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如何品讀經典
擴展閱讀
屏幕上的歌詞怎麼關閉 2024-09-20 05:58:13

如何品讀經典

發布時間: 2022-03-02 21:45:18

1. 如何進行國學經典誦讀

做好句子分段停頓,語氣詞的發音。聯想當時的人物環境,心裡。這樣的話應該臨場發揮,沒有問題

2. 如何品讀經典

為什麼要如此熱衷於「經典閱讀」?「經典」是時代、民族文化的結晶。人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過經典的閱讀而代代相傳的。這幾年我提出過一個概念:「作為民族精神源泉的經典」,當這個民族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常常可以到這樣的經典那裡吸取精神的養料,然後面對自己所要面對的問題。每個國家都有幾部經典,可以說家喻戶曉,滲透到一個民族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就文學經典而言,英國的莎士比亞,俄國的普希金、托爾斯泰,德國的歌德,等等,都是進入國民基礎教育,紮根在青少年心上,成為他們民族年輕一代的精神的「底子」的。具體到我們中國,我曾提出這樣的設想,要在中學(或者大學)開設四門基本經典的選修課:《論語》、《莊子》選讀,唐詩選讀,《紅樓夢》選讀,魯迅作品選讀。——當然,究竟哪些是我們民族「精神源泉的經典」,該在中學(大學)開設什麼基本經典選讀課,這都是可以討論的;但這樣的經典閱讀,實在是民族精神建設的一件大事,是應該認真對待的。

3. 淺談如何實施國學經典誦讀

讀些國學,有利於增進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國學經典中的內容有好的,也有壞的,要思考,批判繼承,學習,不能盲目的誦讀,做到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增加自己的知識,自己的分析思考能力,分析處理問題能力,獨立思考,勇於承擔敢於承擔。

4. 淺談小學如何開展經典誦讀

一、 明確篇目、高度重視
二、 榜樣示範、激發興趣
1、教師樹立榜樣示範。
2、做到激發學生興趣。
3、要有誦讀形式多樣。
三、合理運作、保障有效
1、時間落實。
2、指導落實。
3、檢查落實。
四、 搭建展示平台

5. 品讀文學經典中了解經典.品讀經典.感悟經典怎麼寫

經典名篇名作讓我們倍感親切,愛不釋手,思緒翻騰,百感交織,汗顏慚愧之餘,不禁甚感惋惜,青春似水東流去,庸庸碌碌幾十載,鬢染白霜悟恨遲,早學何必空自憐.
馮翼才的《珍珠鳥》,看似簡簡單單的生活,他與珍珠鳥之間的和諧相處,彼此信賴,看似閑情逸致,但卻小中見大,由近至遠,人世間最珍貴最美好的東西,「信懶,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人與人間,人與自然,萬物和諧相互依存,信賴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啊!
魯迅的《人生論》《人生百態》冰心的《小桔燈》矛盾的《白楊禮贊》等等,篇篇字斟句酌,富有哲理,富有詩情畫意,引人入勝,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與遐想,能夠給予人啟迪,讀後會令人耳目一新,茅塞頓開,品讀經典名著,感悟人生真諦,領略和感受文學魅力,幡然猛醒,文學,文學是什麼?文學就是生活;文學出自於生活,來源於生活,感悟於生活,但卻又要不同於生活,高於生活,文學是生活中提煉出來的精髓,倘若沒有了生活,文學也就脫離了滋生的土壤;文學就將會變成空中樓閣,一個人喜歡文字游戲,愛好文學,喜歡文學,但這和能否寫出具有豐富內涵的文學作品來卻完全是兩回事,我想自己大概就是屬於這愛而無能的愚才吧!
我嚮往文學,崇尚文學,但我卻從來都不敢將自己的文字和文學往一塊聯想,我對自己的文字並不是很自信,但我卻喜歡將自己的整個身心長久浸泡在嚮往文學的夢幻里,我覺得這沒什麼不好,就算是為自己尋求一種精神上的寄託又何嘗不可?我認為這總還是要遠比因無所事事而倍感空虛無聊的生活要充實的多!

6. 淺談經典誦讀的好處,怎樣正確誦讀

一、我國小學生英語誦讀能力現狀分析 英語是我國第二外語,而對於小學生來說,生活中並沒有很好的語言環境,因此他們對於英語具有一種天生的畏懼感,尤其是我國的英語教育體系導致小學學生缺乏較為系統的英語誦讀訓練,因此開口難是目前小學英語教學中最為突出的問題,這種啞巴式英語其實與我國的英語教學目標是具有一定差距的,且長期下來容易導致學生逐漸失去英語學習興趣,對於今後的英語學習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二、誦讀在小學英語學習中的作用 對於任何一名英語學習者來說,英語情感培養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而模仿誦讀可正好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預感,而長期堅持英語誦讀還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英語知識體系,培養學生對於英語的情感。除此之外,誦讀還有助於學生標准發音的形成。學生若連英語誦讀都無法完成,那麼說英語更是難上加難。

7. 如何上傳品讀經典,弘揚傳統文化

年四月有個世界讀書日。在這個月份,聊聊讀書尤其是讀經典這一話題,自然會韻味無窮。一般來講,讀書有三個方面功能:一是實用功能,為了做好工作,學習相關的理論和知識;二是修身功能,得到思想上的收獲和精神上的啟迪;三是休閑功能

8. 品讀文學經典中了解經典.品讀經典.感悟經典怎麼寫

打從開始識字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接觸書籍了。古人評價「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想而知書籍的價值;現代人讀書除了獲取自己想要的知識外,更多地是為了提高自身的修養和素質。我覺得讀書就要讀好書,因為每一部經典作品,都閃耀著一個作家智慧的光芒;每一部經典作品,都折射出社會的百態人生,不同的讀者會得到不同的啟發,有道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就是說每一部經典都能讓我們感悟到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所以我說品讀經典,就是感悟人生。
初讀《論語》是在上初中的時候,那時首先學到的是讀書的方法和學習的態度,「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溫故而知新」。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論語》教會我做人的原則。書中有關「君子」的闡述,給了我們做人,做品德高尚的人一個明確的定位,比如說「君子坦盪」做人應該光明磊落坦坦盪盪。「人知而不慍」心態平和看待事物,看待人生,也就是所謂的「澹定」。
品讀《老子》,我們學會了怎樣去面對生活中挫折,「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以每當我們遇到困難,身處逆境時,就會想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泰戈爾的《飛鳥集》中的白晝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他的筆下合二為一,短小的語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領世人探尋真理和智慧的源泉。初讀這些小詩,如同在暴風雨過後的初夏清晨,推開卧室的窗戶,看到一個淡泊肖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樣的清新、亮麗,可是其中的韻味卻很厚實,耐人尋味。當為一些瑣事煩惱時不如向他說的「天空沒有留下我的痕跡,但我已飛過」,也許我們就會發現其實我們的天空依然絢麗多姿。
品讀《夏洛的網》,一隻秋天的豬仔居然能看見冬天的飄雪,是有了一隻渺小的蜘蛛的幫助。故事讓我們對友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無論是同類的抑或是異類的,這個世界需要的是和諧,生命需要尊重,友誼需要用心去經營。
生活是酸甜苦辣的,人生是千姿百態的,有時我們會感到很迷惘,很困惑不知所措,不知何往,那就讓我們走進經典作品,去品味百味人生,找尋適合你的人生坐標。

9. 我是怎樣進行經典誦讀的

近年來,中小學生學習「國學經典」普遍為師生、家長所認知並接受。但是,各地區、各學校學習「國學經典」的形式花樣繁多,效果參差不齊,也因此引發不少爭論。近日,有專家認為,學習國學經典要跟上時代節奏,要讓孩子們真心理解和喜歡上國學,力戒浮躁的形式。也有校長認為,經典誦讀不能僅僅停留在知識的層面,學生更應從修養、氣質等方面著重領悟其意義。

「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有哪些可供借鑒的方式?如何避免形式主義?如何讓學生在誦讀經典的同時,積淀深厚文化底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既然是經典,就不是僅靠一次活動或一次誦讀,就能將國學銘記於心。學生年級越低越應注重此類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從小就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國學經典對於高年級的學生,更適合採用課外活動的方式進行,使其成為課堂外的有效補充。

在進行經典誦讀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如誦讀經常化,每日閱讀,反復熟悉,讀中感悟;誦讀全員化,不僅是全體學生的參與,老師、家長也可以參與其中;誦讀交流化,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需要師長的點撥,同伴交流;誦讀活動物質化,即通過物質環境營造誦讀氛圍,如學校宣傳欄彰顯國學經典的身影。

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教師是關鍵,學校要培養一批國學經典教育需要的優秀教師隊伍。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國學素養,身體力行,做好學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行動感召學生。

誦讀並學習「國學經典」應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國學經典應從幼兒抓起,先緊後松,幼兒園、小學、中學應有不同的評價方式,將國學經典納入學校的課外活動是一種比較合理的方式。國學經典不僅要從學生抓起,還需從落實教師的學習情況抓起,只有教師掌握了,學生才能從真正意義上獲得知識。

國學經典不僅僅是讓學生們能誦讀經典,而且要能踐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採取兩種評價方式:一是重過程性評價。對於學生學習國學經典不應只看其會背、會寫多少,更重要的是學習過程。我們重視學生在學習國學經典的過程中的興趣、態度等諸多因素。二是多元化的評價。「國學經典」的學習,我們不能像高考一樣,用考的方式作一種評價。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定相應評價內容。如為能背得最多古詩的學生授予「國學小博士」稱號等。

國學經典不但要讓學生誦讀經典,更重要的是要能踐行。如果單一地納入考試范圍,與評優、升學掛鉤,學生未免會死記硬背,違背了素質教育的初衷。國學經典應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范疇,當務之急是更新現有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對學生實行多元化評價。

誦讀並學習「國學經典」最重要的是讓誦讀內容內化為學生氣質。那麼,如何將國學經典內化為學生的實際行動,並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並最終成就一個人的氣質修養?

國學經典要內化為學生的氣質,首先需要國學知識的不斷積累,有步驟地反復誦讀和理解感悟,即經典誦讀活動化的過程;其次是經典誦讀生活化;再其次是學校和家庭共同建立學習的人文環境,形成精神氣場。如從學生年齡特點出發,選擇《弟子規》為國學經典誦讀課本,將《弟子規》中規范、良好的行為指導與現代要求結合進行有益的指導,讓學生不感到陌生,指導性更強。

知識如何內化為氣質修養,是教育永遠需要研究的課題。國學經典的學習在當今社會顯得尤為重要。學校教育還要依託於家庭、社會教育,家長應是教育有力的後備軍和實施者。

一個孩子是否真正浸潤領悟了國學經典,最終的效果是可以從他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間流露出來的。對一個孩子學習國學經典的評價,不是看誰背得多,背得快,而應該看孩子學習國學後,是不是自然而然地在行動中體現了。將國學經典的內容適當分成各個階段,用實際情景的模仿來讓誦讀內容落實到行動,內化為氣質,是一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

10.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經典誦讀

傳統經典詩文,語言精煉,對仗工整,具有節奏美、韻律美,非常適合學生誦讀,一卷在手,朗朗上口。如何指導學生誦讀經典詩詞?在教學實踐中,我主要嘗試運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1、挖掘教材,實現「法」的引導 。小學語文教材中選編的詩文都是歷代名篇佳作,不僅內涵豐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首先讀懂教材中的經典。以教材中的經典為載體,教會學生學習經典的方法,並運用所學方法讀懂經典,運用經典。其次結合教材補充經典。小學語文教材按單元主題來編排,每個單元分別滲透了愛心、惜時、誠信、勤奮等內容。針對每一單元的內容,組織各年級老師將傳統詩文中表現相關單元主題的經典名篇等進行整理,呈現於學校網站上。布置預習課文時將相關網址提供給學生,供他們查閱、搜集相關資料。教學中老師們還適時、適量地為學生拓展經典內容讓學生誦讀、積累,拓寬孩子們的視野,激發孩子們學習經典興趣。
2.引導巧背,實現「量」的積累 。古人雲:為文之道在於厚積而薄發。小學生只有背誦大量的經典詩文,實現「量」的積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詩文的精華,得到經典文化的浸潤,從而豐富自己的語言。在教學中我主要以下幾種方法引導學生巧背,實現「量」的積累:
(1)表演背。經典詩文不是無情物,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讓他們在背誦時,加上適當的語氣和動作,邊背誦邊表演,增進對經典詩文的理解,從而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此法多用於低中年級學生。例如,一年級學生背誦《望廬山瀑布》,當背到「生紫煙」、「掛前川」、「三千尺」、「落九天」這些詞語時,老師除了指導他們背誦的語氣外,還引導學生用動作表現出瀑布的美麗壯觀和從高空落下的動態。恰當的語氣和體態語能促進小學生的記憶與理解,加深了印象,提高了興趣。從而促使其背得快,記得牢。
(2)據意背。是根據詩的內容進行分類背誦的一種形式。如將詩分為寫景詩、敘事詩、抒情詩、言志詩等,每一大類還可分成若干小類。如「觀自然風光,游山水園林」類的寫景詩:《西湖》《山行》等;「播種理想、放飛希望」類的「言志」詩:《石灰詠》《無題》等;「友情難忘、友誼天長地久」類的「送別」詩:《別董大》《贈汪倫》等。引導學生據意背能促使他們分類清,背得多。
(3)據時背。是根據經典詩文所反映的時令進行分類背誦的一種形式,它能促使學生從時間的角度把握古詩文的脈搏,從而達到流暢記憶。讓學生吟著經典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順著四季走來,一路朗朗童音。從《早春》《春江花月夜》到《夏日》《小池》;從《秋浦歌》《秋思》到《冬景》《江雪》,學生們背過了燦爛的春,繽紛的夏,金色的秋,絢麗的冬。這種形式為學生引領了路子,為大量地背誦奠定了基礎。
(4)創設情境背。學生背誦時,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創設一種吟誦氛圍,引導他們入情入境地背誦。譬如,背誦立意歡快的詩文時,配上一曲輕松活潑的音樂;背誦反映離愁別緒的詩文時,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背誦描述風光無限的詩文,配以優美的大自然畫面等。創設情境背誦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它能創構詩境,造成特有的心理氛圍,從而促進背誦。
(5)多種形式綜合背。是融多種形式為一體的背誦方式。為了調動學生背誦古詩的興趣,我們常常採用此法,如兩人賽、小組賽、男女組賽、班級賽,又如限時背、師生背、快背、慢背、輪換背、接龍背,亦有據意背、據時背、據畫背、抄寫背、聽記背、問答背等。多種形式綜合背,靈活且富有變化,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背誦的積極性。
3.開展活動,實現「趣」的激發
心理學家指出,興趣是在過去的知識經驗愉快積累的基礎上形成的,使人樂於積極而持久地接觸,認識某一類新事物的一種意識傾向。經典詩文誦讀訓練的關鍵是動之以趣,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開展活動,為學生學習經典詩文注入強有力的動力,激發學生誦讀經典的興趣。藉助傳統佳節開展活動。春節、元宵、中秋、端午、重陽等都是中國人的傳統佳節。為慶祝傳統佳節可發動學生收集有關的經典詩文,或摘抄,或交流,或辦手抄小報。讓學生在慶祝傳統佳節過程中,既了解了我國傳統佳節的來歷、風俗習慣,又積累了經典文化。為了使學生學習經典詩文不枯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低年級開展 「古詩朗誦」擂台比賽。孩子們搖頭晃腦地吟誦著「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讓稚嫩的童音回盪在校園上空!正是通過一系列的經典誦讀活動,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興致盎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成為了學生的班訓;「溫故而知新」成為學生學習的座右銘;「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成為了學生們做人追求的目標;「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成為了學生們的人生態度……在學習生活中會引用經典詩文已成為學生們最引以為豪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