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經典閱讀的意義
問題一:經典閱讀的當下意義 讀後感 不要說有些書讀了沒用,這個世界有許多書本來就與實用無關,而只為情趣存在。也不要說有些書離現實太遠,換個角度,其實它離你的理想很近。至於還有些書對你現在幫助不大,但可能對你的終身都會有影響。
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可以帶著目的讀書,但不能太有目的,正如可以帶著目的與人交往,又不能總帶著目的,否則會很可怕。
汪涌豪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為日本九州大學客座教授,神戶大學特任教授。主治中國古代文學與美學,兼及古代哲學、史學與文化批評。著作有《中國文學批評范疇及體系》、《批評的考究》等13種;合作主編有4卷本《中國詩學》、20卷本《漢語言文學原典精讀系列》等4種。曾獲教育部和上海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獎,中國圖書獎,上海市優秀圖書獎,以及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至三等獎多項。2004年起享受 *** 特殊津貼。
經典閱讀的意義,本不是一個需要反復論證的問題。但因為當今市場經濟橫行,有偏至的物質追求,不斷收窄人的精神空間,加以資訊的泛濫和網路的擠占,遂使其重要性不再像早先那樣為人認知。尤其近幾年,多種調查顯示,國人的閱讀率連續走低,從成人到孩子,許多人一年5本書都讀不到,更不要說讀經典了。有鑒於此,今天重提此話題就非常有必要。
問題二:讀書的意義是什麼? 讀書就是提高個人的修養,可以使一個人從無知到文明的轉變,而且可以使人對周圍和世界都有一定的認識,讀的越多,知道的越多,因此問的問題也會逐漸減少。
滿意請採納
問題三:讀書有什麼意義 「人之氣質,由於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古之精於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曾國藩寫給兒子的家信不僅表達了讀書改變一個人情操和價值觀的道理,也指明了要讀經典、要讀懂讀透的讀書方法。
書,要怎麼讀才對呢?曾國藩教給孩子的讀書方法主要有3條。
第一,要讀經典
因為曾國藩自己就是儒家標準的知識分子,所以他教曾紀澤讀書,從小就很有規劃,主要是以《十三經》和《二十三史》為根本。
按曾國藩的觀點來說,這些都是經歷過時間考驗的經典中的經典,而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就是罩毀差其中的智慧、思想都是經過實踐檢驗了的,這是最值得後人學習與吸取的。
我們為什麼讀書?是為了學習別人的智慧與思想。知識性的東西會隨著時間而不斷更新,但思想性的東西、智慧性的東西,越經過時間的沉澱,就越有學習的價值。
所以,讀書最大的捷徑,就是讀經典。經典一定要精讀,因為從學習的效率上來說,精讀要比泛讀還要重要。泛讀雖然也能學到不少東西,但學得多,忘得也余團多。但精讀就不一樣,能吃得深、吃得透。
第二,「一書不盡,不讀新書」
就是說一本書沒讀完的情況下,不要急著讀另一本書。事實上就讀書而言,有很多人有這種毛病,一下弄好多書,這本翻翻,那本翻翻,美其名曰讀了好多書,其實一本都沒讀完,一本都沒讀通、讀透。
而曾國藩主張一本沒讀完,就不要忙著去讀其他的書,這實際上就是沉浸的讀書法。國學大師王國維也說,學習的境界要先入乎其內,再能出乎其外。
讀書更是這樣,一本書,你要先能沉浸進去,你才能最終從中獲得有價值的東西。當然,曾國藩雖然主張讀書要沉浸其中,但他從來不主張死記硬背。
他對兒子說:「凡讀書,不必苦求強記。只須從容涵泳,今日看幾篇,明日看幾篇,久久自然有益。」也就是說讀書沉浸其中,其實應該是一件非常輕松愉快的事,不要當成任務來死記硬背。
不過,讀書應該是件輕松愉悅的事,但這不代表像看閑書那樣就行。曾國藩主張看書的時候要能作札記,也就是看書的時候得學會動手,邊看邊寫,要「略作札記,以志所得,以著所疑」。也就是要把讀書時的所感所想,不論是心得體會,還是疑惑不解的地方,都要能隨手記下來,這樣才能有助於讀而後學。後來,胡適先生就對曾國藩這種讀書作札記的方法最為推崇。
第三,就是培養個人的讀書興趣與方向
曾國藩對兩個兒子的教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老大曾紀澤不喜歡科舉考試,不喜歡八股文,喜歡西方的語言學和社會學,曾國藩就鼓勵他按自己的物皮興趣方向去讀書。
而且最難能可貴的是,雖然對於曾紀澤感興趣的這些所謂的西學,曾國藩自己不是太懂,但他為了兒子也努力地去看了不少書。後來,曾紀澤寫成《西學述略序說》和《〈幾何原本〉序》,這兩本書出版,都是曾國藩親自批閱後為之刻版發行的。
對於老二曾紀鴻,曾國藩就更是這樣了,不僅鼓勵曾紀鴻培養出數學研究的興趣,難能可貴的是,曾紀鴻結婚之後,他的老婆郭筠是個喜歡讀書的女性,曾國藩覺得在那種重男輕女的社會環境下,兒媳婦能喜歡讀書,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在教兒子的時候,還順便教兒媳。郭筠不像曾紀鴻一樣喜歡數學,她只喜歡文學與歷史,這一方面曾國藩絕對是大家。所以在曾國藩的引導下,郭筠通讀《十三經註疏》和《資治通鑒》,也成了一個有名的才女。...>>
問題四:為什麼要讀經典,讀了有哪些好處 我想主要是為了文化傳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拋棄自己的民族文化傳統,那麼閱讀代表自己文化傳統的典範性文本,是承繼傳統的一種必要的方式。其意義又不止於此。就個人的修養而言,閱讀經典文本是使閱讀者經歷一番文化濡化的過程,它可以改變人的氣質。受傳統文化資源熏陶得比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較少的人,其氣質風度是截然不同的。朱熹就說過,讀書的目的之一就是讓人變化氣質。讀古人書、與古賢為伍,是一個人精神境界高尚的表現,可以提示人們不要墮入俗流。有時稱贊一個人的文章寫得好,會驚嘆地說這是古人的文章,這是極高的獎賞。古人、古賢、古書,都是傳統文化積淀的代稱,接觸多了,勢必使一個人的氣質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很多人都發生氣質的變化,一個時代的社會風氣就會隨之發生變化。所以閱讀本民族的文化經典,在個人,可以變化氣質;對社會而言,可以轉移風氣。以上為網路截取,希望對你有幫助。
問題五:閱讀的含義是什麼 閱讀是一種人生方式
閱讀是對一種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認同。閱讀與不閱讀,區別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這中間是一道屏障、一道鴻溝,兩邊是完全不一樣的氣象。一面草長鶯飛,繁花似錦,一面必定是一望無際的、令人窒息的荒涼和寂寥。
一種人認為:人既然作為人,存在著就必須閱讀。肉體的滋長、強壯與滿足,只需五穀與酒肉,但五穀與酒肉所飼養的只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軀體。這種可以行走,可以叫囂,可以斗毆與行凶的軀體,即使勉強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義上的人。關於人的意義,早已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生物學意義上的人便是:兩腿直立行走的動物。現代,人的定義卻是:一種追求精神並從精神上獲得愉悅的動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種動物,叫人。這種動物是需要通過修煉的。而修煉的重要方式或者說是重要渠道,便是對圖書的閱讀。
另一種人認為――其實,他們並沒有所謂的「認為」,他們不閱讀,甚至並不是因為他們對閱讀持有否定的態度,他們不閱讀,只是因為他們渾渾噩噩,連天下有無閱讀這一行為都未放在心上思索。即使書籍堆成山聳立在他們面前,他們也不可能思考一下:它們是什麼?它們與我們的人生與生活有何關系?吸引這些人的只是物質與金錢,再有便是各種各樣的娛樂。至於那些明明知道閱讀的意義卻又禁不住被此類享樂誘惑而不去親近圖書的人,我們更要詛咒。因為這是一種主動放棄的墮落。幾乎可以說:這是一種明知故犯的犯罪。
讀書可幫助我們壯大經驗並創造經驗
天下事,多到不計其數,人不可件件親自實踐。人這一輩子,無論怎樣辛勞、勤勉,實際上只能在極小的范圍內經驗生活,經驗人生。個人之經驗,九牛一毛、滄海一粟。由於如此,人認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難有對世界的完整把握。由於如此,人匆匆一生,對生活、對人生的理解也就一片蒼白,乃至空洞;人對活著的享受,也就微乎其微,生命看似蓬勃,但實際上只是虛晃一世。鑒於如此之悲劇,人發明了文字,進而用文字寫書。書呈現了不同時期的不同經驗。一個識字人,只需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可憐的生活圈欄,而進入―個無邊疆域。明明就是身居斗室,卻從別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駝影、雪山馬跡、深宮秘事、坊間情趣……讀書漸久,經驗漸豐,你會一日又一日地發現,讀書使你的心靈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漸豐盈。
讀書養性
人之初,性浮躁。落草而長,漸入世俗,於滾滾不息、塵土飛揚的人流中,人很難駐足,稍作停頓,更難脫濁流而出,獨居一隅,凝思冥想。只有書可助你一臂之力,挽你出這糟局。讀書具有儀式的作用。儀式的力量有時甚至超過儀式的內容。今日,人焦灼不安,從心底深處渴求寧靜和綠蔭。此時,人的出路也大概只在讀書了。那年,我在東京教書時,我的研究生們來信,說了他們工作之後的心態,覺得自己現在變得很難沉靜下來,對未來頗感惶恐。我寫信給他們說: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只要不將書丟掉,一切就都不會丟掉。
讀書人與不讀書人就是不一樣,這從氣質上便可看出。讀書人的氣質是由連綿不斷的閱讀潛移默化養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創造了他們這些毛坯而言,是毫無魅力的,甚至可以說是很不完美的。然而,讀書生涯居然使他們由內到外獲得了新生。依然還是從前的身材與面孔,卻有了一種比身材、面孔貴重得多的叫「氣質」的東西。我認識的一些先生,當他們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敘事或論理,當他們站在講台上不卑不亢不驕不躁地講述他們的發現,當他們在餐桌上很隨意地詼諧了一下,你會覺得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時,你就會真正領略「書卷氣」的迷人之處。
讀書能幫助我們發現前方,並引領我們走向......>>
『貳』 談談閱讀經典的好處 觀點鮮明 運用修詞手法
談談閱讀經典的好處 觀點鮮明 運用修詞手法, 聯系你閱讀的名著,談談閱讀名著的好處。觀點鮮明,並至少運用兩種修辭手法,80字以上
我讀了很多名著,不過事先聲明下我不是中文系,我是計算機專業的,感覺好處有以下幾點:
1、顯得有點學問,記得上次一次同時聚會,我冷不防冒出幾句資治通鑒,引得全場驚訝,那個滿足感不言而喻了。
2、寫作有很大的幫助,我是考公務員的,當時申論100分,我拿了87分,算是高了,總結下經驗除了看了點申論題之外就是讀名著小說等的好處。
3、作為中國人應該學,應該看。當有外國友人問你關於中國名著的事,如果你回答不知道,這丟的不是自己臉,臉丟大了。
4、有些名著一次真的有點不懂,像紅樓夢,多少專家在研究,一會出這么個說法,一會出那麼個說法,都是專家,咱有撒評論的理由,看不懂是一回事沒看是一回事,記得當時看紅樓夢,那個睡神啊,也太眷顧我了吧,不怕您笑話,用了大學3年才完的,不過看到後來真不錯,你可以試下。
5、建議有些書先看下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還有有關文章的分析,或許對你看書有點幫助。
6、人活一世,區區幾日,能多看點就看點吧。
7、我們計算機語言裡面只有弊擾1和0,這是大學教授說的,你自己體會吧。
誦讀經典的好處
你好! 1.有的古典名著是歷史的奠基,是創新的先導,是歷史的沉澱。 2.有的古典名著裡麵包含了計謀、軍事的運用;成功的秘訣;睜卜拆社會的規律;而且任何年代都適用。所以想成功,想揚名立世的人士都會選擇看《三國演義》《孫子兵法》…… 3.有的名著本身文筆就很好,並有勵志作用,看後使人們振奮,堅強的,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4.有的既有以上3點的又在當時特別創新的,後人難以超越的。例如《聊齋志異》《西遊記》 5.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文化的不朽之作。如四書五經《論語》《孟子》《墨子》《大學》《老子》《中庸》等 6.悠閑時看某些有情節的名著,可以陶冶性情,提高寫作水平,開闊視野 7.可以了解文學常識與各方面的知識,增長見識與眼光; 讀文學名著,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這是我們在家庭和學校中學習不到的知識,文學名著是我們的前輩給我們留下來的精神瑰寶,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夠寫出那樣的文字來,著是我讀名著後的夢想,有一種想當文學家的渴望,是它們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華悉棗。讀書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多讀名著一定有好處!
閱讀經典的快樂 閱讀答案
...不一樣的說
談談你對閱讀傳統經典的看法
苦澀卻又回味無窮,特別是紅樓夢,基本上第一次讀是沒有什麼感覺的,或者根本就沒有興趣往下看。但是讀得多了就會發現經典畢竟是經典,記得讀到黛玉葬花的時候,因為我一般聽著紅樓夢的曲子,一邊讀書,居然落淚了。推薦可以先看看一些專家學者的看法,比如易中天品三國之類的,提起自己的興趣,然後去深入的閱讀,這樣會理解的比較透徹
如何閱讀經典
如何閱讀經典?這在今天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絕對懷疑與歷史虛無充斥一切、人文學科危機和多元文化主義的背景下,在一個多媒體的時代,提倡閱讀經典似乎很不時尚。
美國學者哈羅德·布魯姆曾在《西方正典》的最後一章「哀傷的結語」中曾悲觀地說:「我在一所頂尖大學教了一輩子文學以後,反而對文學教育能否渡過眼下的困境缺乏信心。」美國加州大學希利斯·米勒也在《論文學》中開首就說:「文學的終結即將來臨。」但我更相信他的另一句自相矛盾的話:「盡管它的末日不遠,但文學卻是永恆的、普世的。」因而我們對經典的閱讀也是必須的。
關於經典閱讀的方法古今中外有很多專門而精到的論述,在本欄目的文章中,我們特地邀約了大學的老師和我們中小學的一線教師一起,探討如何閱讀經典的問題,他們的文字表達了獨到的見解,也介紹了一些有效的開展經典閱讀的教學方法。
這里,我只想從閱讀者自身心態的角度談一點自己的看法,因為在這個充滿焦慮的時代,人們已很少關注自己的內心,我們需要用「閱讀經典」來安慰我們疲憊麻木的心靈,用「閱讀經典」來使那些枯燥乏味的日子變為愉快的時光,用「閱讀經典」來使我們日夜澎湃的腦海平靜下來並使之充滿崇高聖潔的思想。
這樣,就需要我們「虛心」。所謂的「虛心」,就是把「心」虛空了,給經典留下一個空間,讓經典在你的心中佔有一個位置。這樣,就需要我們懷著敬畏的心、謙恭的心去閱讀它。今天,現代科技與商業的繁榮,各種光怪陸離的感官體驗讓人目眩神迷;信息傳遞的便捷,讓人誤認為自己就處於世界的中心,從而產生一種虛驕、狂傲的自信。很多人懷疑一切,目空一切,他們用質疑批判的態度對待經典,這是無知的,也是錯誤的。我們首先要讓經典走進我們的內心,存儲在我們的心中,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它,並時時汲取它的營養,然後在認真學習研究的前提下歷史地、客觀地、科學地看待它、研究它。
其次,在經典的閱讀中,我們不僅要能夠入乎其內,還要能夠出乎其外。一方面我們要把經典中蘊藏的思想讀出來,放到當下的現實世界裡來,讀到自己的身上來;一方面我們還要把現代的思想讀進去,把個人的情感認識讀進去,用時代的知識和視野,賦予經典全新的生命,從而獲得你個人獨特的閱讀感受,把經典讀活。義大利著名學者克羅齊所說的「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就是這個意思。
學文科的不免要讀經典,然而不少經典看起來費時費力不討好,劉瑜比喻說速度相當於從沼澤里往外拽一輛馬車。既然讀得這么辛苦,為什麼還要讀呢?其實經典之所以是經典,不應該是有多少人贊美過他它,而是它能真的能幫助你認識正反世界與自己。如果它不能做到這一點,要麼是你的功力不夠,要麼是它真的其實也沒有什麼。正如有人所說,肖邦其實也沒有什麼,不過是他那個時代的周傑倫嘛。
閱讀經典最常的莫過於了解它所處的時代背景,從小說中了解那個時代的人生百態,揣摩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或諷刺或贊嘆,了解作者生平也是很有用的,比如他寫書的動機和目的。
而我們在拜讀大作的時候,
一是要仔細品味某些精彩片段的手法和含義,
二是融入書中場景,代入角色,從而帶來更多心靈上面的共鳴和震撼,
三是不要只因看書而看書,一本好書就能成為枕邊書那樣,不同的時候看的心情和想法是不一樣的。
四是鼓勵要用自己的思維看待書中的故事,獨立的角度分析主角所處的場景和做法,換位思考,想想原因
那麼 從中你就能收獲一個時代的脈絡了,了解了作者的意圖,書中的精彩之處,給你帶來的感悟 對你的思考方式的轉變,歷史,政治,文化等等知識。都會在你的閱讀中積累起來,
讀經典書談人生觀
我也要找
運用了什麼修詞手法?
對偶or對仗
『叄』 為什麼要閱讀經典
當你看到一個東西很吃驚時,你說我裝X;
當你看到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時,你說牛X;
當你看到一個很討厭的人或事時,你說傻X。
靠這六個字你就能把對這個世界的態度全部表達出來,說起來好像很管用。
但其實仔細想想,我們語言的貧乏其實也是一種精神的貧乏,貧困到只剩下六個粗鄙的字。
由於我們的精神營養不良,導致我們精神的枯萎和簡陋,所以我們需要讀經典。
經典的作品能夠讓我們領略人類的感知、智力,情感的高度和深度,在浮皮潦草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早已經把這些東西忘記了。
而段子只能提供簡單的,近似於機械式的刺激——有人編了個笑話,大家呵呵呵一樂就過去了。
那些優秀的文學作品,實際上是在拯救我們的感覺,拯救我們被日常瑣碎的事物磨損的那些非常遲鈍非常簡陋的感覺。
可以看看這篇文章:http://www.toutiao.com/i6311883634034868737/
『肆』 為什麼要讀經典作品
為什麼要讀經典作品?
讓我們先提出一些定義。
一、經典作品是那些你經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
至少對那些被視為「博學」的人是如此;它不適用於年輕人,因為他們處於這樣一種年齡: 他們接觸世界和接觸成為世界的一部分的經典作品之所以重要,恰恰是因為這是他們的最初接觸。
代表反復的「重」,放在動詞「讀」之前,對某些恥於承認未讀過某部名著的人來說,可能代表著一種小小的虛偽。為了讓他們放心,只要指出這點就夠了,也即無論一個人在性格形成期閱讀多麼廣泛,總還會有眾多的重要作品未讀。
任何人如果讀過希羅多德和修昔底德的全部作品,請舉手。聖西門又如何?還有雷斯樞機主教?即使是十九世紀那些偉大的系列小說,通常也是提及多於讀過。在法國,他們開始在學校讀巴爾扎克,而從各種版本的銷量來判斷,人們顯然在學生時代結束後還在繼續讀他。但是,如果在義大利對巴爾扎克的受歡迎程度作一次正式調查,他的排名恐怕會很低。狄更斯在義大利的崇拜者是一小撮精英,他們一見面就開始回憶各種人物和片斷,彷彿在談論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認識的人。米歇爾·布托多年前在美國教書時,人們老是向他問起左拉,令他煩不勝煩,因為他從未讀過左拉,於是他下決心讀整個《魯貢瑪卡家族》系列。他發現,它與他想像中的完全是兩回事: 它竟是寓言般的、神話學式的系譜學和天體演化學,他後來曾在一篇精彩的文章中描述這個體系。
上述例子表明,在一個人完全成年時首次讀一部偉大作品,是一種極大的樂趣,這種樂趣跟青少年時代非常不同(至於是否有更大樂趣則很難說)。在青少年時代,每一次閱讀就像每一次經驗,都會增添獨特的滋味和意義;而在成熟的年齡,一個人會欣賞(或者說應該欣賞)更多的細節、層次和含義。因此,我們不妨嘗試以其他方式:
二、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它們對讀過並喜愛它們的人構成一種寶貴的經驗;但是對那些保留這個機會,等到享受它們的最佳狀態來臨時才閱讀它們的人,它們也仍然是一種豐富的經驗。
因為實際情況是,我們年輕時所讀的東西,往往價值不大,這又是因為我們沒耐性、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閱讀技能,或因為我們缺乏人生經驗。這種青少年的閱讀可能(也許同時)具有形成性格的作用,理由是它賦予我們未來的經驗一種形式或形狀,為這些經驗提供模式,提供處理這些經驗的手段,比較的措辭,把這些經驗加以歸類的方法,價值的衡量標准,美的範例: 這一切都繼續在我們身上起作用,哪怕我們已差不多忘記或完全忘記我們年輕時所讀的那本書。當我們在成熟時期重讀這本書,我們就會重新發現那些現已構成我們內部機制的一部分的恆定事物,盡管我們已回憶不起它們從哪裡來。這種作品有一個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會被忘記,卻把種籽留在我們身上。我們現在可以給出這樣的定義:
三、經典作品是一些產生某種特殊影響的書,它們要麼自己以遺忘的方式給我們的想像力打下印記,要麼喬裝成個人或集體的無意識隱藏在深層記憶中。
基於這個理由,一個人的成年生活應有一段時間用於重新發現我們青少年時代讀過的最重要作品。即使這些書依然如故(其實它們也隨著歷史角度的轉換而改變),我們肯定已經改變了,因此後來這次接觸也就是全新的。
所以,我們用動詞「讀」或動詞「重讀」也就不真的那麼重要。事實上我們可以說:
四、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讀都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現的書。
五、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們初讀也好像是在重溫我們以前讀過的東西的書。
上述第四個定義可視為如下定義的必然結果:
六、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從不會耗盡它要向讀者說的一切東西的書。
而第五個定義則隱含如下更復雜的方程式:
七、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它們帶著以前的解釋的特殊氣氛走向我們,背後拖著它們經過文化或多種文化(或只是多種語言和風俗習慣)時留下的足跡。
這同時適用於古代和現代經典。如果我讀《奧德賽》,我是在讀荷馬的文本,但我也不能忘記尤利西斯的歷險在幾個世紀以來所意味的一切事情,而我不能不懷疑這些意味究竟是隱含於原著文本中,還是後來逐漸增添、變形或擴充的。如果我讀卡夫卡,我就會一邊認可一邊抗拒「卡夫卡式的」這個形容詞的合法性,因為我們老是聽見它被用於指稱可以說任何事情。如果我讀屠格涅夫的《父與子》或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惡魔》我就不能不思索這些書中的人物是如何繼續一路轉世投胎,一直到我們這個時代。
讀一部經典作品還一定會令我們感到意外,當我們拿它與我們以前所想像的它比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要一再推薦讀第一手文本,盡量避免二手書目、評論和其他解釋。中學和大學都應加強這樣一個想法,也即任何一本討論另一本書的書,所說的都永遠比不上被討論的書;然而他們竭盡全力要讓學生相信的,事實上恰恰相反。這里存在一種流行很廣的價值的逆轉,即是說,導言、批評機器和書目被用得像煙幕,遮蔽了文本在沒有中間人的情況下必須說和只能說的東西——而中間人總是宣稱他們所知比文本自身還多。因此,我們可以總結:
八、一部經典作品是這樣一部作品,它不斷讓周圍製造一團批評話語的塵霧會,卻總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一部經典作品不一定要教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有時候我們在一部經典作品中發現我們已知道或總以為我們已知道的東西,卻沒有料到那個經典文本早就說了(或那個想法與那個文本有一種特殊聯系)。這種發現同時也是非常令人滿足的意外,例如當我們弄清楚一個想法的來源,或它與某個文本的聯系,或誰先說了,我們總會有這種感覺。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定義:
九、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我們越是道聽途說,以為我們懂了,當我們實際讀它們,我們就越是覺得它們獨特、意想不到和新穎。
當然,發生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一部經典作品的文本「起到」一部經典作品的作用,即是說,它與讀者建立一種個人關系。如果沒有火花,這種做法就沒有意義: 出於職責或敬意讀經典作品是沒用的,我們只應僅僅因為喜愛而讀它們。除了在學校: 無論你願不願意,學校都要教你讀一些經典作品,在這些作品當中(或通過把它們作為一個基準)你以後將辨別「你的」經典作品。學校有責任向你提供這些工具,使你可以作出你自己的決定;但是,只有那些你在學校教育之後或之外選擇的東西才有價值。
只有在非強制的閱讀中,你才會碰到將成為「你的」書的書。我認識一位出色的藝術史專家,一個極其廣博的人,在他讀過的所有著作中,他最喜歡《匹克威克外傳》,他在任何討論期間,都會引用狄更斯這本書的片斷,並把他生命中每一個事件與匹克威克的生平聯系起來。漸漸地,他本人、宇宙及其基本原理,都在一種完全認同的過程中,以《匹克威克外傳》的面目呈現。如果我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我們就會形成對一部經典作品的想法,它既令人仰止又要求極高:
十、一部經典作品是這樣一個名稱,它用於形容任何一本表現整個宇宙的書,一本與古代護身符不相上下的書。
這樣一個定義,使我們進一步接近關於那本無所不包的書的想法,馬拉梅夢寐以求的那種書。但是一部經典作品也同樣可以建立一種不是認同而是反對或對立的強有力關系。盧梭的所有思想和行動對我都十分親切,但是它們在我身上催發一種要抗拒他、要批評他、要與他辯論的無可抑制的迫切感。當然,這跟我覺得他的人格與我的性情難以相容這一事實有關,但是,如果這么簡單的話,則我避免讀他就行了;事實是,我不能不把他看成我的作者之一。所以,我要說:
十一、「你的」經典作品是這樣一本書,它使你不能對它保持不聞不問,它幫助你在與它的關系中甚至在反對它的過程中確立你自己。
我不相信需要為我使用「經典」這個名稱辯解,我這里不用古代、風格和權威等字眼來區分。(關於這個名稱的上述種種意義的歷史,弗朗哥·福爾蒂尼為《伊諾第網路全書》第三冊撰寫的「經典」條目有極詳盡的闡述。)基於我這個看法,一部經典作品的不同之處,也許僅僅是我們從一部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但在一種文化延續性之中有它自己的位置的作品那裡所感到的某種共鳴。我們可以說:
十二、一部經典作品是一部早於其他經典作品的作品;但是那些先讀過其他經典作品的人,一下子就認出它在眾多經典作品的系譜圖中的位置。
至此,我再也不能擱置一個關鍵問題,也即如何協調閱讀經典與閱讀其他一切不是經典的文本之間的關系。這個問題與其他問題有關,例如: 「為什麼要讀經典作品,而不是讀那些使我們對自己的時代有更深了解的作品?」和「我們哪裡有時間和閑情去讀經典作品?我們已被有關現在的各類印刷品的洪水淹沒了。」
十三,一部經典作品是這樣一部作品,它把現在的噪音調校成一種背景輕音,而這種背景輕音是經典作品的存在不可或缺的。
十四,一部經典作品是這樣一部作品,哪怕與之格格不入的現在占統治地位,它也堅持成為一種背景噪音。
事實仍然是讀經典作品似乎與我們的生活步調不一致,我們的生活步調無法忍受把大段大段的時間或空間讓給人本主義者的悠閑;也與我們文化中的精英主義不一致,這種精英主義永遠也制訂不出一份經典作品的目錄來配合我們的時代。
這反而恰恰是萊奧帕爾迪的生活的環境:住在父親的城堡,他得利用父親莫納爾多那個令人生畏的藏書室,實行他對希臘和拉丁古籍的崇拜,並給藏書室增添了到那個時代為止的全部義大利文學,以及所有法國文學──除了唱片小說和最新出版的作品,它們數量極少,完全是為了讓妹妹消遣(「你的司湯達」是他跟保利娜談起這位法國小說家時的用語)。萊奧帕爾迪甚至端起絕不算「新近」的文本,來滿足他對科學和歷史著作的極端熱情,讀布封的關於鳥類的習慣的著作,讀豐特奈爾關於弗雷德里克·勒依斯的木乃伊的著作,以及羅賓森的關於哥倫布的著作。
今天,像青年萊奧帕爾迪那樣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已難以想像,尤其是他父親莫納爾多伯爵的藏書室已經崩潰。說崩潰就是說那些古書已所剩無幾,也指新書已擴散到所有現代文學和文化里去。現在可以做的,就是讓我們每個人都發明我們理想的經典藏書室;而我想說,其中一半應該包括我們讀過並對我們有所裨益的書,另一些應該是我們打算讀並假設對我們有所裨益的書。我們還應該把一部分空間讓給意外之書和偶然發現之書。
我注意到,萊奧帕爾迪是我唯一提到的來自義大利文學的名字。這是那個藏書崩潰的結果。現在我應重寫整篇文章,使它明白表示,經典作品幫助我們理解我們是誰和我們所到達的位置,進而明白義大利經典作品對我們義大利人是不可或缺的,否則我們就無法比較外國的經典作品;同樣地,外國經典作品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則我們就無法比較義大利的經典作品。
接著,我還真的應該第三次重寫這篇文章,以免人們相信之所以要讀經典作品是以為它有某種用途。唯一可以列舉出來討他們歡心的理由是,讀經典作品總比不讀好。
而如果有誰反對說,它們不值得那麼費勁,我想援引紀奧倫(不是一個經典作家,至少還不是一個經典作家,卻是一個現正被譯成義大利文的現代思想家):「當毒葯正在准備中的時候,蘇格拉底正在用長笛練習一支曲調。『這有什麼用呢?』有人問他。『至少我死前可以學習這支曲調。』」
另:摘譯本《經典的定義》 (逸人譯)
1.經典是我們常聽人說,「我在重讀……」而不是「我在閱讀……」的那類書。
2.我們將人們讀了愛不釋手,加以珍藏的書冠之以經典;但並非只是那些有幸初次閱讀它們的人,才精心珍藏它們,欣賞它們。
3.經典具有特異的影響力,它們不可能從頭腦中清除,它們潛藏在大腦的記憶層中,披上了集體或個體無意識的偽裝。
4.每一次重讀經典,就象初次閱讀一般,是一次發現的航行。
5.每一次閱讀經典實際上都是一種重讀。
6.經典從來不會說,它當說的已說完了。
7.經典帶著以往的閱讀痕跡傳承給我們,並且帶著它們本身留給文化,或者更明白地說,語言和習俗的痕跡。
8.經典不一定教給我們以前不懂的東西。在經典中,我們有時發現的是某種自己已經知道(或者以為自己知道)的東西,但不知道是該作者率先提出的,或者至少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與其聯系在一起。這同樣是一種帶給我們莫大歡愉的驚喜,就象我們總能從對血統、親屬關系和姻親關系的發現中獲益。
9.通過閱讀經典,我們感到它們遠比傳聞中所想像的更新鮮、更出乎預料、更不可思議。
10.我們冠之以經典的書具有一種類似總體的形式,可與古代的法寶相提並論。根據這一界定,我們正在趨近馬拉美所構想的「全書」的境界。
11.經典作家是那類你不可能置之不理的作家,他有助於界定你與他的關系,即使你與他有分歧。
12.經典只有與其它經典相權衡才能確定;但任何人都是先讀了其它經典,然後才讀它的,因而立刻就能在族譜上確認其地位。
13.經典是這樣一種東西,它很容易將時下的興趣所在降格為背景噪音,但同時我們又無法離開這種背景噪音。
14.經典是隨背景噪音而存在的,哪怕在截然對立的興趣控制著局面時,也是如此。
『伍』 為什麼我要你讀文學經典
為什麼我要你讀文學經典
文學對我們都有著很大的影響,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文學,例如在你與人爭辯時,你是否需要用你流利有證的語言來擊敗他。文學能凈化萬物的心靈,陶冶情操、不斷完善自我,鑄就美好品質!曾經有那麼一個時期,文學是中國人最時尚的話題。不管是最早的《詩經》還是戰國的《離騷》直到五四運動,文學一直是中國人們永恆不變的話題,那時候報攤上賣得最快的雜志,是《人民文學》、《收獲》、《小說月報》……
但是現在,不管我們是否承認,文學早已成為了小眾話題。很多80後寫手們在「出名要趁早」的現實利益驅動下,浮躁心理和逐利慾望過早地淹沒了對文學精神的內在追求,而淪為出版商的盈利工具。其中,抄襲和模仿之風的蔓延,同質化趨向和模式化寫作,更使文章變得一塌糊塗,成為了銷售好但質量差的「爛書」。
那麼今天,小編為什麼還要不合時宜地建議大家多讀文學呢?
▌文學到底講了些什麼?
要談到文學之前,先跟大家聊一聊美國的一部知名商業電影:《華爾街之狼》。
二、文學讓我們富有審美,從而改變自己
在今天,文學已經不再是最重要的教化和熏陶渠道,但文學卻有著另外的重要作品。
李永平說:「文學是和心靈相關聯的,它總是在探討人本身的存在,而且不是以說教的方式完成的,會讓人沉醉其中,完成心靈的升華。這種升華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潛移默化的。事實上,文學往往和一個民族的教養、心靈的培育有關。」
文學提升民族教養和心靈的功能被忽視了,這和我們過去的教化方式有關,但問題就在於,文學在某種意義上是不能替代的,因為其他的方式,政治的也好,道德的也好,都不能像文學那麼真正有效。真正在文學中得到熏陶的人,他的修養是不一樣的,他看待生活,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會更加豐富。因為文學本身就是一種審美,它是無功利的,但卻從最深處改變著一個人。」
『陸』 為生命閱讀,與經典同行的作文有關作文
小時候,爸爸媽媽要我讀經典、背經典;幼兒園里,老師教我積累經典;上了小學學校也要求我學習經典、掌握經典、掌握經典。經典像我的一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他一直不斷地讓我漫遊在知識的海洋里;讓我知道應該怎樣度過這漫長的人生;讓我知道要珍惜時間、熱愛祖國。經典總是不停地提醒我、教育我,也一直陪伴著我同行在成長的路上。
我讀過很多經典書籍,有《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唐詩三百首》……,但給我的印象最深的還是《西遊記》。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真經。一路上他們不怕艱難困苦,降妖除魔,鋤強扶弱,給老百姓們帶來了和平與安定。春天也正是一個萌發的季節,它代表著正義的力量,反映出人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這正是《西遊記》的主題要表現的。因此,我喜歡在春天讀了《西遊記》。
正是這戰勝困難的信念,使我沒有被困難壓倒,使我把成長路上的一顆顆絆腳踢走。記得有一次,我正做著數學題。正做起勁的時候,一顆「絆腳石」出現在我眼前。我一看題目,心想:「怎麼這么難呀!不如別做了吧!」當我正想放棄時,突然想起《西遊記》中那戰勝一切困難的信念,於是我打消了放棄的念頭,開始思考起來。想呀想呀,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把答案想出來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因為我又把一顆「絆腳石」踢走了!作文
也許有些同學會問:「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從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的話里能找到最好的答案:「歸根到底,就是因為能從經典中讀人、讀人生、讀智慧、讀社會。於己於國,大有於國,大有裨益!」讓我們親近經典書籍,與經典為朋友,同行在成長的道路上吧!
『柒』 求一篇關於「中學生是否有必要讀經典」的辯論文章
長沙一所中學投票評選「我最喜歡的十本好書」,《哈利·波特》系列排名第一。一位中學黨委書記用「切膚之痛」四個字形容對於學生疏遠經典的感受。可我看了具體書目,卻搞不明白這位校領導切什麼膚,痛什麼痛。
這十本書分別是《哈利·波特》、《傲慢與偏見》、《大地之燈》(七堇年)、《最後的演講》(蘭迪·鮑許)、《狼圖騰》、《追風箏的人》(卡勒德·胡塞尼)、《肖申克的救贖》、《不朽》(落落)、《你在天堂里遇見的五個人》(米奇·阿爾博姆)、《窗邊的小豆豆》(黑柳徹子)。假如這份書單具有代表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學生閱讀水平的話,教育界人士應該喜極而泣才對。
別以為《哈利·波特》就那麼容易閱讀,要真正讀懂也要下不少工夫的。實際上,別看只有《傲慢與偏見》是傳統經典名著,還有《大地之燈》和《不朽》屬於青春小說,其他幾本即便不算經典,也是經得起讀者檢閱的好書。中學生要讀這些書,既要對作品事先有一定了解,更需要具備相當審美能力。特別是以我這個還算比較喜歡讀書,從中學開始買書起至今藏書不下2000冊的人看來,現在的中學生真是讓人刮目相看。我甚至懷疑,那位中學領導究竟懂不懂這些作品。
擔心有人不知道,我在括弧里加註了作者姓名。但我相信,許多人仍然未必全都了解,或者都閱讀過這些書。很慚愧,這也包括我在內。比如那本《你在天堂里遇見的五個人》,如果不搜索一下,根本不知道作者就是寫《相約星期二》的。拿這問題來考考中學老師,情況恐怕也差不多。曾聽說,一位中學老師問學生讀什麼書,學生回答正在看清少納言的作品。這位老師很不屑地說:「怎麼會有人起清少納言這么奇怪的網名?」這個不算笑話的冷笑話,說明現在有些老師的閱讀視野確實還不如學生。
這里還有一個問題,中學生一定要讀經典嗎?支持這一觀點的人肯定振振有辭。可在我看來,這些道理都是陳腐不堪的廢話。依我之見,中學生能讀經典當然不錯,但更重要的還在於培養閱讀的興趣。如果對閱讀不感興趣,書再好也是一堆廢紙,更別說藉助閱讀樹立什麼崇高的人生理想了。恰恰這一點,不一定非要閱讀經典才能獲得。事實上,興趣是靠慢慢培養出來的,一旦被宏大敘事嚇壞了膽、敗壞了胃口,往往很難再找回閱讀的快感。
有一個朋友的兒子正在讀初中,前兩年瘋狂迷戀郭敬明之流,最近已經開始看《朗讀者》、《挪威的森林》和岩井俊二的作品。你說,一旦踏上正確的閱讀道路,以後他還會倒退回來讀「最小說」嗎?想想,初中的時候我們還在看瓊瑤金庸古龍三毛席慕容呢,現在不也人模狗樣讀起孔子老子錢穆顧准德錢鍾書福柯德里達哈耶克弗里德曼?
好為人師的某些人某些部門,從來就沒能為中學生找到合乎年齡、性格和興趣特點的閱讀之路。有位國家級教育類出版社的朋友告訴我,出版社為中小學生提供的課外閱讀資源不僅少得可憐,而且形式和當前的時代嚴重脫節,根本不能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樣一本經典,哪怕你換個活潑點的方式推介也行啊。遺憾的是,教育部門只會下指令、提要求、列書單,而不願意站在中小學生的角度想問題。這無疑是把學生推向離經典越來越遠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