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典伴我行》作文600字
中國有五千年的源遠流長的文化,所以,中華兒女從小就與經典閱讀結下了不解之緣。 剛上小學時,每天早上晨讀,都讀一本較大的國學經典誦讀本,裡面有《三字經》、《大學》、《老子》、《中庸》、《論語》等經典篇目。要說誦讀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樂趣和便利呢?請聽我慢慢道來吧。 有一次,弟弟從門外悶悶不樂地走進來,「砰」地一聲關上了門。看他那悶悶不樂的樣子,我就知道肯定發生了什麼事,便問:「怎麼了?瞧你那嘴撅的。」「哎喲,還不是那個橫行霸道的同學,我昨天只不過隨口答應了一下把我的那盒水彩筆給他嘛!」「嗯,這件事是他不對,你不就隨口答應他給他水彩筆嘛!他那麼霸道干什麼。」這時,爸爸從書房出來,也看見了弟弟剛才那副悶悶不樂的樣子,問我:「你弟弟怎麼了?」「咳,他隨口答應同學給人家一盒水彩筆,可那位同學非逼他給。我覺得是那位同學不對。」「呵呵,張辰,你還沒說到點子上。古人說『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你弟弟那個同學做的是不好,太輕率了,但你弟弟也有不對的地方,既然答應給人家水彩筆就一定要給。」「可……可他只不過是隨口答應罷了。」「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許下的諾言都要兌現。」聽了爸爸的這番話,我好像懂了什麼。 在以後的學習中,古人的一言一行越來越深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們也將與經典一路相伴……
② 中華經典伴我行 500字作文 求原創
在我還對周圍一切都懵懂無知的時候,媽媽就常在我耳邊經常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稍稍懂事時,媽媽又給我逐字逐句地教我:「人之初,性本善……」,從此以後我便深深地迷上了國學經典。
上了小學後,我每次做作業都很不認真,甚至是邊做邊玩。媽媽很生氣,在暑假時和我溫習了之前學過的《論語》,論語中有一句「學而不知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深深觸動了我。它告訴我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僅靠認真,學習不會有多大的進步;只掌握思考方法,卻不認真,成績也不會好。只有兩樣具備,才能取得好成績。每當我做作業時,思想准備又「開小差」時,我都會用這句話來激勵自己。果然,在新的學期,我的成績越變越好,媽媽也把這一切看在眼裡,心裡很高興。
9歲半時,我開始有些叛逆,愛對父母亂發脾氣,於是,爸爸買了一本《弟子規》給我讀。當我讀到「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這幾句時,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對之前的所作所為後悔。
去年的母親節,因為我讀了《遊子吟》,所以我過得很有意義。那是因為媽媽還沒下班,我就偷偷地把飯煮好,又煮了幾個菜,等媽媽下班回家,我一聽到媽媽用鑰匙開門的「咔咔」聲,就把飯菜用罩子罩起來。看見媽媽疲憊的臉,我的心酸酸的,淚珠差一點就掉了下來。媽媽看到了我煮的菜,很感動,緊緊地抱著我,像怕我跑掉似的。吃飽飯後,我拿出我的「秘密武器」捶背玩偶!我用它那圓圓的「錘子頭」幫媽媽捶背。我看媽媽落出心滿意足的微笑,心裡太高興了!
後來,我在學校又參加了「中華頌」之類的朗讀比賽,都是因為平時多看了國學之類的書,我才能一次又一次的獲得好成績。
國學經典誦讀,您不但給我學習、生活帶來了幫助,還讓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您是我生命里一盞明亮的燈,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未來的路就算再崎嶇坎坷,我也會迎難而上。我愛您!
③ 讀書經典伴我行 徵文
都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細細品來果真如此。
每一本書都有它的內涵,若得其精華。心情甚喜!
話說愚公移山。其精神可嘉,但卻不可取。棄而不舍的精神很是難得。可惜愚公只所以稱為愚公。就因為他不會動腦子。以至為了一座大山要犧牲幾輩子子孫的勞累去完成。雖說可以造福後代,可是犧牲的代價也是大的驚人。
我認為書會給世人帶來很多益處。可是書他們是讀了,卻只停留在表面。說書中故事精彩不實用。我也有讀其書,收益卻是十分的可觀。後來我明白他們沒有得到收益的真正原因了。原來他們根本不會讀書。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說明讀書就是象吃飯一樣,要邊吃邊吸收才行。當然吸收的多少也是因人而異。
有謀者可為將。而帥才則能充分利用別人的長處為自己服務。我的一個朋友就很聰明,善於此道。不過真正的帥才還是要有些真東西,不然勝算的基數總是不高的。
著名老作家柳青曾有這么一段名言:「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錯走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是的,在我人生的十多個春秋里,書,就像茫茫大海上導航的燈塔,似漫漫長夜裡閃爍的北斗,成為我永恆的記憶和寫不完的話題。
中國古代有句名言:木秀於林,風必催之;堆出於岸,水必湍之。 我從自己的經歷中深深地體會到:真正的人生,是與書同行的。
④ 作文國學經典伴我行100字
中國有五千年的源遠流長的文化,所以,中華兒女從小就與經典閱讀結下了不解之緣。 剛上小學時,每天早上晨讀,都讀一本較大的國學經典誦讀本,裡面有《三字經》、《大學》、《老子》、《中庸》、《論語》等經典篇目。要說誦讀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樂趣和便利呢?請聽我慢慢道來吧。 有一次,弟弟從門外悶悶不樂地走進來,「砰」地一聲關上了門。看他那悶悶不樂的樣子,我就知道肯定發生了什麼事,便問:「怎麼了?瞧你那嘴撅的。」「哎喲,還不是那個橫行霸道的同學,我昨天只不過隨口答應了一下把我的那盒水彩筆給他嘛!」「嗯,這件事是他不對,你不就隨口答應他給他水彩筆嘛!他那麼霸道干什麼。」這時,爸爸從書房出來,也看見了弟弟剛才那副悶悶不樂的樣子,問我:「你弟弟怎麼了?」「咳,他隨口答應同學給人家一盒水彩筆,可那位同學非逼他給。我覺得是那位同學不對。」「呵呵,張辰,你還沒說到點子上。古人說『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你弟弟那個同學做的是不好,太輕率了,但你弟弟也有不對的地方,既然答應給人家水彩筆就一定要給。」「可……可他只不過是隨口答應罷了。」「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許下的諾言都要兌現。」聽了爸爸的這番話,我好像懂了什麼。 在以後的學習中,古人的一言一行越來越深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們也將與經典一路相伴……
⑤ 求《經典伴我行》500~700作文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第三次翻開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彷彿進進了一種境界。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以智和勇來依次展開的,但是我以為智永遠是勝過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的十五萬雄師。此種例子舉不勝數。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劃謀,勇不當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的。像漢室劉蟬,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心甘情願的把蜀國獻出,最後竟然上演了讓天下人(笑逐言開)恥笑的事情,樂不思蜀。誰會想到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能做出這樣的時移俗易的事情來呢?
有勇無謀,大敵當前,只能拚死征戰。呂布,顏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假如呂布在白門樓服從謀士的計謀,何必被曹操弔死在城門上呢?假如顏良把劉備在河北的事情和關羽說清楚,哪兒至於被義氣的關羽所砍呢?古人雲:大勇無謀,禍福占其,禍居上,福臨下,進陣必中計,死無不目。
我以為書中的人物是這部小說的靈魂,主角劉、關、張三人在其漂盪中原到建立蜀國的過程中充分表現了仁、忠、勇三種典範的英雄氣概,最為人稱道的,莫過於「劉玄德攜民渡江」、「美髯公千里走單騎」、「張翼德大鬧長板橋」等情節,而書中的諸葛亮成了智的代表,天下變數盡在把握之中,不得不提的是,姜維也被描繪成忠孝智義兼具的棟梁之才,而一代軍事家曹操由忠於大漢變到大***大惡的險惡丞相的心理變化也被描寫得淋漓盡致,可見這部書對人物特徵刻劃之精細堪稱古代長篇小說之首,真千古奇書也。
而三國演義一書,由宋朝開始有書藝人用之作題材,只不過都總是沒有連貫性,不過何以我會言及書藝人?實在書中也有很多宋朝的影子。
三國演義中,最為所熟悉的都算是關羽了,關羽是書中最忠之人,而當代由於朝廷重用文人,因此不論任何讀書人,都會追求忠君愛國的境界,「忠臣是英雄」這個道理令關羽與有鬼神之智諸葛亮並列,可見書中人物因「忠」的地位提升是如何明顯,相對地,***相曹操只因「挾天子,令諸侯」而成了千古罪人,這個情況大抵只會出現在尊儒的宋朝。
⑥ 讀書經典伴我行 徵文 1500字
漫漫人生路,書香伴我行。 曾經年少也追夢,如今年過不惑,我開始知道隨緣,少年時的許多固守漸漸釋然,然而,對於書籍的熱望卻依然執著。世間千般樂,書香最迷人! 早年身居陋室,讀孟子後,手書一條幅:「養我浩然正氣」掛於室內,並自名陋室為「養氣軒」。在集客廳、廚房、卧室等多功能於一體的一間斗室,最大的家當就是書桌、書櫃。那時,書生意氣正濃,讀書幾乎是唯一的業餘生活。夜,靜悄悄的,明月臨窗,書香入夢,「三更有夢書當枕」「半床明月半床書」,生活如此清貧卻又如此浪漫! 而今房子是夠住了,但書仍是滿屋子堆放,「無事亂翻書」已成習慣。 我讀書很雜,什麼都讀,從中外名著到哲學經典,從理工農醫到軍政史冊,從諸子百家到現代科技,從厚重歷史到輕松隨筆……甚至一本英文原著我也會抱著啃幾天。出差在外最不會少帶的是書,工作之餘總有一卷在手,即使隨手一張報紙,也可讓我「又得浮生半日閑」! 古人雲:「書中自有千鍾粟」,而我,讀書不為稻粱謀! 我讀書,為了不辱職責,不誤蒼生。我的底子薄,原始學歷是「文革」時的初中畢業,七年半的學校生活大約只把我領進了讀寫算的門。走上講台,也純是偶然,開始的時候,心裡滿是愧疚與忐忑!學高為師,我不夠資格;傳道授業,我無法勝任。然而,在當時我別無選擇!子曰「教學相長」「學而不厭」,兩千年優良的師德傳統對我具有極其現實的指導意義,我惟有手不釋卷,拚命讀書。 1986年,在獲得自學考試的專科文憑之後,我又開始了本科的學習,讀到一半,因為種種原因而中斷,沒想到年過40,竟還有熱情去續考,於是,在間隔18年之後,我又去報了名。一些熟人碰到我,感到很不解,問我現在還要這一紙文憑干什麼?看到和許多差不多是晚輩的後生同堂考試的時候,我也覺得有些不適時宜,其實,我只是為了找一個讀書的理由而已。去年,完成了全部課程的學習,去湖北大學報名參加畢業考核的時候,呈交的結業證書有幾個是18年前的,工作人員感到很驚訝,看了看我,笑著說:「你這證書再過幾年可以成為文物了。」我笑著回答說:「是啊,一個本科讀了20年,我這算是終身學習的典範呢!」 我讀書,還為不落伍。西方曾有名人說過:「如果今天我們不能生活在未來,明天我們將生活在過去。」我擔心自己有一天也會生活在過去,所以努力通過學習讓自己活在現在或將來。當互聯網延伸到浠水的時候,我是第一批接入的用戶。我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了電腦及網路一般應用,技術水平逐步由菜鳥升級到小蝦!互聯網在我面前開了一個了解世界的新窗口,讓我們多了一條獲取知識與信息的途徑,我的閱讀也因此多了一種方式——讀網! 我讀書,也為滿足一種興趣。當年對電子技術的狂熱其實並沒有明確的目標,純粹興趣而已。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么漫不經心地學著,竟也達到了不低的水平,在生活圈子,我的電子維修技術曾一度小有名氣,某家電維修培訓班還鄭重聘請我前去兼課。今天,隨著教育現代化的快速推進,我的電子技術居然大有用武之地。
答案補充
我讀書,還把它作為一種修養功夫。夜闌人寂,燈下漫讀,讓心跨越時空,思接千載,神遊萬里,與古今中外大師進行心靈對話,感覺靈魂得到徹底的解放;課間小憩,寄情典籍,在喧囂的塵世間,給流浪的心靈尋一個寓所;閑暇假日,展卷安坐,排除世俗的紛擾,體會五柳先生「結廬在人境」「心遠地自偏」的感覺…… 讀書的感覺真好。
⑦ 知國學學禮儀的作文怎麼寫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為國學,中國文化海納百川而成經典。《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論語》,《菜根潭》……這些都是國學,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國學是先人用盡一生而總結的道理,那是對人生的品讀,那裡有人世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那些都是中國的驕傲,那些沉積著一個偉大的名族不變的精魂,國學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境界,使我們修身養性,教會我們如何做真人,教會我們分清美醜,明辨是非。國學使我們從聖人和智者的叮嚀中品位人生的真諦,從一件小事,從一句話,從一個動作,從一個事物中,我們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國學經典總是引領我們不斷領悟到生命的意義,端正青少年正確的人生態度。
國學,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體會,而國學中的精華,一生也學不完。
《論語》使我們修身養性,德行人生。《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張「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教會我們如何做仁人。《論語》的真諦,就是要告訴大家,怎樣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樣才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怎樣才是真正地對人有「仁愛」之心,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菜根譚》囊括了5000年中國處世智慧的奇書。」這是世人對它的評價。「雲中世界,靜里乾坤;冷靜觀人,理智處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人生就是這樣,要能夠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尋到快樂的因子,要能夠在榮譽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學會堅持。《菜根譚》,它充滿了哲理的味道,充滿了富於通變的處世哲學,充滿了無窮趣味。我覺得《菜根譚》它真的看懂了這復雜的社會,教會了我怎樣面對生活,面對人生。
《道德經》是我體會最深的,它總能用一句短小而精闢的話把我們領到另一種美妙的境界,那裡都是真善美。這就是國學的力量,在國學中一旦看懂人生,便會使生活升華到另一個水平線——不計較得失,無論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種平常的心態去看待,以一顆平靜的心去面對。看輕人生的權勢名利,看穿世間的繁華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諦,超然物外,你就會別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這句話,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這句話也是老子一生的堅守。權勢名利都看輕了,世間就安靜了。
品讀國學,就是在品讀人生。
懂得國學,你就懂得了人生!
國學經典伴我行
弘揚國學文化,傳承民族精神。舉國上下紛紛掀起了學習國學知識的熱潮,無論在校園里還是校園外,國學知識的普及已貫穿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在我們沈陽農業大學研究生院也舉辦了一系列關於「頌讀國學經典,體悟國學之美」的相關活動,同學們積極參與,表現出了極高的學習熱情,在活動的籌備期間,同學們都花盡心思,查找了大量的資料,以期用多種新穎的表現形式將國學的韻味和內涵一一展現出來。同學們紛紛將自己的才藝與傳統的國學經典相結合,為大家帶來了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有的同學展示了自己蒼勁有力、寓意深刻的書法作品,還有的同學進行了慷慨激昂的國學經典名句的頌讀,同時含英咀華,細細品味經典的魅力。在如此濃厚的文化氛圍中,我們與聖賢為友,與經典同行,讓我們在感嘆岳飛「怒發沖冠」的報國之志的同時,不忘感悟「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格;與李白一起吟誦「天子呼來不上船」;和范仲淹一起登樓遠望,心憂天下;同蘇東坡共同吟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攜手張若虛一同贊頌春江月夜的迷人景色……總之,同學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形式來演繹著國學的精神和內涵,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在學校營造了人人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氛圍,同學們也彷彿置身於國學經典的寶庫里,在感悟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的同時,亦加深了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識,增強了愛國主義情感,既豐富了自己的文化素養和品位,同時也推動了國學文化的傳播和影響范圍,從真正意義上將「一國所有之學」推廣開來,著實起到了尊重傳統文化,崇尚文明理念的真正目的。弘揚了中華文明,豐富了師生的精神生活,並發展了專業內涵,對於提高全校師生的綜合文化素養具有較好的示範作用和現實意義。
關於「國學」一說,最早產生於20世紀初,即中國文化轉型的重要歷史時期。為區別於西學,當時人們把我國的六藝五術、諸子百家,統統稱之為國學。五四運動以後,西風日盛,一些國學大師們為保護國學而開始和西學論戰,客觀上鞏固了國學的概念。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學被賦予了更為豐富的內容和更自由的定義。近年來更是出現了「新國學」的說法,而現在對於國學比較普遍的說法則是以儒學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和學術。國學對於我們這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來說,如同浩瀚宇宙中一顆璀璨的星辰,閃爍著美麗迷人的光芒,它維系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生命,影響著人的心智發展。當我們重拾國學的古老文化時,似乎在時間上它離我們很遙遠,而當我們真正對其進行深入理解和闡釋的時候,我們不禁會感嘆當今社會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企業的文化建設和一系列與時俱進的方針政策無處不體現著國學的經典精華。我們探尋科學發展之路,構建和諧社會……有子曾說過:「禮之用,和為貴。」可見禮的應用以和諧最為重要。曾子曾經說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這就告訴我們,研究生--作為當今社會的一個知識分子群體,不能沒有寬闊的胸懷和剛強的毅力,因為我們還擔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而且道路還很遙遠。以實現仁德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嗎?對這一理想的追求直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很遙遠嗎?
弘揚國學的民族傳統,體悟國學的經典魅力不是一句口號,作為我們在不久的將來即將走出校門,經過了近二十年的寒窗苦讀的研究生學子們,無論將來我們從事何種職業,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我們心中永遠都會保留著一份屬於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的傳統精神和文化底蘊。毋庸置疑,國學經典點燃了我們的心智,浸潤了我們的心靈,為我們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我們可以自由翱翔在中華燦爛的文化領域中。與此同時,我們的情懷也隨之優雅起來,氣質美麗起來,靈魂高貴起來,生命豐滿起來,社會和諧發展起來。
⑧ 小學五年級作文
捧一本經典,坐在窗邊,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撲鼻而來,飄散在空中。透著這氣息,我似乎看見老子端坐在樹下修身養性,苦苦尋思「道」的精華;我彷彿看見孔子正盤坐在座位上,不厭其煩地詮釋著「仁義」的可貴;我似乎看見莊子正灑脫地四處游盪,倡導「無為」的真理。我彷彿又回到了春秋時期,歷史永遠停留在了那百家爭鳴的場面。
孟子讓人感悟仁義的博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往今老,尊老愛幼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曾經,在電視上看過這樣一則新聞: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年婦女,不管自己的生活有多艱苦,不管自己的家裡困難有多大,心裡仍舊牽掛著那些孤寡老人,不讓老人受半點委屈。日復一日,終年不變。甚至連她的孩子也將那些孤寡老人當成自己的親人了,也學會去關愛他們了。還有一個故事:一個撿破爛為生的老人竟前前後後收養了七個孤兒,盡管生活條件艱苦,依然忍受各種艱難,將他們撫養成人。也許類似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雖不是聖賢。也許,他們並不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話,可是,他們卻付諸了行動。
老子、莊子讓人感悟無為的博大。「心中無道,方是有道。」乍一聽去,這「無為」的訓導似乎令人十分費解。可細細尋思,生活又何嘗不是這樣。譬如騎自行車,若是騎的時候雙手總是死死地抓住車把子,這樣騎車不是撞上牆壁,就是撞上大樹。但只要你放鬆心情,雙手自然握住車把子,自行車反而運轉自如了。在生活中,如果你太想成功,結果就因為你太在意了,太緊張了!結果,反而失敗了。若放下心中的包袱,以自然的心態去面對,只注重腳下的每一步,不知不覺,成功便來到面前。做任何事都是這樣,只管走好腳下的每一步,成功便在不覺中來臨了。或許,這就是「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吧!
其實,經典就活在我們身邊。哪怕從沒有接觸過經典的人,心中也依然存有經典的。我們所做的所說的,其中無不伴隨著某些經典的影子,蘊含著經典的道理。經典就是這樣,以最樸素的方式活在人們身邊,以最簡單的方式展現在人們身邊,這其中的道理也是最平凡的,讓你用最平凡的心去讀。或許,這就是經典的魅力與精華之所在吧!
⑨ 名著新課堂,經典伴我行的作文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華夏文明璀璨奪目。回首歷史的滾滾長河,不能磨滅 的,是傳承千年,經久不衰的國學文化,在國學經典的叢林中漫步,可以體味 到一種寧靜和祥和。無論你是有雄心壯志,遠大理想,還是閑情雅緻,修身養 性,都可以從這些國學文化中得到你要的東西。古人聖賢留下了很多的經典,它伴著我成長,猶如久旱逢甘霖的禾苗,讓人感到了希望;也像嚴冬中的熱火,讓人感到溫暖;又似盛夏中的一捧涼水,沁人心脾……經典文化從小伴我成長,指引著我,滋潤著我。
⑩ 關於綠色經典伴我行作文大全
人為什麼要讀經典,背經典呢?因為,經典能告訴你做人的道理。你聽,教室里同們學正在津津有味的讀著《弟子規》。
通過學習《弟子規》使我漸漸感悟了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我就講講我讀後的感受吧!
「入則孝」,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是教育我們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因為是他們養育我們。
通過學習弟子規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並且也改變了我,記得那次我和爺爺在談話時,爺爺站著,我卻坐在又軟又大的沙發上,突然,我想起弟子規里那句話:「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我臉紅了,這不是告訴我們長輩和你說話時,他如果站著,你就不能坐,如果他坐下了,你仍不能坐,他要是命令你坐下時,你才可以坐下,我趕忙站起來讓爺爺坐下,並且在爺爺的要求下我才坐下來。我們才繼續我們的談話。
《弟子規》讓我明白,一個人要想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賞識,需要做一個有道德、有點品位的人。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育我們該怎樣做人、處事。我也深深的喜歡上了《弟子規》讓他與我同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