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四大經典醫書註解哪個版本好
擴展閱讀
送同學小禮物送什麼 2025-02-02 09:53:46
k線基礎知識什麼是k線 2025-02-02 09:48:57

四大經典醫書註解哪個版本好

發布時間: 2022-05-12 19:46:37

❶ 關於《黃帝內經》等醫書的版本選擇問題

病情分析:
中醫入門不要看黃帝內經,內容深奧,理解不了,有兩種學法,一種是有簡入深,這樣能夠培養學習興趣,可以看看宋代清代的一些中醫書籍,黃元御,傅青主,彭祖益等人的。或者更容易懂的是郝萬山,劉渡舟,李可等人。
指導意見:
建議L如果要由難入簡,就要看內經,傷寒論,金匱,至少十年以上才能見其功

❷ 《黃帝內經》注釋本,張登本 和 王洪圖 哪個版本好

都一樣。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餘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另據現代學者考證,認為今本中的黃老道家痕跡是隋唐時期的道士王冰竄入)。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
《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

❸ 中醫四大經典著作各個好的版本

國家醫學書籍權威:人民衛生出版社我平時看的版本是中國中醫葯出版社的我的教材用的都是人民衛生出版社的

❹ 中國古代四大醫書,是哪四本書

1、《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餘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❺ 中國古典四大醫書是什麼

中國古典四大醫書是:《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1、《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傳世巨著,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

2、《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三卷,原題秦越人撰,但據考證,此書為一部託名之作,書內容簡明扼要,辨析精微,在中醫學典籍中常與《內經》相提並論,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古典醫籍之一。

3、《傷寒論》,是一部闡述外感及其雜病治療規律的專著。東漢末年南陽人張仲景撰於公元200-205。張仲景原著《傷寒雜病論》,在流傳的過程中,經後人整理編纂將其中外感熱病內容結集為《傷寒論》,另一部分主要論述內科雜病 。

4、《傷寒雜病論》 ,是集秦漢以來醫葯理論之大成,並廣泛應用於醫療實踐的專書,是我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古典醫著之一,也是我國第一部臨床治療學方面的巨著。

(5)四大經典醫書註解哪個版本好擴展閱讀

1、《傷寒雜病論》是中國傳統醫學著作之一,作者是張仲景,至今是中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間,該書和張仲景便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傷寒雜病論》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葯的理論基礎。

公元3世紀初,張仲景博覽群書,廣采眾方,凝聚畢生心血,寫就《傷寒雜病論》一書。中醫所說的傷寒實際上是一切外感病的總稱,它包括瘟疫這種傳染病。該書成書約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紙張尚未大量使用,印刷術還沒有發明的年代,這本書很可能寫在竹簡上。

2、《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餘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另據現代學者考證,認為今本中的黃老道家痕跡是隋唐時期的道士王冰竄入)。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

3、《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又稱《八十一難》,是中醫現存較早的經典著作。關於《難經》的作者與成書年代歷來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認為其成書不晚於東漢,內容可能與秦越人(扁鵲)有一定關系。《難經》之「難」字,有「問難」或「疑難」之義。

全書共八十一難,採用問答方式,探討和論述了中醫的一些理論問題,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機、營衛、腧穴、針刺、病證等方面。

4、《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葯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葯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葯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葯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葯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葯葯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

❻ 黃帝內經哪個版本的好

《黃帝內經》事實上現在是兩本書,一本《素問》,一本《靈樞》。您真的有興趣的話,建議買《黃帝內經素問校釋》《靈樞經校釋》,以上兩本都是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的。

所謂《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實際上也只是《傷寒論》諸多傳本中的一種,裡面的內容有一部分並非張仲景原著。《傷寒雜病論》也是兩本書,《傷寒論》《金匱要略》,建議買《傷寒論譯釋》(陳亦人主編)、《金匱要略譯釋》(李克光主編),以上兩書為上海科技出版社。

1918年,在日本又相繼發現古抄本《太素》卷十六、卷二十一及卷二十二、(十二刺)二篇。至此,仁和寺古抄卷子本《太素》被發現者共二十五卷(其中某些卷不全),並於1910年、1952年,兩度被日本政府定為「國寶」,此後長期深藏秘府,世人罕睹其貌,直至1971年日本盛文堂漢方醫書頒布會才刊刻此二十五卷本《黃帝內經太素》。

1981年日本東洋醫學研究會更將仁和寺原抄二十五卷本《太素》影印出版,這是我們現在可以見到的最接近楊上善《太素》原本的版本了。

❼ 《黃帝內經》好的注釋版本

王洪圖版《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傳統醫學四大名著之一,被稱為醫之始祖,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葯物學的醫學巨著。

從宏觀上論述了天地人之間的關系,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基於對生命的長期觀察,大量臨床實踐,及簡單解剖學知識,建立了中醫學上「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症診法、論治、養生學等。

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的網路全書,是第一部養生寶典,重講:「治未病」,即怎樣才能少生病不生病,其對於今天社會高強度生活人群的身體健康具有非常實用的指導價值。

(7)四大經典醫書註解哪個版本好擴展閱讀

價值影響

《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載有醫經、經方、神仙和房中四種中醫典籍。除《黃帝內經》外,其他醫經均已亡佚。因此,《黃帝內經》便成了現存最早的中醫經典。

《黃帝內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不僅僅是一部經典的中醫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以生命為中心,從宏觀角度論述了天、地、人之間的相互聯系,討論和分析了醫學科學最基本的命題——生命規律。

並創建了相應的理論體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則和技術,包含著哲學、政治、天文等多個方面學科的豐富知識,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網路全書。

❽ 中醫四大經典分別是哪些書

中醫四大經典是《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一、《黃帝內經》

《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載有醫經、經方、神仙和房中四種中醫典籍。其中醫經有:《黃帝內經》十八卷,《外經》三十七卷;《扁鵲內經》九卷,《外經》十二卷;《白氏內經》三十八卷,《外經》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除《黃帝內經》外,其他醫經均已亡佚。

四、《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又名《神農本草》,簡稱《本草經》、《本經》,我國現存最早的葯學專著。撰人不詳,「神農」為託名。其成書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論,或謂成於秦漢時期,或謂成於戰國時期。原書早佚,現行本為後世從歷代本草書中集輯的。

該書最早著錄於《隋書經籍志》,載「神農本草,四卷,雷公集注」。《舊唐書經籍志》、《唐書藝文志》均錄「神農本草,三卷」,宋《通志藝文略》錄「神農本草,八卷,陶隱居集注」,明《國史經籍志》錄「神農本草經,三卷」,《清史稿藝文志》錄「神農本草經,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