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經典成長閱讀應該怎麼做
擴展閱讀
紅色經典有哪些節目 2024-09-29 04:12:13

經典成長閱讀應該怎麼做

發布時間: 2024-06-26 06:39:47

Ⅰ 讀國學經典的建議與方法技巧

國學經典 博大精深、浩瀚無涯,對於國學經典的閱讀 方法 和建議以及選擇哪些內容進入國學經典的誦讀活動當中,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問題。以下是我整理的讀國學經典的建議,歡迎閱讀!

↓↓↓更多國學經典的認識和心得內容(詳情入口↓↓↓) ☞☞ 學習國學經典的 心得體會 :感受國學經典智慧 ✔✔ ☞☞ 學 習國 學經 典的心 得體 會:國 學經 典博大精深 ✔✔ ☞☞ 讀國 學經 典後的感 受作 文:民 族文 化源遠流長 ✔✔ ☞☞ 讀國 學經 典的好 處和意 義:陶冶品 德修養和情 操 ✔✔ 讀國學經典的建議一

堅守一個基本點——潛心靜氣

之所以如此重要地強調“潛心靜氣”,是由於國學經典都是經過千百年的積淀沉積下來的“典中之典”,因而它自身有著一個不容忽視的特徵——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底蘊厚重、氣息寧靜。

如果我們借用相關學科的原理來理解、把握國學經典的這一特徵,我們可以將其認定為國學經典的重要機理特質,這就是:寧靜、潛心。

從近現代國學大師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在現實的生活中,唯有具有寧靜、潛心這類特徵的人們,才能真正走近國學經典;只有在紛繁復雜的現實環境中,靜得下來的人、潛得下來的人,才有可能在內心中真正容下國學經典。

放眼望去,在我們的身邊,不少的人們都被現代社會許多時尚的、流行的、快餐的 文化 捆住了自己的心靈、捆住了自己的手腳,在我們內心深處遺傳下來的小農意識時不時地還會冒出來,世紀末、世紀初那種浮躁的、急功近利的心態也還沒有完全消除,因而我們很難在自己的心中留住國學經典的腳步,也就更難以在自己的生命中延續國學經典的精髓。

品嘗著國學經典“潛心靜氣”的機理特質,我不由得想起了胡錦濤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對於我們全國教師的殷殷期望:“希望廣大教師淡泊名利、志存高遠,自覺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做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看看吧,這絕對不是一種巧合,它實質上代表著承繼了國學經典精髓的老一輩對我們後輩的期盼。

面對此,我的建議是:朋友們,讓我們潛下心來、靜下氣來,與浮躁的心態道聲再見,與快餐文化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僅走近、更要走進國學殿堂,與大師為友,和經典同行!

讀國學經典的建議二

把握一個切入點——熟讀成誦

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它的載體是國學經典,它的關鍵點是誦讀成誦。

誦讀誦讀,必須堅持一個基本的關鍵的原則是:“不求甚解,只求熟讀”。這一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重要的誦讀 教育 原則至今仍然有用。因為,還在人們比較年輕的時候,是人們機械記憶發展比較好的時候,也是外界刺激相對較少的時候,抓住這一時機,有目的地、有計劃地、有組織地讓他們接觸一些人類最為優異的典籍,給學生們從小建構一個高水平的平台,是現代教育所承載的一個偉大的歷史使命。

在學生們誦讀國學經典的時候,我們必須提醒,當我們的學生從小就學習了不少國學經典以後,我們成人最為需要的是一份等待——這是一份美麗的等待,這是一份需要戰略眼光的等待,這是一份需要我們付出時間與心血的等待。

當我們聯系相關學科的基本原理來認識與把握這種等待的時候,一定會發現,動物生長中的反芻原理可以引進我們國學經典誦讀的理論基礎,因為反芻原理告訴我們,預先吃下去的一些食物,在其胃裡慢慢蠕動、消化,最後將會逐漸地轉化為它所需要的養料;白酒釀造的原理也可以引入國學經典誦讀,因為白酒釀造原理告訴我們,醇香的白酒,往往都是人們等待多年以後才能品味的。

讀國學經典的建議三

找准一個關鍵點——經亦求精

國學經典都是被世人所公認的最為重要的、具有永恆價值的典籍、技藝,都是經過歷史驗證的精華之“菁華”。由於國學經典博大精深、浩瀚無涯,選擇哪些內容進入我們的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仔細剖析的命題。對此,我們的建議是:“經亦求精”。

所謂“精亦求精”就是說,我們要在“度、量、正、懂”四字上,下足、下夠相應的功夫:

所謂“度”就是要把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的開展放到一個適當的位置上,不能讓這一活動影響到學校、社區、家庭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也不能過度超越學生們、家長們、村民們、居民們以及我們自己的接受程度。

所謂“量”就是在推進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注意精選經典之中的有代表性的、精華的內容來精讀、精講,不要叫學生、家長、村民、居民讀得太多。根據國內不少地區不少學校成功的做法與 經驗 來看,我們建議在成都教育界推進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在讀本上做出自己的特色,這就是:以《論語》為經,以《弟子規》為緯,輔之以《道德經》、《大學》、《中庸》以及唐詩宋詞,構建一個適合中小學生年齡特徵、適應時代發展要求、體現國學經典精髓的教材體系。

所謂“正”就是指在誦讀內容上,要特別注意把那些已經明顯不適用於當今社會的內容去掉,只選取正確的內容給予學生、家長、村民、居民;同時還可以考慮如何結合現代社會的文化特徵、技術特點來正確地傳播、學習國學經典。

所謂“懂”就是在組織學生、家長、村民、居民誦讀國學經典的過程中,可以擇其關鍵點、擇其與人們生活聯系緊密的內容,進行淺顯的、簡潔的講解。同時,我們特別指出,在幼兒園和小學低段,幾乎完全可以不考慮學生的理解水平問題,也就是在這一階段,只需要引領他們誦讀成誦就行了。在小學中高段以後,學生們在誦讀前,可以適當地給他們講清所學內容的道理。這樣既可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又有助於他們在基本上懂了的基礎上,更好地也更容易地記憶、背誦。在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給學生們、尤其是給小學生們講解國學經典方面的內容,請老師們特別注意語言表達,我們的建議是:降低坡度、語言通俗簡潔、語義適合學生接受水平;可以考慮採用講 故事 、誦 童謠 、繪畫、情景劇等方式來呈現;還應當注意現代語境的特點。

讀國學經典的建議四

重視一個提升點——關注研究

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走到現在這一步,一個重要的命題就是盡快引進研究的手段、技術,對國學經典誦讀活動進行全方位的 總結 、研究、探索;一方面是盡快總結試點學校的經驗,使之成為進一步推進以及進一步擴展的重要的技術基礎,另一方面是開始研究在國學經典誦讀活動中發現的各種問題,使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能夠更好地健康順利地進行。

第一,研究誦讀的特點

根據有關專家的意見,所謂誦讀,是指把訴諸視覺的文字語言轉化為訴諸聽覺的有聲語言的活動;採用誦讀方式,可以邊讀邊想像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景,然後再用語言把想像中的畫面描述出來。誦,是指說話聲音的清澈、響亮,是指用有高低抑揚的腔調來念;“誦”,是一種有情態,而又寓情於聲、以聲傳情的表達方式。讀,就是讀書、念 文章 。通俗地說,誦讀就是通過朗朗上口的反復誦讀,通過眼、口、耳、腦共同活動,來感受、領悟語言獨特的語音美、語言美和意境美。

誦讀是學習文言文、古詩詞的好方法、好習慣,也是培養文言語感的重要途徑,這是千百年來已被無數事實證明了的經驗,也是學習語言的必由之路。從“書聲琅琅,口舌成瘡”“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中都可以看出,我國自古以來對誦讀法就是高度重視的。在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推進的過程中,應注意指導誦讀者的誦讀——不僅要讀准確字音,讀通文句,讀出節奏、韻律、情調,在誦讀中仔細品味文章的語言,深入作品意境,獲得美的享受,還要注意指導誦讀者敢於放膽地誦讀,敢於大聲地誦讀。

誦讀法是一種倍受古人重視的傳統的閱讀方法。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在《朱子童蒙須知》中說:“凡讀書,……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曰:‘讀書千遍,其義自現。’謂讀熟則不解說自曉其義也。”誦讀法也一直是我國語文教學傳統的優秀教法之一。現代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對誦讀法推崇備至,他認為:“吟誦就是心、眼、口、耳並用的一種方法。”“不朗讀,光靠瀏覽是學不好語文的。”

第二,研究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常規化問題

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已經在試點學校、試點社區取得了初步的效果,要想盡快地固化這些效果,一個重要的命題是如何把現有的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納入學校、社區的日常工作系列,使之常規化。

第三,研究中小幼教師、社區國學經典誦讀推進者國學經典素養提升的問題

不容置疑地說,在當今中青年當中,有著一定國學經典基礎的人,是數量十分有限的。就我本人來講,至今在國學經典面前,只能算是一個門外漢;我期盼著在這次國學經典誦讀活動中,慢慢地成長為一個國學經典 愛好 者。因而,我認為,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最終開展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將會取決於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推進者自身的國學經典素養。在這樣的情況下,盡快地提升中小幼教師、社區國學經典誦讀推進者的國學經典素養,也就成了當務之急。

看了讀國學經典的建議還看:

1. 國學經典誦讀心得體會3篇

2. 2017讀國學經典心得體會

3. 讀國學經典感悟

4. 必讀的40條國學經典名句

5. 讀國學經典心得體會600字

Ⅱ 如何指導中學生閱讀經典名著

經典名著具有不朽的藝術魅力,它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促進人不 斷地成長。學生在書海中遨遊,能采擷到文學之浪花,仙露之瓊漿,使其不斷地成長,心靈不斷地美化。那麼如何指導學生閱讀長篇名著,我認為應從如下幾個方面去做。
一、選取適合學生的名著來閱讀,激發學生對名著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剛開始閱讀課外長篇名著時,學生可能會表現出不耐心,不細心,此時教師應首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之後,讓學生懂得,名著經過了時代的考驗,無論是思想上還是藝術上都是很有價值的,對自己的一生起決定性的作用,給學生們講一些中外許多名人的成長都與青少年時期愛讀名著有密切關系的例子。激起學生對名著的興趣。
古今中外的名著,卷帙浩繁,不可能全部讀過來。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年級不同,給學生確定閱讀范圍和時限,選擇《語文新課程標准》建議的有品位的經典作品,如《西遊記》、《水滸傳》、《駱駝祥子》、《格列佛游記》、《名人傳》、《童年》、《簡·愛》等,來讓學生閱讀,這些長篇名著比較適合學生的心理和情趣的需求。讀時應合理安排時間,可以指導學生以周為單位,規定每周讀多少回或多少字,如每周讀一萬字。另外,寒暑假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好時機,教師可以將長篇閱讀與假期作業相掛鉤。
二、合理安排閱讀時間,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相結合
閱讀長篇名著最難解決的就是時間問題,都在課堂完成肯定是不現實的,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在周六、周日等較長時間的就閱讀一些篇幅較長的,養成習慣,才能完成閱讀任務,我的一些小做法是,製作一個「名著閱讀大擂台」給出一周的時間,不規定必須讀多少,一周後先在「擂台表」上,填寫自己閱讀了幾頁,然後閱讀課上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效果較好。為提高名著閱讀的效果,老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進度,適時向學生推薦名著。如學到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介紹讀他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等童話故事。學習了冰心的《荷葉母親》,我就讓學生去讀她的《再寄小讀者》,《小桔燈》、《櫻花贊》等兒童文學作品及詩集 《繁星》、《春水》;在學習吳承恩的《小聖施威降大聖》,我就讓學生去讀《西遊記》。
三、以作業促閱讀,讀寫結合
布置讓學生讀了還不行,還需要老師的適當督促,有所反饋,不能放任自流。可以利用課前簡單提問一兩個問題;可以讓學生把最近的閱讀以讀書筆記的形式體現;也可以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做作業,讓學生找自己感興趣的精彩片段、好詞佳句、各類描寫和精彩的情節等,並加以適當點評,利用自習課讀給大家聽聽。這樣能大大調動學生的讀書積極性,加深了對名著的理解。 四、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有些長篇名著內容復雜,篇幅較長,學生往往難以理解,老師可以對重要情節加以點撥,教給學生適當的閱讀方法,往往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另外老師要經常與學生交談,了解閱讀進展情況,
交換對讀物的看法,解答學生的問題。最後老師要指導學生養成圈點勾畫、作批註、寫讀書筆記的習慣,提高他們讀長篇圈、畫、點、注、評、摘的能力。
經典名著是仙露瓊漿,讓人回味無窮,經典名著是良師益友,讓人不斷地成長,心靈不斷地美化。

Ⅲ 老師該如何指導學生閱讀名著比如《西遊記》、《水滸傳》

我作為家長,發現孩子在閱讀方面缺乏方法,我經常這樣指導他,效果明顯。他每次語文考試,閱讀題失分比較少。

一、有選擇地挑選名著或佳作進行閱讀。聽說不同年級都有參考書目,且與考試有關,所以,有選擇地閱讀,十分必要。

二、閱讀時,可以根據平時老師教的方法去進行摘錄好詞好句、故事梗概、寫讀書後記。比如閱讀《西遊記》、《水滸傳》時,重點要學習作者如何進行人物描寫:明白外貌描寫、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最能形象地刻畫出人物特徵。

三、閱讀完每個章節、每個故事之後,分析一下構思,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比如,在閱讀《西遊記》、《水滸傳》這類人物眾多,故事及情節比較復雜的名著時,要記住故事中的全部人物特徵、人物形象是不可能的,我們須邊讀邊做記錄,學習作者如何設置鋪墊、如何高潮迭起、如何柳喑花明。

四、分類閱讀,把不同體裁的作品分開收集,並有計劃地進行閱讀,切忌只憑喜好,一味地只讀某類名著。看名著不在乎多,不在乎雜,重要的是全面了解。比如,散文,挑五六本有代表性的來閱讀,就可以知道其章法和風格。

五、科學把握時間,勞逸結合,注意閱讀的姿勢、注意保護視力。

這個問題我有實踐經驗,因為過年疫情在家,就一直在陪孩子讀經典名著。我用了4個技巧,孩子 從不懂,到想懂,再到想讀,最後重復讀 ,其中就包括《西遊記》、《三國演義》等。

1. 想辦法引起孩子發問。 不叫孩子讀書,而是我和他爸爸經常在他面前說一點書里的故事,尤其是帶成語的典故。

比如,我們會聊草船借箭里的周瑜和諸葛亮是怎麼較量的,曹操又是怎麼中計了。

孩子聽我倆聊得起勁,就很想參與,可是他又不懂,就開始問我們。

2 .不從頭讀書,問到哪裡讀哪裡。

孩子問到哪裡,我們就給他看哪裡。不提讀爛兆書的事,只是告訴他我們是從這里看的。很多父母喜歡讓孩子從頭讀書,我們覺得開始讀書時,沒有必要,因為興趣更重要。

孩子看了故事自然就會發現有些地方是前面講的,要看懂得往前看。比如周瑜是什麼身份?他為什麼跟諸葛亮不對付?

3. 看不是目的,理解和感悟是關鍵 。

孩子看完書後,我們會一起討論人物關系,人物性格,如果你是那個人,你會怎耐歷滲么做?

例如,周瑜與諸葛亮不對付,是因為什麼?說明周昌脊瑜是個什麼樣的人?如果你是周瑜,你覺得怎麼做才更聰明?

4 .閱讀是輸入,分享是輸出,也是真正有所得 。

通過以上三步,我們發現孩子很愛《三國演義》,而且,他經常重復讀同一個章節,這讓我和他爸爸特別欣慰。

重復讀,才說明他真的愛上了。為了讓他更進一步,我們又開始引導他跟我們分享他讀的故事。

例如,有時候我們故意開一個頭,然後說自己忘記了後面的內容,孩子就會很熱情地跟我們把接下來的故事講完。

總之,閱讀對孩子成長來說很重要,但是千萬不能為了閱讀而閱讀,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對閱讀失去興趣。

一定要注意, 閱讀是因興趣而讀,因讀而有所思,因思而有所得。

我讀書的經驗是找到最簡單的、最容易記住的、最有趣味的地方作為切入點,慢慢地擴大。供參考

西遊記,唐歌頌,

印度取經文化揚!

我國大唐極興勝,

世界各國皆尊敬!

水滸傳,人民頌,

梁山英雄記心中!

社會 人民來推動,

時代將他來歌頌!

最好是和學生一起讀,每天分享閱讀感受,這樣學生就不會把讀名著當做是任務,而是真真正正的精神享受。老師和學生一起讀,有助於改善師生關系,在這個以灌輸知識為主的教育體制中,如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已經成了一個值得商討的問題。

首先《西遊》《水滸》無疑是優秀的古典通俗文學名著,學生不僅能在其中學到很多 歷史 文化知識,還能提高寫作技巧,豐富自我的人生觀與世界觀。

但也存在一個問題,這兩本書是明代作品,由於時代差異,小說中存在一些與現代法律,道德規范沖突的情節與理念。比如《水滸》里梁山好漢快意恩仇,殺人放火的橋段、《西遊記》中取經途中闖關歷劫,降妖除魔時出現的暴力手段(如八戒沙僧摔死黃袍怪的兩個孩子等)。

對於這些故事,老師一定要正確引導,要向學生闡明書中的特殊 歷史 背景,明白這些暴力行為是反抗階級壓迫或非和平環境下維持生存的非常手段,需辯證看待,不可盲目模仿。

先找出經典場景與學生共同閱讀和分析,培養興趣後可讓學生按計劃自己閱讀,寫心得,並與他人分享。

去年剛碩士畢業,修過新聞學與 歷史 學。不隱藏地說,我是上了大學之後才開始大規模看書的。慚愧的是到現在我都沒有把四大名著看完。真的,有時候翻起來很無趣。隨著年齡漸長,對經典越來越有興趣,感覺讀出了很多不一樣的意味。

針對學生,該如何培養其閱讀的興趣才是擺在第一位的。對於名著背後的 歷史 北京以及針對名著所形成的學術研究,這些對於中學生來說,可能接受起來會比較困難。但是對於內容本身,是具有故事化色彩的,如果以講故事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樂趣,就很重要了。

演繹。學生喜歡此類活動,針對某一章節或某一情節,學生自由發揮,將其演繹出來。在准備的過程中,相信學生對名著會看得更深,會拓展自己的想像力。

寫作代入法。以某一個人物為主角,探討他的所作所為。假定自己就是經典中的某個人物,我會怎麼做。這也是一種頗為有趣的方式。在此基礎上,再來探討自己的想法為什麼和經典中人物的做法不一樣,這就可以更好的和 歷史 背景,作者想表達的 情感 聯系起來了。

針對《西遊記》中著名的情節,如三打白骨精,角色特徵明顯,可以組織學生閱讀並進行演繹。討論其中各人的性格特點,人際關系,都是很好的角度。

從故事化上升到人情,可以一層剝一層。引導學生閱讀名著,絕不僅僅是閱讀一遍內容這么簡單。更需要引導學生去理解,激發 探索 的慾望。若學生們針對一個問題互相爭論了起來,那引導肯定就是成功的。

供討論,謝謝!

做為一個老師,一定要會教學生。如今,真的有許多的老師不具備教學生的能力,甚至是濫竽充數。

對有能力的老師來說,都是懂得並掌握如何指導學生讀好名著的。

他們知道,名著與非名著的讀法是截然不同的。後者粗讀一下,至多再稍細的讀一下就可以了。前者則要三讀,即:粗讀,細讀,精讀。像《西遊記》《水滸傳》這樣的名著,就的五讀,加上深讀,悟讀。形象的說,讀名著很象談情說愛。

粗讀是首次見面,不能冒失,就翻閱丶瀏覽一下,以獲得第一印象,入眼了,就約下回。自然,名著都是沉魚落雁和閉月羞花,誰看了都不會不回頭的。

細讀是第二次握手,帶著渇望,帶著心儀,也帶著激動,很想仔細看看,恨不得一下子看個夠,看個透。可是,這可急不得,必須有一個過程。即使把五官全變成眼睛,也細不到透徹的地步。這里有個很有趣的細節順便說一下。那就是,名著真的像美人,你喜愛她,她也喜歡你。總有種種神情留給你。這就妥啦——

三進「山城」—精讀啦!精讀就是汲取精華,把精彩的語言丶情節丶故事等等,都提取出來,標示出來,摘錄下來,貯存在腦子里。這時候,你一定有一種沖動,就是想把那名著吃進肚兒里。這就進入——

第四步了,深讀。怎麼深?就是反復揣摩那些精華之中的精髓,並摳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一旦找到了內在聯系,你就會順理成章的踏上悟讀的台階。

悟讀,就是把名著中的人事物和情理法,與 歷史 的現實的 社會 相對照,悟出真諦。悟得新意,悟成至寶,使之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它為我用。

可以肯定,有能力的老師都會循序漸進的教導學生學好名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名著是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是值得永遠流傳的巨著,其實我一直認為名著的話讀一遍沒有什麼感覺,要多讀長讀。作為老師的話,如果指導指導學生讀名著的話,最開始應該是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開始讀簡要本最好,只有有了興趣,學生才願意繼續深讀下去。

同時如果讀完整版的名著,老師應該先列一個提綱,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知道注意什麼,抓住什麼重點。當學生讀過一遍之後,如果他有興趣會繼續讀,那麼這個時候就不需要老師進行指導了,完全可以憑著學生自己的興趣進行閱讀

Ⅳ 如何閱讀經典

讀書的本質是通過死磕文字,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可是每個人時間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書都讀完。我們到底要閱讀什麼樣的文字呢?

當我們拿起一本好書時,立刻進入一個理性和反思的世界。在這里,你與孔子孟子、修昔底德、亞當·斯密等人相遇,和他們交流、溝通、通論,心中的困惑被真理照亮。

一個養成閱讀習慣的人是自由和幸福的。願你也能愛上閱讀。

Ⅳ 如何指導孩子閱讀經典0

一、如何指導孩子閱讀。
(一)閱讀時間的選擇:­
家長在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初期,每天應固定地撥出三十分鍾的時間,或是安安靜靜地與孩子一起看書,或是給他講故事,幫助他進入另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世界,充分享受在這個世界裡的自由、快樂與安祥,安撫他一天中的興奮與緊張的情緒。漸漸地,他就會每天期待這個時間的到來,甚至他會提醒您:時間到了,我想看書啦!如果是有條件的家長也可以每天安排2次閱讀,具體的時間可以靈活掌握,如上午、傍晚或睡前。安排孩子閱讀活動不宜過多或者時間過長。要注意動靜結合,並要充分考慮孩子的視力發育。閱讀的地點要選擇在光線明亮但不刺眼,環境安靜、舒適的場合。­
需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有三點:­
一是把握時間的分寸,當孩子不能專注於您講故事時,您可以根據情況靈活調整講故事的時間,或者停止不講。在孩子們生氣時或興奮異常時不宜讀書。­
一定不能強迫孩子聽您閱讀,以免孩子產生厭煩或者抵觸情緒。而當孩子全神貫注於書中世界時,也不要任意打斷;­
二是要提高好的閱讀環境:閱讀環境包括兩方面:一是指閱讀的物質環境,二是指閱讀的精神環境。­
物質環境:選擇一個採光較好的房間或角落,安靜、舒適,有沙發或地毯,可坐可靠,且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擾。­
精神環境:要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父母要以身作則。用自己持之以恆的行動來影響孩子。講故事給孩子聽時,盡量要關閉電視、音響,減少使孩子注意力分散的外界因素;­
另外,家裡最好能有一個放書的空間。這些書要放到孩子容易看得見,伸手夠得著的地方,可以是一個櫃子,一個紙箱可是書架的一層。也可以在客廳、卧室、廚房、餐廳加以布置。 ­
放書的空間必須是開放的,干凈的,新鮮的,讓孩子感到輕松自在的,溫馨舒適的,光線不要太強烈,要有舒適的靠墊,供孩子坐的小椅子和小桌子,放一些彩色鉛筆、紙張,讓他把自己從書中得來的靈感畫到紙上,把想說的話寫到紙上,周圍擺上孩子喜歡的玩具,過一段時間可更換一下玩具和桌子上放的桌布,換幾個靠墊,以維持孩子的新鮮感。 ­
有了這樣一個角落,我相信肯定會吸引孩子經常來這里坐坐,慢慢地孩子就會決定放哪些書,書如何擺放,也會自己選擇想讀的一本書,書成了他的朋友。­
三是孩子對某個故事百聽不厭,那就再說一回,千萬不要怕麻煩。­
(二)、吸引孩子的閱讀興趣:­
對於還沒有形成閱讀習慣的孩子來說,安靜的閱讀活動肯定不如看電視、玩游戲更有吸引力。因此在開始做親子共讀的時候家長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 ­
1、是在講故事前,預先設計幾個問題讓孩子回答,孩子就會認真地去聽,有目的地聽,激發起他的興趣。­
2、是講到故事的結尾時,故意停止,啟發孩子自己編故事的結尾,然後與原文進行對照。這種方法可以調動孩子閱讀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幫助孩子養成獲取知識的新思路,知識來源於書中。­
3、是讓孩子朗讀,父母親挑選孩子自己喜歡的圖書,讓孩子大聲地"朗讀",孩子的閱讀習慣就會逐漸養成,閱讀能力也會大大提高。 ­
不論說書、聽書、看書、讀書,為孩子保留一個可以天天見面、願意經常光顧的小小空間,讓他盡情地建立與書、與閱讀之間的感情聯系,讓他盡情體驗書中的快樂與自由自在。­
(三)、指導幼兒閱讀的幾個注意:­
家長在為孩子閱讀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您為寶寶盡心挑選的圖書他完全沒有興趣,或者是孩子對您的閱讀活動沒有興趣,其實只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家長就可以避免類似的問題。­
1、為興趣所左右:­
孩子看書往往全憑興趣,沒有興趣的,根本不看。家長在給孩子閱讀前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點、最近生活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幼兒園的學習要點等有目的的挑選能引起孩子共鳴的作品。可以是童話、故事,也可以是國學或者網路常識。總之是要能引發孩子「聽」的需要的,才能達到培養閱讀的目的。­
2、喜歡有人陪讀:­
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過程中,親子共讀是最佳的指導方式。家長首先要糾正「讀書必須要一個人坐在那裡安靜的看」的錯誤認識,對於孩子來說,閱讀是一門技能,它的掌握要有一個過程,因此家長一定不要強制孩子一個人獨自看書,只有經過培養,讓孩子感到閱讀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他才會願意獨自看書。­
3、邊看邊說邊問:­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做親子閱讀時都會遇到經常被孩子的提問打斷這樣的情況。其實這是幼兒看書的顯著特色。所以,指導幼兒看書,可教他用手指指著書中的內容邊看邊講。當孩子發問時,要耐心地解釋,但也不必過多展開,不要講得太多。句子要短,語言要好聽,要淺顯易懂。­
4、不追求依次閱讀:­
幼兒的視線、思維常常是跳躍式的。不必強求他按主題、按頁碼、按順序地看。孩子剛聽完了一個百家姓故事,接下來就想聽《丑小鴨》,家長完全沒有必要強迫孩子必須按照今天的閱讀計劃讀完3個故事,而是可以按照孩子的興趣去選擇故事,畢竟保護孩子的閱讀興趣才是最重要的。當孩子稍大一些以後,他們對自己行為的控制力才能逐漸增強。孩子才會有序地看,或者按照父母及老師的要求去閱讀。孩子到了五六歲,在入小學之前,家長要教給他一些閱讀技巧。比如,按頁碼順序看書;從前到後,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看書;逐頁翻書,懂得頁碼的意義,愛惜圖書等等。­
5、切忌強迫看書:­
如果幼兒情緒不好,看書興趣不高,要設法引導,不可簡單粗暴,強迫讀書。這容易導致幼兒在入學之前就厭學。­
(四)、培養幼兒閱讀習慣的幾種方法。­
閱讀最初是源於生活中豐富的視覺刺激,周圍的一切對您的寶寶來說都是新的。他們不停地感知這個全新的世界,做父母的此時應為寶寶提供豐富的閱讀環境、閱讀機會,呵護寶寶剛剛萌芽的閱讀興趣,從而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和習慣。­
也許爸爸媽媽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寶寶總是纏著您講故事,而自己卻並不願意「閱讀」書中的故事。其實聽、說、讀、寫是語言智能發展的必然進程,閱讀,正是從父母生動、形象地為孩子講故事開始。在給孩子閱讀之前父母要先做好「預習」。對您准備給孩子朗讀的故事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數,故事中有沒有您不熟悉生僻字?故事的中心主題是什麼?對於孩子具有什麼樣的教育意義?您想通過這個故事讓孩子接受什麼樣的信息等等……­
另外,當您希望孩子在行為、修養、意志品質等方面作出改變的時候,也可以通過有意義的故事來對孩子做積極的暗示。比如孩子遇到問題不願意自己動腦筋,您就可以選擇《烏鴉喝水》、《樹洞取球》、《小馬過河》、《司馬光砸缸》、《曹沖稱象》等來鼓勵孩子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您可以選擇《狼來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孔融讓梨》、《喬治·華盛頓和他的斧子》、《一諾千金》等;培養孩子的求知慾則可以通過我們身邊常見自然現象、生活網路……每一個文學作品都有其不同的寓意,家長在陪同孩子閱讀的同時要幫助孩子理解並吸收其中的營養。單純的機械的閱讀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下面給您介紹幾個容易吸引孩子興趣、引起孩子共鳴的親子閱讀方法:­
☆方法1:投其所好­
為寶寶選擇書籍和繪本,一定要投其所好,甚至可以挑選孩子所喜聞樂見的經典故事,如《西遊記》、《哪吒鬧海》、《小紅帽》等。只有孩子們熟悉和喜愛的故事,才能激發孩子聽、讀、看的意願,主動,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
孩子都有一個心理特點:對於自己喜歡和熟悉的東西,都非常喜歡重復,聽故事、講故事也是一樣。但只要孩子願意,父母就應該滿足他的要求,不厭其煩地、一遍一遍地讀。有時父母可以當寶寶的聽眾,但當寶寶在為您講故事時,無論是重復了多少次的故事,您都要好像是第一次聽那樣帶著新鮮感,您甚至可以一邊聽、一邊好奇地發問。例如孩子在講《小馬過河》時,爸媽在聽到小松鼠被淹死時,故意高聲附和:「不能過河,危險!」;在聽到老牛說水淺,很容易過河時,爸媽也可以借機提問:「為什麼小松鼠淹死了,而老牛卻沒事?」這時,也許寶寶會很得意地告訴您:「這都不懂,因為小松鼠個子小,老牛個子大啊!」。這樣的小互動不僅激發了孩子的興趣,更能讓孩子在閱讀中找到成就感。父母在聽故事時,如果能經常這樣提問,用不了多久,您的寶寶就會愛上閱讀了。­
幼兒期的寶寶最喜歡一遍又一遍地要求您講述同一個故事或看同一本書。這表明孩子對書籍有著真誠的愛戀,爸爸媽媽們一定要認真對待這個現象,並滿足孩子的要求!­
☆方法2:活潑閱讀­
文字給人以無限的想像空間,在閱讀的過程中,讀者會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的畫面,甚至還會在閱讀之中進入角色、感同身受。文字的神奇魅力也賦予親子閱讀更多的趣味性,您不妨好好利用書本,和寶寶一起玩出花樣。­
雖然每個孩子都有個性上的差異,有的愛表現,有的就比較害羞。但家庭環境中的故事表演,可以讓孩子在鬆弛的狀態下體驗表演的樂趣,並且爸爸媽媽的參與表演也會大大提高孩子的參與積極性,是「活潑閱讀」的首選形式。­
在表演故事之前,爸爸媽媽可以用一本圖文並茂的大故事書來吸引孩子,父母聲情並茂的朗讀是激發孩子表現欲的第一步。孩子們都是善於模仿的小天才,因此父母在表演時,語速要慢,表情要豐富,便於孩子受到故事的氣氛感染而進入狀態,並且進行自主性地模仿。一旦孩子表示出參與慾望,父母就可以積極地鼓勵他加入表演,無論孩子的認知水平、語言表達水平和表現能力如何,父母都應讓他擔當主角,進而使他愛上表演、愛上閱讀。­
☆方法3:分享感受­
採用這種方法還需要有一定的策略,才能引發孩子的興趣。在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後都需採用不同的方法。­
閱讀前,爸爸媽媽可以先擺擺「噱頭」,激發孩子聽故事的好奇心:「今天,媽媽要給您講個非常好聽的故事哦!故事裡有一隻非常可愛的小白兔,它要跟寶寶做朋友呢!」­
閱讀中,父母與寶寶共同閱讀,一邊閱讀一邊交流各自的感受。例如:「媽媽最討厭大灰狼了,寶寶呢?」也可以讓寶寶猜猜,故事書的後一頁即將發生什麼事了,等寶寶多想幾個假設之後,把書翻過一面,看看猜對了沒有,再繼續往下講。有時,爸爸媽媽也可以跟寶寶交流截然相反的意見,激起寶寶的好勝心,與此同時,寶寶聽故事、看書的興趣也會大大增加。­
閱讀後,父母可以留個結尾或將故事的結尾作為新故事的延伸,和寶寶一同續編故事。例如:在講完故事《小馬過河》時,父母將結尾當作故事的開頭:「小馬磨好了麥子回到小河邊的時候,突然發現有一隻兔寶寶正坐在路邊大哭,小馬上前去問:『兔寶寶,你為什麼哭啊?』兔寶寶答:『媽媽不見了,嗚……』」根據這樣一個新開始,父母可用問題引發寶寶的想像:「哎呀,兔寶寶的媽媽不見了,她上哪兒去了呢?這可怎麼辦呢?」在此,父母要注意到孩子的年齡階段和語言智能的發展水平,如孩子較小,語言描述上有一定困難,父母則應該協助孩子將故事講下去,不要用一連串的問題嚇壞了孩子。­
爸爸媽媽可以把讓孩子續編故事當作一次教育中的「放手成長」,或許孩子不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把故事續編得很合情合理,但這並不代表孩子沒有想像力。有時,他們只是不善於表達罷了。只有父母真正地放手讓孩子去想像,並用溫和、積極的語言進行誘導,才能使孩子真正獲得語言智能提升的契機。這種方法對發展孩子的想像力,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作用非常大。­
☆方法4、做好「講、看、聽、引」四個方面­
「講」 包括家長講和幼兒講。每天,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分層次地為幼兒選擇一些多元化的閱讀材料講給幼兒聽,也可根據幼兒的閱讀水平,讓幼兒來穿插故事內容或續編故事,這樣,不僅密切了親子關系,還使孩子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
「看」 在當今的信息社會,家長不僅要為孩子提供適合的讀物,而且還應引導幼兒觀看與視覺刺激有關的多媒體材料如課件、音像資料等;也可教幼兒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與符號,或在逛街時帶幼兒認識馬路上的交通標志、商店名稱、馬路路名等等,這些都是早期閱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聽」 孩子故事聽得多了,看得多了,慢慢地就有了自編故事的慾望。這時家長應耐心地聽孩子講述他的小故事,並可以引導孩子復述故事或者背誦《百家姓》、《千字文》的內容,不管孩子復述(背誦)的如何,都要對他的努力和進步表示肯定。­
「引」 在早期閱讀活動中,家長應以游戲方式、玩具性質引導幼兒自由地去閱讀書籍。在閱讀過程中,家長還要根據實際閱讀情況,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背景,展開豐富的想像,推測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等手段來幫助幼兒掌握基本的閱讀技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閑暇時,家長應多帶幼兒去圖書館或書店,引導幼兒喜愛閱讀的環境。­
☆方法5:手指點讀­
比起以上3種方法來看,「手指點讀」似乎相對來說比較刻板,它需要孩子和父母更大的耐心和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手指點讀對於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剛開始讓孩子學習手指點讀時,您可能會發現他存在手眼不協調的困難,這時,父母可以先講到什麼地方、用手指點到什麼地方,讓孩子的眼睛跟著父母的手指移動。隨後,父母可以拿起寶寶的小手,講到哪兒、指到哪兒。在手指點讀時,父母可以故意放慢一些語速,將相關的圖片或文字都用重點語氣突出一下,這樣,下次寶寶講故事時的點讀就會很順利地展開了。­
手指點讀時,首先要大聲地念出書名,讀書的速度要讓寶寶與點讀的速度相符。讀書的聲音要不斷地變化,根據情節調整音量、速度和語調。­
☆方法6:有問有答­
看了上述的幾種方法,也許您會認為只有故事書才適合寶寶閱讀,事實並非如此。自然科學類的叢書也是寶寶們非常喜愛的一類圖書,看這樣的圖書,用互動提問式的閱讀方式最為適合。我們就以《網路知識寶典》為例,來說一下互動提問式的閱讀。­
閱讀前,父母可以激發孩子們小腦瓜里的「十萬個為什麼」,如: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為什麼會有白天和黑夜?小鳥為什麼會飛?魚為什麼睜著眼睛睡覺……讓孩子帶著這些問題開始到書中去進行探索之旅。­
閱讀中,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來個小小的知識競賽,看看誰看書看得仔細、知道得多、回答得快!爭論和搶答的過程也是很好的一種閱讀氛圍,因為具有爭議性的問題可以激發再次閱讀或更深入地閱讀,從書本上尋找正確答案。­
求知慾是最直接的閱讀契機,用一問一答的方式激勵孩子在書本中探索、思考,一定會使孩子愛上閱讀。­
當孩子愛上閱讀、愛上知識時,父母可以以「不100%滿足孩子的求知慾」的辦法來進一步激勵孩子。如孩子感興趣的故事可以留一個懸念明天揭曉。這樣孩子的求知慾和對知識的渴望會被激發到最高水平。­
有問有答的互動提問式閱讀適合年齡比較大的孩子,因為他們有一定的認知能力,求知慾也較為旺盛。­
☆方法7:鼓勵孩子講故事­
當孩子掌握了一定的故事以後,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在大家面前「表現」。這種表現可以是講故事,也可以是給孩子展示自己「博學」的機會。讓孩子體會到閱讀帶給他的成就感,從而引發他進一步閱讀的動力。如果您的寶寶是個性格內向、羞怯的孩子,讓他為您講故事,是很好的鍛煉手法。您在聽故事過程中的任何一個反饋,對他來說都是一種鼓勵。­
☆方法8:欣賞孩子的進步­
無論孩子對書本內容作成何種反映,家長一定先贊美他的表現,再提出可能未思索到的問題供他反省。孩子的閱讀信心是培養閱讀興趣的先決條件,而閱讀信心的建立,往往來自於父母親真誠的贊美和鼓勵。­
二、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具有何種教育特點­
孩子的成長需要不同的營養來滋潤他們的心靈,啟迪他們的智慧。而且孩子的智力發育也需要角度的刺激,來培養不同的能力。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閱讀不同種類書籍對孩子的作用。­
1、國學類讀物。­
讀熟《百家姓》、《千字文》、《增廣賢文》、《論語》對孩子們的好處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便於迅速認字,迅速學會三千左右的常用漢字。這類讀物是以韻文形式寫成的,排列整齊,平仄押韻,非常便於記憶。其次,能夠使孩子們迅速地對禮儀文化、道德修養、歷史知識、成語典故等有個大概的了解,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這些都是基本的文化知識,集中起來學習,容易掌握。再次,能夠訓練孩子們的記憶能力,促進大腦的發育。這種三個字一句和四個字一句的韻文,讀起來上口,記起來方便,小孩子樂於接受,堅持一段時間,就能形成記憶習慣,提高記憶能力。推薦國學系列目的就是開發孩子記憶潛能與智力,幼兒正處於記憶力和直覺力的飛速發展階段,國學系列可以很好地訓練提升這些能力。­
2、睡前故事。­
良好的睡眠習慣是保證孩子身體健康和智力發育的重要環節。睡前故事可以讓孩子離開電視,在若有若無的音樂聲中聽著媽媽的聲音,安靜的聆聽美好的故事。這種方式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理解力,而且睡前講故事這種方式對兒童感情上的發展非常重要。通過講故事以及講解白天所發生的事情能夠幫助孩子克服怕黑的毛病,並且有利於孩子日後的成長。聽睡前故事還能加深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交流與聯系,從而使孩子產生一種安全感。另外,睡前是人類的記憶高峰期,在這個時候聽到的東西更容易被孩子記住並再現。­
3、童話、經典故事:­
童話是一種比較適合兒童閱讀的文學題材,通過豐富的幻想和誇張的手法來塑造鮮明的形象,用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和淺顯易懂的語言文字反映現實生活,抑惡揚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童話能讓人長知識,也能讓人快樂。­
好的童話,通過優美的描述把孩子帶入一種美的意境中去。在閱讀的童話的過程中,孩子不僅會豐富詞彙,還會插上想像的翅膀。對於培養孩子豐富的語言和想像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4、民間成語故事:­
民間成語故事是歷史文化和智慧的凝聚,是各個歷史時代產物,它的內容十分豐富,蘊藏著十分豐富的知識和道理。民間成語故事可以開闊幼兒的視野、增長知識;有助於幼兒良好情感、意志品質等的培養。­
5、知識網路系列:­
孩子生性好奇心強烈,對身邊的萬事萬物總是充滿了探索的慾望。幼兒期這種探索慾望能否得到滿足往往對孩子長大後的求知慾有著極大影響。而知識網路系列對孩子最感興趣的生活網路、天文地理、人體奧秘、動植物知識、未解之謎等多方面知識,做了生動有趣、通俗易懂的解釋。為孩子們營造了一個其樂無窮的金色知識殿堂。­
三、孩子在閱讀習慣培養中易發生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小孩看書總是翻頁,不肯細看,怎麼辦­
★這樣的孩子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因為他現在注意力的穩定時間很短,而是由於家長選擇的故事不符合孩子的欣賞習慣或者講得過於沉悶、枯燥。對於這樣的孩子首先家長要先選擇簡短有趣的小故事,如《猴子撈月亮》、《龜兔賽跑》、《烏鴉喝水》、《狐狸和烏鴉》、《狼和小羊》、《小貓種魚》、《狐假虎威》、《北風和太陽》、《自相矛盾》、《掩耳盜鈴》等,在孩子對閱讀具備了一定的興趣和閱讀能力以後,再逐漸增加故事的長度和難度,孩子就容易接受了。­
另外,家長在讀故事的時候要語氣生動,關鍵情節處可以適當停頓或者提出一個小問題,這樣既能讓孩子主動參與到閱讀中來,也可以起到集中孩子注意力的作用。­
2、怎樣教孩子收拾和愛護圖書­
★圖書能給孩子帶來無比的歡樂,伴隨他度過幸福的童年,因此家長都樂意給自己的孩子購買圖書。但是 ,孩子就如何對待圖書?看完圖書後該怎麼辦?不少家長卻忽視了這個具有教育意義的重要課題,結果形成孩子不愛惜物品的壞習慣。有的家長還認為孩子小,亂扔的圖書應該由大人來收拾。這種認識和做法對孩子不利。家長應不失時機地培養孩子整理圖書的習慣,切不可認為是小事而掉以輕心。 ­
教孩子收拾圖書,應先為孩子准備幾只大紙盒或木盒子,或給孩子一個高矮合適開合方便的抽屜,也可將成人的書架騰出一格或一角讓他放圖書,否則要求就會落空。 ­
當孩子兩歲後,便可讓他學習收拾玩具和圖書。開始以成人收拾為主,請孩子幫助遞拿,並告訴孩子:「小圖書和你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了。」天天如此,孩子就會懂得圖書看完後要收拾好。漸漸地可讓孩子在成人的提醒下,把圖書放到指定的地方,由成人幫助放整齊,一直到他會自己收、自己放好。到了五歲左右,應教孩子會按類別把圖書擺放好,並能按書本的大小放整齊。當孩子學會以後,應當完全由他自己去做,家長只要適時地檢查,提出要求就行。 ­
「習慣成自然」,通過成人之間一致、一貫的要求和孩子逐日的練習,孩子不僅能養成收拾圖書的好習慣,而且隨著這個良好習慣的不斷強化和遷移,還能做到收拾好自己使用過的其他東西,如畫完畫後的紙、筆,掃完地後的掃帚和畚箕,脫下的衣服等。及至升入小學後,孩子在成人的指導下,也能很快學會自己整理文具用具及書包等。 ­
成人能在日常生活中從點滴小事開始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以及生活有序、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這將會使孩子 終生受益。­
3、孩子太小,會把書弄壞,是否需要等他長大一些會愛護書了再買?­
★剛開始接觸閱讀時,孩子還不知書為何物,父母的讀書聲,便是給孩子帶來書的印象的第一步。由於他們並不了解紙張的性質,也不知道書一旦撕了內容也就破碎了,更不知道用多大的力量就會把書撕壞,孩子撕書就在所難免。那麼,怎麼讓孩子盡快度過「撕書期」呢?也許,半個故事的「折磨」,與父母一起補書的體驗,都會促使孩子漸漸掌握護書的要領。­
4、孩子非常喜歡看書聽故事,但書里有一點傷心、緊張的情節,他就會哭,這正常嗎?­
★這是一種正常的表現。一方面可能這樣的孩子相對敏感一些,另一方面也說明他聽故事聽得很投入,暫時還無法區分虛構的情感和真實的情感。大人可以先盡可能地避免選擇讀太刺激的故事,也可以想想辦法,在讀這類故事的時候幫助孩子從故事中跳出來。­
怎樣幫助孩子跳出故事呢?可以嘗試在講故事時掌握節奏,到了孩子可能會感到有點刺激的地方,大人可以輕松地問個問題,請孩子猜猜後面發生了什麼事情,孩子往往會把自己的願望加進去,那麼大人也不妨嘗試根據孩子的願望修改故事。同一個故事,其實可以變化出多個不同的結果,如果大人能引導孩子參與編故事,那麼由孩子自己編出來的故事,自然更容易接受,而且知道了「原來故事就是這樣編出來的」,孩子就能在故事中「出入自由」了。­
5、講故事時,有些詞孩子還聽不懂。是不解釋繼續念下去,還是停下來講解呢?­
★這個問題的確涉及一個兩難的選擇:一方面,父母在講故事時過多被打斷,有可能損害故事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讓孩子一路困惑地聽故事,又不利於真正理解、享受故事。所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既要讓孩子喜歡聽,又要讓孩子聽懂。如果孩子自己提問,應該為他講解一下;如果孩子不問而且興致也很高,那就繼續念下去吧。無論是在講故事的過程中,還是在講完故事之後,大人都可以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問題,輕松自如地聊一聊。這種交流越是隨和自然,越是能引發孩子的興趣,而且能大大幫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
6、寶寶喜歡我讀書給他聽,但我發現好多內容他都不理解。我給他讀的時候偶爾會問一些書中的問題,他一般都不會回答,也很不願意回答,我該怎麼去引導他呢?­
★當遇到這類問題是,家長可以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如角色扮演等把故事講得更形象些,也可以和孩子聊一聊故事裡有趣的情節,這樣可以加強孩子對書的理解。還可以把一個故事多講幾遍,然後故意講錯,看看孩子的反應。很多時候孩子會說「不對,不對」,糾正大人故意講錯的地方。但是如果講故事時過多地給孩子提問題的話,孩子就會覺得聽故事不是享受,而是一種負擔了。過於頻繁和不夠巧妙的提問往往會干擾孩子全心全意地享受聽故事的樂趣,不受孩子的歡迎!在沒有提問的壓力下,孩子們會更容易接近故事本身,並能從中體會到大人無法體會到的樂趣。­
7、給他讀書的時候,他根本不理會,我讀我的,他玩他的。我該怎麼辦?­
★當孩子對您的閱讀方式不剛興趣的時候,家長不妨改變一下讀書的方式,讓閱讀的過程更為親情化、游戲化。適當增加一些身體接觸,幫助他集中注意力。比如把孩子抱在腿上,指著書上的人或物,告訴孩子他們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比如故事《司馬光砸缸》,家長可以先讓寶寶看看插圖,然後告訴他:這個小朋友叫司馬光,他特別聰明,有一天他的小夥伴遇到了危險,司馬光非常機智的將小夥伴救了出來,你知道他用了什麼方法嗎?通過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來調動孩子的興趣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孩子可能會說出很多他們想像中的方法,不管孩子說的多麼幼稚都要多鼓勵孩子:「嗯,真不錯!」現在我們來看看司馬光用了什麼樣的方法好嗎?逐漸地,孩子就會慢慢地喜歡上書,會更好地參與到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