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說現代文學經典化進程深深影響了中學語文教材的文選。
因為中學語文裡面有大量的現代文學經典。
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進入中學語文教材的過程從一定意義上講就是現當代文學傳播、再闡釋和「經典化」的過程。語文教材是文學作品選的一種存在形態,是文學史的另一種呈現方式,它為我們展示了更為感性鮮活的文學面貌。
根據《新課標》對語文教科書編寫的要求,主要改變方向是選文要凸顯現代化、世界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教科書編寫要突出時代和現代特色,要更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和社會實踐。但是,目前語文教材針對現當代文學數量和所佔比例並沒有做出明確要求,根據《新課標》標准,現當代文學應在教材中至少佔據一定的比例。判斷教材作品的年代歸屬主要以作家創作的時間為准,其中1917年至1949年7月所創作的作品被稱作現代文學,當代文學作品劃分時間點是指1949年至今的文學作品。現代文學入選教材數量要比當代文學要寬泛,目前高校語文教材中兩者數量之比接近2:1。[2]當代文學創造背景與當今大學生生活環境相差不算遠,容易拉近與學生距離,從而排除由於時間跨度、歷史背景、風俗習慣等因素導致學生理解差異和解讀困難,講授這部分內容最容易引起師生共鳴。這種教材編纂結構反映出《新課標》對語文教材編寫的要求,目前高校教材中當代文學占整體現當代文學的比例較高,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利於實現語文教學大綱目標。
現當代文學作品通過優美的語言表達豐富的情感,這些語言充滿了作者的獨具匠心,而學生通過閱讀作品在鑒賞語言過程中充分提升文學感悟能力,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充分引導。首先帶動學生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在對文本閱讀後能夠有親身體會,做到欣賞優美語言並提高表達水平,要求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充分發揮想像力,自己置身於教材環境中,對文字之美有感受和體驗。其次,可以引入課堂討論環節,要求學生充分表達體會到的文字之美,促進交流和相互學習,做到思想開拓和思維活躍,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