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道德經成為了什麼的經典
擴展閱讀

道德經成為了什麼的經典

發布時間: 2024-08-23 01:08:02

『壹』 「道德經」是誰的經典之作,它闡明了一些什麼觀點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3]。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主題思想

《道德經》主題思想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朴、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這三個層面構成了《道德經》的主題,同時也使得《道德經》一書在結構上經由「物理至哲學至倫理至政治」的邏輯層層遞進,由自然之道進入到倫理之德,最終歸宿於對理想政治的設想與治理之道。也就是從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正道。

『貳』 《道德經》到底是講什麼的,為何被那麼多人推崇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是道家、道教的最高經典。從古到今,註解它的書層出不窮:有以儒解老的,有以佛解老的,有從修行實操來解老的,有從權謀運用來解老的。各行各業,各類人群,好像都能從中得到啟示,包括歷代帝王也不例外。正如尼采所說:「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那麼《道德經》都講了些什麼內容,揭示了些什麼道理,能歷經兩千多年都流行不衰,在世界范圍內都備受推崇呢?(據說:曾經在譯成外國文字的世界文化名著發行量上,《聖經》排第一,《道德經》高居第二。因為譯文太多和偏向領域的重疊,《道德經》幾年前就超過聖經了。)

一、宇宙觀

在人們還流行聽天由命,普遍崇拜神靈的時代,老子已經開始探索宇宙的奧秘了。他指出,天地萬物都是由一個叫做「道」的東西造生而來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果掌握了「道」的秘密,那麼「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執道而行走天下,根本用不著求助於鬼神。

道生萬物是這樣一個過程:道→無→有→萬物,老子概括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是有形有象有名,因為有形有象,故而有上有下,有內有外,可以分割為「二」;「無」,因為無形無象,故而無上無下,無內無外而渾然「一」體不可分割。

至於「三」,它源出於「有」(二),但又不同於那個母體的「有」,所以被稱為「三」。就好像一顆石頭,它具有堅硬、白色的性質,但如果把這顆石頭碾成分子原子,也就不再具備這些性質了。而「物」,如果沒有了屬於自己的特性,也就不成其物了。就像一個人,把他分拆成細胞,也就不能再稱之為人了。天下萬物,都具備自身獨有的性質,都來源於這個「三」。

「無」,之所以能造生「有」,因為它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只是擁有沒有形狀的形狀,具備沒有形體的形象(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就像我們的意識一樣,沒有形狀,沒有形象,但並非空無,可以有意識空間,可以造生夢境。

所以無中生有的過程,是非常玄妙的,老子說:「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只要我們能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那個「無欲」的情狀下,「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就能體會到無中生有的妙處。

比如我們在放鬆身體,放空心靈的時候,常常就能靈機一動,激發出靈感來。靈感即出,心念已動,身體已行,此時為「有」。處於「有」的狀態時,就能在同為「有」的萬事萬物中運用和檢驗它。

這兩種狀態的區別在於,「無」是不用意識主導的,是空虛寧靜的感悟狀態,也就是「常無欲」;而「有」是用意識主導的,是主動有為的有意狀態,也就是「常有欲」。

這「無」和「有」,在於道,同樣源出於道;在於人,同樣源出於人。它們就像形體和影子一樣不可分離,就像聲和音一樣同生共存。它們是道生萬物並讓萬物得以持續演化發展的玄妙法門,也是人得以認知和運用道之玄妙的總法門。

生之,又生之,任何事物推及到它最終的根源,指向的一個唯一不變的東西,就是「道」。所以把握住了道,也就把握住了天地萬物。

二、處世之道

這里的處世之道,包括人與自然的相處方式,人與人的相處方式,人與事、物的相處方式。與之相對應,老子提出了「嗇」、「柔」、「小」、「朴」四個概念。

嗇:老子說「治人事天,莫若嗇」。「治人」,是指治理人事,在人間世闖盪;「事天」,是指服侍上天,在天地中生存。

不論是生存在人間世,還是應對於天地自然,都沒有比收斂自己的慾望而不妄作,珍惜自己的精力而不妄為更加重要的了。

老子又說:「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生之徒,是指沒有遭受意外夭折的人;死之徒,是指遭受意外夭折的人。但還有一些人,想要讓自己得到更多,活得更好,活得更長久,結果反而遭到橫死。為何?

因為他們被主觀欲求控制了頭腦,結果失去本心清明;拋棄根本而追逐外物,以致看不清形勢,妄動入死地而不自知,這正是導致他們橫死的原因。

柔:老子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又說「曲則全」。這三者之間有關系嗎?當然有。只有自身柔弱了,才能曲得下來,才能得到保全;只有自身柔弱了,才能馳騁天下,而不會受到阻礙。

自然生成的事物,形態沒有一個是絕對筆直的。經歷那麼長時間的生存發展,它們最終都選擇了最適合保全自身的「曲」,所以曲才可以保全。就算是在生活中,也幾乎沒有一直一帆風順,想什麼就來什麼的情況出現,所以才有「委曲求全」這個成語。

因此,彎曲著反而能得到更好的伸展,因為保全了自己;曲折前行反而能更快到達目標,因為避開了障礙。柔弱,故而能夠「全生」,能夠「葆真」,所以老子說「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守柔曰強」。

柔弱之所以強大處上,正是因為它在下、在後,老子所謂「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善用人者為之下」。所以聖人常常把自身放在最後,但卻能站在前方領導眾人;並不一心為自己謀取福利,但卻能得到天下人的保護和擁戴。這就是無私反而成其私,處下反而居上,柔弱反而勝剛強。

小:老子說「見小曰明」。見小,是因為「知常」,掌握了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故而再細微的地方都能掌握。

任何難,都成長於易;任何大,都成長於小,所以掌握了小,也就掌握了大。因此「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處理困難的問題,要在它還很容易解決的時候就開始處理;治理大的問題,要在局面還沒有發展至混亂的時候就開始治理;成就大的功業,要從很小的事情開始做起。所以聖人從來不會等小事變成大事之後才開始有所作為,故而最終能取得大的成就。

因此,真正善於治理國家的人反而不會留下什麼值得記錄的重大事件,因為國家是太平無事的。真正善於打仗的人反而沒有赫赫之功,因為他根本就不會讓戰爭打起來,未戰已先勝,不戰而屈人之兵。真正善於成大事的人看起來反而無所事事,或者只是在做小事。

事物在趨勢之初的時候,事都還是小事,都還是容易的事。但我們不能因為事情「小」就輕視它,因為事情「大」才重視它。因為「大」都是由「小」發展起來的,只有像對待「大」那樣去對待「小」,才能輕松做事,成功做事。「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人們做事,常常在即將成功的時候失敗。如果不論是在開始的時候,還是在結束的時候,都能始終如一地謹慎對待,也就不會再有失敗的事了。

「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如果把什麼事情都看得很容易,最終就一定會碰到大的困難;如果輕易去許諾別人,最終就會失信於人。所以話說太多就顯得很廉價,行為太隨便就顯得很輕浮。

朴: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眼睛是用來視物的,而不是用來追求視覺享受的,五顏六色看多了反而會讓眼睛受到損害;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而不是用來追求音樂享受的,靡靡之音聽得多了,反而會讓耳朵受到損害。

嘴巴是用來吃飯的,而不是用來追求口舌享受的,品嘗的味道多了,反而會讓味覺受到損害;內心是要保持淡泊寧靜的,過度的馳騁娛樂只會刺激得人心中狂躁;生活是要過得自由自在的,身上珍貴的東西放多了,反而連走路說話都變得小心翼翼了。

所以過於追求外物,就會損害自身。最大的罪過莫過於放縱自己的慾望,最大的災禍莫過於不知足,最大的過錯莫過於貪得無厭。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一個人自己知道滿足而得到的滿足,才是真正恆久的滿足。

人不需要外物來襯托和裝扮,物也同樣如此,質朴才是最美。《韓非子》說:「和氏壁,不用五彩修飾;隋侯珠,不用金銀修飾。它們的本質極美,別的東西不足以修飾它們。事物等待修飾然後流行的,它的本質不美。」

老子說「大巧若拙」,我們總覺得大自然不夠完美,於是對自然的素材進行加工。自以為手法靈巧,卻不知這素材本身,才是真正的鬼斧神工。我們總是否定自己,主觀去雕琢自己,修改自己,自以為「成器」。卻不知這真正的大器,是不需要也無法通過主觀人為來造就的――「大器免成」。

三、治國方略

治國,取天下,也是《道德經》中比較突出的主題了。老子用了很多的篇幅,提出了三個理念:1、中正;2、無為;3、少私。

中正:老子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如果得「正」?守中而已。守中而得正,天下就會向之歸順和依附,就能成為天下的根本。也就是老子所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無為、好靜、無事而無欲,即為「清靜」,故「清靜為天下正」。

我不憑自己的主觀意志強行管理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有序發展;我喜好清靜而不折騰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和諧安寧;我不人為生事而侵擾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富裕;我不為自己的私慾而驅使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朴實。

中正,故而能視天地萬物如一,故而能以百姓為芻狗,不會有特別的偏愛或偏恨,故而能得公平公正。「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於天地而萬物備,歷心於山海而國家富。」(《韓非子?大體》)

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惡來選擇山石,故而能成就其高;江海對細小的流水也不拒絕,故而能成就其廣。所以君王如果能像天地一樣對待萬物,就會人才齊備;如果能像山海一樣心胸寬廣,就會國家富足。

無為:老子說「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如果把天下當成自己的私產而隨意處置,那麼最終就會失去它。同樣的,憑自己的主觀意願去治理國家,那麼最終也會失去它;憑自己的主觀意願去處置自己的身體,那麼最終也會失去它。

天下神器,它自然而生,自有其運轉規律存在,如果隨意去干涉,就必然會遭受失敗。所以「以無事取天下」,所以「治大國若烹小鮮」,治理大的國家,就好像烹制小魚一樣,不能隨意的翻來翻去,否則一來二去小魚就被翻爛了。

故而「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大道看上去好像無所作為,但實際上它無所不為,萬物都由它而生。侯王如果能持守道來治理天下,萬物將自然而然的有序成長。

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慢慢有各種慾望產生,有各種負志強行的行為出現,此時就需要以「無名之朴」鎮之。讓人們「無知」以保守自然天性,「無欲」以保持清靜無事。如此,天下自然也就能得到和諧安寧了。

所以「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國家政令寬厚,則民眾淳樸真實;國家政令繁苛,則民眾狡詐多智,難以治理。

少私:老子說,「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人民之所以會挨餓,是因為統治者橫征暴斂無度,所以才會導致人民挨餓。人民之所以會難以治理,是因為統治者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治理國家,所以才會覺得人民難以治理。

人民之所以連死都不怕了,是因為統治者讓百姓都沒有了活路,為了生存下去,才會不怕死。所以那些居於上位的人,如果不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那麼重,不處處想著盤剝人民利益自己,他就是善於造福人民的賢主了。

如果人民一直都不害怕死亡的話,拿死亡來威脅他們又有什麼用呢?如果人民一直都很害怕死亡的話,那麼對於那些為非作歹的人,我就把他們都抓起來殺掉,又還有誰還敢再去作惡呢?

自有上天來除去那些必死的人,而不是由統治者來決定誰當死誰不當死。如果硬要替代上天來執行殺人的任務,就好像替代技藝高超的木匠去砍木頭一樣。替代木匠去砍木頭,很少有不砍傷自己手的。

因此:「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

如果我對道稍微有所認知,那麼行走在大道上,我就會唯恐有所偏差而走入歧途,所以不敢憑借自己的主觀妄然行事。

否則的話,朝政無人打理,田地一片荒蕪,倉庫非常空虛。但卻有人穿著華麗的衣服,行走佩帶利劍,山珍海味吃到厭煩,財產貨物多到用不完。這不是一群強盜在治理國家嗎!

四、個人修養

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我一直有三樣寶貝,並堅定不移的持守著它:一個叫「慈」,一個叫「儉」,一個叫「不敢為天下先」。

「慈」,是不傷人,不害物,守護培育的意思。父母因為有「慈」,所以能養育自己的子女,所以能「勇」到不顧自己的生命來守護自己的孩子。

「儉」,是少欲的意思。少欲的人,他們不會被外物所驅使,不會因利而貪得,不會把得失放在心上,所以能夠積累到很多很富有。

「不敢為天下先」,是不爭的意思。不爭的人,不會把自己的得失放在天下人的前面,而更願意站在天下人的後面。他們把自身放在最後,所以能夠得到大家的推崇,可以成為眾人的官長。

如果舍其慈,勇於傷人;舍其儉,貪得無厭;舍其後,處處爭先,這樣的人,就算能夠風光一時,最終也必會給自己招來無窮的禍患。

「慈」,用於作戰則百戰百勝,用於守護則無人能破。所以上天將要成就一個人,就會讓他心中恆有慈念。

因此「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善於輔佐治理天下的人,不會以武力逞強於天下;善於作戰的人,不會表現出很兇猛好鬥的樣子;善於戰勝敵人的人,不會給敵人正面硬拼的機會;善於用人的人,對人態度都很謙下。

因此「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聖人不會為自己爭奪利益,而是用來成就他人,成就的人越多,他的德性就越廣博;聖人不會為自己累積財貨,而是用來造福他人,造福的人越多,他自己就越富有。所以天道有利於萬物,而不會傷害他們;聖人造福於萬民,而不會與人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