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古典 » 佛學入門讀什麼經典
擴展閱讀
動漫使用如何選擇馬克筆 2024-06-28 08:14:15
教育類投稿哪些公眾號 2024-06-28 08:13:36
初二上英語知識導圖 2024-06-28 08:10:35

佛學入門讀什麼經典

發布時間: 2024-06-23 03:37:49

❶ 鎯沖逛經鏁欎竴涓鍒濇ュ叏闈㈢殑浜嗚В闇瑕佽葷殑涔︽湁鍝浜涳紵

1銆佽佷簡瑙d經鏁欙紝蹇呴』瑕佽匯婇噾鍒氱粡銆嬶紝瀹冨叏鍚嶄負銆婇噾鍒氱粡鑳芥柇鑸鑻ユ嘗緗楄湝緇忋嬶紝褰掍簬鑸鑻ラ儴銆傛槸瀵逛經鏁欑簿紲炵殑涓縐嶆渶閲嶈佺殑闃愰噴錛屽崡鐜鐟懼厛鐢熷氨璇勮鴻繖鏈涔﹁達紝瀹冭秴瓚婁簡涓鍒囧畻鏁欐э紝涔熷寘鍚浜嗕竴鍒囧畻鏁欐с傛槸瑕佷簡瑙d經鏁欏唴娑靛繀璇葷殑涓鏈涔︺傚皬緙栨湰浜轟究鏄鍥犱負榪欐湰涔﹁屽逛經鏁欎駭鐢熺殑鍏磋叮銆
2銆佷換緇ф剤鍏堢敓鐨勩婁腑鍥戒經鏁欏彶銆嬶紝鏈濂椾笡涔︼紝璇﹀敖鐨勪粙緇嶄簡浣涙暀鍦ㄤ腑鍥界殑鍘嗗彶鍙戝睍錛屼粠鍙插︾殑瑙掑害瀵逛腑鍥戒經鏁欑殑鍙戝睍鏈変簡澶х殑瑙嗚掑拰緇熺癸紝寰堥傚悎瀵瑰巻鍙蹭篃鎰熷叴瓚g殑涔﹀弸銆
3銆佸g盡鏋楀厛鐢熺殑銆婁經鏁欏嶮浜旈樸嬨傚h佺殑鐮旂┒鍗佸垎椹蟲潅錛屽叾涓浠栧逛簬浣涙暀鐨勭爺絀跺嵈鏄闀挎椂闂寸殑錛岃櫧鐒朵粬鏈浜轟笉鏄浣涙暀寰掞紝浣嗕粬鍦ㄦ湰涔︿腑浠ラ┈鍏嬫濅富涔変負鍑哄彂鐐癸紝榪愮敤浜嗚京璇佺殑鏂規硶錛屾潵闃愯堪瀵逛簬浣涙暀鐨勬佸害銆
4銆佸お鉶氭硶甯堢殑銆婁經瀛︽寚鍗椼嬨傝繖鏄榪戜唬絎涓鏈鐢卞嚭瀹舵硶甯堟墍鎾板啓鐨勪經瀛﹀叆闂ㄤ功銆備綔鑰呭お鉶氭硶甯堜簯娓歌タ媧嬶紝浼犳挱涓鍥戒經鏁欐枃鍖栥傝岃繖鏈涔︾殑鏈韜錛屽垯鏄瀵逛簬浣涙暀鐨勪竴浜涘熀鏈姒傚康鏈夋墍闃愯堪銆
5銆佹瘮灝斅鋒嘗鐗圭殑銆婄┖璋峰菇鍏般嬨傝侀忚繃涓嶅悓鐨勮嗚掓潵瑙傚療鍚屼竴浠朵簨鐗╂墠鑳藉彂鐜板叾鏈鐪熴傝繖鏈涔︽槸鐢辯編鍥借憲鍚嶆眽瀛﹀訛紝浣涘﹀﹁呯殑姣斿皵路娉㈢壒鎵鍐欙紝鏄涓鏈瀵逛簬涓鏈閲嶈佷經鏁欑粡鍏搞婂績緇忋嬬殑娣卞害瑙h伙紝鎬佸害鏂板囷紝瑙傜偣鏄庣『錛屽ぇ瀹舵湁鏈轟細涓瀹氳佽昏昏嫳鏂囧師鐗堛
6銆佹槦浜戝ぇ甯堢瓑浜烘墍钁椾功鐨勩婂傛潵濡傛効銆嬨傝繖鏄涓濂楃紪杈戠殑涓涗功錛屾敹綰充簡榪戠幇浠e嚑涔庢墍鏈変經鏁欐嘲鏂楃殑銆婇噾鍒氱粡銆嬭叉紨錛屽廣婇噾鍒氱粡銆嬭繘琛屼簡娣卞害鐨勯槓閲婏紝灝芥儏鐨勫彂鎺樺嚭銆婇噾鍒氱粡銆嬫湰韜鐨勯瓍鍔涳紝浣挎垜浠鑳藉廣婇噾鍒氱粡銆嬫湁鏇存繁鍏ョ殑鐞嗚В銆傚嶮鍒嗘帹鑽愭湁涓瀹氬熀紜鐨勫叆闂ㄨ呴槄璇匯
7銆併婂湴鈃忕帇鑿╄惃鏈鎰跨粡銆嬶紝鏈涔︽槸浣涙暀鐨勯噸瑕佺粡鍏鎬箣涓錛岃︾粏鎻忓啓浜嗛槑嫻鎻愪笘鐣岋紙鍦扮嫳錛夌殑鏅璞★紝浠ユ伓涓鴻儊錛屽姖浜轟負鍠勩備絾鍏跺疄鐪熸f噦浣涙暀鐨勪漢浼氱煡閬擄紝榪欏彧鏄涓縐嶆柟渚挎硶闂ㄣ傛帹鑽愰槄璇伙紝濂借╄昏呰兘瀵光滀笟鈥濇湁鏇存繁鍒葷殑鐞嗚В銆
8銆佹潹鍗撶殑銆婁經瀛︽$緇熺紪銆嬶紙鐜板張縐般婁經瀛﹀熀紜銆嬶級榪欐湰涔︼紝鍗佸垎搴炴潅錛屽熀鏈涓婂泭鎷浜嗕竴鍒囦經鏁欑殑鍚嶈瘝銆佹湳璇絳夈傜矖璇繪や功錛屽彲浠ュ逛經鏁欑殑瀛﹂棶鍜屽畻鏁欎華杞ㄦ湁鍩烘湰浜嗚В銆傜患涓婁究鏄鎴戜負澶у舵帹鑽愮殑鍏鏈浣涘﹀叆闂ㄤ功綾嶄簡銆
鐗瑰埆鎻愮ず
甯屾湜鏈夌紭鐨勭湅瀹樿佺埛緇欎釜璧炲憲銆

❷ 佛學初學者需要讀什麼經典

1. 看大乘佛經,以盡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凈土諸經》等。

2. 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凈土宗和藏區的大圓滿法。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修的機緣,甚難得!修習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的。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
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不僅僅是開悟,且證量足,能夠灌頂加持,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都是修習大圓滿法的好去處。

3.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念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則心中清凈多矣,故名凈念。凈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卧皆無不宜。卧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凈土宗念佛法門)

而開悟、明心見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一念不生,迴光返照,了了分明,當下抓住,覺性顯前——《大手印淺釋》

《金剛密乘大圓滿》:有所謂:「內觀心性,向內觀!」之口訣。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觀。
此偈誦的意思是說:使能想、能念之心識,向它自己稍微地內轉;稍微地內向;輕微地內收,這樣便能認識本覺。華智仁波切說由此不能認識的話,便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認識了。當以自心稍許向內輕微地觀於它自身的時候,會有一種遠離一切散亂分別的赤裸明清,這就是覺性。

念:
南無(音:那摩)阿(音:a) 彌陀佛
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4.修行需要先消業障,在消業障方面《地藏菩薩本願經》甚佳,讀經、念: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名號。
《地藏菩薩本願經》: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益,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能即生開悟

❸ 佛學入門相關書籍有哪些推薦

推薦12本佛學入門書
佛法講聞、思、修。如何聞法?看書,是最方便的途徑。佛法經論浩如煙海,對於初學者,如何選擇入門的書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本書苑為方便各位網友,特列舉如下書單。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閱讀習慣,這個書單也只是本人比較喜歡的,供大家參考即可。

1、《中國的佛教》

作者:潘桂明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這是一本小冊子,只有204頁,開本也很小,卻非常適合初學者。學習佛法,首先要學習佛法的歷史。就像我們談戀愛,肯定要首先了解對方的身世:哪裡生的,在哪上的學,在哪兒工作,父母是干什麼的……學習佛法的歷史,也是了解佛法是如何產生的、如何發展的、如何傳播的,為什麼成了現在這個模樣。這是學習佛法的第一步。這本小冊子言簡意賅的闡述了佛法的產生、發展和傳播的過程,重點介紹了佛法在中國的流變過程,非常值得一讀。

2、《為居士說居士法》

作者:印順法師 出版社:中華書局

印順法師(1906-2005)是當代著名高僧,網路全書式的佛學泰斗。一生倡導人間佛教,著書四十餘種,共計800多萬字,其學術水平受到海內外佛教界和學術界的推崇。印順法師自稱不屬於佛教的任何宗派,他的著作能夠盡可能接近佛法的本來狀態。這本《為居士說居士法》,准確來說是個文摘,節選了他一些著作中的文章、演講錄等,都是關於居士如何學佛的。內容通俗易懂,值得各位讀讀。

3、《人間佛教論集》

作者:印順法師 出版社:中華書局

這本也是印順法師的著作。也是文摘。這本書是印順法師關於「人間佛教」的重要開示。在本書中,印順法師提到:「佛陀怎樣被升到天上,我們還得照樣歡迎到人間。人間佛教的信仰者,不是人間,就是天上,此外沒有你模稜兩可的餘地。請熟誦佛陀的聖教,樹立你正確的佛陀觀;諸佛世尊皆出人間,不再天上成佛也!」(見第67頁)我們在人間生活,離不開人間。學佛終究不是逃避,是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4、《佛法概論》

作者:印順法師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印順法師1944年在重慶講《阿含經》,講稿後來在香港出版,被取名為《佛法概論》。《阿含經》是三藏經教的源頭,研究佛法的本質,不能不了解《阿含經》。本書苑即將出版的書籍《雜說<雜阿含經>》也重點參考了這本書。《阿含經》更接近釋迦牟尼當年講經說法的實態。讀了這本書,我們會對佛法有全新的認識,對於貶低「小乘」的說法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本書雖然只有十萬多字,但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5、《禪宗是什麼》

作者:胡適 出版社:灕江出版社

太虛大師說:「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禪」。禪宗是中國的原創,是中國佛教對印度佛教的全面的改革。在中國談佛法、佛教,如果不了解禪宗,是非常遺憾的。中國現存的寺院,大部分都是禪院;當今著名的佛教大師星雲大師,也是禪宗的大師。胡適是現代著名學者、文學家、哲學家,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本書收錄了胡適先生關於禪宗的幾篇重要的論文。尤其是他在闡述中國禪和印度禪的區別方面,非常有見地,深入淺出,值得各位一讀。

6、《佛教三寶原理奧義解》

作者:多識仁波切出版社:甘肅民族出版社

中國的佛教除了漢傳佛教,還有藏傳佛教。多識仁波切是西北民族學院藏語言文學系教授。他寫的這本書,用非常易懂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博大精深的藏傳佛教。他說:「藏傳佛教屬清一色的中觀派」。通過這本書,我們會對佛法的「中觀論」有初步的了解。「中觀論」作為大乘佛法的重要論述,對我們學習佛法有重要的啟示。

7、《正見:佛陀的證悟》

作者: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們講解了佛法的四法印:諸行無常、諸漏是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所謂四法印,就是區別佛法和非佛法的四項基本原則。作者說:「佛教與世界上其他的宗教有什麼不同?我相信四法印提供了答案的精髓,而我試圖將這些艱深的概念,以我所知最簡單的語言來說明。」

8、《金剛經說什麼》

作者(著述):南懷瑾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南懷瑾(1918-2012),對儒、釋、道都相當精通,因博學廣聞而被眾多學子尊稱為「南師」。《金剛經》是佛學必讀的經典。大師對《金剛經》的講解非常精妙,言辭又非常淺顯易懂。這本書是大師1980年在台灣為十方書院的學員和研究所講課的記錄,由劉雨虹整理。大師在書中說:「不苦就是樂」,值得我們好好品味。

9、《四十二章經》

主編:賴永海譯註:尚榮出版社:中華書局

《四十二章經》是從印度傳到我國的第一部佛教經典,也是我國最早譯出的佛教經典。因經文分為四十二段而得名。這部經的形式很像論語,大部分經文都以「佛言」開頭,很像「子曰」。經文簡約平實,用了很多比喻,非常適合初學者看。通過這部經,也能了解佛法剛傳入我國時的實態。

10、《金剛經.心經》

主編:賴永海 譯註:陳秋平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佛法的核心是般若。般若與慈悲被稱為大乘佛法成佛的兩大資糧。《金剛經》和《心經》是濃縮的《大般若經》。兩部經可以說是佛經經典中的經典。兩部經的核心思想都是「緣起性空」。《金剛經》側重於破外相,心不住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經》側重於破內執,「心無掛礙」,「遠離顛倒夢想」。這兩部經的解說版本不計其數。中華書局的這版比較嚴謹,解說也比較簡要,適合初學者閱讀。

11、《壇經》

主編:賴永海譯註:尚榮 出版社:中華書局

中國僧人撰寫的著述中,唯一被冠以「經」的經典,就是六祖慧能的《壇經》。足可見《壇經》在中國佛教的地位。中國佛教以禪宗為主要特色,而《壇經》是禪宗的重要經典。「《壇經》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為『即心即佛』的佛性論、『頓悟見佛』的修行觀,『自性自度』的解脫觀。」(中華書局出版的這本《壇經》前言)

12、《維摩詰經》

主編:賴永海 譯註:賴永海 高永旺 出版社:中華書局

「《維摩詰經》是對中國佛教影響最大的一部經。不論是中國佛教代表的禪宗,還是成為現、當代佛教主流的人間佛教。」(中華書局出版的這本《維摩詰經》的總序)維摩詰是個大居士,對佛法有深刻的領悟。他說:「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這是人間佛教的總綱。他提出的「不二法門」,是整個中國佛教的方法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