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狼圖騰小說全本經典句子多少頁
擴展閱讀
怎麼在同學群屏蔽某個人 2025-02-01 19:40:53

狼圖騰小說全本經典句子多少頁

發布時間: 2022-05-11 12:19:22

❶ 狼圖騰經典語錄10句

1.在草原,狼既是牧民的仇敵,又是牧民尤其是老牧民心中敬畏的神靈和圖騰,是他們靈魂升天的載體。

2.「在世界歷史上,能攻打到歐洲的東方人,都是游牧民族,而對西方震撼力最強的,是三個崇拜狼圖騰的草原游牧民族---匈奴、突厥和蒙古。而曾經攻打到東方的西方人,也是游牧民族的後代。古羅馬城的建成者就是兩個狼孩,母狼和狼孩至今還鐫刻在羅馬城徽上。

3.草原民族將具有這種性格的狼,作為自己民族的圖騰、獸祖、戰神和宗師來膜拜,可以想見它對這個民族產生了何等難以估量的影響。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圖騰的精神力量遠高於榜樣,它處在神的位置之上。

4.老人說:「草原狼都是餓狼的後代,原先那些豐衣足食的狼,後來都讓逃荒的飢餓狼打敗了。蒙古草原從來都是戰場,只有那些最強壯、最聰明、最能吃能打的、吃飽的時候記得住

飢餓滋味的狼,才能頑強的'活下來。

5.陳陣覺得自己不是在豢養一個小動物,而是在供養一個可敬可佩的小導師。他相信小狼會交給他更多的東西:智慧、勇敢、堅強、忍賴、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永不滿足、永不屈服並藐視嚴酷惡劣的環境,建立起強大的自我。

6.狼性原則:一是,進食時絕不準任何人畜靠近。小狼在吃東西的時候依然六親不認,對陳陣和楊克也不例外;二是,放風時絕對不讓人牽著走,否則就拚命到底。

7.狼才是真正「不自由,毋寧死」的種族。

8.陳陣彷彿能理解那些殺過狼的草原人,為什麼在生命結束之後,都會心甘情願得把自己的身體交給狼群。那不僅僅是為了靈魂升天,也不僅僅是為了「吃肉還肉」,其中可能還含著償債的深深愧疚,還有對草原狼深切的愛。

9.沒有捕捉不到的獵物,就看你有沒有野心去捕;沒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就看你有沒有野心去做。

10.沒有獵物我們就去尋找獵物,發現獵物我們就去追逐獵物。尋找、發現、追求、獲得———這就是狼的生活要素。

❷ 請摘抄點《狼圖騰》里的經典句子謝謝!

我的對手只有自己,要想爬得更高,只應該自己往上走,而不應該把別人往下壓。
隨著幾滴晶瑩溫柔的滑落,彷彿整個世界都變得透明,抬頭的瞬間,連花兒都學會了沉默!戀上你,也許只需一首歌的時間;可為何,遺忘你,卻需要用一生的時間
沒有捕捉不到的獵物,就看你有沒有野心去捕;沒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就看你有沒有野心去做
1、沒有捕捉不到的獵物,就看你有沒有野心去捕;沒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就看你有沒有野心去做。
2、沒有獵物我們就去尋找獵物,發現獵物我們就去追逐獵物。尋找、發現、追求、獲得---這就是狼的生活要素。
3、盡管面對上萬只的黃羊,面對兇猛的老虎,我們都毫不退縮。但是面對人類的槍口,適當的轉移是明智的。我們不缺乏成功的信念,但是我們絕不是痴心妄想只會送死的傻瓜。
4、追逐獵物僅僅靠猛跑是不夠的,尤其在對付大群獵物的時候,必要的准備和步驟是獲得成功的基礎。而謀劃是實現這一切的唯一保障。
5、我們絕對不會花費任何多餘的時間和體力在無意義的事情上,因為我們的眼睛永遠只盯著獵物。
6、自然是神聖偉大的,生活在這萬能自然之神的庇護下本身就需要很強的能力,如果不能改變自然。就只有適應自然。

❸ 狼圖騰名言名句

1、人心不如狼心齊啊,狼打仗的本事還好學,可狼的齊心就難學了,蒙古人學了幾百年還出不了師。
2、要想在草原待下去,就得比狼還厲害。 ----姜戎
3、他記憶中的最後感覺是頭頂迸出一縷輕微但極其恐怖的聲音,像是口吹足色銀元發出的那種細微振顫的錚錚聲。這一定是他的魂魄被擊出天靈蓋的抨擊聲。 ----姜戎
4、性格不僅決定個人的命運,性格也決定民族的命運。 ----姜戎
5、善跑的黃羊,身上沒有一點廢肉,每一根肉絲纖維都是與狼長期競技而歷練出來的精華,肉味鮮得不亞於狍子肉。 ----姜戎
6、狼道:如果我是羊,我想吃的不僅僅是草,草場也越來越少,我該怎麼辦?我會把我的牙齒磨尖,去尋找生肉。
7、我們絕不會花費任何多餘的時間和體力在無意義的事情上,因為我們的眼睛永遠只盯著獵物。 ----姜戎
8、在我的夢里咬我,狠狠地咬吧……
9、狼道:我,一生都在朝著高處攀登,不為虛幻的顯赫和榮耀,只因那裡沒有同類的傾軋,更少天災的侵害。我必須保持高昂的激情,不異忍辱負重,當我置身於群山之巔面對天高地闊,誰能看見我猙獰的微笑?
10、狼的最兇狠銳利的武器就是它的上下四根狼牙,如果沒有狼牙,狼所有的勇敢、強悍、智慧、狡猾、兇殘、貪婪、狂妄、野心、雄心、耐性、機敏、警覺、體力、耐力等等一切的品性、個性和物性,統統等於零。
11、要想能做大事,就必須能屈能伸,只要能達到最終目的。過程可以有很多選擇。 ----姜戎
12、打仗,狼比人聰明。我們蒙古人打獵,打圍,打仗都是跟狼學的。你們漢人地界沒有大狼群,打仗就不成。打仗,光靠地廣人多沒用,打仗的輸贏,全看你是狼,還是羊。
13、不為明天做准備的人永遠不會有未來,今天就准備好明天的事情就永遠不會餓死。
14、在草原上,即使我們什麼都沒有了。至少我,還有勇氣。這是我們最大的財富,有了勇氣就可以得到一切。
15、你看,狼懂氣象,懂地形,懂選擇時機,懂知己知彼,懂戰略戰術,懂近戰、夜戰、游擊戰、運動戰、奔襲戰、偷襲戰、閃擊戰,懂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還能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實現全殲馬群的戰役意圖。 ----姜戎
16、在殘酷競爭的世界,一個民族,首先需要的是猛獸般的勇氣和性格,無此前提,智慧和文化則無以附麗。民族性格一旦衰弱,就只能靠和親、築長城、投降稱臣當順民和超過鼠兔的繁殖力,才能讓自己苟活下來。 ----姜戎
17、在蒙古草原,平安後面沒平安,危險後面有危險。
18、草原上有最遼闊的原始和自由 ----姜戎
19、一個人有很多面,只看你有沒有勇氣發展他。 ----姜戎
20、一個人一個民族要是沒有寧死不屈,敢與敵人同歸於盡的精神,只能被人家統治和奴役。 ----姜戎
21、沒有捕捉不到的獵物,就看你有沒有野心去捕;沒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就看你有沒有野心去做。
22、生命的真諦不在於運動而在於戰斗,哺乳動物的生命起始,億萬個精子抱著決一死戰的戰斗精神,團團圍攻一枚卵子,殺得前赴後繼,屍橫遍宮。那些只運動不戰斗、游而不擊的精子全被無情淘汰,隨尿液排出體外。只有戰鬥力最頑強的一個精子勇士,踏著億萬同胞兄弟的屍體,強悍奮戰,才能攻進卵子,與之結合成一個新人的生命胚胎。此間卵子不斷地分泌殺液,就是為了消滅一切軟弱無戰鬥力的精子。生命是戰斗出來的,戰斗是生命的本質。
23、狼等這一刻已經等了好幾個月了,它們想一舉殲滅黃羊,但它們,不會一時心急而誤了大事。你以為成吉思汗帶著這么少的兵,怎麼就打敗了世界上的千軍萬馬,都是跟你眼前的這些狼,學會了打仗的秘訣。狼聰明,有組織能力,它們團結一致,並且聽從狼王的指揮,最重要的是,狼很能忍耐。人生在於選擇時機,狼和蒙古人都明白這道理。
24、生命的真諦不在於運動而在於戰斗 ----姜戎
25、對於沒有到手的獵物,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把它抓住,至於口味如何,能不能吃,那是抓住以後的事情。只要有利的,絕不放過;只要無用的,堅決舍棄。
26、打狼就是打仗,斗體力,斗精力,鬥智斗勇,三十六計除了美人計使不上,什麼計都得使。 ----姜戎
27、陳陣眼前一塊一尺見方的防蚊帽紗窗,一瞬間就落滿無數黃蚊。他調近了眼睛的視焦,看到大黃蚊從一個個細密的紗網眼中,將長嘴針像一支支大頭針一樣空扎進來。陳陣用馬尾撣子狠狠地抽掃了一下,幾十隻黃蚊被掃落,可轉眼間此紗窗上又一片黃蚊密布。他只得像扇扇子那樣不斷抽掃,才能看清眼前的東西。陳陣抬頭望天,蚊群像是在做戰前准備,密密麻麻懸飛在頭頂不到兩米的空中,草原上彷彿燃起了戰火,天空中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黃煙。陳陣想:真正可怕的「狼煙」,應該是草原蚊群形成的「黃煙」。這個季節,草原人畜全進入了戰爭狀態。 ----姜戎
28、勞動光榮,勞動神聖。勤勞是華夏民族的一大優勢,是未來民族復興的雄厚資本。但是勞動不是萬能的和無害的,勞動之中還有奴隸勞動,奴役性勞動,專政下的勞動,勞改式的勞動,做牛做馬的勞動。這種勞動光榮神聖嗎?可以贊美嗎?而奴隸主,封建主最喜歡和贊美這種勞動。自己不勞動甚至剝削別人勞動的人,同樣也會高唱贊美勞動的歌曲。 ----姜戎

❹ 狼圖騰 經典部分

陳陣問道:你考慮過沒有,為什麼周秦漢唐時期華夏中原民族也曾把犬戎、山戎、匈奴和突厥打得落花流水?到漢唐時期打了幾百年的惡仗,還滅掉或驅逐了強大的北匈奴和西突厥。那是中國古代最輝煌的時期。在文化上也是高峰林立,群星燦爛,為什麼那段時期的華夏民族就那麼厲害?具有氣吞山河的陽剛雄健進取的民族性格?

楊克不假思索地說:我想那時候華夏族正處在上升階段。上升階段總是沖勁十足。

陳陣說:我認為,因為那個時期華夏民族的血管里「狼血」成份很濃,「羊血」倒不太多。人類脫胎於野獸,遠古時期人類的獸性狼性極強,這是人類在幾十萬年殘酷競爭中賴以生存下來的基本條件。沒有這種兇猛的性格,人類早就被兇殘的自然環境和獸群淘汰了。但是獸性狼性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危害也極大,如果一個國家裡的人群全像狼群一樣,這個國家的人群就會在互相廝殺中同歸於盡、徹底毀滅。人類的文明就是在不斷抑制和駕馭人類自身的獸性和狼性才逐步發展起來的。這是古今中外的聖賢、思想家和政治家們所思考的根本問題之一。但是,如果完全或大部消滅了人性中的獸性和狼性,甚至用溫和的羊性和家畜性來替代它,那麼,人類就又會失去生存的基本條件,被殘酷的競爭所淘汰,人類的文明也無從談起。

因此,沒有人類的半野蠻,就沒有人類持續燦爛,不斷躍進的文明。西方民族走的就是一條保留人性半野蠻的文明發展道路,而華夏民族力圖走一條人性「無野蠻」的農耕式文明發展道路。形象地說,西方走的是一條「文明狼」的道路,而華夏走的是一條「文明羊」的道路。人家順利地從「古代野蠻狼」走到「古代文明狼」,再一直走到「現代文明狼」,現在正朝著未來真正大寫的「文明人」演進。而咱們落下了不知道多少個階段,而且還是南轅北撤。

華夏先聖,懷著善良樸素的願望,受到歷史發展階段的限制,力圖實現克己復禮,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以為只要鏟除人性中的狼性就能逐步實現這一理想。因此,在性格教化方面,儒家孔學千年淳淳教導:「其為人也,溫柔敦厚」,然而,普天之下牛羊的性格最「溫柔敦厚」,儒家教義具有鮮明崇羊滅狼的農耕性質。到後來的宋明理學那就更極端了,大力鼓吹「存天理,滅人慾」,連正常的人慾都要滅,就不要說消滅人性中存留的獸性狼性了。在農耕民族存在的基礎上,經過千年的教化馴牧,華夏的知識層充滿溫柔敦厚的謙謙君子,華夏下層布滿了軟弱可欺的良民順民,羊性幾乎成了華夏的國民性。這條道路走得太極端,後來敦厚的羊群一旦遇上了兇悍的草原狼群,其結果,二十四史早已記錄得血流成河。再後來,世界變小,敦厚的華夏「文明羊」遇上了兇悍的西方「文明狼」,兩種文明相撞,撞翻的當然是羊。所以,古老的華夏道路必然被西方道路打垮,最後打成了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楊克的談興也濃了起來,問道:我真不明白,古代中國怎麼就走到這么一條絕路上去了呢?在周秦漢唐時期華夏族不是走得好好的嗎?

陳陣開始侃侃而談:民族最初的道路主要是由客觀環境所決定的。華夏族生活在世界上最適合農業發展的、最大的「兩河流域」,也就是長江黃河流域。這個流域要比埃及尼羅河流域,巴比倫兩河流域,印度河恆河流域大得多。因此,華夏族就不得不受世界上最大規模
的農耕生活擺布,這就是華夏民族的民族存在。民族性格也不得不被農耕性質的民族存在所改造,所決定。

而西方民族,人口少,靠海近,牧地多,農業不佔絕對優勢。狩獵業、牧業、農業、商業、貿易、航海業齊頭並進;草原狼、森林狼、高山狼、陸狼、海狼一直自由生活。西方民族強悍的游牧遺風和性格頑強存留下來,而且在千年的商戰、海戰和貿易戰中得到不斷加強,後來又進入到現代工業殘酷的生存競爭之中,狼性越發驃悍,所以西方民族強悍進取的性格從來沒有削弱過。民族存在決定民族性格,而民族性格又決定民族命運。這種性格是西方後來居上並沖到世界最前列的主觀原因。

世界上從古到今大致有狩獵、游牧、農耕、商業、航海、工業這六種行業和六種民族。其中,農耕最特殊,因為只有農耕可以自給自足,自我封閉,自花授粉,自行退化,基本上可以不需要競爭、交換和雜交。除了農耕以外,其他五種行業都不是「和平」的行業,不能自給自足,必須競爭交換搏殺才能生存發展。這五種行業都是競爭激烈,風險巨大,環境險惡,你死我活的行業。如果這五種民族沒有像狼一樣兇悍頑強進取的性格,就不能生存。因此,這六大行業中產生出來的六種民族,除了農耕民族以外,狩獵民族、游牧民族、經商民族、航海民族和工業民族這五個民族,都是世界上強悍進取的民族。

而且這五種行業和民族有著繼承關系,從狩獵游牧發展到經商航海,從經商航海又發展到近現代工業。這五種強悍行業是為強悍民族准備的,也只有強民族才敢幹強行業。從低級強行業一直干到高級強行業,這就是世界歷史發展的主航線。西方世界基本上就是由狩獵游牧,發展到經商航海,再發展到現代工業時代的。

古代農耕民族的歷史是一個閉門造車,自給自足的歷史支流,他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但游牧民族及其後代沖進他們的流域,搶走了他們的創造發明,並把他們滅了國,滅了族,或當作附庸,便繼續在驚濤駭浪中揚帆遠航,去創造發明更先進的文明了。華夏民族一起步就踏上農田,走進農耕民族發展的歷史支流,越走越弱,當然在民族性格上就要大大吃虧。

華夏先民的性格絕對不比西方民族弱,同樣勇敢智慧,強悍進取,狼心勃勃。可是一落到華夏這片世界最大的溫良敦厚肥沃的農田裡,再兇悍的狼性也悍不起來了。古代中國廣闊深厚的農田,是軟化馴化草原狼和狼性的溫柔之鄉。

吉普進入邊防公路以南的草場,草已矮得貼了地皮,像一大片光禿禿的練車場。楊克將車開出土路徑直向黑石山駛去。

陳陣略略翻了翻列印稿,繼續說:黃河流域並不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惟一發祥地,西北草原,尤其是內蒙草原,更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內蒙古歷史地理》一書介紹,考古發掘證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內蒙古就有人類活動。著名的「大窯文化」的歷史久遠性令世人吃驚。大窯遺址在內蒙呼和浩特市東北郊保合少鄉大窯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窯遺址有一個遠古人類的石器製造廠,時間跨度從舊石器時代的早期、中期、一直到晚期,前後長達幾十萬年。遺跡最早的年代距今約70萬年,比北京猿人的遺跡還早10—50萬年。到新石器時代,內蒙的古人類活動的范圍更廣。距今為止,在內蒙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約有100多處,而從這些遺址出土的器物形狀和彩陶風格,與中原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有區別。

還有,在西北陝西發現的藍田人距今約80—60萬年,也比北京猿人的歷史久遠。即便是北京猿人,也不屬於黃河流域的中原人,而是遠古北方人。在遠古時期,北方和西北的高原和草原水草豐茂,氣候濕潤,適於人類生活。草原的遠古人類過著狩獵、游牧和採集的生活,而大禹治水以前的黃河中下游的中原,還是定期和不定期的「黃泛區」,許多地方都不適合人類居住。中原是黃土高原水土流失、並由黃河輸送泥沙而堆積形成的平原,因此,西北高原和草原是中原之父,黃河是中原之母。西北草原的人類史自然也就比中原的人類史更久遠,中原的原始先民來自於西北高原和草原。

中國草原先民必定以他們強悍進取的游牧精神和性格,以及流動擴張的特性,慢慢進入和開發中原,並持續深刻地影響了中原部族和華夏文明的形成和發展。

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和黃帝就是出身於西北游牧族,據傳說,炎黃二帝都出自於遠古少典部族。範文瀾綜合了史書記載的傳說後認為:「炎帝姓姜……姜姓是西戎羌族的一支,自西方游牧先入中部」,慢慢開始農耕。古羌族屬於典型的游牧民族,是華夏漢人的祖族之一。西羌族性格剛烈勇猛,這就不是傳說了,而是事實。《後漢書·西羌傳》記載:「西羌……以戰死為吉利,病終為不祥。耐寒苦同之禽獸,雖婦人產子,亦不避風雪。性堅剛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氣焉。」這幾句評語真是太精彩了,簡直就是在說狼,也是對草原狼和游牧民族性格的高度概括。因為只有草原狼和游牧民族才寧肯戰死,不願病終。這段記載和評語極為准確生動地抓住了西羌族和中國游牧民族的共同本質性格特徵——狼性性格;也敏銳地指出了西北游牧民族的性格的來源——「同之禽獸」,也就是同之於猛禽猛獸、同之於草原雄鷹和草原狼;而且又指出了中華民族的金行之骨氣志氣的產地——西方和西北方的游牧區。我真為漢人的先祖有這樣「堅剛勇猛」的性格而感到自豪和振奮。

羌族是中國的一個了不起的古老民族和華夏民族的主要祖族之一,她不僅孕育了包括「犬戎」、「白狗」、「白狼」等大部分西戎族,還孕育了漢族、黨項、土蕃、藏族等民族,而且古羌族流入蒙古草原的分支部族還參與了蒙古草原民族的形成。據有的專家研究,單音節有聲調的漢藏語系就發源於單音節的古羌語。直到現在,許多漢字還帶有華夏祖先羌人的游牧血統的胎記,例如,現在用得最濫的「美」字就是這樣,美字由「羊」字和「大」字組合而成。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美……從羊,從大羊。」徐鉉注釋道:「羊大則美,故從大。」可見華夏先祖的審美觀是游牧人的審美觀。咱們倆都當過羊倌,能夠體會這種美感。羊肉是牧人的主食,把一群羊羔養成一群大羊,那心裡是多美啊。「羊大」也是草原狼的審美觀,當一條大狼獵到了一隻大羊的時候,那它就美得亂哼哼了。如果漢人的先祖是農民,那美字就不是「大羊」而可能是「大米」了。遠古選美選大羊,現代選美選美人,但是美字本身依然是「大羊」。

羌族的偉大在於她的剛強性格和超人的智慧,與古羌族同時存在的古匈奴等游牧民族早已消亡,而她卻一直頑強生存延續至今,她的兒孫子族的數量已達到令世界震驚的十幾億之巨……

咱們還是回到炎黃時期,在炎帝進入中原之後,傳說中的南方「獸身人言」的九黎族蚩尤也北上中原,與炎帝族發生激烈沖突,開始務農的炎帝族被兇悍的蚩尤九黎族不斷進逼,
「九黎族驅逐炎帝族,直到涿鹿」。炎帝便聯合更加強悍的黃帝族共同作戰,在涿鹿大敗九黎族,並把九黎驅出中原。黃帝族後來又打敗炎帝族,並把炎帝族擠到長江流域,才正式進入中原定居。再往後黃帝族又與炎帝族聯合,共同抗擊南方蠻族。

我認為黃帝族之所以能夠戰勝蚩尤九黎族是有其民族性格根源的。這是因為當時黃帝族仍是游牧族。《史記·三皇本紀》的注釋說:「炎帝黃帝皆少典之子,其母又皆有媧氏之女……姜姬二帝同出少典氏,黃帝之母又是神農母。」因此,黃帝族與炎帝族同屬一族。既然炎帝族起源於西戎羌族,那麼黃帝族也起源於西羌和西北高原。史書記載,傳說中的黃帝族發源於西北游牧區,活動范圍在西北,主要功跡和事跡也發生在西北。莊子說:「昆侖之虛,黃帝之所休。」《山海經》說:「海內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史記·五帝本紀》又說:黃帝族「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而且,黃帝「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史記》的注釋解釋道:「有土德之瑞,土色黃,故稱黃帝。」而黃色之土,乃游牧之地西北黃土高原也。範文瀾認為:「黃帝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據傳說,黃帝曾居住在涿鹿地方的山灣里,過著往來不定遷徙無常的游牧生活。」

在傳說中,黃帝與炎帝打敗蚩尤九黎,發生在涿鹿;黃帝與炎帝三次大戰發生在阪泉,而阪泉在河北懷來,古稱懷戎,是游牧區,就在涿鹿東邊幾十里的地方。涿鹿在華北的西北部,是內蒙草原的延伸地,在上古時期是典型的游牧區。上古時期涿鹿、懷來、媯河和燕山地區是游牧民族的地盤。後來,黃帝又定都於涿鹿。最後,黃帝葉落歸根,「黃帝崩,葬橋山」,而橋山更是地處西北,人所皆知。炎黃二帝起源於西北游牧族和游牧區,因此必定崇拜天,也就是崇拜草原和游牧民族的「騰格里」。《史記》說,軒轅黃帝擒殺蚩尤以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

陳陣從文件夾中抽出一張卡片說:中國西北的游牧族世代崇拜騰格里,這是經過考證的。你聽聽《草原帝國》的作者、法國研究亞洲史的泰斗勒尼·格魯塞是怎麼說的。他說,「匈奴人於公元第三世紀後半期時組成了一個統一的和強有力的民族。他們的首領被稱作單於,這稱號的全文譯音為撐梨孤塗單於,漢文內譯作『天子』,我們辨別出撐梨為突厥——蒙古語字根,它顯明的是突厥字與蒙古字『騰格里』(天)的譯音。」你看,從匈奴到突厥,再到蒙古,全都崇拜騰格里。而匈奴是極為古老的民族,古稱葷粥,在夏朝稱為「淳維」,在殷商時期稱為「鬼方」,到漢朝才稱為匈奴。《史記》的注釋說:葷粥乃「匈奴別名也」。在黃帝時期,黃帝就曾與葷粥打過交道,《史記·五帝本記》說:「黃帝……北逐葷粥」。由此推斷,在黃帝時期的西北游牧族就崇拜騰格里,要不當時的各部族就不會把黃帝尊為天子了。騰格里崇拜和天子這一稱號都來自上古時期的西北游牧族。

由於黃帝族是游牧族,因此也必定具有狼一樣的猛獸性格,《五帝本紀》說:黃帝「教熊羆貔貅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傳說中,黃帝的軍隊就是這樣一支兇猛可怕的猛獸之師,帶有鮮明的游牧軍隊特性。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六種猛獸中卻沒有狼,這是因為在猛獸中狼是不可被馴教的,連半人半神的黃帝也不能駕馭狼,而且崇拜草原狼的游牧族是絕對不會去駕馭狼的。

所以,我們漢人實際上都是西北游牧民族的後代。後來漢族鄙視游牧民族,那真是忘本忘祖。漢族出身於游牧民族,那它的血管里肯定還有狼性血液的遺存。這可是未來中華民族復興的資源,應該像保存火種那樣把它好好保存並發揚光大。

楊克眼睛閃亮,說:怪不得草原民族代代崇拜騰格里,華夏農耕民族也世代崇拜「天」,崇拜老天爺。原來華夏族的「天崇拜」,是炎黃二帝從草原老家和游牧祖先那兒帶到華夏來的。

陳陣微笑道:沒錯。所以中華大地的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本是同根生,是騰格里之父,和草原大地之母生出來的一對兄弟,草原民族是兄,華夏民族是弟。這兩個東亞古老的民族同時崇拜天、崇拜騰格里。這種共同的最高崇拜對中華民族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深刻久遠的影響。現在看來,炎黃以後的中華歷史表明,這對有共同最高崇拜的同根兄弟民族,不管怎樣打得血流成河,但卻是在共同創造中華的文明和歷史。一旦華夏民族在農耕環境中軟弱下去,嚴厲又慈愛的騰格里天父,就會派狼性的游牧民族沖進中原,給羊性化的農耕民族輸血,一次一次地灌輸強悍進取的狼性血液,讓華夏族一次一次地重新振奮起來。後來在軟弱的弟弟實在扶不起來的時候,強悍的哥哥就會入主中原,入主半個中國,甚至入主整個中華,代替弟弟掌管社稷,維持華夏文明,一直堅持到與西方文明相遇。兄弟兩族就是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也創造了世界惟一的奇跡——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惟有中華文明從未中斷,一直延續至今。而且,還深深地蘊涵著民族復興的偉大潛力。

中華文明道路是世界上最大的強悍草原,和世界上最大的軟弱農田上產生出來的奇特之路。

還需要注意的是,炎黃大戰,最後以黃帝勝出,這是因為雖然炎帝黃帝都起源於游牧族,但是炎帝族比黃帝早幾百年進入中原農耕區,炎帝又稱作「神農氏」,是上古時期華夏各族中最早開始進行大規模農業生產的部族,因此炎帝就比黃帝更早地受到農耕對民族性格上的軟化影響。游牧精神不斷戰勝、並最終戰勝農耕精神這一世界性的客觀規律,也在中華歷史中發生作用。炎黃大戰成為中華文明史中極為重要的一條主線的起點,這條主線就是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游牧精神和農耕精神之間的斗爭、融合和發展的歷史。這條主線的歷史比階級斗爭的歷史更久遠、更漫長,在階級還沒有形成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而且這條主線的歷史對中華文明影響也更深遠,至今還在發揮作用。

楊克興致勃勃地說:更有意思了。看來不到草原祖地,不拜會草原民族、草原狼和狼圖騰,咱們就不會站在全新立場來弄清中華文明的來龍去脈,以及這種文明的底蘊。到草原跟狼打過交道以後,我腦子里的大漢族主義也確實清除得差不多了。

陳陣說: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和研究這些問題。中華歷史和華夏民族五千年的性格形成和演變相當復雜,但確有規律可尋,現在總算理出點頭緒來了。

楊克說:接著講,只要你不累,我就可以奉陪到底。

陳陣說:我也正憋著要跟你講呢,講一講才能理得更清楚。有你聽,我就更來勁……等
會兒再講吧,快要到小狼的故居了,我要向我的小狼導師匯報研究成果呢,它是我真正的指導老師,還有一位就是畢利格阿爸,而草原狼群和草原人,也都是我的尊師呵。

❺ 求狼圖騰的經典句子摘抄並賞析,帶上頁數,25篇,速度!

狼道:我,一生都在朝著高處攀登,不為虛幻的顯赫和榮耀,只因那裡沒有同類的傾軋,更少天災的侵害。我必須保持高昂的激情,不異忍辱負重,當我置身於群山之巔面對天高地闊,誰能看見我猙獰的微笑?

❻ 狼圖騰名句

《狼圖騰》說:在草原上,做什麼事都別做絕,兔子急了還咬狼呢,母狼急了能不拚命嗎?不只是草原,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把事情做得很絕,因為沒人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我們常說「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世事難料,也許這一次的幫忙,會是你未來人生轉折的重要助力呢。

《狼圖騰》說:殘酷的草原蔑視弱者,依然不給弱者最後的一點點憐憫。不管是草原還是人生的戰場,沒人會一直同情弱者,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的鍛煉自己,不斷的挑戰自己,讓自己強大起來,因為弱者的世界是無限的有限,而強者的世界有無限的可能,太弱小的話,也許連生存都會是問題。

《狼圖騰》說:只有最精的黃羊,才能捨得身子底下焐熱的熱氣,在半夜站起來撒出半泡尿,這就不怕狼追了。舍棄肚子底下的溫暖,換的逃跑時的速度,贏得活下去的一線生機,不論是黃羊還是人,都要學會離開自己的舒適區,這樣才能有所建樹,有所成長。不肯舍棄自己的舒適,不看放棄現在的,那麼,就會失去將來的。

《狼圖騰》說:蒙古人一半是獵人,不打獵,就像肉里沒有鹽,人活著沒勁。不打獵,蒙古人的腦子就笨了。蒙古人的學習方式是打獵,與動物謀戰術,人的方式是不斷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一直保持聰明清醒的大腦,學習是終生的事情,學到老活到老才是人生的不變選擇。

《狼圖騰》說:所有人的祖先都是獵人,獵人是人類在這世界上扮演的第一個角色,也是扮演時間最長的一個角色。這是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話了,人永遠一直都在打獵,從過去的春獵秋闈到蒙古時代打獵,再到現如今的獵殺各種珍稀動物,獵人不正是人類扮演最長時間的一個角色嘛。

❼ 狼道,狼圖騰經典語錄

狼道蟻道:
狼性箴言:
­
野心篇——

1.嘴裡的食物總會吃完,目標永遠在下一個。
2.被抓不可怕,挨餓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沒有了野心,變成一條搖尾乞食的狗。
3.活著就是為了吃肉,草原上任何動物都可能成為我的午餐。

領袖篇——
1.能居者上,我們中的每一頭狼都可能成為領袖。
2.我是頭狼,每匹狼要做到的我都會第一個做到。
3.每一隻狼的行為,都會得到公正的對待。

狼群篇——
1.一匹狼意味著危險,一群狼意味著強大。
2.紀律,嚴格的紀律,才使狼隊無堅不摧。
3.我們之間都不完全相同,正是因為這些不同,我們的群體才有了生命力。
4.團隊精神,是我們狼群的魂。

消化篇——
1.吃得多固然重要,關鍵還要能徹底地消化。
2.食物不是能量,消化了之後才是能量。
3.我們學習自己的同伴,也學習自己的敵人。

應變篇——
1.沒有危機感,我們將走向死亡。
2.時刻保持警惕,因為危機就在前方。
3.不斷改變我們自己,為的是適應環境的變化。
4.再大的困難,良好的思路都可以解決。

重情篇——
1.任何一隻狼,都能忠誠於自己的狼群。
2.我是狼隊的一員,我有責任做好屬於我自己的事。
3.我愛身邊的每一個同伴,因為它們是我最親密的戰友。
4.專一,是我們愛的宣言。

END

——摘自《狼道·蟻道》

­適應篇——

1.我們不是嬌氣的貴族,為了生存我們只能適應一切環境。
2.我們不是盯著整個羊群中的每一隻羊,我們盯著的只是羊群中最弱勢的那幾只羊。
3.一隻羊出現的時候按兵不動,為的是最終收獲足夠多的羊。
4.一個獵物從我的爪下逃走,我重新潛伏起來,我堅信我將得到下一個。

­出擊篇——

1.守株待不了羊。
2.守在窩邊等樣主動送到口中,這是傻瓜的邏輯。
3.不遠處有一群鬣狗也盯著我們面前的這只羊,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搶先出擊。
4.主動出擊,獲得獵物,才能生存。
5.只有去找,才會發現羊。

謀略篇——
1.正是因為我了解自己,所以才不做百獸之王。
2.捕獵前尊重羊,是為了了解它,並最終獵取它、
3.不放過每一個細節,是為了不放過捕獵成功的機會。
4.學會披著羊皮捕獵的狼,才是真正聰明的狼。

合作篇——
1.狽不僅是我們捕獵的對手,也是我們捕獵時的朋友。
2.狽和我們的目標一致,所以,容忍它與我們的不同。
3.如果和狽分不好合作所得的獵物,這一次合作就會成為最後一次。
——摘自《狼道·蟻道》

❽ 《狼圖騰》裡面的精美句子和感想

1:沒有捕捉不到的獵物,就看你有沒有野心去捕;沒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就看你有沒有野心去做。
2:沒有獵物我們就去尋找獵物,發現獵物我們就去追逐獵物。尋找、發現、追求、獲得———這就是狼的生活要素。
3:盡管面對上萬只的黃羊,面對兇猛的老虎,我們都毫不退縮。但是面對人類的槍口,適當的轉移是明智的。我們不缺乏成功的信念,但是我們絕不是痴心妄想只會送死的傻瓜。
4:追逐獵物僅僅靠猛跑是不夠的,尤其在對付大群獵物的時候,必要的准備和步驟是獲得成功的基礎。而謀劃是實現這一切的唯一保障。
5:我們絕對不會花費任何多餘的時間和體力在無意義的事情上,因為我們的眼睛永遠只盯著獵物。
6:自然是神聖偉大的,生活在這萬能自然之神的庇護下本身就需要很強的能力,如果不能改變自然。就只有適應自然。
7:如果註定要承受痛苦,那麼就把痛苦當作是一種磨練,既然一切不可避免,就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吧!
8:要想能做大事,就必須要能屈能伸,只要能達到最終目的。過程可以有很多選擇。
9:燃燒人生並不是一味地透支,即使是再強壯的身體也有疲勞的時候,勞逸結合是一種生存的策略。身體是生存的本錢,休息是狂奔的前奏。
10:家鄉固然值得眷戀,但是危險降臨,生存受到威脅的時候,我們會選擇離開。離開家鄉不是逃避,是為了尋找更美好的明天。
11:在草原上,即使我們什麼都沒有了。至少我,還有勇氣。這是我們最大的財富,有了勇氣就可以得到一切。
12:在狼的眼睛裡,永遠看不到失敗的氣餒,因為它們知道,不管經歷過多少次失敗,最後的成功一定是屬於它們的。所以狼永遠是草原上的王者。 13:有時候,靠單純的判斷並不能確定成功的幾率,與其在等待中浪費青春,不如在追求中燃燒生命。
14:沒有固定的規則就是永恆的規則,自然界變化無常,人世間瞬息萬端,只有不拘泥於過去,才能活得更好。
15:只看看獵物永遠不會填飽肚子,天上只會下冷雨,掉餡餅這種事情永遠不會出現,只想獲得獵物,唯一的方法就是靠自己的努力。
16:成功就是不懈的努力加上一點點機會,努力是加法,機會是乘法,兩者兼備才會得到最大的結果。
17:毫不費力就到嘴的食物,不是毒葯,就是誘餌。 18:傷痛不會讓我消沉,只能激發我更強的鬥志! 19: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20:要想獲得食物,就必須一直尋找,只有這樣,才有機會。不要氣餒,就算找不到肥羊,至少能找到一隻兔子。
21:斗勇更鬥智,請用腦子來游戲。兩點間的曲線有時候比直線更短! 22:如果「不戰而全勝」是你的戰略目標,那麼「避實擊虛」就是達到這個目標的關鍵。通過集中你的資源來攻擊對手的致命弱處,你就會獲得成功。 23:無自由,毋寧死!
24:被抓不可怕,挨餓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沒有了骨氣,成了一條搖尾乞憐

的狗。
25:生命如果跟時代崇高的責任聯系在一起,你就會感到它永垂不朽。 26:上天給了我們強壯的肉體,給了我們堅強的靈魂,給了我們生存的環境,給了我們空氣、水、事物,給了我們一切,對此,在一生當中我們都懷著最深厚的敬意。
27:不為明天做准備的人永遠不會有未來,今天就准備好明天的事情就永遠不會餓死。
28:要想順利地生存下去,不僅要有無懼危險的勇氣,更要有發現危險的能力,如果你嗅不到明天的危險,那麼明天也許就是你的死期。 29:王者與強者的區別就在於,強者只擁有強大的力量,
而王者則兼具力量與智慧,凡事都准備充分,強大的力量不如萬全的准備。 30:一根最細小的魚刺也可以扎破喉嚨。一隻麻雀大小的肉也可能挽救一條危弱的生命。生存無小事,珍惜每一口食物,把它當作救命的一口。
31:同一個陷阱永遠不可能抓住兩只狼,犯一次錯誤可以原諒,但是連續犯兩次錯誤就只能是不可救葯的愚蠢。
32:夜鶯聲音好聽換不來飯吃,與其有時間嚎叫,不如去磨爪子,嚎叫如果能得到食物,那麼驢一定比狼還厲害。
33:威嚴,絕對的威嚴,是管好這個團隊的必須手段。一個沒有威嚴、沒有統治手腕的頭狼,很快就會被別的狼取代。
34:個體是群體的一部分,只有尊重個體,才能保障群體的利益。學會體貼下屬,那麼在必要的時候,他們就會為你、為整個群體效死。
35:狼王是狼群的領袖,更是群體交流的紐帶,一個和群體之間沒有任何隔閡的狼王是永遠不會失敗的。
36:公平不是單一的平均分配,也不是殘忍的弱肉強食。既能讓強壯者分到最多的食物,又不能讓弱小者忍飢挨餓,這就是公平。 37:一隻狼可以捕獲一隻羊,一百隻狼卻可以屠殺一萬只羊。雙拳難敵四手,惡虎敵不過群狼。
38:追求讓人充實,分享讓人快樂。
39: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所以,在需要我們付出的時候,我們從不猶豫。 40:一時的忍耐是為了更廣闊的自由,一時的紀律約束是為了更大的成功。 41:一個狼群就是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部隊,統一行動,絕對服從,協同作戰,這就是狼的紀律。
42:短暫的爭吵是為了再次握手,一時的爭斗是為了永遠的和平。分歧是一種個性存在的必然,但是絕對不是消極的借口。
43:最強壯的狼也有它脆弱的地方,要想做到最好,僅僅靠自己是不行的。只有不斷地取長補短,才會不斷地進步。
44:我的對手只有自己,要想爬得更高,只應該自己往上走,而不應該把別人往下壓。
45:我們殘忍,但是我們從不苛求;我們貪婪,但是我們從不忘寬容! 46:對於沒有到手的獵物,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把它抓住,至於口味如何,能不能吃,那是抓住以後的事情。只要有利的,絕不放過;只要無用的,堅決舍棄。
47:沒有利益的戰斗我絕不參與,沒有任何好處的朋友我絕不結交,只要對生存有利,哪怕是敵人,也可以成為暫時的朋友。

編後語:再兇猛可怕的動物,都有其內在的精神值得人們去敬畏。

48:生存戰斗是知識的源泉。 49:一百次心動不如一次行動。
50:狼捕獵的高效率來源於命令下達後的立即執行,這個世界上沒有一隻總是找借口的狼,否則它們早就餓死了。
人要適應社會的發展,畢竟世界是社會主宰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