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湖北地方戲有哪些
湖北地方戲有楚劇、漢劇、花鼓戲。
1、楚劇,舊稱哦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清代道光年間鄂東流行的哦呵腔與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孝感市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融合,形成一個獨立的漢族地方聲腔劇種之一,1926年改稱楚劇,是湖北省地區具有廣泛影響的地方劇種。
2、漢劇舊稱楚調、漢調,又名楚腔、楚曲,初步形成於清代康乾年間,至嘉道年間走向進一步成熟。它流行於湖北省,遠及湘、豫、川、陝、粵、皖、贛、黔、晉等省的部分地區。漢劇聲腔以西皮、二黃為主。其中的代表性劇目有《雙盡忠》、《兩狼山》、《生死板》等。
3、荊州花鼓戲,曾稱「沔陽花鼓」,後正式命名為「天沔花鼓」。20世紀80年代初改稱「荊州花鼓戲」,是流行於湖北省江漢平原一帶的地方戲曲劇種。荊州花鼓戲發端於清代沔陽州,即現代的仙桃、天門、潛江一帶。
(1)楚劇有哪些經典曲目擴展閱讀
傳承
戲劇已越來越受到中國乃至世界的關注和矚目。2006年國務院批准並於6月公布了文化部確定的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北的漢劇、楚劇、黃梅戲被列入了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為了湖北戲劇更大繁榮發展,成功舉辦了"第八屆中國藝術節"。 湖北省文化廳領導和推動著全省范圍藝術資源的優化組合,舉全省之力進行藝術創作,大膽聘請許多國家級一流專家全力打造20多台劇目,涉及舞劇、音樂劇、京劇、話劇、歌舞劇、楚劇、豫劇、黃梅戲、花鼓戲等幾乎所有藝術門類,這些劇目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市場效益都取得了豐碩成果。
❷ 楚劇的簡介
楚劇是湖北地區主要的地方劇種之一。劇目多反映民間故事和家庭生活,表演朴實,幽默。傳統代表劇有《葛麻》《打豆腐》,《百日緣》等。
楚劇,是孝感的傳統劇種,原名黃孝花鼓,也叫西路花鼓。 1926年 9月 10日,在湖北劇學總會開會時,由漢劇藝人傅心一提議,才正式定名為楚劇。
清代中葉,黃梅縣紫雲山、壟平山一帶的茶農,習慣由一丑一旦踏著高蹺歌唱,流傳到黃陂、孝感後,乃改為平地演唱,形成表演故事的打鑼腔,到道光中期才演變成「黃陂腔、孝感調」的黃孝花鼓戲,演員也發展到「三小」,即小生、小旦和小丑。咸豐前後,孝感的花鼓戲開始進入漢口水陸碼頭一帶演出,演出的劇目不多,只演少數生活摺子戲,故有「花鼓戲開了鑼,不是喻老四就是張德和」之說。浙江省餘姚縣人葉調元愛看戲,他看後有興寫了首《漢口竹枝詞》:「俗人偏自愛風情,浪語油腔最喜聽,土盪約看花鼓戲,開場總在兩三更」。 1902
年�光緒 28年,孝感花鼓戲進入漢口市內,演出於各租界的茶園、劇院,演員逐漸擴大到 40多人,不僅劇目多,影響也越來越大。 1927年在共產黨人李之龍的幫助下,楚劇進入了民眾樂園公演,以後到上海、河南、四川、湖南、廣西、貴州等地巡迴演出,孝感楚劇可謂譽滿江南。抗日期間,楚劇藝人組織六個「抗敵宣傳隊」赴重慶、桂林等地流動演出,受到郭沫若同志的表彰。他特地書贈沈雲陔條幅:「一夕三軍唱楚歌,霸王垓下嘆奈何,藝事從茲渾無敵,銅琶鐵板勝干戈。」楚劇具有題材廣泛,通俗易懂,生動活潑,鄉土氣息濃厚的特點,故而深受廣大群眾的喜聞樂見。原孝感縣就有 40多個科班,連放牛伢都能哼上幾句伢腔。百餘年來,不斷發展和創新,造就了一大批名演員,影響較大的有 160多人,早期的有鄒全順、邱東元、湛春林、湛駝子、熊三元,楊德安等,名聲最著的始有「四喜」,即徐壽喜、李德喜、曹建喜、張四喜,後有章炳炎、關嘯彬。巾幗藝人則是胡桂香女士,藝名白蓮花,她是孝感西河街人,是孝感楚劇界的第一真旦。她的代表戲是在《送香茶》里飾張月英和《繆老三推車》里演張二妹。她扮相俊俏,唱腔圓潤,聲音悅耳,表演到位,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因此有首歌謠:「看戲不好白蓮花,心中好像雞子抓」。一次在新府城演出,當地大地主王慶南讓她幫著燒大煙,企圖污辱她,她一氣之下藉口沒有地方演戲離開了。人們都說她是德藝雙馨,所以才有白蓮花之稱。
解放後,原孝感縣成立聯盟楚劇工作團、花園楚劇團、車站漢劇團和京劇團。京劇團後由原地區收管。 1955年 10月,湖北省文化局在職劇團登記時,只登記了縣楚劇團和花園楚劇團,兩劇團演職人員 140人,曾獲「紅旗劇團」和「五好劇團」稱號。兩劇團上演了大量的摺子戲和新編歷史戲,在服務本地觀眾的同時,還到漢口、沙市、黃石、十堰、鄂州、黃陂、漢陽、武昌、新洲、麻城、鍾祥、天門、仙桃、洪湖和湖南、河南、陝西等地演出,留下了一路風光。 1952年的《送糧船》, 1953年的《新夫妻觀燈》,都被省人民廣播電台錄音轉播。 1956年的《狗油錐子》獲省劇目挖掘獎,演員吳月南獲表演二等獎;《婦女代表》的演員劉素琴獲表演二等獎;《趕工》獲劇本整理獎,演員李金翠獲表演二等獎。 1964年在省現代戲調演中,《雙教子》、《斗筆》、《老倆口過年》獲獎,《雙教子》在參加中南地區演出和進京匯演後,開拍成電影在全國放映。更值得一提的是, 1958年毛主席、周總理來孝感視察時,於 11
月 14日晚在軍分區禮堂觀看了楚劇《張二妹趕會》和《欄馬》,為孝感楚劇增添了光彩。
❸ 湖北的戲曲有哪些
楚劇、漢劇、荊州花鼓戲為主要的三大劇種。另外發源於湖北的黃梅縣的黃梅戲應該也算
漢劇:漢劇是湖北主要地方戲曲,也叫「漢調」,俗稱「二黃」,辛亥革命前後改稱「漢劇」。漢劇聲腔以西皮、二黃為主,兼有歌腔、崑曲、雜腔、小調等曲調。高亢激越,爽朗流暢。在漢劇中,鑼鼓地位不可或缺。它打法多樣,分為大打、小打和串打。其中,串打配以馬鑼,節奏感強,氣氛強烈。腳色行當分為十大行:一生、二旦、三凈、四末、五丑、六外、七小、八貼、九夫、十雜;末腳以雍容的表演和醇厚深沉的唱腔取勝;旦行唱腔絢麗多彩,以聲傳情,聲情並茂。
漢劇有上千個傳統劇目,現存劇目仍有660多個,主要演出歷代演義及民間傳說故事。
楚劇:楚劇是湖北的主要地方劇種之一。舊稱黃孝花鼓戲。1902年進入漢口,1926年改名楚劇。現在的楚劇以武漢為中心在全省有24個專業劇團和2000多個業余楚劇團。楚劇以小旦、小生小丑為主要行當
。聲腔有以「迓腔」為主的板腔、高腔、小調三大腔系。旋律朴實,擅長敘事,注重唱情。劇目中表現家庭故事、民間傳說的題材占很大比例。因其生活氣息濃郁,長於塑造名種「小人物」的形象,深受全省人民的歡迎與喜愛。
荊州花鼓戲:荊州花鼓戲因生根於天門、沔陽一帶,故又稱「天沔花鼓戲」。它是清道光年間在江漢平原的民間歌舞說唱的基礎上,不斷吸收其它劇種的劇目、聲腔和表演逐漸發展起來。荊州花鼓戲的唱腔曲牌約有80多種,多是當地的民歌小調,主腔有「高腔」、「打鑼」、「四平」、「圻水」,其他小調有「思兒」、「綉荷包」、「雙撇筍」等。演唱時有幫腔。因受楚劇的影響,唱腔有了某種程度的變化。主要樂器有邊鼓、竹梆、鈸、大鑼、馬鑼、小鑼、嗩吶等。