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唐僧的經典戰役有哪些

唐僧的經典戰役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4-09-08 05:56:14

Ⅰ 西遊記中有哪些精彩的打鬥場面

1、大鬧天宮

孫悟空去東海龍宮借了金箍棒,又去地府強銷生死簿。龍王、閻君去天庭告狀,玉帝把孫悟空召入天庭,授他做弼馬溫。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自稱「齊天大聖」。 玉帝派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沒有成功,便讓孫悟空管理蟠桃園。

孫悟空偷吃蟠桃,攪了王母的蟠桃宴,又盜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後逃離天宮。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觀音菩薩舉薦二郎真君助戰;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幫助,最後悟空被擒。

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燒雷擊,甚至置丹爐鍛煉四十九日,依然無事,還在天宮大打出手。玉帝降旨請來如來佛祖,才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

2、三打白骨精

唐僧師徒四人為取真經,行至白骨嶺前。在白骨嶺白骨洞內,住著一個兇殘、狡猾,善於偽裝的屍魔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後變幻為上山送齋的村姑和朝山進香的老嫗,全被孫悟空識破。唐僧卻不辨人妖,反而責怪孫悟空恣意行凶,連傷母女兩命,違反戒律。

白骨精心有不甘,又第三次變成老丈又被孫悟空識破。白骨精利用唐僧心慈,又假冒佛祖名義從天上飄下素絹,責備唐僧姑息孫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寫下貶書,將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

3、車遲國鬥法

唐僧在車遲國要趨朝換文西行,國師不許,提出鬥法,經過祈雨,下油鍋,砍頭三次鬥法之後,三國師都死於非命,現出原形。

4、降服黑熊怪

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請貼,變為老住持赴會。因被識破,只好請來觀音。觀音變為道士,勸熊怪服下悟空變的仙丹,悟空在肚內使熊怪痛不可忍。只好交回袈裟皈依佛門。

5、火燒盤絲洞

唐僧獨自化齋,錯入七個蜘蛛精洞中,欲逃不能,被蛛絲纏住。悟空前去救援,見蛛女們去濯垢泉洗澡,不便下手打鬥,只作法取走蛛女紗衣。八戒聞訊,趕至泉中,與蛛女們水中戰斗,不料也被蛛女用絲纏住。蛛女們明小妖抗抬唐僧,到黃花觀師兄家去蒸食。

悟空等打死小妖,救下師父。師徒們前行,來到黃花觀。觀主正是蛛女們的道兄多目怪。他用毒茶加害唐僧師徒,被悟空識破。打鬥中,多目怪施放金光,罩住悟空。悟空變作穿山甲,才得遁去。後受觀音指點,悟空去紫雲山千花洞,請來黎山老母,才收伏多目怪——蜈蚣精及眾蛛女。

Ⅱ 唐僧是唐朝哪個皇帝派去取經的

唐僧就是玄奘,他於唐朝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時期一人遠游印度,西行五萬里取經。

貞觀三年(629年),玄奘毅然由長安私發,冒險前往天竺。

經過高昌國時,得高昌王麹文泰禮重供養,復欲強留玄奘以為國之法導,玄奘「水漿不涉於口三日,至第四日,麹文泰發覺玄奘氣息漸惙,深生愧懼,乃稽首禮謝」,遂與玄奘結為義兄弟,相盟自天竺返國時更住高昌三載受其供養,講經說法。

離開高昌後,玄奘繼續沿著西域諸國越過帕米爾高原,在異常險惡困苦的條件下,終於到達天竺。

在天竺的十多年間,玄奘跟隨、請教過許多著名的高僧,他停留過的寺院包括當時如日中天的著名佛教中心那爛陀寺,他向該寺的住持戒賢法師學習《瑜伽師地論》與其餘經論;瑜伽行派大師戒賢是護法的徒弟,世親的再傳弟子。

在貞觀十三年,他曾在那爛陀寺代戒賢大師講授《攝大乘論》和《唯識抉擇論》。此後,玄奘還徒步考察了整個南亞次大陸。

學成以後,他立真唯識量論旨,在曲女城無遮辯論法會上,等待十八天,結果無人敢於出來辯難,他因此不戰而勝,名聲鵲起,威震全天竺,被當時大乘行者譽為摩訶耶那提婆,亦即「大乘天」,被小乘佛教徒譽為木叉提婆,亦即「解脫天」。

643年,玄奘載譽啟程回國,並將657部佛經帶回中土。貞觀十九年(645年),回到長安,受到唐太宗的熱烈歡迎。

(2)唐僧的經典戰役有哪些擴展閱讀:

玄奘法師西行求法,往返19年,經達138個國家和地區,學遍並精通當時流行的佛學大大小小的學說。回國後,創立了中國的佛教宗派唯識法相宗,法相宗著眼於佛法,是研究佛法和實踐佛法的佛學宗派。法相宗在唐朝盛極一時,還影響了日本、韓國等地佛教的發展。

玄奘一生共譯出佛教經論75部1335卷,所譯經典不失原旨,通順流暢,無論是翻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中國佛學翻譯的扛鼎之作。

在他翻譯的所有作品中,最多是大乘經典中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總共有600卷,其中就有廣為人知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其次是瑜伽唯識經典中的作品21部,總共有201卷。小乘經典中的21部作品,總共有201卷,其中包括《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等基本經典。另外還譯有密教經典。

西行回國後,玄奘法師翻譯佛經,弘揚佛法,勤奮的身影在關中留下了不朽的印記。公元645年,玄奘法師回國後,最先是在弘福寺組織譯場。

在弘福寺的三年多時間里,玄奘法師從翻譯《大菩薩藏經》開始,共譯經178卷。他的著作《大唐西域記》,記錄了西亞、南亞廣大區域內的110個國家以及傳說中的28個地區的社會歷史變遷及當時的山川、地邑、物產以及風俗狀況。

這不僅讓國人了解這些地方的風土人情,也為印度考古界提供大量史料,成為研究古代印度問題的權威之作。

他又將《老子》、《大乘起信論》譯作梵文傳入印度,傳播中國文化。公元648年,玄奘成為大慈恩寺首任住持。在大慈恩寺的十年時間,他翻譯了四十餘部五百多卷重要佛經,建造了大雁塔。

公元659年,玄奘入住玉華寺,並於公元664年圓寂於此。在玉華寺近五年時間里共翻譯佛經682卷。

此外,玄奘法師還在長安紫微殿西弘法院翻譯了《攝大乘論無性釋》,在終南山翠微宮翻譯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長安凝雲殿西順賢閣翻譯了《阿毗達磨發智論》和《大毗婆沙論》等佛經。

至於中國佛教法相宗的祖庭之一的興教寺,則是玄奘法師和他的弟子們長眠之地。玄奘法師圓寂以後,先葬於雲經寺,後遷葬於興教寺。

另外,玄奘法師的弟子、法相宗傳人窺基法師、圓測法師也安葬於此。作為唯識法相宗的三位祖師歸葬之地,興教寺展現出玄奘西行將佛教傳至長安後的發展及其對亞洲各國的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