經過歷史驗證的精華之“菁華”。由於國學經典博大精深、浩瀚無涯,選擇哪些內容進入我們的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仔細剖析的命題。對此,我們的建議是:“經亦求精”。

所謂“精亦求精”就是說,我們要在“度、量、正、懂”四字上,下足、下夠相應的功夫:

所謂“度”就是要把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的開展放到一個適當的位置上,不能讓這一活動影響到學校、社區、家庭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也不能過度超越學生們、家長們、村民們、居民們以及我們自己的接受程度。

所謂“量”就是在推進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注意精選經典之中的有代表性的、精華的內容來精讀、精講,不要叫學生、家長、村民、居民讀得太多。根據國內不少地區不少學校成功的做法與 經驗 來看,我們建議在成都教育界推進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在讀本上做出自己的特色,這就是:以《論語》為經,以《弟子規》為緯,輔之以《道德經》、《大學》、《中庸》以及唐詩宋詞,構建一個適合中小學生年齡特徵、適應時代發展要求、體現國學經典精髓的教材體系。

所謂“正”就是指在誦讀內容上,要特別注意把那些已經明顯不適用於當今社會的內容去掉,只選取正確的內容給予學生、家長、村民、居民;同時還可以考慮如何結合現代社會的文化特徵、技術特點來正確地傳播、學習國學經典。

所謂“懂”就是在組織學生、家長、村民、居民誦讀國學經典的過程中,可以擇其關鍵點、擇其與人們生活聯系緊密的內容,進行淺顯的、簡潔的講解。同時,我們特別指出,在幼兒園和小學低段,幾乎完全可以不考慮學生的理解水平問題,也就是在這一階段,只需要引領他們誦讀成誦就行了。在小學中高段以後,學生們在誦讀前,可以適當地給他們講清所學內容的道理。這樣既可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又有助於他們在基本上懂了的基礎上,更好地也更容易地記憶、背誦。在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給學生們、尤其是給小學生們講解國學經典方面的內容,請老師們特別注意語言表達,我們的建議是:降低坡度、語言通俗簡潔、語義適合學生接受水平;可以考慮採用講 故事 、誦 童謠 、繪畫、情景劇等方式來呈現;還應當注意現代語境的特點。

讀國學經典的建議四

重視一個提升點——關注研究

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走到現在這一步,一個重要的命題就是盡快引進研究的手段、技術,對國學經典誦讀活動進行全方位的 總結 、研究、探索;一方面是盡快總結試點學校的經驗,使之成為進一步推進以及進一步擴展的重要的技術基礎,另一方面是開始研究在國學經典誦讀活動中發現的各種問題,使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能夠更好地健康順利地進行。

第一,研究誦讀的特點

根據有關專家的意見,所謂誦讀,是指把訴諸視覺的文字語言轉化為訴諸聽覺的有聲語言的活動;採用誦讀方式,可以邊讀邊想像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景,然後再用語言把想像中的畫面描述出來。誦,是指說話聲音的清澈、響亮,是指用有高低抑揚的腔調來念;“誦”,是一種有情態,而又寓情於聲、以聲傳情的表達方式。讀,就是讀書、念 文章 。通俗地說,誦讀就是通過朗朗上口的反復誦讀,通過眼、口、耳、腦共同活動,來感受、領悟語言獨特的語音美、語言美和意境美。

誦讀是學習文言文、古詩詞的好方法、好習慣,也是培養文言語感的重要途徑,這是千百年來已被無數事實證明了的經驗,也是學習語言的必由之路。從“書聲琅琅,口舌成瘡”“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中都可以看出,我國自古以來對誦讀法就是高度重視的。在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推進的過程中,應注意指導誦讀者的誦讀——不僅要讀准確字音,讀通文句,讀出節奏、韻律、情調,在誦讀中仔細品味文章的語言,深入作品意境,獲得美的享受,還要注意指導誦讀者敢於放膽地誦讀,敢於大聲地誦讀。

誦讀法是一種倍受古人重視的傳統的閱讀方法。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在《朱子童蒙須知》中說:“凡讀書,……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曰:‘讀書千遍,其義自現。’謂讀熟則不解說自曉其義也。”誦讀法也一直是我國語文教學傳統的優秀教法之一。現代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對誦讀法推崇備至,他認為:“吟誦就是心、眼、口、耳並用的一種方法。”“不朗讀,光靠瀏覽是學不好語文的。”

第二,研究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常規化問題

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已經在試點學校、試點社區取得了初步的效果,要想盡快地固化這些效果,一個重要的命題是如何把現有的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納入學校、社區的日常工作系列,使之常規化。

第三,研究中小幼教師、社區國學經典誦讀推進者國學經典素養提升的問題

不容置疑地說,在當今中青年當中,有著一定國學經典基礎的人,是數量十分有限的。就我本人來講,至今在國學經典面前,只能算是一個門外漢;我期盼著在這次國學經典誦讀活動中,慢慢地成長為一個國學經典 愛好 者。因而,我認為,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最終開展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將會取決於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推進者自身的國學經典素養。在這樣的情況下,盡快地提升中小幼教師、社區國學經典誦讀推進者的國學經典素養,也就成了當務之急。

看了讀國學經典的建議還看:

1. 國學經典誦讀心得體會3篇

2. 2017讀國學經典心得體會

3. 讀國學經典感悟

4. 必讀的40條國學經典名句

5. 讀國學經典心得體會600字

㈢ 幼兒園如何讀經幼兒園如何讀國學經典

可以採用累積式教育法來讀。 (一)、累積式教育法的三大原則: 1、簡易性原則。 2、周期性原則(即累積性原則):每次讀經100-200字,每天讀10遍,孩子一個星期就熟讀了。 3、類比性原則(重點掌握多樣性原則):即多樣性原則。如可這樣安排學習內容,同時學習易經(約一年時間)+論語(約半年時間)+詩詞啟蒙(約二個月時間)+三字經(約一個月時間)。用三年作一個大周期,完成四書六經,以及一些輔糧的學習,大周期完成,再進行復習周期。 (二)「137學習法」的具體含義: 「1」就是每天至少讀一遍,最多7遍;一樣約十分鍾,不超過十分鍾; 「3」就是一天可以選擇讀三樣,最多讀7樣;如同時讀《論語》、《易經》、《老子》; 「7」就是指連續7天重復相同的內容。如從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復讀《論語》、《易經》、《老子》里相同的內容。不管孩子熟記不熟記,背誦不背誦,讀完7天就進入下周學習。如此,孩子兩年左右就可以熟記甚至背誦《論語》,《大學》,《易經》,《中庸》,《道德經》,《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對韻》等將近十多部經典。 學習量:累積法主張一天的學習量為400字左右。不過學習量是一個參考值,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學習階段,根據孩子的接受能力,可以靈活掌握。 學習時間:採用離散教學的原則,一次學習時間約十分鍾,一天二、三次,每天學習時間約為半小時。 培養一個人跟建房子一樣,要打地基,做結構,最後才是裝修。從功能的角度將經典做了一下分類: 1、基礎類:包含《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也包含《論語》、《大學》、《中庸》、《孟子》。 這一類經典都是教做人的,做人才是基礎,學知識學做事都是後面的事。 2、做結構:這就是經。《易經》、《孝經》、《詩經》、《道德經》、《金剛經》、《黃帝內經》等。 3、裝修類:先秦的詩、唐詩、宋詞、古文觀止、史記、資治通鑒等。 培養孩子應該要有一個總體規劃:到底怎麼樣把你的孩子完善地培養起來? 「137學習法」中間是3,所以是有三個線程的學習。 第一個線程就是學這些「經」,《易經》+《黃帝內經》+《道德經》+《孝經》,這是經類的。 第二個線程是學「典」的,《論語》+《大學》+《中庸》+《孟子》這一類,難度也是介於中間。 第三個線程是學裝修類:《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成語接龍》+《詩詞啟蒙》+《文學啟蒙》這一類的,裝修類的,比較基礎的。 遵守這三個線程,用兩年時間可以學得非常扎實,如果擔心時間不夠,可以學三年,第三年鞏固,是可以學得非常好的。 這樣,我們孩子人生的地基結構,我們用兩三年的時間就把他打下。 配套的教材可以參考育心經典,很方便,很好用,已經有幼兒園開始實施了,效果非常不錯。

㈣ 讀國學經典的順序是什麼有哪些好處

讀 國學經典 有先後順序嗎?當然有講究了,順序不對,效果減倍。讀國學經典的順序是怎樣的?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讀國學經典的順序,歡迎閱讀!!!

讀國學經典的順序
第一個線程就是學這些“經”,《易經》+《黃帝內經》+《道德經》+《孝經》,這是經類的。

第二個線程是學“典”的,《論語》+《大學》+《中庸》+《孟子》這一類,難度也是介於中間。

第三個線程是學《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 成語 接龍》+《詩詞啟蒙》+《文學啟蒙》這一類的,裝修類的,比較基礎的。三線程,用經典來說:就是經+典+其他,
讀國學經典的好處
(1)記憶能力:孩子天生都是記憶的高手,通過有意識的培養,能夠背誦整篇整本的經典, 記憶力 可以得到有效的鍛煉。

(2)語言表達能力:讀經讓孩子開口說話,加上經典里豐富的詞彙,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得到充分的鍛煉。我們准備的領讀語音是標准播音員的聲音,可以校正 兒童 的普通話發音,即使父母親普通話不標准,孩子也能掌握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3)識字能力和閱讀能力:能過指讀,能輕松解決孩子的識字問題。在我們的讀經 教育 中,識字變得非常簡單,一個月認識成百上千的字,對多數孩子都是小意思。識字關過後,孩子基本都能自行閱讀兒童讀物,從而進一步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4)理解能力:掌握了大量詞彙,認識了大量漢字,孩子的記憶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5) 文化 修養與道德品質養成:如果說以上能力的提高,都不算什麼的話,文化修養和道德品質的提高才是我們最願意看到的結果。因為經典飽含古人的智慧修養,經典都是在各種規律,講講仁義禮智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通過讀經,很容易把孩子的道德層面提高。

(6)性格的改變和學習習慣的形成:讀經本身就是一個入靜的過程,對一些生性好動的孩子,能有效的改變其多動的性格。天天堅持讀經,慢慢培養孩子學習的習慣,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孩子一生的成長,將會具有深遠的影響。

因為讀經有這么多的好處,因此說,讀經是一個提高孩子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與其他單項技能的教育學習是完全不同的。孩子的綜合素質提高了,比如理解能力強了,記憶能力強了,識字多了,特別是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其他方面知識的學習就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說,讀經與其他方面知識的學習是不矛盾的。表面看,讀經會佔用一點孩子的時間,好象是增加了負擔,但這種局面很快就會改觀,隨著孩子綜合素質的提高,讀經根本不會增加學習的負擔,反而因為學習能力的增強,從而會減輕其他方面的學習負擔。
小學生怎麼讀國學經典
循序漸進,建構開放的教材體系

根據兒童心理認知特點以及年齡特點,我們按年級分類,建構了一套系統的國學教材——一年級:《三字經》;二年級:《弟子規》;三年級:《笠翁對韻》《論語》;四年級:《笠翁對韻》《老子》;五年級:《大學》《中庸》;六年級:《莊子》《孟子》。

國學經典:小學生怎麼讀:兒童讀國學,亦如人吃飯,講究科學搭配,營養均衡。光讀《弟子規》或是只讀《論語》,所得也有限。所以,我們在起始年段誦讀《弟子規》《三字經》這類粗淺的蒙學教材,在中年段讀《笠翁對韻》《論語》《老子》,逐步滲透人生觀和世界觀,在高年級細致品讀《大學》《中庸》《孟子》《莊子》,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更為獨立果敢的性格。

依據兒童的身心特點、理解能力,按部就班,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孩童就在這一步步的積累中拓寬自己的“見識”,吸取人生的智慧,形成豐富的“文化教養”。“幼學如漆”,兒童的心靈是最明凈澄清的,沒有受到絲毫染污,此時所學深入骨髓,印象深刻。

情智語文課,學生快樂的天地

捧起書來默默地讀,再拿起書來大聲地誦著;情智語文課的教學是輕松的,沒有環環相扣的追問,沒有咬文嚼字的品詞析句;活潑的,有表演,有演唱……從李白到蘇軾,從《如夢令》到《一剪梅》,一篇篇經典詩文就在這種簡約而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慢慢地浸潤在學生的心田。正所謂“熟讀成誦,不求甚解”。

家常語文課,打開最美的一扇窗

語文學習 重在積累感悟。家常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少問幾個“為什麼”,少讀幾次“有感情”,留下更多的時間、空間,讓學生倘佯在經典誦讀的海洋里。學了《古今賢文》,再讀讀《弟子規》;讀了《孔子游春》,再背背《論語》;背了《拔苗助長》,再誦誦《莊子》……由一篇 文章 ,帶幾篇課外美文;由一個 故事 ,走近一位作者,自由地享受著母語閱讀帶來的經典饕餮盛宴。

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就是在大量閱讀、背誦、積累、運用的語言實踐中鍛煉出來的。

多彩的活動,培植誦讀經典的興趣

1.“流行”製造興趣。

模仿是兒童接受新生事物的主要方式,如果他們看到很多人都讀,從眾心理就會促使他們由模仿到產生興趣,逐漸形成習慣性的接受和吸收,從而達到很好的誘導效果。這就慢慢形成一種流行。而流行,正是與時俱進的動力和營養。

學生朗誦經典時的琅琅唱讀聲,就營造了一個極具感染力的學習氛圍,再加上學生本身的模仿天性和良好的接受力,學習的興趣就產生了。而興趣就如一個共振能量場,互相激發,互相推動,很快就達到了預想的教學效果。

2.“示範”感染興趣。

哲學家黑格爾說過:教師是孩子們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在學習時我們特別注重以激情喚起激情,要求學生背誦的自己一定先背過,需要講解、示範的,自己必須研讀透徹。教師循循善誘地和學生一起背誦《論語》《弟子規》《三字經》,一起吟誦《岳陽樓記》《勸學篇》《陋室銘》,通過設計不同的朗讀方式,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帶讀或齊讀,或接龍,或默讀,師生流連忘返,樂在其中。

3.“故事”提高興趣。

故事,彷彿一雙魔手能緊緊抓住孩子的心靈。因為故事裡有幻想、有神奇、有知識、有營養;故事中有畫面、有場景、有人物、有真善美的啟迪,有假丑惡的反襯。 成語故事 、勤學故事、《三字經》故事、《弟子規》和《千字文》故事等,能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從中汲取聖賢智慧,在成長的道路上力行學文。誦讀理解後,再引導學生講經 典故 事、編經典故事、演經典故事……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語言表達力和演講能力。

猜你喜歡:

1. 國學經典年齡階段誦讀篇目

2. 2017讀國學經典心得體會

3. 必讀的40條國學經典名句

4. 《一生必讀的國學經典》書籍推薦

5. 國學經典誦讀心得體會3篇

㈤ 國學經典的誦讀方法和秘訣

誦讀就是朗讀和背誦。朗讀就是把書面語言轉化為響亮的口頭語言。這是一種眼,口,耳,腦多種生理機能共同參與,協調動作的閱讀,它能訓練語音,再現文字情境,加深理解,培養記憶力,語言感受力,口頭表達力,增強語感。背誦是指憑借記憶念出讀過的文章詞句,是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而成。背誦有助於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背誦是學習生涯中的"記憶力體操",長期適度訓練,可以開發,強化學生的記憶力。

那麼,國學經典的誦讀有哪些方法和秘訣?歡迎大家閱讀下文:

一是熟讀成誦。 誦讀注重一個"熟"字。不是讀一遍兩遍,而是要讀好多遍。古人早就說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二是抑揚頓挫。 作家老舍先生說:"除了注意文字的意義而外,還注意文字的聲音與音節。"這就發揮了語言的音韻美。我們閱讀作品時也要進行音韻美的賞析。在朗讀訓練中則首先要抓住語句的停頓,重音,語調變化等技巧的培養。所以要藉助音節的變化,來加強語氣的喜愛,寧靜,深沉,悠長,綿延等語感。

三是深味涵泳。 正如別林斯基所說的,閱讀時,"你到處感覺到他的存在,但卻看不見他本人,你讀到他的語言,但卻聽不見他的'聲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補足這個缺點。"閱讀活動應十分強調"尋言以明象"。口頭讀出來,就要迅速在腦海里浮現出生動可感的畫面與思想來。

四是悟理知義。 抓住文字所表述的真實信息(知,情,意),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甚至達到"得意者越於浮言,悟理者超於文字","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遺教"的最高境界。學是為了用,要學以致用,用國學的經典來洗滌我們的心胸,凈化我們的心靈,明確人生的大義,砥礪人生的過程。要學習蘇東坡的"八面受敵"學習法,深得入乎其內而又出乎其外的"出入法"。

國學經典是博大精深的。我們從浩瀚的文字中,反復斟酌、篩選、甄別,細心地也是全面地遴選出那些經典的、現在還十分有現實意義的、並且利於誦讀的文字,精雅佳句,名篇小品,錦綉華章,盡收眼底,馨香無限。

㈥ 少年兒童如何讀國學經典

1、 兒童,孩子都是天才 有些人把天才理解成那些具有傑出貢獻的人,比如科學家,或者事業很成功的人,比如某某鋼琴王子,這樣的理解顯然是錯誤的。 天才表現的是一種能力,而不是結果。翻開辭海,關於天才的定義有兩條: 一、特殊的智慧和才能; 二、天然的才質,這兩條都沒有涉及是不是有什麼貢獻,是不是一定事業成功,只要你具有特殊的才能,或天然具有某些才質,就可以說是天才。 再從字面上理解,天才,是天生的有才的人。理解天才,就應該從「天生」入手。天才就應該是天生的,而不是後天通過什麼方法培養的,即使你真有什麼高招,把一個不是天才的人培養成了「天才」,那他也不應該叫「天才」,而是應該叫「後才」才對。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每個身心發育正常的兒童,都是天才。因為正常的兒童,他天生具有的學習能力,記憶能力,吸收知識的能力等等都是不可限量的,這方面有非常多的科學家、教育家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已經得到科學有效的證明,這也是任何稍微關心兒童教育,購買或看到過兒童教育書籍的人,都知道的常識。我們說孩子都是天才,是有科學的根據和充分的理由的。 但是有人說,孩子總是有區別的,有的人天生笨些,有的人天生聰明。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同一個物種,其基本特徵都是差不多的。比如黃豆,比如水稻,比如人,都是有頭有臉,有手有腳。雖然有些細微的區別,比如有的人臉圓些,有的人眼睛大些,但這些細微的區別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我們不能說,因為你的眼睛大,所以你的命運就一定比較好。這是有形的方面,在無形的方面,智力方面,其實也是差不多的,每個孩子都能學會講話,都有學習知識的能力,大同小異,只要我們能認識到孩子的「天才」特性,所有身心發育正常的孩子都是天才。 認識到孩子的這種「天才」特性是非常重要的,既然是天才,就應該用適應孩子「天才」特性的教材和方法去培養孩子,否則,再好的天才,也會被浪費掉的。記得中學時學過韓愈的《馬說》,就是這種現象的真實寫照:「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2. 什麼是「讀經,讀國學經典」? 讀經就二個字,一個是「讀」,一個是「經」。字面上很容易搞清楚,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這二個字常常被曲解,從而讓讀經教育存在許多的變數,令人無所適從。讀,就是讀,不是背,不是理解,更不是照著行動。你讀就好了,堅持去讀,一天二天,沒有什麼效果,沒關系;一周二周,沒有什麼效果,也沒有關系。你就是讀,讀熟,讀透。總有一天,你突然就明白了,突然就懂了。讀到一定層次就有自己的悟性和理解,這個時候參考一些有價值的觀點,你的認識有提升了。我相信沒有一個人,永遠也不明白一點點的。要不然古人也不會那麼看重讀書了。 經典也不是一定要全部弄懂,能讀懂那麼幾句,變成生命里不可缺少的內涵,也是非常可貴的。我們認為沒有人能夠全部弄懂經典,我們知道的,都不過是經典里的某些內容,既然大家都不可能全部弄懂,那我們能夠懂得一點點,你就應該為自己高興,就應該繼續努力。 所謂難,是對想試圖邊讀邊理解的人而言的。如果你不把理解放到讀經的過程里,或者你暫時不考慮理解的事,那就沒有難易之分了。經典,是一個集體,包含很多,比如弟子規,三字經,論語,道德經,易經等,它們是經典的子集,不是總集。一個孩子的寶貴時間,只讀幾部經典,當然比不讀要好一點,但是相對能夠系統地學習經典的人,仍然是比較可惜的。 3、為什麼要讓孩子讀國學經典? 我們都知道結交朋友的重要性,聰明的父母一定會鼓勵和支持孩子與一些品質端正,成績優秀的同學交朋友。我們也經常把書比喻成良友,其實像人一樣,並不是所有的書都是良友,其中有好書,也有不好的書。 經典是被歷史證明了的好書,與這樣的朋友相交相識,自然對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好處的。 我們也知道,一個人必須上大學,去學習科學知識,比如數學公式,物理定律等等,這些公式和定律,是前人為我們留下來的科學經典,很難想像,現代人如果不學習這些科學經典,怎麼能在科學上有所作為?我們現在主張讓孩子學習的經典,是人文領域里的經典,是做人的公式和定律,同樣,如果不學習這些經典,也是不可想像的。 4、如何讀國學經典? 學習國學經典最簡單、最科學的方法是運用賴國全老師的累積式教育法。 累積式教育法是著名國學專家賴國全老師首先系統提出的一種科學、簡單、高效的教育方法。賴國全老師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結合兒童心理學、生理學的特點,在培養自己女兒賴思佳學習國學經典時提出的,經過不斷完善,漸成系統。至今累積式教育法已經影響全球上百萬的家庭,成為風靡海內外的著名兒童教育方法之一。 累積式教育法應用在讀經上又被稱為「137學習法」。 5、學習國學經典的十大好處(一): 記憶能力:輕松背誦大量經典; 識字能力:輕松認識數千漢字; 閱讀能力:建立廣泛閱讀興趣; 理解能力:增加綜合理解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鍛煉良好的口才; 行為習慣和自信心:良好的學習習慣; 道德修養:道德修養自然薰陶; 外貌氣質:腹有詩書氣自華。 正音訓練:普通話流利標准。 思維能力提升:大格局形成。

㈦ 教小孩子讀國學經典有什麼好方法

教小孩子讀國學經典有什麼好方法?

我在2010年8月,結緣了育心經典,找到了一種好的方法,這個方法非常簡單,每天半小時,讀經典也變得特別簡單。這個方法就是137累積式教育法。
累積式教育法是著名國學專家賴國全老師首先系統提出的一種科學、簡單、高效的教育方法。賴國全老師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結合兒童心理學、生理學的特點,在培養自己的女兒賴思佳學習國學經典時提出,經過不斷完善,漸成系統。至今累積式教育法已經影響全球上百萬的家庭,成為風靡海內外的著名兒童教育方法之一。
累積式教育法應用在國學經典的學習上又被稱為「137學習法」。
「1」就是每天至少讀一遍,最多7遍;一樣約十分鍾,不超過十分鍾;
「3」就是一天可以選擇讀三樣,最多讀7樣;如同時讀《論語》、《易經》、《老子》;
「7」就是指連續7天重復相同的內容。如從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復讀《論語》、《易經》、《老子》里相同的內容。不管孩子熟記不熟記,背誦不背誦,讀完7天就進入下周學習。如此,孩子兩年左右就可以熟記甚至背誦《論語》,《大學》,《易經》,《中庸》,《道德經》,《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對韻》等將近十多部經典。
學習量:累積法主張一天的學習量為400字左右。不過學習量是一個參考值,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學習階段,根據孩子的接受能力,可以靈活掌握。
學習時間:採用離散教學的原則,一次學習時間約十分鍾,一天二、三次,每天學習時間約為半小時。
學習內容(讀哪些經典):
A、六經四書:賴國全老師提出,六經四書,是必須學的,是主糧,而且必須先學習群經之首——《易經》。
六經是指《易經》、《黃帝內經》、《詩經》、《孝經》、《道德經》、《金剛經》。此六經,以儒家為主,涵蓋佛家、道家內容,與傳統的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有所不同。
四書是指《論語》、《大學》、《中庸》、《孟子》,與傳統的四書沒有區別。
除此之外,可吃些小菜。何謂小菜?如唐詩,宋詞,莊子,墨子。
B、經典按功能分類:培養一個人跟建房子一樣,要打地基,做結構,最後才是裝修。
1、基礎類:包含《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也包含《論語》、《大學》、《中庸》、《孟子》。這一類經典都是教做人的,做人才是基礎,學知識學做事都是後面的事。
2、結構類:這就是經。《易經》、《孝經》、《詩經》、《道德經》、《金剛經》、《黃帝內經》等。
3、裝修類:先秦的詩、唐詩、宋詞、古文觀止、史記、資治通鑒等。
C、三個執行緒的學習:培養孩子應該要有一個總體規劃:到底怎麼樣把你的孩子完善地培養起來?「137學習法」中間是3,所以是有三個執行緒的學習。
第一個執行緒就是學這些「經」,《易經》+《黃帝內經》+《道德經》+《孝經》,這是經類的。
第二個執行緒是學「典」的,《論語》+《大學》+《中庸》+《孟子》這一類,難度也是介於中間。
第三個執行緒是學裝修類:《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成語接龍》+《詩詞啟蒙》+《文學啟蒙》這一類的,裝修類的,比較基礎的。
遵守這三個執行緒,用兩年時間就可以學得非常扎實,如果擔心時間不夠,可以學三年,第三年鞏固,是可以學得非常好的。這樣,我們孩子人生的地基結構,我們用兩三年的時間就把他打下。

小孩子經常聽國學經典有什麼好處, 學習國學經典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豐富孩子的國學知識
在孩子們的語文知識考試中,國學基礎知識,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孩子們在國學經典的學習中,比如會積累和總結不少的國學知識,孩子們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就可以豐富自己的國學常識,從而,輕松應對語文中的國學考試部分。
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
孩子們的國學知識學習,對於孩子們的思維能力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讓孩子們藉助國學文字,展開想像的翅膀,實現視覺和大腦上的雙重思考,保證孩子們的思維更加靈活,讓孩子們的思維能力不斷提升。思維能力是孩子智力發展的核心因素,孩子的思維能力提升,必然,對於其他學科的學習,產生積極的幫助。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孩子們在學習國學的時候,其中的國學誦讀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孩子們通過長時間的誦讀,會漸漸養成閱讀的習慣,這個好習慣的形成,會讓孩子們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更加積極閱讀,帶給孩子們最好的閱讀生活體驗,讓孩子的閱讀學習變得更加趣味。
幼兒學習國學,可以帶給孩子們的好處很多,總之,對於孩子的學習有好處而無不利,所以,如果有條件的話,家長們要鼓勵孩子學習國學。

誰的孩子讀國學經典了?有什麼好處

好處自然有,能提高孩子的定力,增強學習能力,明理等等,但讀經典一定要心眼口三位合一,眼睛看清每一個字,用手指清楚每一個字,嘴裡念清楚每一個字,這樣才有效果

學習國學的意義:
1、塑造和諧的生命。
中華民族是一個以和為貴的民族,我們的老祖先認為,一個完整的生命是和諧的,包括與自身、家庭、社會、自然、哲學等諸多方面的和諧,這樣的和諧思想包含在各類經典作品裡。孩子們通過對這些作品的誦讀,對於一個和諧生命的塑造,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2、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礎。
國學是一種經過時間沉澱而成的文化,經得起時間沉澱的,才是真正的經典。通過誦讀,可以在孩子們的記憶里打下深厚的文化烙印。
3、培養寫作能力。
20世紀的兩場文化運動把傳統文化打擊得一敗塗地,然而,現代的一些文化大家,不都是受過傳統教育走出來的嗎?孩子們讀了文言文,再寫白話文,便像學過美聲的人唱通俗歌曲一樣輕松。
4、培養演講水平。
中國傳統教育的精髓就是誦讀,古代的私塾,孩子們先把文章背誦得滾瓜爛熟,老先生再進行串講。這樣的誦讀,對於培養一個人的口齒,有極為顯著的作用。
5、啟發智力。
孩子們誦讀國學,可以促進智力的發展,包括記憶、思維、想像等諸多智力因素的發展。
學習國學的好處,我這篇淺顯的文字顯然是言不及義的。所以,在一個孩子的記憶處於黃金時期的時候(13周歲之前),給孩子們有選擇性地灌輸一些國學經典作品,是必要且可行的!
走近古人 感受智慧 涵泳經典 進德修業
6、人生成功的奠基石和導航儀。
我們先來看看自古及今的成功人士。孔孟老莊不必說,從小師從荀子的李斯位極人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漢代博士董仲舒,詩仙李白十歲精通四書五經,北宋宰相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走進大學講國學,「無私為大私」的白巖松時刻不忘誦讀《道德經》,03年 *** 任總理以《大學》發言……台灣教育名師王財貴尤其重視兒童學習國學,熟讀《三字經》,孩子便自覺刻苦學習,有孔孟做伴,讀書不再無味,守弱勝強,仁義當先,《中庸》開路,《孫子兵法》從事,有此導航,我不知道這世間還什麼事攻克不下,還有什麼道路不能身赴成功?
7、修身養性、人生精神領域的最大銀行。
有人鼓吹國學無用論,不能當飯吃,不能做衣穿,不能當權用,不能做錢花。可這無用乃大用也!學習四書五經,我們能與孔孟交流,以聖賢為友,清新儒雅;誦讀唐詩宋詞,我們能穿越時空,領略聖朝古風,儲存或支取昂貴的精神財富。在現代這物慾橫流人心浮躁的經濟時代,你若能口誦經典,恪守儒家道德,腹有詩書氣自華,那麼你的人生一定充實豐富,生活一定格外幸福。
學習國學,可謂不斷吸食人生的營養果,是個人成功之必須,國家興盛強大之根基。學習國學尤其對13歲以下的青少年學生至關重要:他們有良好的記憶力,更有助於提高記憶力,能快速消化書中精華,可謂少年讀一本書勝十本;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正在形成階段,孔孟之道,老莊之學等更容易融入其生命當中,造就健全人格奠定成功基石;有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心境,學校有老師解惑,家中有父母照顧,輕裝上陣,而且心無雜念,沒有早戀之紛擾;13歲之後如果能誦讀四書五經,領悟其要義,其後的學習工作,乃至人生的發展,我們就完全可以不用再過多管教。他們有孔孟之道的約束,有《三字經》的促學上進,有老莊的處世哲學等,他們遇山開山,遇河淌水,就能一路自己解決,到達人生追求的彼岸。

我覺得學習有兩個目的一是為生,一是為心。在現在這個社會以經濟為導向,加上我們的教育都只在教我們怎麼為生,從而變得越來越浮躁,任何東西的判斷都以利益化,金錢化。多多少少造成了,我們基本人格的缺失,而國學經典可以從人文修養的角度入手相對的解決一些問題,但是國學經典裡面有精華也有糟粕,所以還得看一下孩子有多大了,再讓他讀什麼書。還有一點就是一千個讀者會有一千哈姆小弟,所以讀的時候,希望能讀只注不解的,用自身的經歷和價值來引導,用書中的思想來扶正價值體系,相補而成。方能彰顯我華夏文化之魅力

我侄子在讀,國學經典很好的,陶冶孩子的文學情操。畢竟中國文學文化還是博大精深的,精華不可丟。

孩子國學經典誦讀有什麼好處?

詩經
我不太理解為什麼現在很多小孩子都被唐詩
我主張學詩就該從詩經開始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但今天人們都不會讀 甚至連字典也查不到一些字的讀音
就好比 國風 小雅 庭燎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鸞聲噦噦。
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輝。君子至止,言觀其旗。
你讀一試試
就比如最後一句 大學教授都教的是錯的
夜如何其?夜鄉(讀作「向」四聲 將要的意思)晨,庭燎有輝(讀「薰」 指木炭燃盡的余火)。君子至止,言觀其旗。
這()裡面的部分是古人的讀法 新華字典是查不到的
再比如 第一篇 國風 楚風 嗯 楚風說白了就是 周南 和召南
春秋戰國時期 楚國的詩歌是最發達的 所以國風中 楚國是兩個集子 也只有楚國是兩個
而且比較完整 鄭風是古代人爭執不清的 鄭風的21篇從道德上存在質疑 因此孩子還是18歲以後再讀
跑題了 中國第一篇詩歌 也就是詩經的第一篇 周南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這裡面注意以下 「 君子好逑」 好這個字 讀三聲 [hǎo] 很多人的理解都是錯的
好 他的意思是說 完美 極致 全力以赴 不是嗜好
相同的意思是 「好事多磨」 本身詩篇也是這樣的意思
不多說了 詩經是對孩子情商發展最有價值的讀物 這在中國幾千年來都不存在爭議
唉 現在不學了

教小孩子識字有什麼好方法?

教嬰幼兒識字的方法有很多,總結起來主要有:
第一,環境濡染識字法。① 家庭里常見、常說、常用的實物上掛(貼)相應的大字卡片和其他卡片;② 戶外的廣告、招牌、標語、路牌、門牌等培養認學興趣;③ 食品袋、電視節目等到處都有視覺語言,都可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習慣。
第二,生活識字法。生活里處處有聽覺語言,為什麼生活里不能處處有視覺語言的參與呢?① 吃東西識字;②人體感覺識字;③ 認物識字;④ 認名識字;⑤ 活動識字;⑥ 觀察自然識字;⑦ 購物識字等等。
第三,游戲識字法。孩子最喜歡游戲,學就是玩,玩就是學,玩中有學,學中有玩。「立體早教法」有句名言,有趣的學就是玩,有益的玩就是學。例如:①表情識字:笑、哭、眨;②動作識字:站、爬、捏;③教小動物「識字」; ④文字當物識字;⑤手心手背猜字; ⑥謎語識字等等。
第四,趣味閱讀識字法。即在讀書中識字,先讀書後識字,邊讀書邊識字,「小朋友,跟我念」,邊讀邊指即如是也。①英國20位高階教育家認為,幫助幼兒識字的最好方式是把孩子抱在懷里,大聲地、一遍遍地念著孩子愛聽的故事;②學兒歌,識字;③學古詩,認字;④順口溜識字;⑤看地圖識字;⑥學音樂識字;⑦讀經典故事識字等等。

孩子學習國學經典有什麼好處?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有好處!
其次是對國學經典要有一定的了解,只有了解了才有發言權。
任何事物都存在正的一面也有負的一面,我們如何取其利而避其弊才是根本,事物的兩面性告訴了我們如何選擇,同樣國學經典也有參差不齊,我們擇優而選之需要多了解,並看實踐出來的結果,事實勝於雄辯,不能只看理論。
有興趣詳細了解的朋友,歡迎進群151544592進行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